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85)
2023(11588)
2022(10140)
2021(9844)
2020(8225)
2019(19439)
2018(19126)
2017(37204)
2016(20065)
2015(22799)
2014(22551)
2013(22468)
2012(20538)
2011(18620)
2010(18152)
2009(16702)
2008(16181)
2007(13756)
2006(12008)
2005(10649)
作者
(56000)
(46428)
(45983)
(43733)
(29697)
(22053)
(20990)
(18321)
(17584)
(16294)
(15804)
(15628)
(14662)
(14436)
(14243)
(14174)
(13828)
(13589)
(13225)
(13107)
(11327)
(11321)
(11039)
(10435)
(10260)
(10226)
(10217)
(10025)
(9200)
(9079)
学科
(81616)
经济(81522)
管理(59710)
(57513)
(49185)
企业(49185)
方法(40082)
数学(35154)
数学方法(34851)
(22863)
中国(22810)
(19813)
业经(17195)
(16553)
贸易(16544)
(16241)
(16167)
(15937)
财务(15878)
财务管理(15856)
企业财务(15163)
(14908)
地方(13858)
(13217)
农业(13123)
环境(12533)
理论(12341)
技术(12168)
(11881)
银行(11849)
机构
大学(286184)
学院(281057)
(118153)
经济(115920)
管理(115806)
理学(101174)
理学院(100116)
管理学(98701)
管理学院(98201)
研究(95592)
中国(72452)
(61575)
科学(57229)
(52678)
(46967)
财经(43337)
研究所(43052)
中心(42038)
(40086)
(39800)
业大(39583)
北京(39495)
(36886)
(35991)
经济学(35847)
师范(35719)
(34706)
财经大学(32721)
经济学院(32406)
农业(31422)
基金
项目(195494)
科学(154544)
基金(144686)
研究(144111)
(125605)
国家(124621)
科学基金(107399)
社会(91846)
社会科(87147)
社会科学(87126)
基金项目(77317)
(72034)
自然(69659)
自然科(68042)
自然科学(68026)
自然科学基金(66830)
教育(65327)
(61912)
资助(60001)
编号(57793)
成果(47077)
(44888)
重点(43175)
(40605)
(40380)
教育部(38923)
课题(38815)
国家社会(38173)
创新(37670)
人文(37521)
期刊
(122415)
经济(122415)
研究(84623)
中国(48471)
学报(42212)
管理(41943)
科学(40353)
(39843)
(35701)
大学(32284)
学学(30214)
教育(28272)
农业(25755)
(22694)
金融(22694)
技术(22503)
财经(21065)
经济研究(20508)
业经(18089)
(17890)
问题(16084)
图书(14883)
理论(14138)
(14080)
(13935)
技术经济(13481)
世界(13263)
科技(13058)
实践(12722)
(12722)
共检索到401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曲洪  
1997年,全国共有41家上市公司发生亏损,虽然造成亏损的原因各式各样,但笔者认为,上市公司在企业上市后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制,公司的权力构架不合理,没有按照股份制的要求办事,是其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因为,企业经营的好坏其责任主要在于企业的领导班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志刚  李邈  金天  黄继承  
近年来,通常用于证券投资基金的有限合伙协议在中国资本市场被一些上市公司作为搭建公司治理的基础构架。利用2014~2019年在A股上市的公司样本,本文实证考察了有限合伙协议构架(LP构架)如何实现基本的公司治理目的。本文的研究表明,LP构架形成了股东权利实施在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二者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创业企业家通过LP构架增强了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力和影响力。LP构架虽然在长期具有负外部性,但在上市后的短期内却减少了实际控制人“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LP构架帮助上市公司的管理团队和核心技术人员分担风险,共享收益,不仅提高了核心团队的稳定性,也鼓励了企业家承担更多风险,最终激励企业进行更多长期研发投入。LP构架因而成为分散股权时代和互联网浪潮下,具有创新导向的公司治理构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德球  侯欣昊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和上市公司股权的分散化,围绕上市公司控制权的争夺愈演愈烈。在此背景下,有限合伙协议构架成为创始人团队巩固对上市公司控制权的重要手段,并频繁出现在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基于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2012—2021年的数据,从企业创新的视角探讨有限合伙协议构架对企业发展长期影响的实证结果表明,有限合伙协议构架与企业专利申请数量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有限合伙协议构架中的有限合伙企业为员工持股平台时,其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有限合伙协议构架通过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和提高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两种机制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与中西部地区相比,有限合伙协议构架对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在东部地区更显著。上述结论不仅证实有限合伙协议构架对巩固控制权以及促进企业创新的积极作用,还对企业设计股权以及政府管理和完善有限合伙制度提供重要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汤洪波  李湛  
结合中国上市公司实际,构造出高管人员的权力结构,并就公司价值与高管人员权力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当两权分离、董事会规模大、流通股中机构投资者多、发行了外资股或实现了海外上市都对高管人员的权力产生了重大影响,能显著提高公司价值。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晨宇  窦欢  
本文整合了关于高管激励效应、"盘踞"和"掠夺"等机会主义行为以及控制权私人收益等相关研究成果,在深入剖析最优合约理论框架下股权激励研究的缺陷的基础上,从管理权力理论的视角,提出关于高管利用管理权力,选择机会主义行为攫取超额报酬的路径的新研究框架;相关经验证据显示了其合理性;并提出了未来相应的研究建议。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皮莉莉  
使用沪深325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1997年~2006年的相关数据,对CEO权力与强制性CEO变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CEO兼任董事长、外部董事和依存董事的比例、大股东代表的身份以及CEO的任职时间的长短等能显著增加CEO的权力,降低CEO被强制更换的可能性;而CEO的持股比例及其教育背景等西方国家CEO的重要权力源泉,却不能增强中国上市公司CEO的权力,降低其被强制更换的可能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嘉明  刘渝琳  邓春梅  邱治芳  
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 ,竞争必须依靠法制、依靠监督来规范竞争者的行为。上市公司是现代企业的典型形式 ,必然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为使上市公司自身能规范、高效地运行 ,最大程度地提高效益 ,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 ,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监督 ,尤为必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屈海涛  赵息  
以2011-2013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企业CEO权力结构,然后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企业CEO权力结构和研发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企业CEO组织结构权力和能力权力对企业研发强度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CEO所有权权力对研发强度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监管机制虽然对研发强度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不够显著。这表明,要使研发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必须结合CEO权力结构,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和激励。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宁  吴皞玉  
通过实践中不断涌现的控制权争夺局面可以洞悉,高管声誉在上市公司权力博弈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以2011-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平衡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双重代理关系框架下高管声誉对上市公司权力配置的影响,从崭新视角阐释了高管声誉对上市公司治理的作用路径。研究表明,根据来源不同高管权力可以分为基于高管身份的绝对权力与基于股权特征的相对权力,高管声誉对其拥有的绝对权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身份的绝对权力在高管声誉与高管薪酬水平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即高管声誉导致绝对权力的增加,继而提高了高管薪酬水平;高管声誉能够明显抑制控股股东的侵占效应,有效解决第二类代理问题;在国有上市公司中高管声誉的治理作用更为显著。本文的结论拓展了现有公司治理研究的视域,并为上市公司运用高管声誉等隐性契约进行合理的权力配置从而提升治理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锦  王学军  张三保  叶云龙  
本文基于管理者权力理论与高阶梯队理论,以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别讨论了CEO非正式权力与正式权力以及正式权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CEO非正式权力,如CEO的年龄、CEO在其他单位兼职均与其正式权力显著正相关;(2)CEO正式权力与企业绩效呈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即随着CEO正式权力的提升,有利于企业绩效的增加。不过,当超过一定界限时,CEO正式权力的进一步增加会降低企业绩效。本文对CEO非正式权力与正式权力关系的考察,丰富了管理者权力理论在中国情境下的内涵;对正式权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的验证,为高阶梯队理论提供了更多的经验证据。此外,对以上两个问题的探讨,也为我国民...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卢锐  魏明海  黎文靖  
国外近年大量研究表明,薪酬激励并不必然解决代理问题,薪酬的制定与执行机制可能使其成为代理问题的一部分。具体而言,管理层可能利用其权力影响甚至自定薪酬,从而寻租最终降低了薪酬的激励效用,中国的制度背景也为上述现象提供了可能。本文利用2001-2004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权力对于作为隐性薪酬的在职消费以及企业绩效的影响。从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兼任、股权分散和高管长期在位视角构建了管理层权力的综合计量指标,研究中运用了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广义矩估计方法,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是影响薪酬激励及其绩效的重要因素,我国要重视管理层权力及其引起的过度职务消费的治理问题,民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左晶晶  钟迪  
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公司CEO管理者权力(任职期限、所有权权力、两职兼任)对公司研发投入的作用,而后进一步基于交互效应模型,研究任职期限、所有权权力、两职兼任之间可能存在的交互效应,深入解析CEO管理者权力对企业创新投资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CEO兼任董事长有助于公司增加创新投资,CEO所有权权力越大,公司的创新研发投入越多,提升管理者权力是促进CEO进行创新研发投入的重要因素;(2)CEO两职兼任与所有权权力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CEO组织权力(两职兼任)与所有权权力两者之间没有表现为互相强化,而是会互相弱化对公司创新投资的作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济建  苗晴  
市值管理产生于中国股市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逐步实现股份全流通的背景下,是西方价值管理在中国股市的发展和延伸。本文借助平衡计分卡这一战略分析工具探讨了影响上市公司内在价值创造的四个关键驱动要素——财务性价值驱动要素、公司治理价值驱动要素、客户关系管理价值驱动要素、投资者关系管理价值驱动要素;在此基础上,从市值管理三大环节——价值创造、价值经营、价值实现出发构建了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框架;最后,提出了加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震  李艳辉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管理层权力理论视角,对2006~2009年间受到中国证监会或交易所处罚的违规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探讨高管人员薪酬、薪酬—业绩敏感性与公司违规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薪酬与公司违规发生概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过低的年度薪酬会增加公司违规的概率;与配比公司相比,业绩较差的违规公司有着较低的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高管可以依据公司的业绩选择利己的薪酬—业绩敏感性。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杨向阳  李前兵  
本文利用我国民营上市公司2007—2010年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权力与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对民营上市公司而言,管理层权力越大,自定薪酬的动机越强;民营上市公司管理层权力与薪酬业绩敏感性表现出与国有上市公司的同质化,即管理层权力越大,薪酬与盈利业绩的敏感度越高,与亏损业绩的敏感度越低。管理层的权力寻租行为削弱了自身的薪酬风险,薪酬契约包含了无激励价值的权力租金,导致了薪酬激励过度和薪酬契约的"真空化"。研究还发现,民营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市场化程度会削弱管理层权力在薪酬契约制定中的寻租动机,降低管理层的薪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