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37)
- 2023(15736)
- 2022(13483)
- 2021(12776)
- 2020(10630)
- 2019(24733)
- 2018(24238)
- 2017(46885)
- 2016(25253)
- 2015(28415)
- 2014(28411)
- 2013(28384)
- 2012(26362)
- 2011(24214)
- 2010(24055)
- 2009(22499)
- 2008(21966)
- 2007(19240)
- 2006(17228)
- 2005(15689)
- 学科
- 济(119569)
- 经济(119448)
- 管理(73671)
- 业(69715)
- 企(59038)
- 企业(59038)
- 方法(50130)
- 数学(43695)
- 数学方法(43316)
- 中国(29748)
- 财(28337)
- 农(25467)
- 学(25250)
- 地方(23883)
- 业经(23758)
- 制(23004)
- 贸(20646)
- 贸易(20632)
- 银(20174)
- 银行(20123)
- 易(19931)
- 行(19060)
- 务(18853)
- 财务(18788)
- 财务管理(18759)
- 企业财务(17946)
- 融(17603)
- 金融(17602)
- 和(17382)
- 农业(17196)
- 机构
- 大学(371963)
- 学院(367184)
- 济(159170)
- 经济(156055)
- 管理(143030)
- 研究(130905)
- 理学(123537)
- 理学院(122117)
- 管理学(120225)
- 管理学院(119561)
- 中国(101953)
- 京(80152)
- 科学(79083)
- 财(71810)
- 所(66713)
- 研究所(60890)
- 农(58279)
- 财经(58034)
- 中心(57633)
- 经(52980)
- 业大(52721)
- 江(51838)
- 北京(51452)
- 经济学(49734)
- 院(47089)
- 范(46937)
- 师范(46525)
- 农业(45647)
- 经济学院(44606)
- 财经大学(43526)
- 基金
- 项目(246651)
- 科学(194289)
- 基金(182211)
- 研究(177402)
- 家(159687)
- 国家(158456)
- 科学基金(135448)
- 社会(114274)
- 社会科(108384)
- 社会科学(108355)
- 基金项目(96452)
- 省(92144)
- 自然(88371)
- 自然科(86317)
- 自然科学(86297)
- 自然科学基金(84791)
- 教育(80003)
- 划(78939)
- 资助(75875)
- 编号(69711)
- 成果(56771)
- 部(55715)
- 重点(55313)
- 发(52387)
- 创(50466)
- 教育部(47839)
- 国家社会(47803)
- 课题(47725)
- 科研(47311)
- 创新(47263)
- 期刊
- 济(175209)
- 经济(175209)
- 研究(114283)
- 中国(66392)
- 学报(59223)
- 科学(55314)
- 财(55005)
- 管理(54079)
- 农(52003)
- 大学(44458)
- 学学(42117)
- 融(39167)
- 金融(39167)
- 农业(35650)
- 教育(33674)
- 财经(29999)
- 经济研究(29496)
- 技术(29106)
- 经(25719)
- 业经(24888)
- 问题(22630)
- 业(19450)
- 贸(19218)
- 技术经济(18768)
- 理论(18068)
- 世界(17912)
- 国际(17174)
- 图书(16497)
- 科技(16442)
- 现代(16427)
共检索到5492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西征 刘志远
本文为了揭示中国上市公司商业信用周期性变化的宏观经济动因,构建了一个宏观经济因素影响上市公司商业信用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宏观经济发展状况、货币政策和通货膨胀水平对中国上市公司商业信用周期性变化的影响机理。利用中国上市公司季度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随着货币政策宽松、宏观经济扩张和通货膨胀水平的增加,中国上市公司提供的商业信用净额都显著降低。这些研究结果折射出,当货币政策收紧或宏观经济收缩时,商业信用资金从上市公司部门流向非上市企业部门;反之,当货币政策过度宽松或宏观经济过度扩张时,上市公司部门通过商业信用渠道从非上市企业部门吸纳商业信用资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良新
从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率的历史数据出发,定量地描述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周期性结构特征,并分析其周期性变化的原因,从而得出宏观经济增长的规律性及其政策含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本文认为,经济周期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必然出现,问题的关键在于避免周期中的超常波动并缓和常规波动。为此,国家应当自觉掌握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文章讨论经济周期基本概念后,对建国以来40余年中的经济周期作了实证考察,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南,对我国经济周期形成的机理提出了综合性的分析和分阶段的表述。认为改革以来经济周期的发生机理已经变化为决策色彩有所消退、体制因素仍然不可忽视、再生产投资节律因素大为显化的新式多因素组合周期,其现象形态与市场经济下的通例起于靠拢;并考察了世界上它国经济周期因素对我国的影响。据此,文章提出了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思路,包括实施积极合理的宏观调控,在总量调节上与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婵婵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经济金融化进程的加速,金融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显著,金融的顺周期性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本文通过构建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微观机制模型,运用系统GMM模型对我国70家商业银行2006~2015年的年度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实证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周期性问题以及顺周期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逆周期宏观审慎调控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放 杨筝 杨曦
本文以2008年金融危机作为自然实验,选择2005-2009年1403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以公司投资对托宾Q的敏感度表示投资效率,使用实证检验方法研究了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与公司投资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相对于经济周期的繁荣期,在经济周期衰退期,公司投资对托宾Q的敏感度更低,投资效率表现为顺周期性;相对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投资对托宾Q的敏感度受经济周期影响更显著,表现为衰退期更低的投资效率;相对于金融发展程度较高地区的公司,金融发展程度较低地区公司的投资对托宾Q的敏感度受经济周期影响更显著,表现为衰退期更低的投资效率。强周期性行业受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更敏感,多元化可以降低经济周期对投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红伟 杨琨 向玉冰
本文从中国经济现状出发,尝试在代表性企业跨期生产模型上,首次提出用生产资产比来考察宏观经济周期和企业生产对股票资产定价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生产资产比反映了代表性企业根据时变预期收益率做出的生产决策,预期收益率是由宏观经济周期所决定。第二,2000年第一季度至2015年第四季度期间,沪市上市公司的生产资产比和股指收益率呈现出慢涨急跌的均值回归特征,两者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第三,生产资产比滞后一期和四期对股指收益率具有较强的解释和预测能力,说明企业生产提供股票价值中枢,生产资产比间接测度企业的预期收益率,能显著预测股指收益率对价值中枢的短期偏离程度。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红伟 杨琨 向玉冰
本文从中国经济现状出发,尝试在代表性企业跨期生产模型上,首次提出用生产资产比来考察宏观经济周期和企业生产对股票资产定价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生产资产比反映了代表性企业根据时变预期收益率做出的生产决策,预期收益率是由宏观经济周期所决定。第二,2000年第一季度至2015年第四季度期间,沪市上市公司的生产资产比和股指收益率呈现出慢涨急跌的均值回归特征,两者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第三,生产资产比滞后一期和四期对股指收益率具有较强的解释和预测能力,说明企业生产提供股票价值中枢,生产资产比间接测度企业的预期收益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余雪飞
有别于传统信贷需求渠道的金融加速器效应研究路径,构建包含银行部门的DSGE模型从信贷供给的角度分析基于银行资本渠道的金融加速器效应,以中国2000—2011年季度数据估计及模拟发现,随着巴塞尔协议的升级,银行资本约束上升增大了各项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表现出较强的顺周期性,在经济复苏期不宜过早地执行巴塞尔协议III,需分阶段渐进实施资本监管,必要时需通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银行注入资本,以减缓这种金融加速器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隋建利 刘金全 闫超
本文基于中国国内和国际旅游收人增长率以及GDP增长率年度数据,构建包括"旅游经济"与"宏观经济"的两因素"旅游与经济"系统,运用非线性MS(M)-VAR(p)模型,刻画"旅游与经济"系统处于"低速增长区制"和"快速增长区制"的多阶段性动态变迁过程,判断在不同区制中,旅游经济与宏观经济内在联动机制是否具有周期性特征。结论表明:(1)当"旅游与经济"系统处于"低速增长区制"时,具有较小的不确定性、较强的稳定性,旅游经济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呈现负向相关关系;当"旅游与经济"系统处于"快速增长区制"时,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较弱的稳定性,旅游经济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呈现正向相关关系。(2)由国际...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贾文学
近年来,很多经济现象及研究都表明商业银行在信贷活动中带有明显的亲周期性(Procyclicality)。具体表现为,商业银行在经济开始出现疲软的时候由于更多的考虑到信用贷款的偿付可能,更加倾向于紧缩其信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武朝
本文研究了企业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盈余管理程度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周期性和非周期性行业企业盈余管理程度是否存在差异。本文通过检验我国A股上市公司在2000-2011年间经济周期收缩期和扩张期周期性与非周期性行业公司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绝对值的差异,发现,周期性行业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总体上大于非周期性行业;盈余管理程度在经济收缩期大于扩张期,但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周期性行业公司导致的:非周期性行业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在经济收缩期与经济扩张期并无显著差异,而周期性行业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在经济收缩期显著大于经济扩张期。本文的检验结果表明,在研究盈余管理时,应考虑控制周期性行业与非周期性行业之间,以及经济周期不同阶段...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梅波 吕朝凤
本文应用H-P滤波法对G20各成员国的经济周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0-2009年各成员国的经济周期基本具有同周期性,G20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具有可行性。在1999年G20协调机制运行前后,各成员国的经济周期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G20协调机制有利于成员国缓和经济波动和促进持续的经济增长。研究发现,结论对中国同样适用,这表明,G20协调机制的运行有利于缓和我国经济的波动程度、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平稳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郑南源 盛文军 尤瑞章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在经济周期的不同时段,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和绩效具有非常明显的顺周期性,从而导致其信贷周期、资本周期、风险周期与经济周期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以信贷周期为例,在经济上升时期,商业银行对借款人
[期刊] 征信
[作者]
罗晶 李思叡
基于我国2005—2021年所有非金融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构建因子模拟组合得到主要基本面因子的风险溢价,并利用合成指数法和Bry-Boschan法对2006年7月至2022年12月的宏观经济周期进行划分,重点分析不同经济状态下基本面因子风险溢价的均值和显著性变化。研究发现:(1)我国宏观经济周期整体呈现“扩张期短、收缩期长”的特征;(2)基本面因子的风险溢价显著水平存在较大差异;(3)宏观经济扩张或收缩会对部分基本面因子的风险溢价造成明显影响;(4)在国内股票市场通过基本面因子筛选构建量化投资组合可以获得超额收益,而减少组合头寸调整频度与幅度,有利于实现长期盈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晓彬 向蓉美
文章利用多变量动态的Markov机制转换的状态空间模型,结合中国1992年第1季度至2009年第2季度的宏观经验数据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协动性与非对称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总体运行较为平稳,协动性特征显著但非对称性特征不明显,进而揭示出了此期间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与运行规律,从而为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