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04)
2023(9496)
2022(8182)
2021(7771)
2020(6808)
2019(16225)
2018(15705)
2017(30829)
2016(16602)
2015(19390)
2014(19165)
2013(19445)
2012(18413)
2011(16740)
2010(16619)
2009(15782)
2008(15859)
2007(14109)
2006(12014)
2005(10960)
作者
(47595)
(40212)
(39967)
(38294)
(25782)
(19320)
(18408)
(15574)
(15055)
(14127)
(13653)
(13391)
(12803)
(12680)
(12535)
(12457)
(12071)
(11821)
(11662)
(11602)
(9832)
(9789)
(9739)
(9116)
(9048)
(9047)
(8932)
(8692)
(7999)
(7940)
学科
(78628)
经济(78543)
(51148)
管理(50713)
方法(42076)
(42045)
企业(42045)
数学(38264)
数学方法(38067)
(23430)
中国(21020)
(19285)
(17077)
贸易(17068)
(16664)
(16054)
财务(16037)
财务管理(16000)
企业财务(15330)
(14995)
业经(14108)
(13149)
农业(12719)
(11885)
银行(11865)
地方(11701)
(11677)
金融(11675)
(11232)
(10795)
机构
大学(252795)
学院(247559)
(115194)
经济(113313)
管理(98606)
理学(85779)
理学院(84896)
研究(84142)
管理学(83871)
管理学院(83401)
中国(67049)
(52839)
(52448)
科学(47215)
财经(43086)
(42060)
(39529)
(39027)
中心(38791)
研究所(38050)
经济学(37431)
(34504)
经济学院(34066)
业大(33815)
北京(33531)
财经大学(32386)
农业(30858)
(29818)
师范(29546)
(29403)
基金
项目(161690)
科学(129212)
基金(122913)
研究(117189)
(106393)
国家(105580)
科学基金(91068)
社会(78398)
社会科(74570)
社会科学(74551)
基金项目(64756)
(58414)
自然(57996)
自然科(56732)
自然科学(56715)
自然科学基金(55828)
教育(54215)
资助(51794)
(50623)
编号(45389)
(39200)
成果(37265)
重点(36148)
教育部(34323)
国家社会(33714)
(33582)
(33135)
人文(32671)
中国(31741)
科研(31552)
期刊
(117776)
经济(117776)
研究(73339)
中国(43478)
(42542)
学报(36138)
科学(34516)
管理(34092)
(33622)
大学(27651)
学学(26114)
(24957)
金融(24957)
农业(22664)
财经(22513)
经济研究(20530)
(19236)
技术(19053)
教育(18936)
业经(16740)
问题(16448)
(16245)
国际(13989)
世界(13730)
(13707)
技术经济(13295)
统计(12847)
理论(11869)
(11252)
商业(11067)
共检索到361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冯根福  马亚军  姚树洁  
本文描述和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统计特征,并对影响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产生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中国上市公司的担保行为具有保证担保偏好和连续性特征;上市公司通过担保行为承担了本应由银行承担却最终被银行转嫁的对担保贷款风险进行识别和评判的职能;上市公司提供担保的行为使上市公司和银行之间同时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相互担保行为使上市公司之间存在严重的逆向选择问题;监管层第一次颁布的监管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政策负面影响较大,第二次颁布的政策在金融监管的配合下收效显著。本文还就如何规范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马亚军  冯根福  
本文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演变特点,实证考察了上市公司担保的行为特征。本文认为,上市公司的担保行为具有保证担保偏好和连续性特征;上市公司通过担保行为承担了本应由银行承担、最终被银行转嫁的对担保贷款风险进行识别和评判的社会职能;上市公司提供担保的行为使上市公司和银行之间同时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相互担保行为使上市公司之间存在严重的逆向选择问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霄  赖雁云  
本文以2008-2012年间家族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家族控制、制度冲突与企业间接掏空行为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家族控制与企业间接掏空行为正相关,即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存在较高的掏空可能性;家族股权集中度会抑制家族控制对企业掏空行为的促进作用,企业的隐性风险降低;市场化程度会影响家族股权集中度对企业隐性风险的调节作用,即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家族企业的风险较低,而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家族企业的风险则较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丽芹  马亚军  
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担保中借款人行为的分析,本文认为,中国上市公司保证担保的自身特征与不健全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相结合,诱发了借款人(包括上市公司)的非理性投融资心理倾向,进而导致了其非理性投融资行为的产生和收益损失。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闫雪  
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的非正常担保行为的动机和效果。非正常担保是指上市公司超过自身能力范围之外的担保,包括过度担保、违规担保和连续担保。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更高的公司更有可能参与非正常担保。非正常担保带来了显著的负面效果,它导致公司绩效下降、代理成本上升以及公司投资水平降低。本文对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监管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龚凯颂   吴静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行为引起了包括股东、债权人及政府部门等各方面的关注,担保与财务困境的关系也因此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从中国制度背景入手,指出担保在我国具有不同的功能效应,为分析担保与财务困境的相关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数据,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担保指标与财务困境指标的相关性进行检验和分析,得出了较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江波  
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其财务、经营相对透明,资金实力较强,具有充当担保人的先天条件。然而,近年来上市公司大量对外担保违规现象非常严重,一批上市公司由于恶性担保而陷入绝境甚至退市被相继曝光。违规担保对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产生很大负面影响,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一大顽症,严重侵害了中小股东利益。2000年6月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有关问题的通知》,2003年8月证监会与国资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2003年《通知》"),2005年12月证监会又联合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规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齐萱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担保现象愈演愈烈,由此引发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不仅违规担保金额巨大,范围广泛,而且担保圈、担保链形式、对象复杂,地域性特征明显;违规担保信息披露滞后,不披露现象突出。上述问题对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在对上市公司担保信息披露现存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我国上市公司担保信息披露状况的基本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艳丽  
当前,"债务担保链"现象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已十分普遍,并不同程度地给上市公司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从"啤酒花事件"我们便可略见一斑。为何"债务担保链"现象在我国证券市场上愈演愈烈呢?为了探究其存在的原因及改变其现状的对策,本文通过创建博弈模型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担保链"现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吴风云  阴小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亚军  张军  刘丽芹  
文章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担保网的风险根源,探讨了保证担保、相互担保和担保网的四种工具性功能及运作机理;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罗党论  唐清泉  
担保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对债务的实现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以2001年到2003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政府控制、银企关系以及上市公司的担保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银企关系会显著影响到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行为。由于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在产权上的同一性,地方政府控制的企业的关系贷款会更容易影响到其对外担保行为,同时地方政府的财政赤字也会显著影响到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的担保行为。对民营上市公司而言,银行与公司的关系贷款、当地的财政赤字等对其担保行为影响不大。这对我们理解当前的金融体制改革、民营企业融资等问题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冷奥琳  张俊瑞  邢光远  
截止2011年12月30日我国上市公司提供的担保余额超过7千亿元人民币,2007-2011年超过半数的上市公司提供或存在担保业务。目前研究关注担保对提供担保公司价值的影响,却忽视了违约风险在担保公司与被担保人间的风险转移是影响企业价值的根本原因。本文基于我国发行债券上市公司2007-2011年财务数据、对外担保情况以及公司债交易数据,测算对外担保对上市公司债券利差(公司债券与国债间到期收益率的差异)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效果,揭示了提供担保业务对公司违约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风险防范措施完备的情境下公司提供担保业务并不会增加公司的违约风险;当公司最终控制人为国家时,存在对外担保风险管理不足或者利益...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铁铭  
证监会、银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对证监会以前发布的一系列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规定作出了修改。该文件与新《公司法》所确立的原则保持一致,也是《国务院批转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的通知》中有关规定的细化,同时适应了近几年来形势的变化。本文对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以期能为规范上市公司担保行为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文明  马亚军  
中国上市公司担保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仅涉及上市公司、银行和被担保公司,还涉及到上市公司大股东、管理者和监管层;不仅是上市公司的个体决策行为,更是上市公司的群体市场行为。要有效规范和治理目前中国上市公司不规范的担保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