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34)
- 2023(9784)
- 2022(8259)
- 2021(7701)
- 2020(6182)
- 2019(14287)
- 2018(13998)
- 2017(26890)
- 2016(14342)
- 2015(16509)
- 2014(16304)
- 2013(16587)
- 2012(15763)
- 2011(14544)
- 2010(14587)
- 2009(13458)
- 2008(13753)
- 2007(12162)
- 2006(11143)
- 2005(10463)
- 学科
- 济(71745)
- 经济(71671)
- 业(45499)
- 管理(44462)
- 企(37340)
- 企业(37340)
- 方法(26329)
- 中国(24580)
- 数学(23257)
- 数学方法(23175)
- 财(21539)
- 地方(18526)
- 农(18341)
- 业经(15447)
- 务(15256)
- 财务(15228)
- 财务管理(15196)
- 贸(14772)
- 贸易(14757)
- 制(14511)
- 企业财务(14365)
- 易(14333)
- 银(13088)
- 银行(13077)
- 融(12591)
- 金融(12591)
- 行(12544)
- 农业(12339)
- 发(11659)
- 环境(10796)
- 机构
- 大学(209945)
- 学院(209924)
- 济(99276)
- 经济(97619)
- 研究(79599)
- 管理(78010)
- 理学(65453)
- 中国(65338)
- 理学院(64691)
- 管理学(64053)
- 管理学院(63638)
- 财(47656)
- 京(46180)
- 科学(43042)
- 所(40575)
- 财经(36662)
- 研究所(36011)
- 中心(34770)
- 经(33486)
- 经济学(31513)
- 农(31345)
- 江(31163)
- 北京(30767)
- 院(28307)
- 经济学院(28287)
- 财经大学(27254)
- 范(27094)
- 师范(26869)
- 业大(25209)
- 州(25100)
- 基金
- 项目(127968)
- 科学(101895)
- 研究(96660)
- 基金(94767)
- 家(81534)
- 国家(80851)
- 科学基金(69159)
- 社会(64593)
- 社会科(61459)
- 社会科学(61444)
- 基金项目(48821)
- 省(46732)
- 教育(43194)
- 自然(41620)
- 自然科(40602)
- 自然科学(40591)
- 划(40170)
- 自然科学基金(39921)
- 资助(39900)
- 编号(37475)
- 发(33044)
- 成果(31599)
- 部(30355)
- 重点(28990)
- 国家社会(27649)
- 发展(27582)
- 展(27114)
- 中国(26870)
- 课题(26843)
- 教育部(26530)
- 期刊
- 济(117212)
- 经济(117212)
- 研究(72076)
- 中国(47848)
- 财(39626)
- 管理(31722)
- 农(30062)
- 科学(28085)
- 学报(27544)
- 融(27000)
- 金融(27000)
- 大学(21776)
- 教育(20974)
- 农业(20817)
- 学学(20345)
- 经济研究(19992)
- 财经(19349)
- 业经(17950)
- 技术(17192)
- 经(16648)
- 问题(15349)
- 贸(14717)
- 国际(13943)
- 世界(13802)
- 业(12298)
- 技术经济(11037)
- 会计(10573)
- 财会(9841)
- 经济问题(9592)
- 现代(9490)
共检索到343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屈文洲 林振兴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2002—2008年发行的可转债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可转债发行公告的财富效应与该可转债实现转股可能性的预期正相关,具体而言,与发行公司的成长机会、财务困境风险水平正相关,并且与整体股市的状况也紧密相关。进一步结合可转债退市的分析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是一种典型的"后门权益"融资。实证研究的结果不支持基于代理成本的动因假说。
关键词:
可转债 发行动因 财富效应 后门权益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慧玲 徐璐璐 林之琳
可转债作为一种新型的再融资工具受到越来越多上市公司的青睐,监管部门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法案条例规范了可转债融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公司的经营绩效。然而,国内学者对可转债融资经营绩效的研究相对匮乏。本文结合我国可转债融资的制度背景,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可转债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利用可转债融资会带来公司绩效的下降,公司风险与公司经营绩效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应大力发展可转债债券市场,鼓励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融资,同时降低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门槛,推行"注册制"。
关键词:
可转债 经营绩效 因子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晓方
本文选取2005年至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企业上市前后代理成本改变量与所有权结构的关系。结果发现:企业上市后代理成本显著上升;行业竞争性、上市年份、企业控制权类型对代理成本有显著影响;所有权结构对上市后代理成本的改变影响显著,国有股、法人股、机构持股和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上市后代理成本的变化负相关。说明上市后企业的委托代理成本上升,分散的所有权结构不利于股东对经理人的约束,所有权结构对代理成本的负面影响超过了上市带来的外部市场约束及信息披露机制的正面影响。
关键词:
代理成本 所有权结构 股权集中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康德 夏新平 汪宜霞
本文以 2 0 0 0~ 2 0 0 3年在沪深交易所发行可转债的 2 1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利用事件研究方法对可转债发行公告的市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 ,在事件公告日样本的平均超额收益为 -0 .66% ,2天的累计超额收益为 -0 .14 % ,而在事件窗 [-3 0 ,3 0 ]内的累计超额收益为 1.5 3 % ,但均不显著。同时还发现 ,可转债发行的市场效应与公司特征和发行规模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可转债 市场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杨伟
文章以2001年4月至2009年6月30日期间最终成功发行可转债的78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其首次公告可转债发行议案为公告日,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对其公告日前后超额收益率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可转债发行公告具有显著负的股价效应,这种负的股价效应在"清洁样本"以及"股改前样本组"表现得更为显著。这说明了上市公司在公布可转债融资公告的同时,释放的"好消息"在一定程度上减低了可转债发行负的公告效应;佐证了股权分置改革在一定程度减少了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超额收益率 公告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丽坤 肖万
本文以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可转债发行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行的公告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可转债发行公告会产生正的市场效应,且在公告日最为显著。同时,净资产收益率与公告效应显著正相关,公司规模与之显著负相关。可见,在经营过程中不能仅注重公司规模的扩张,更重要的是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公告效应 超常收益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江伟
本文具体考察了负债的代理成本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契约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不同的负债代理成本对管理层薪酬契约的影响是否有所不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与公司业绩之间的敏感度随着负债比率的提高而下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民营上市公司中以及在金融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管理层薪酬与公司业绩之间的敏感度随着负债比率的提高而下降的程度有所减弱。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国内外的相关经验研究,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契约的制定机制。
关键词:
负债的代理成本 管理层薪酬 敏感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志芳 油晓峰
一、文献综述债务代理成本,是由公司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产生的,是债权人为设计、监督和约束股东所必须付出的成本。Leland和Pyle(1977)认为,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即有关债务人的信誉、担保条件、项目风险与收益等事项,债务人比债权人更加了解,具有信息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程建伟
本文采用不同的代理成本和成长性指标划分了不同的样本区间,对杠杆比率和债务期限结构与企业盈利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实证发现在国有控股、高股权集中度和高流通股比例这三种情况下,负债的负效用相对较小,而债务期限结构的正效用相对大小则并不一致。
关键词:
盈利 代理成本 成长性 债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福广 李西文
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衍生融资工具,可转债发行动机和条款设计受到理论和实践的普遍关注。从代理问题的视角,文章对歌华有线公司发行可转债主要条款,包括利率条款、转股条款及触发条款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歌华转债"股性较强,条款设计倾向于变相发行股票,而不是降低代理成本。这一发现与经典融资理论矛盾。论文从逃避市场规则和证券发行制度缺陷两方面进行了解释。研究对公司设计转债条款和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歌华转债 触发条款 代理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华 刘霜叶
本文认为,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的产生是由于股权的分散,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以及管理者和股东的目标冲突所造成的。控制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必须优化资本结构,提高债权融资的比例;优化股权结构,提高法人股的持股比例;强化独立董事的作用。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代理成本 实证研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凌士显 白锐锋
以文化为代表的非正式制度对公司金融的影响是目前公司治理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中国姓氏文化,剖析了姓氏文化对上市公司双重代理成本的影响机理。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姓氏作为文化的代理变量,借助于沪深证券交易所2009-2015年上市公司数据及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研究了姓氏文化对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姓氏文化能够有效降低上市公司双重代理成本,但这一治理效应因产权性质,是否家族企业及董事会领导权结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姓氏文化的治理职能随着姓氏人口规模的减少和市场化程度的推进而得以强化。本文剖析了中国特有的姓氏文化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完善了文化治理的视角和公司治理的研究内容,证实了传统文化对公司治理具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谢盛纹 闫焕民
文章以2001-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行业专业性与公司债务代理成本及违约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审计行业专业性与公司债务代理成本、违约成本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表明审计行业专业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公司债务代理成本,降低公司违约成本。研究结论从审计行业专业性的角度丰富了代理问题的相关文献,并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发展审计行业专业性提供了经验支持。
关键词:
审计行业专业性 债务代理成本 违约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