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28)
- 2023(14385)
- 2022(12493)
- 2021(11953)
- 2020(10047)
- 2019(23321)
- 2018(23050)
- 2017(44447)
- 2016(24158)
- 2015(27361)
- 2014(27247)
- 2013(26942)
- 2012(24677)
- 2011(22449)
- 2010(22181)
- 2009(20646)
- 2008(20400)
- 2007(17785)
- 2006(15706)
- 2005(14211)
- 学科
- 济(96298)
- 经济(96152)
- 管理(76984)
- 业(72091)
- 企(61442)
- 企业(61442)
- 方法(44090)
- 数学(38307)
- 数学方法(37945)
- 财(30653)
- 中国(27150)
- 农(25001)
- 制(23264)
- 业经(21446)
- 务(20261)
- 财务(20191)
- 财务管理(20155)
- 企业财务(19257)
- 学(19072)
- 贸(18768)
- 贸易(18756)
- 易(18339)
- 农业(16507)
- 体(16354)
- 地方(16205)
- 银(16085)
- 银行(16042)
- 和(15422)
- 环境(15280)
- 行(15220)
- 机构
- 大学(346705)
- 学院(341348)
- 济(143229)
- 经济(140379)
- 管理(137103)
- 理学(118647)
- 理学院(117363)
- 研究(116159)
- 管理学(115679)
- 管理学院(115051)
- 中国(89377)
- 京(74233)
- 财(68671)
- 科学(68071)
- 所(57446)
- 财经(54596)
- 研究所(51962)
- 中心(51720)
- 农(50103)
- 经(49815)
- 江(47856)
- 业大(47667)
- 北京(47645)
- 经济学(43756)
- 范(43158)
- 师范(42798)
- 院(41915)
- 财经大学(40880)
- 经济学院(39356)
- 农业(39071)
- 基金
- 项目(230627)
- 科学(182670)
- 研究(170810)
- 基金(170530)
- 家(147693)
- 国家(146525)
- 科学基金(126393)
- 社会(109686)
- 社会科(104068)
- 社会科学(104043)
- 基金项目(90547)
- 省(86112)
- 自然(81137)
- 自然科(79223)
- 自然科学(79205)
- 自然科学基金(77810)
- 教育(77756)
- 划(73352)
- 资助(70368)
- 编号(68566)
- 成果(56940)
- 部(52918)
- 重点(51110)
- 发(47734)
- 创(47642)
- 课题(46504)
- 教育部(46052)
- 国家社会(45744)
- 制(45641)
- 创新(44558)
- 期刊
- 济(155320)
- 经济(155320)
- 研究(105087)
- 中国(65492)
- 财(54441)
- 管理(51615)
- 学报(51418)
- 科学(48612)
- 农(46058)
- 大学(39802)
- 学学(37365)
- 教育(34897)
- 农业(31934)
- 融(31325)
- 金融(31325)
- 技术(27537)
- 财经(27458)
- 经济研究(24952)
- 经(23363)
- 业经(23101)
- 问题(20274)
- 理论(17146)
- 贸(17084)
- 业(16961)
- 图书(16585)
- 技术经济(15988)
- 世界(15773)
- 科技(15644)
- 现代(15344)
- 实践(15317)
共检索到505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峰 涂国前
文章基于中国资本准入管制、政府控制的制度背景,从控制权转移过程中的收购方选择、转让定价、转让后绩效等方面,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动机。文章以中国A股市场上截至2013年末的1 410起公司控制权转移事件为样本,研究发现:(1)政府倾向于转让非垄断行业或业绩较差的国有上市公司,而保留垄断行业和业绩较好的公司;(2)在经济落后地区,政府倾向于将控制权转让给有实力的外地收购方,以达到招商引资的目的;(3)有政治关系的民营收购方收购了盈利能力较好的公司,但没有支付较高的溢价;(4)控制权转移后,公司绩效总体上没有提高,虽然同业并购、实力较强的收购方能够提高公司绩效,但这类样本不到40%。因此,...
关键词:
控制权转移 动机:政府干预 收购方 绩效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崔学刚 荆新
本文基于我国的资本市场与制度环境,运用全样本研究思路,运用Logit回归技术,建立预测模型。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目标公司,并且具有令人满意的稳定度,说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具有较好的可预测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资本市场效率尚达不到中强式有效状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坤埔
本文将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基本情况的研究出发,对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形式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最后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发达国家在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过程中先进经验,对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控制权转移 转移方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侯海生
2005-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使我国资本市场进入一个全新时代,到2009年限售股几乎全部解禁,非流通股全部流通,中国进入了全流通时代,将促使形成一个有效的定价标准统一的公司控制权市场。一、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绩效分析(一)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影响股权分置改革前的控制权市场交易主要以协议收购方式为主。股权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荆新 崔学刚
本文基于我国的资本市场与制度环境,运用Logit回归技术建立预测模型,并对1999-2001年A股上市公司的全样本进行回代检验,有64.5%的总正确率;对未来数据(2002和2003年)数据的预测研究表明,预测总正确率为75.7%和64.4%,综合预测准确率为70.1%,综合预测敏感度为57.8%,综合指定度为70.3%,说明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目标公司,并且具有令人满意的稳定度。还说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具有较好的可预测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资本市场效率尚达不到中强式有效状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息 杜玉鹏
依据财务数据法,以我国资本市场2003年~2005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对控制权转移前后目标上市公司绩效变化进行实证研究,并对综合因子得分进行两配对Wilcoxon检验。研究表明,控制权转移没有显著的改善公司业绩,在当前情况下,完善公司治理和市场监管水平是提高公司绩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控制权转移 企业绩效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晋平
本文考察了1993~2002年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基本情况和交易特征,发现国有收购方的受让比例和实际持股比例均高于非国有收购方,这可能是由于国有收购方受到较强的行政干预,而非国有收购方具有更强烈的投机性动机所致;控制权转移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对转移价格有正面影响,而总股本有负面影响,国有控制权的转移价格较高;股东权益对转移溢价率有负面影响,控制权转移数量有正面影响,新兴行业公司的控制权转移溢价率高于传统行业公司。
关键词:
控制权 股权转让 上市公司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培欣 谭雪
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市场反应及其影响因素是实证会计研究的重要议题。在梳理控制权转移的方式、提炼和分析控制权转移市场反应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2007年至2011年第一大股东发生变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从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股价变动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角度检验控制权转移的市场反应,运用多元回归法分别检验控制权转移的市场反应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全窗口期(-20,20)股价变动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为13.549%,以事件日为临界点,呈现出先剧烈后舒缓的增长趋势,直至增长态势消失,说明存在信息提前泄露的情况,控制权转移的信息在事件日前已经被消化;行业变更、高管变更、转让价格与二级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建波 王晓玲
本文以2003—2005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时间窗口选定2002—2006年,跟踪研究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前一年和后三年绩效的变化,采用多元回归模型研究控制权转移上市公司业绩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控制权转移绩效在控制权转移当年和后一年呈上升趋势,但随后出现下降趋势。实证检验证实,控制权转移后公司存在盈余管理行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高管是否持股对公司绩效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控制权转移 盈余管理 绩效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曼琴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产权基础,当企业的控制权发生转移,公司治理机制将会发生变动。本文以2004年标的为上市公司股权(标的属广东省)且控制权发生转移的股权交易案为研究样本,旨在分析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因并购主体产权性质的差异性,控制权转移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在角度与程度上各不相同。总体来说,控制权转移将促进公司治理主要在弱化内部人控制、行政干预减少及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形成三个方面得以优化。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公司治理 控制权转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雷 宋顺林
国外有研究表明,控制权转移能给目标公司股东带来20%左右的超额收益率。本文通过考察我国1997—2003发生控制权转移的282个样本,发现控制权转移能给目标公司带来9%以上的累积超额收益率。而且,转移后变更行业、变更董事长或总经理、民营转给国有的样本转移时可获得的累积超额收益率甚至更高。最后,我们用多元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了累积超额收益率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证明行业变更、董事长或总经理变更、转移类型对控制权转移的市场反应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控制权转移 市场反应 超额收益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化成 姚燕
控制权转移作为一种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其通过降低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进而提高公司股东财富的作用己在完善资本市场国家得到了证实。由于存在大股东超强控制的内部治理环境和不完善的外部资本市场环境,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事件表现出异于完善资本市场国家实践的特点。因此,分析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市场的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于提高我国控制权市场的效率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平
本文从关联交易的角度,对公司管理者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MBO)与民营企业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PBO)以后的“隧道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两种类型的收购发生以后都可能产生“隧道效应”,但证据尚不够充分。另外,MBO公司比PBO公司显示出更大的产生隧道效应的可能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邹高峰
国外大量的实证研究认为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存在能够为股东创造价值。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通过场外交易的公司控制权转移是否也能为股东创造价值是一个需要实证的命题。以我国2000~2003年深市发生的61起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变更为研究样本,应用事件研究法对我国控制权市场的作用进行了检验。采用的标准化残差方法克服了事件研究中因控制权转移事件引起的股价波动性变化对统计结果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在控制权公告期内股票成交量的异常变化。研究结果发现,控制权转移期间上市公司的股东平均获得3.857%的累积超
关键词:
控制权转移 事件研究 市场反应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茂平
控制权转移的市场反应指在转移事件发生前后特定的时间期内,体现股票交易特征的股价、交易量等指标的波动现象。利用事件研究法及ARMA模型对股权分置改革(股改)前后的2003年-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事件进行实证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对控制权转移事件的反应具有"先抑后扬再抑"的倒N型特征,控制权转移信息存在明显的提前泄漏现象。但是,随着市场的逐步完善,这些现象有所减退。在股权分置改革后,要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当务之急是从证券市场的微观结构着手。
关键词:
控制权转移 市场反应 ARMA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