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14)
- 2023(10169)
- 2022(8422)
- 2021(8061)
- 2020(6570)
- 2019(15130)
- 2018(14481)
- 2017(27853)
- 2016(15033)
- 2015(17160)
- 2014(16811)
- 2013(16520)
- 2012(15338)
- 2011(13920)
- 2010(13819)
- 2009(13305)
- 2008(13492)
- 2007(12070)
- 2006(10795)
- 2005(10182)
- 学科
- 济(64441)
- 经济(64331)
- 管理(54752)
- 业(49028)
- 企(43309)
- 企业(43309)
- 方法(28460)
- 数学(25323)
- 数学方法(25173)
- 财(24238)
- 制(19725)
- 中国(19710)
- 务(16735)
- 财务(16712)
- 财务管理(16682)
- 企业财务(16081)
- 农(15350)
- 体(14034)
- 业经(13945)
- 贸(13903)
- 贸易(13890)
- 易(13652)
- 银(12799)
- 银行(12792)
- 融(12387)
- 金融(12385)
- 行(12208)
- 体制(12168)
- 划(10122)
- 环境(10007)
- 机构
- 大学(221762)
- 学院(217403)
- 济(103556)
- 经济(101901)
- 管理(85084)
- 研究(76898)
- 理学(72464)
- 理学院(71750)
- 管理学(71016)
- 管理学院(70592)
- 中国(64759)
- 财(53042)
- 京(46680)
- 财经(41437)
- 科学(39027)
- 经(37944)
- 所(37333)
- 中心(34508)
- 经济学(33968)
- 研究所(32901)
- 财经大学(31233)
- 江(30775)
- 经济学院(30418)
- 北京(30267)
- 农(28779)
- 院(27706)
- 业大(25482)
- 商学(24965)
- 商学院(24737)
- 范(24504)
- 基金
- 项目(137502)
- 科学(111146)
- 基金(106107)
- 研究(102573)
- 家(91589)
- 国家(90942)
- 科学基金(78912)
- 社会(71270)
- 社会科(67840)
- 社会科学(67824)
- 基金项目(54911)
- 自然(48178)
- 省(47587)
- 自然科(47077)
- 自然科学(47064)
- 教育(46552)
- 自然科学基金(46323)
- 资助(43614)
- 划(41494)
- 编号(38510)
- 部(33928)
- 成果(32891)
- 制(32548)
- 国家社会(31569)
- 重点(31042)
- 教育部(30246)
- 中国(29159)
- 人文(28551)
- 创(28547)
- 发(28008)
- 期刊
- 济(114487)
- 经济(114487)
- 研究(71949)
- 中国(45514)
- 财(44878)
- 管理(34754)
- 科学(29861)
- 学报(28965)
- 融(27630)
- 金融(27630)
- 农(26654)
- 大学(23761)
- 财经(22779)
- 学学(22550)
- 经(19532)
- 经济研究(19208)
- 农业(17542)
- 教育(16687)
- 技术(15847)
- 问题(15309)
- 业经(15273)
- 贸(15252)
- 国际(14077)
- 世界(13428)
- 会计(11188)
- 财会(10785)
- 理论(10478)
- 技术经济(10379)
- 业(10148)
- 现代(9631)
共检索到3422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恒 何文盛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股权进入"全流通"时代,控制股份的资本属性和控制权属性得以显现,由此,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的治理模式将发生改变。本文借助制度经济学的思想,讨论了控制权市场与公司治理的关系,研究了控制权市场的演进及公司治理效应。
关键词:
中国上市公司 控制权市场 公司治理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陈立泰 陈薇薇 唐丽琼
广义的公司治理是一个由主体、边界和范围、机制和功能、结构和形式等诸多因素构成的体系,包括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个方面。内部治理因其内在缺陷而面临"失灵"的危险,需引入外部治理。从中西方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中可以得出,控制权市场通过重新构造股东、董事会成员、经理层关系;对经理层形成潜在的压力使其及时改正经营中的失误;形成规模优势,提高公司效率等方面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衔 陈怡男
本文认为,全流通是解决我国控制权市场诸多问题的首要条件,但全流通不能解决控制权市场的所有问题,要警惕全流通后依然存在的股权结构的高度集中所带来的控制权市场失效。因此,还必须要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完善法制环境,真正实现控制权市场的监督约束功能。
关键词:
全流通 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 股权结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腾文
在上市公司多元化的股权结构中,不同持股比例的投资者对公司有着不同的影响力和参与程度,同时也会在利益的实现方式上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往往出现为控制公司法人的争执。持股比例、董事制度的安排、持股结构的设计、业务方向乃至法人持股及社会公众持股的比例,都是影响上市公司控制权的重要因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陆瑶
公司控制权市场被认为是重要的外部公司治理机制。之前,非流通股和对并购活动的约束限制了我国控制权市场的发展。2005年实施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将非流通股转化为流通股;2006年实施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放宽了对我国并购活动的制约。两项改革进一步激活了我国控制权市场。本文采用倍差分析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了激活公司控制权市场对我国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激活公司控制权市场能够显著提高公司的价值;该正向影响对在改革前并购不活跃的行业更大,对拥有国有股份的公司更小。这表明,建立活跃的公司控制权市场是改善我国公司治理水平,提高企业价值的重要途径。但是,其作用对民营企业比对国有企业更有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忠 李学伟
本文分析了在目前我国实施MBO的上市公司中,核心管理层作为控制性股东,利用金字塔型的控股结构,使其对上市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之间形成一定程度的分离,为侵害少数股东利益和形成管理层盘踞效应提供了可能性。与此同时,在核心管理层及其他成员之外,缺乏一个以专业收购公司为核心的收购联合体参与收购主体公司的融资过程,从而无法实现对管理层的有效约束与监督。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所有权 控制权 公司治理结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余澳 黄雯
控制权是理解公司治理全部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权呈现出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度高;以金字塔结构下的间接控制为主;小股东控制类型较典型;实际控制人拥有公司控制权,公司意志主要体现为实际控制人意志等特征。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权特征造成公司治理中的权利配置失衡、"三会"流于形式、激励约束对象错位和不到位、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不健全等。因此,加强对实际控制人及控制权的规制是改善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
控制权 公司治理 民营上市公司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玉罡 陈文婷 林静容
股权分置改革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修订推动了控制权市场制度变革。本文选取20042009年发生收购的目标公司为样本,以2007年为分割点研究控制权市场制度变革后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和并购绩效的变化。结果表明,制度变革后,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控制权比例、两权分离度显著下降,公司治理水平提高;目标公司的掏空程度显著下降,绩效得到显著提升。研究说明控制权市场的制度变革有利于改善公司治理、降低掏空行为并提升公司绩效。
关键词:
制度变革 公司治理 并购绩效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玉罡 陈文婷 林静容
股权分置改革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修订推动了控制权市场制度变革。本文选取2004~2009年发生收购的目标公司为样本,以2007年为分割点研究控制权市场制度变革后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和并购绩效的变化。结果表明,制度变革后,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控制权比例、两权分离度显著下降,公司治理水平提高;目标公司的掏空程度显著下降,绩效得到显著提升。研究说明控制权市场的制度变革有利于改善公司治理、降低掏空行为并提升公司绩效。
关键词:
制度变革 公司治理 并购绩效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雷 宋顺林
国外有研究表明,控制权转移能给目标公司股东带来20%左右的超额收益率。本文通过考察我国1997—2003发生控制权转移的282个样本,发现控制权转移能给目标公司带来9%以上的累积超额收益率。而且,转移后变更行业、变更董事长或总经理、民营转给国有的样本转移时可获得的累积超额收益率甚至更高。最后,我们用多元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了累积超额收益率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证明行业变更、董事长或总经理变更、转移类型对控制权转移的市场反应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控制权转移 市场反应 超额收益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于培友 奚俊芳
本文对新古典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进行了批判,针对我国现阶段控制权市场现状,作者提出了改善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效率的政策建议:(1)加强股票市场基本制度建设;(2)完善并购的法律法规;(3)强化并购信息披露;(4)改善国有产权管理体制;(5)建立和完善民事赔偿制度。
关键词:
控制权市场 效率 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培欣 谭雪
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市场反应及其影响因素是实证会计研究的重要议题。在梳理控制权转移的方式、提炼和分析控制权转移市场反应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2007年至2011年第一大股东发生变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从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股价变动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角度检验控制权转移的市场反应,运用多元回归法分别检验控制权转移的市场反应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全窗口期(-20,20)股价变动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为13.549%,以事件日为临界点,呈现出先剧烈后舒缓的增长趋势,直至增长态势消失,说明存在信息提前泄露的情况,控制权转移的信息在事件日前已经被消化;行业变更、高管变更、转让价格与二级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许萍 郑晓鸿
股权分置改革后,对股权分置问题的研究,应从是否改革、如何改革等问题转到改革后我国控制权市场如何健康发展、控制权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能否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等问题上来。本文就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低效率的研究结论。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控制权市场 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改革
[作者]
范琦 毛程连
以1995~2009年上市公司所发生的协议收购为样本,使用事件研究法,比较取得控制权与未取得控制权的协议收购在第一次公告日和正式公告日前后五天的累积超额收益率。研究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协议收购都可以获得正的累积超额收益,短期市场收益的大小与取得控制权与否、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转让到不同所有权性质的收购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控制权转让的时间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前,国有企业取得控制权的累积超额收益更大;而改革后,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未取得控制权的累积超额收益更大。
关键词:
控制权转让 市场反应 累积超额收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邹高峰
国外大量的实证研究认为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存在能够为股东创造价值。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通过场外交易的公司控制权转移是否也能为股东创造价值是一个需要实证的命题。以我国2000~2003年深市发生的61起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变更为研究样本,应用事件研究法对我国控制权市场的作用进行了检验。采用的标准化残差方法克服了事件研究中因控制权转移事件引起的股价波动性变化对统计结果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在控制权公告期内股票成交量的异常变化。研究结果发现,控制权转移期间上市公司的股东平均获得3.857%的累积超
关键词:
控制权转移 事件研究 市场反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