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85)
- 2023(12630)
- 2022(10542)
- 2021(9727)
- 2020(8162)
- 2019(18560)
- 2018(17829)
- 2017(33934)
- 2016(18422)
- 2015(20735)
- 2014(20122)
- 2013(19969)
- 2012(18269)
- 2011(16574)
- 2010(16342)
- 2009(15508)
- 2008(15599)
- 2007(13706)
- 2006(12159)
- 2005(11078)
- 学科
- 济(75537)
- 经济(75408)
- 管理(62352)
- 业(58580)
- 企(49800)
- 企业(49800)
- 方法(34299)
- 数学(30699)
- 数学方法(30502)
- 财(27522)
- 中国(22016)
- 制(20721)
- 农(19585)
- 务(18570)
- 财务(18545)
- 财务管理(18511)
- 企业财务(17769)
- 业经(16875)
- 贸(16562)
- 贸易(16553)
- 易(16257)
- 体(14646)
- 学(13899)
- 银(13815)
- 银行(13771)
- 行(13060)
- 农业(12700)
- 融(12662)
- 金融(12660)
- 体制(12339)
- 机构
- 大学(270841)
- 学院(266437)
- 济(119267)
- 经济(117344)
- 管理(102092)
- 研究(93975)
- 理学(88468)
- 理学院(87529)
- 管理学(86389)
- 管理学院(85898)
- 中国(74353)
- 财(57815)
- 京(56808)
- 科学(54510)
- 农(48285)
- 所(47602)
- 财经(45837)
- 研究所(43024)
- 经(42021)
- 中心(41717)
- 业大(40773)
- 经济学(38130)
- 农业(38091)
- 江(37950)
- 北京(35937)
- 财经大学(34486)
- 经济学院(34422)
- 院(33462)
- 范(30312)
- 师范(29887)
- 基金
- 项目(179006)
- 科学(142153)
- 基金(135691)
- 研究(125527)
- 家(120716)
- 国家(119786)
- 科学基金(102106)
- 社会(85225)
- 社会科(81062)
- 社会科学(81042)
- 基金项目(71532)
- 自然(66157)
- 省(65503)
- 自然科(64675)
- 自然科学(64651)
- 自然科学基金(63632)
- 教育(57071)
- 划(56906)
- 资助(55209)
- 编号(46449)
- 部(41949)
- 重点(40766)
- 成果(37973)
- 制(37572)
- 创(37548)
- 国家社会(37310)
- 发(36665)
- 教育部(36252)
- 创新(35414)
- 科研(34939)
- 期刊
- 济(125929)
- 经济(125929)
- 研究(79872)
- 中国(53138)
- 财(47983)
- 学报(46366)
- 农(43407)
- 科学(42012)
- 管理(38572)
- 大学(35372)
- 学学(33837)
- 农业(29001)
- 融(27120)
- 金融(27120)
- 财经(24159)
- 经济研究(21744)
- 经(20663)
- 教育(20170)
- 技术(18898)
- 业经(18176)
- 问题(16991)
- 业(16742)
- 贸(16220)
- 国际(14708)
- 世界(14320)
- 版(13583)
- 技术经济(12767)
- 财会(12235)
- 会计(12051)
- 科技(11766)
共检索到398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昌文 蒲自立 杨安华
本文比较分析了度量控制权私有收益的不同方法,构建了控制权发生转移的数据库,计算了中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私有收益。除宏观因素外,公司规模、交易价格、公司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净资产也会影响控制权的私有收益。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控制权私有收益 度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磊 徐向艺
控股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已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和突出矛盾,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是导致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进行剥削的主要动因,因此,控制性股东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与中小股东权益受侵害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规模就成为衡量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害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私有收益规模的测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进行侵害行为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制约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侵害行为的建设性意见。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规模较大,平均占每股净资产的比率达到7.5%,但从时间序列上看,2004年比20...
关键词:
控制权私有收益 股权转让 控股股东侵害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曹志鹏 宋娟娟
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证券市场形成以来,其发展十分迅猛,上市公司的数量与日俱增,上市公司再融资市场也日趋活跃。目前,上市公司再融资已经成为企业融资的主体,但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度再融资和股权再融资偏好,已成为制约上市公司和整个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控制权私有收益视角出发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并根据研究结果给出相关建议,以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并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控制权私有收益 再融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杜魁
学术界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偏好一直有不同的看法,其中大多从融资成本及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出发进行分析。本文从控制权私有收益这一新的角度出发,选取2009~2011年沪深两市A股1 567家进行大宗股权交易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控制权私有收益与上市公司再融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变量,控制权私有收益是导致企业偏好股权再融资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田甜铭梓 蓝发钦
以控制权未发生转移的大股东"大小非"减持行为为研究视角,结合成本补偿的思想,改进特别处理公司的累积超常收益率法,提出新的超常收益率法,测度中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私有收益。认为基于"大小非"减持行为的测度方法较适合于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测度。根据累积超常收益,文章测度出控制权股份("大小非")减持部分的控制权私有收益小于或等于5.27%,推算出中国上市公司总的控制权私有收益小于或等于42.78%。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闫永淑 和辉 李文瑞
一、引言Laporta、Shleifer(1999)首次研究了终极控制权问题,他们通过层层追溯所有权的关系链找出终极控股股东。研究认为终极控股股东的目标是个人利益最大化,主要通过金字塔式控股及管理层任命来获得超过现金流权的控制权,并借以牟取私利。刘芍佳等(2003)认为,只要处于底端的上市公司有一个终极控股股东并且至少有一个公司(包括上市和非上市公司)存在于底端的上市公司和其终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茂平
控制权私有收益体现着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及其相关利益者利益已引起社会的关注。因此,为降低大股东侵害能力、提高中小股东合法利益的保护,应该从股权结构和治理环境两个方面找到着力点。
关键词:
股权结构 治理环境 控制权私有收益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戴德明 王茂林 林慧婷
本文以2001—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中高管晋升数据为样本,分析了大股东控制权私有收益影响高管晋升效率的情况。研究表明,控制权私有收益显著降低了高管晋升与企业业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当上市公司所处地区外部法律环境较差或所处行业竞争较弱时,这种降低企业高管晋升效率的情况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邹晖
目前的研究对国有上市公司在投资者保护方面的效果褒贬不一。从控制权私有收益理论出发,以1997~2006年10间发生控制权转移事件的公司为样本,对国有上市公司中国有股权与控制权私有收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了国有股东在投资者利益保护方面的双重作用:总体而言,国有股东相对于非国有股东能够提供更好的投资者利益保护,但在相对控股的范围内,更高的持股比例将导致投资者利益保护更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香梅 袁玉娟 戴志敏
文章在考察控制权私有收益对企业投资行为影响的基础上,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控股股东对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追求会引起非效率投资;公司治理机制对非效率投资具有显著的治理效果。具体而言:股权集中度越高,控制权私有收益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越大,企业越易发生非效率投资;股权制衡和独立董事人数的增加,有助于降低控制权私有收益导致的过度投资;高管薪酬能显著缓解控制权私有收益对投资不足的影响。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控制权私有收益 非效率投资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星 安灵
相对于控制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直接利益侵占,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形成、分配密切相关的企业资本配置行为对于公司价值以及中小股东利益的损害可能更为严重。在简要回顾控制权私有收益内涵的基础上,分别从实物投资、R&D投资、存货投资和企业集团所有权结构安排四个方面,回顾和评述了控制权私有收益对上述资本配置行为影响的国内外新近的研究文献,并提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控制权私有收益 资本配置行为 投资决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剑民 张蕊
通过对我国公司目前的控制权结构进行分析,总结了我国公司治理特征及控制权私有收益问题,引出对股权结构的分析,研究股权集中度、国家持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外资股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关系。以公司规模变量、协议转让规模、盈利能力、财务杠杆、目标公司是否拥有配股资格为控制变量相应建立分析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在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议要降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的私有收益,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增加第二到第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第一大股东形成制约作用;二是积极引入法人股、外资股,增加社会公众股,降低国有股东持股比例,改善股权结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雷星晖 王寅
当家族利益与上市企业利益相分离时,家族有动机攫取控制权私人收益。采用控股股权转让与非控股股权转让的溢价差来度量控制权私人收益的方法,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家族上市企业的控制权私人收益水平达到30.56%;控制权私人收益水平与资产负债率显著正相关,与企业规模显著负相关,与控股股权转让比例存在不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与股权离散度和大股东制衡不相关。研究结果说明我国家族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存在着结构形式完整,控制权配置不合理的缺陷。
关键词:
家族上市企业 控制权私人收益 公司治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邓汉超
在公司运营中,大股东相对于小股东拥有股权上的优势和控制公司经营活动的知识优势,于是大股东能获取控制权私有收益。尽管公司经营者的信息优势对大股东形成制衡,公司外部控制权市场也对大股东形成竞争威胁,大股东控制权私有收益依然能在公司合约范围内一直存在,其原因是大股东能通过改变对经营者的支付以满足经营者的激励和参与条件,而大股东控制权成本的存在又使得任何外部控制权竞争者都不可能消除大股东控制权私有收益。大股东控制权私有收益是一种信息租金和权力租金的结合体,是各方利益博弈的均衡选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仕萍
本文对股份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进行了界定,探讨了股份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研究途径,阐明了上市公司摄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的途径及影响因素,对股份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股份公司控制权 私有收益 实证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