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52)
2023(5609)
2022(4732)
2021(4677)
2020(3805)
2019(9051)
2018(8511)
2017(16444)
2016(8816)
2015(10306)
2014(9883)
2013(9877)
2012(9103)
2011(8343)
2010(8087)
2009(7707)
2008(7691)
2007(6607)
2006(5876)
2005(5405)
作者
(23503)
(19784)
(19587)
(18822)
(12620)
(9529)
(9073)
(7824)
(7526)
(6833)
(6786)
(6642)
(6423)
(6266)
(6135)
(5995)
(5873)
(5723)
(5707)
(5511)
(5024)
(4779)
(4663)
(4468)
(4454)
(4392)
(4327)
(4124)
(4009)
(3970)
学科
(41790)
经济(41745)
管理(29623)
(28411)
(25240)
企业(25240)
方法(21406)
数学(19695)
数学方法(19578)
(14441)
中国(13033)
(10818)
财务(10811)
财务管理(10789)
企业财务(10442)
(9261)
贸易(9255)
(9147)
(9018)
(8728)
业经(7659)
(6960)
环境(6740)
(6026)
体制(5935)
(5875)
银行(5874)
(5792)
(5619)
(5598)
机构
大学(130694)
学院(127071)
(63225)
经济(62443)
管理(51083)
研究(46911)
理学(44215)
理学院(43801)
管理学(43427)
管理学院(43196)
中国(38363)
(29041)
(28075)
科学(24460)
财经(23673)
(22731)
(21968)
经济学(20789)
研究所(20573)
中心(20109)
经济学院(18740)
北京(18434)
财经大学(17992)
(16991)
(15927)
(15553)
商学(14817)
(14771)
商学院(14705)
师范(14691)
基金
项目(83885)
科学(67714)
基金(64760)
研究(62036)
(56208)
国家(55838)
科学基金(48096)
社会(43444)
社会科(41412)
社会科学(41397)
基金项目(33410)
自然(29043)
自然科(28392)
自然科学(28382)
(28138)
自然科学基金(27898)
教育(27841)
资助(27311)
(25074)
编号(22396)
(21251)
中国(19863)
国家社会(19543)
重点(19130)
成果(18744)
教育部(18695)
人文(17455)
(17352)
(16967)
(16262)
期刊
(64277)
经济(64277)
研究(40417)
(24219)
中国(23623)
管理(18874)
科学(17614)
学报(16621)
(13881)
大学(13521)
学学(12757)
财经(12505)
(11882)
金融(11882)
经济研究(11745)
(10791)
农业(10118)
(9790)
技术(9535)
世界(9260)
国际(9054)
教育(8771)
问题(8724)
业经(7364)
技术经济(7031)
(6997)
统计(6898)
会计(6805)
财会(6409)
资源(6164)
共检索到189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维安  
公司治理进入阳光下治理新阶段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合规性提高,但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偏低,这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治理改革新阶段:关注有效性公司治理改革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焦点问题,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对于保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建仁  左和平  罗序斌  
由于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环境与国外有较大差异,适合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评价的理论和实践都亟待发展。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在一定公司组织结构上的公司制度安排,对其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要科学合理地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笔者认为,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评价至少应包括股权结构评价、董事会评价、监事会评价、经理层评价、股东评价及信息披露与公司的独立性评价六个方面的内容,从而,本文围绕这六个方面选取指标建立了一个包括六个一级指标、十七个二级指标,四十个三级指标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之后,可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计算得到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指数作为评价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水平的标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淑琨  李有根  
随着市场规范化程度的提高,公司治理将成为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因素。本文根据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特点以及已有的研究成果,从股权结构、股东权利、信息披露、治理结构以及治理与管理的匹配性五个方面提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治理评价系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  李维安  
作为国内较早开展公司治理研究的机构,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坚持连续发布有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状况"晴雨表"之称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公开信息为依据,基于2008年的样本,总结了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特征,对中国公司治理指数(CCGI~(NK),简称南开治理指数)进行控股股东性质、行业、地区和年度的比较研究。新的评价结果显示,2008年公司治理指数平均值为5 7.59,较2 007年、2 006年、2 005年、2004年的56.85、56.08、5 5.33和5 5.02有显著提高;多数公司满足了强制性治理的要求,但治理水平等级高或者特别好的公司仍然偏少,自愿性治理有待改进;上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  李维安  程新生  
中国上市公司整体治理水平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上市公司2007年的公司治理整体状况比上一年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治理状况较差公司的数量明显减少、质量有所提高,是上市公司整体治理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样本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基本呈现正态分布趋势,但公司治理状况在不同维度上的发展并不均衡。股东行为进一步规范,公司间差距逐年缩小;上市公司间股东治理质量的差异开始缩小,总体的股东治理质量倾向于向中上等水平集中。董事会治理评价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公司董事会治理指数的地区差异越来越明显。监事会治理总体水平得到稳定提高。相比较去年数据,经理层各项评价指数呈现增长趋势。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状况方面仍要好于民营控股上...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鲁桐  孔杰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鲁桐  张仁良  仲继银  孔杰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唐跃军  张贻燊  
本文对中国最具价值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所做的评价显示:(1)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指数较低,在不同上市公司之间的分布不均衡,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较为薄弱。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的表现不如利益相关者和谐程度。中小股东参与和权益保护程度亟待提高。(2)2003、2004年中国最具价值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相对样本总体较好。2004年中国最具价值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显著高于样本中的其他上市公司,同时2004年中国最具价值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高于2003年中国最具价值上市公司,但是利益相关者和谐程度则不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维安  张国萍  
公司治理评价与指数研究正成为公司治理理论与实务领域的世界性课题。经理层处于公司治理体系中的内核,经理层评价是公司治理系列评价的最终受体。本文在对国内外经理层治理评价进行评述的基础上,从公司治理客体———经理层视角构建中国上市公司经理层治理评价指数,并藉此从任免制度、执行保障、激励约束机制三个基本维度以及第一大股东不同性质等多视角对931家中国上市公司样本进行治理状况实证研究。同时,构造上市公司综合绩效评价体系,从最优化和安全性两个视角考察公司效能,并对两个评价指数进行综合相关性和回归研究。评价结果显示,经理层治理状况总体偏低,各主因素得分有较大的差异,经理层治理水平的改善,有利于治理绩效的提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维安  牛建波  
本文在对国内外经理层治理评价研究进行述评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公司经理层治理评价系统,并对中国上市公司经理层的治理状况进行了指数化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经理层治理状况总体偏低,且行业间和各主、子因素指数间的得分有较大差异。通过对经理层治理评价指数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经理层治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绩效。最后,我们提出了完善中国上市公司经理层治理的一些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运生  曾德明  欧阳慧  张利飞  
着眼于公司治理核心从治理结构建立转向治理机制优化、从权力制衡转向科学决策的新观念,有针对性地设计一套TMT治理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客观判断和测评“内部人(TMT)控制”的风险程度、TMT运作的优化程度、TMT激励约束体系的完善程度,为建立有利于中国上市公司长远发展的TMT治理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维安  郝臣  
本文从监事会运行状况、监事会结构与规模和监事胜任能力三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的状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水平总体偏低,监事会虚置现象仍然存在。监事会治理水平不高并不是制度本身存在着问题,而是由于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足,监事会结构与规模方面有待进一步优化,监事胜任能力低下。对监事会治理水平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关系分析显示,在我国经济转轨背景下,监事会仍应作为法定的公司监督机构发挥其不可替代的监督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维安  张耀伟  
董事会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董事会治理评价是公司治理评价系统的关键内容。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研究文献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构筑了董事会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并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状况及其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第一,控股股东性质、行业因素会对董事会治理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民营企业具有显著的治理优势;第二,公司治理绩效与董事会治理水平之间呈现一种倒U曲线关系。实证结果验证了Rediker与Seth关于董事会治理机制间替代效应的观点。该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在当前董事会治理缺乏外部治理机制、大股东治理弱化、内部董事间的相互监督和经理人持股的激励效应都不强的情况下,董事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维安  张耀伟  郑敏娜  李晓琳  崔光耀  李惠  
作者在率先系统提出并倡导绿色治理的基础上,本文对绿色治理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借鉴一系列相关的规则、准则、法律法规等标准,构建了上市公司绿色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建立了绿色治理指数,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绿色治理状况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绿色治理水平整体偏低,各维度各要素间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均衡,且在绿色治理发展中呈现"倒逼"的现状,重行为而轻结构机制建设。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绿色治理表现优于民营控股公司;上市金融机构绿色治理具有明显优势。从绿色治理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回归结果来看,绿色治理虽然不能带来短期利润,但却有助于提升企业的长期价值,绿色治理水平高的公司获得了更高的成长能力、更低的风险承担水平、更为宽松的融资约束以及更高的长期价值。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维安  王世权  
本文在对现有监事会评价理论与实践回顾基础上,结合中国自身环境条件及改革进程,设计了中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利用调研数据,对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水平进行了评价与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监事会治理总体水平较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性质之间的治理水平存在着很大差别,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亦对监事会治理的有效性具有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