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80)
- 2023(9875)
- 2022(8343)
- 2021(7878)
- 2020(6216)
- 2019(14346)
- 2018(13908)
- 2017(26677)
- 2016(14407)
- 2015(16628)
- 2014(16376)
- 2013(16386)
- 2012(15742)
- 2011(14531)
- 2010(14700)
- 2009(13695)
- 2008(13914)
- 2007(12392)
- 2006(11608)
- 2005(11122)
- 学科
- 济(71178)
- 经济(71095)
- 管理(43671)
- 业(43488)
- 企(34757)
- 企业(34757)
- 中国(25473)
- 方法(24233)
- 数学(21184)
- 数学方法(21017)
- 农(20154)
- 财(20004)
- 地方(18860)
- 业经(16089)
- 制(15588)
- 贸(14926)
- 贸易(14910)
- 易(14495)
- 银(13330)
- 银行(13322)
- 农业(13222)
- 务(13161)
- 财务(13133)
- 财务管理(13099)
- 行(12872)
- 企业财务(12601)
- 融(12560)
- 金融(12560)
- 发(12086)
- 环境(11295)
- 机构
- 学院(210927)
- 大学(210606)
- 济(98187)
- 经济(96471)
- 研究(80981)
- 管理(77180)
- 中国(66343)
- 理学(64252)
- 理学院(63504)
- 管理学(62798)
- 管理学院(62387)
- 财(47655)
- 京(46649)
- 科学(43787)
- 所(41216)
- 财经(36404)
- 研究所(36365)
- 中心(35688)
- 经(33138)
- 江(31958)
- 北京(31399)
- 经济学(31115)
- 农(31060)
- 院(28785)
- 范(28683)
- 师范(28479)
- 经济学院(27858)
- 财经大学(26885)
- 州(26067)
- 业大(24481)
- 基金
- 项目(126384)
- 科学(100715)
- 研究(97443)
- 基金(92521)
- 家(79403)
- 国家(78715)
- 科学基金(67065)
- 社会(65060)
- 社会科(61741)
- 社会科学(61727)
- 基金项目(47436)
- 省(46560)
- 教育(43759)
- 划(39835)
- 自然(39086)
- 资助(38663)
- 编号(38392)
- 自然科(38142)
- 自然科学(38133)
- 自然科学基金(37457)
- 成果(33353)
- 发(32973)
- 部(29816)
- 重点(28997)
- 课题(27764)
- 国家社会(27723)
- 发展(27675)
- 展(27215)
- 中国(26677)
- 教育部(26117)
- 期刊
- 济(119872)
- 经济(119872)
- 研究(74711)
- 中国(48829)
- 财(37793)
- 管理(31709)
- 农(31360)
- 科学(28039)
- 学报(27377)
- 融(27332)
- 金融(27332)
- 教育(24014)
- 大学(21860)
- 农业(21598)
- 学学(20277)
- 经济研究(19981)
- 财经(19208)
- 业经(19011)
- 技术(17051)
- 经(16647)
- 问题(16164)
- 贸(15150)
- 国际(14090)
- 世界(13890)
- 业(11646)
- 技术经济(10523)
- 会计(10057)
- 经济问题(10037)
- 经济管理(9702)
- 现代(9515)
共检索到351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赵卿
本文通过构建上市公司2003-2007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融资性负债能否约束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以及金融发展能否影响企业融投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融资性负债和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呈显著负相关,但这种负相关关系主要是由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所带来,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融资性负债反而带来了更加严重的代理问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金融发展水平越高,融资性负债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约束作用越明显,金融发展水平的这种影响,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更为明显。此外,本项研究还发现,不同期限的负债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志刚 孙娟娟
本文总结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发展历程,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现状进行简单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政策建议。本文的讨论将有助于公司治理理论界与实务界了解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以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繁荣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唐松 杨勇 孙铮
文章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0-2006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若债务比例增加1%,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与低的地区相比,公司市场价值平均多提高0.54%,并且,债务融资与公司价值的正相关关系只在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才存在。这表明,金融发展水平对债务治理作用的发挥有重要影响,公司所处地区的金融发展程度越高,债务治理的作用越强,越有利于提高公司的价值。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债务治理 公司价值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速建 卢晟
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对于中国这样的新兴资本市场,关注第一层面的问题更具现实意义。制定切实可行的经营战略,并切实执行,是解决第一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的要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忠华
自2001年3月证监会宣布实施股票发行核准制以来,家族控股上市公司的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对象。本文在对家族企业上市的利弊分析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其存在的“一股独大”、“一夜暴富”以及关联交易现象,并结合我国国情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
家族控股 内部人控制 终极所有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水银,陈荣秋
我国上市公司普遍都经历了从上市繁荣到平淡衰退的这一可持续发展不力的过程 ,现代企业制度的优势在这些企业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反映。本文从法人治理结构、经理激励机制、R &D投入等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R&D 股票期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鲜华 田金信 周爱民
并购融资是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由于我国金融改革滞后,我国企业并购融资存在诸多问题,如融资渠道狭窄、融资工具落后、融资中介较少、融资限制较多等问题,为了促进我国企业并购融资发展的具体策略,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具体策略,促进我国企业并购活动的顺利进行,全面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
并购融资 融资渠道 层际融资 杠杆融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善林 姚禄仕
一、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一)基于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的上市公司分析ST 公司板块是证券市场中运作不规范、发展存在问题的一族,能够反映我国上市公司在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等各个不同层面的一些问题。根据我们统计(数据根据国元证券统一资讯平台整理),截至2005年4月底,沪、深两市共有 ST 公司123家。为了深入地分析 ST 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我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姚禄仕 蔡咏 陈燕 聂瑞
本文认为,上市公司经营的稳定性、业绩的成长性和发展的持续性界定为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123家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和11家具有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两类上市公司研究发现,完善的公司治理则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违规担保和委托理财、盲目进行不相关多元化投资、欺诈上市是导致上市公司难以持续经营的主要原因,而专注主业、善于资本经营,品牌、创新和管理优势是实现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可持续发展 公司治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维安
公司治理进入阳光下治理新阶段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合规性提高,但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偏低,这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治理改革新阶段:关注有效性公司治理改革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焦点问题,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对于保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敏聪 伍志强
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各项开放政策的陆续实施,证券市场上以外资为收购主体、以战略收购为特征的外资并购不断增加。通过完善法规、加强监管,进一步发挥国际资本支持我国股份制改造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功能,有利于促进我国上市公司的发展。
关键词:
外资并购 上市公司 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孟丽荣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业将面临巨大的冲击,中国农业上市公司将是带领中国农民走向国际市场的“龙头”,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最近一段时间却出现了许多问题,必须充分认请农业上市公司的作用和问题,才能有效地采取一些农业上市公司进一步发展的策略,促使农业上市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获得持久地发展。
关键词:
农业上市公司 问题 策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聪 林桂军
文章利用2012~2014年上市公司和海关企业微观数据,研究金融发展对企业产品出口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产生的具体机制。首先从理论上指出出口导向政策下,出口部门存在较为普遍的财税优惠,上述制度安排使得金融发展水平提高将会抑制企业产品出口。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水平提高抑制了企业产品出口;异质性影响方面,金融发展水平提高对存在银企关系的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出口的抑制程度更小,金融发展显著抑制了企业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延伸关系的出口;机制分析发现,金融发展水平提高通过信贷资金配置效应、企业创新效应和出口数量效应抑制了企业产品出口。出口导向政策下,出口部门普遍存在的财税优惠使得企业从事国内和国外销售的机会成本存在差异,对于更具战略意义的差异产品的质量没有产生显著效果,且抑制了差异产品的出口数量,在金融扩大开放趋势下这会制约企业长期核心竞争力的实现。因此,从制度根源上对金融市场信贷资金配置和出口导向政策予以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是实现企业出口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刘纪鹏 刘彪
在当下资本市场财富效应不强的时刻,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更加被市场欢迎和期待,然而,目前因为分红制度仍然存在制度漏洞,出现了上市公司在规避分红责任的同时通过高送转而实现大股东减持套现的行为。本文对这种现象加以分析,并提出完善分红制度的建议。日前,2016年全年净利润227亿元的中国神华进行590亿元的现金分红,每股派息2.97元引发关注,各界普遍表示赞扬。中国神华现金回馈投资者受追捧的背后,一方面表现出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