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79)
2023(17884)
2022(15308)
2021(14370)
2020(12173)
2019(27878)
2018(27163)
2017(52563)
2016(28670)
2015(31989)
2014(31413)
2013(31140)
2012(28774)
2011(26011)
2010(25758)
2009(23861)
2008(23804)
2007(20662)
2006(18193)
2005(16111)
作者
(82949)
(69055)
(68251)
(65054)
(44113)
(32939)
(30978)
(27008)
(26186)
(24699)
(23406)
(23269)
(21870)
(21759)
(21533)
(21153)
(20650)
(20579)
(19874)
(19747)
(17285)
(16830)
(16673)
(15585)
(15392)
(15296)
(15246)
(15083)
(13801)
(13591)
学科
(113444)
经济(113311)
管理(86911)
(84663)
(71040)
企业(71040)
方法(53901)
数学(47495)
数学方法(47011)
(35053)
中国(31412)
(30381)
业经(24689)
(23882)
(23816)
财务(23814)
贸易(23805)
财务管理(23776)
(23525)
(23182)
(22753)
企业财务(22677)
农业(20258)
地方(20148)
(18204)
银行(18139)
环境(17376)
技术(17339)
(17257)
金融(17256)
机构
大学(408615)
学院(405624)
(168115)
经济(164823)
管理(160259)
理学(139274)
研究(139171)
理学院(137781)
管理学(135573)
管理学院(134871)
中国(105681)
(86991)
科学(84911)
(78878)
(70235)
(68944)
研究所(63980)
财经(63423)
中心(62254)
业大(61853)
(57993)
(57440)
北京(55340)
农业(54451)
(51313)
经济学(51151)
师范(50759)
(50094)
财经大学(47424)
(46400)
基金
项目(276985)
科学(217802)
基金(203448)
研究(198835)
(179031)
国家(177573)
科学基金(151758)
社会(127085)
社会科(120582)
社会科学(120554)
基金项目(107389)
(105153)
自然(100139)
自然科(97814)
自然科学(97787)
自然科学基金(96083)
教育(90941)
(89925)
资助(84723)
编号(79207)
成果(64127)
(62275)
重点(62123)
(58205)
(57392)
课题(54205)
创新(53549)
科研(53419)
教育部(53349)
国家社会(52636)
期刊
(177857)
经济(177857)
研究(120441)
中国(73002)
学报(67638)
(61790)
(61266)
科学(60293)
管理(58243)
大学(50764)
学学(48138)
农业(42182)
教育(39736)
(38130)
金融(38130)
技术(31600)
财经(31328)
经济研究(30247)
业经(28197)
(26718)
问题(23164)
(23049)
(20624)
(19250)
技术经济(19154)
科技(19050)
理论(18787)
图书(18325)
国际(18019)
世界(17787)
共检索到591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阎大颖  
传统的客户效应、信号传递效应和管理层代理成本等股利理论均不能充分地解释中国上市公司近年来的“派现热”派现行为。本文对 1999 年 ~2002 年我国 A 股一般行业上市公司的派现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倾向与公司股权结构的流通性和集中度具有显著的内在联系,非流通控股股东以现金股利进行“圈钱”是造成上市公司热衷派现的重要原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化成  李春玲  卢闯  
本文从最终控制人的概念出发,以控股股东的经济性质、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度以及集团控制性质作为控股股东的特征变量,分别采用Logistic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和分配力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控股股东的上述3个特征显著地影响了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和分配力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廖珂  崔宸瑜  谢德仁  
本文基于2003-2017年间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在"高送转"与现金股利之间如何选择的影响。本文发现,当控股股东进行了股权质押时,上市公司更可能推出"高送转"的利润分配方案,回避或降低现金股利的倾向更高,这与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对"高送转"与现金股利之间偏好差异一致;这一关系在控股股东质押股份比例越高、质押股权面临的平仓风险越高时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揭示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在公司股利政策选择方面的经济后果,并为市场投资者对"高送转"以及现金股利的不同偏好提供了增量证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阳阳  
本文选取2008年沪、深地产类上市公司有关变量数据,对沪、深两市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的现状进行统计,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沪、深地产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结合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变化及对股东利益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桂杰  
股利政策制定和实施直接影响了股东、债权人和公司的利益。从投资者利益的角度分析存在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控股股东持股状况、性质,上市公司自身特征(公司规模、盈利情况、现金持有量、成长性及负债情况),公司面临的外部股利分配政策、制度环境等,均对公司股利政策有不同影响。其中股利政策合理与否主要取决于控股股东意志受制度环境的约束程度,约束程度越高,股利政策合理性越高,反之,合理性越低,二者呈同向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坤  杨淑娥  王博  
文章从控股股东的视角,以我国2002~2006年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控股股东现金流权、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对公司股利支付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现金流权与股利支付水平显著正相关,而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与股利支付水平显著负相关。股利分配政策为控股股东所操控,成为其获取私有收益的一种手段。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唐清泉  罗党论  
在存在控股股东的情况下,大股东的利益输送通常会造成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犯,进而对资本市场的有效性造成影响。本文认为现金股利发放在中国上市公司中是作为控股股东利益输送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此的实证结果表明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多少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第二大股东和第三大股东不能对大股东利用现金股利转移现金进行监督;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尚不明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晓琳  
基于2005~200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终极控股股东对公司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现金流与投资之间显著正相关,过度投资能够更合理地解释这种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终极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负相关,具有抑制过度投资的"利益趋同效应";终极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正相关,表明两权分离使得终极控股股东有能力和动机侵占上市公司利益,加剧过度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终极控股股东利益侵占效应的发生不仅需要能力和动机,还需要公司具有充足现金流这一"机会",较少的现金流能够有效地约束终极控股股东的利益攫取,抑制过度投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高峻  
本文以2003-2007五年间存在控股股东的分红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变量回归分析方法对股权分置前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进行了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每股现金股利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正相关,支持现金股利的"侵占"假说;股权分置改革后,存在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下降,并且每股现金股利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正相关系显著减弱,从而证实股权分置改革后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减弱。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定乾  
股利政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政策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利用2008~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比分析国有控股及非国有控股两类公司股利政策的差别。结果表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平均现金股利分配率大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同时,股权集中度与国有上市公司的派现率正相关,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的派现率负相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红卫  王顺丽  
本文以2011年11月9日至2012年11月16日期间成功上市并且做出现金股利承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相关政策的颁布出发,选取现金股利承诺指标作为衡量高额现金股利的标准,分析控股股东对高额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控股股东的性质、两权分离程度以及其所持股份比例均显著影响了上市公司发放高额现金股利的倾向与力度。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余明桂  夏新平  
本文分析控股股东是否通过关联交易,转移上市公司资源、侵占小股东利益。对中国上市公司1999-2001年的关联交易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由控股股东控制的公司,其关联交易显著高于无控股股东控制的公司;控股股东担任高级管理者的公司,其关联交易显著高于控股股东不担任高级管理者的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和控股股东在董事会中的席位比例越高,关联交易越多,这意味着控股股东确实能够借助关联交易转移公司资源、侵占小股东利益。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国平  
利用我国上市公司截面数据,文章研究了控股股东所有制性质及其变更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控股股东的国有性质中,国家股对公司业绩有显著负面影响,但国有法人股对公司业绩有不显著的正面影响。因此,所谓"国有资本所有者缺位"主要体现在国家股所有者缺位,而不在于国有法人股;控股股东的国有性质本身并非导致上市公司业绩不佳的原因,关键是国有资本的投资是由谁来进行的,以及如何对国有资本进行有效监管。第二,控股股东的私有性质对公司业绩有正面影响,但不显著。这可能是私有控股股东隐瞒利润的结果。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吴刚  刘丹  
本文建立了一个状态依赖模型,分析了不同股权类型下公司价值与控股股东所持股权比例之间的关系。当政府控股时,公司价值与控股比例存在左高右低的U型曲线关系;私人控股时,公司价值与控股比例存在横S型曲线关系。利用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结果显示,政府相对控股还是绝对控股并对公司价值没有显著差异,家族相对控股比绝对控股更有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而其他类型控股者在居于绝对控股地位后会更加关注控制权的共享收益而非剥夺其余股东。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李国平  
利用我国上市公司截面数据,研究了控股股东所有制性质的改变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总体上,控股股东所有制性质在国家股、国有法人股以及私有股之间的变更对公司业绩没有显著性影响。第二,同控股股东的国家股或私有股性质相比,控股股东变更为国有法人股更可能改善公司业绩。所谓"国有资本所有者缺位"主要体现在国家股所有者缺位。第三,控股股东的私有性质对公司业绩没有显著影响,这可能是私有控股股东隐瞒利润的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