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02)
2023(13138)
2022(10943)
2021(10112)
2020(8317)
2019(19078)
2018(18089)
2017(34961)
2016(18887)
2015(20883)
2014(20107)
2013(20024)
2012(18556)
2011(16969)
2010(16879)
2009(15725)
2008(15714)
2007(13858)
2006(12438)
2005(11048)
作者
(55159)
(46286)
(45973)
(43700)
(29289)
(22094)
(20738)
(17872)
(17508)
(16324)
(15736)
(15060)
(14634)
(14620)
(14589)
(14032)
(13686)
(13685)
(13352)
(13261)
(11459)
(11211)
(11094)
(10493)
(10368)
(10279)
(10155)
(9853)
(9184)
(9154)
学科
(80795)
经济(80708)
管理(59105)
(59066)
(48143)
企业(48143)
方法(37441)
数学(33976)
数学方法(33726)
(26196)
中国(23730)
(21802)
(19228)
贸易(19220)
(18846)
(17314)
财务(17297)
财务管理(17273)
业经(16704)
企业财务(16626)
(16307)
农业(14527)
(13725)
(13453)
银行(13409)
(13246)
(12853)
金融(12853)
(12804)
环境(12513)
机构
大学(275140)
学院(273245)
(127158)
经济(125203)
管理(106170)
研究(98618)
理学(92545)
理学院(91617)
管理学(90375)
管理学院(89901)
中国(76449)
(58447)
(57021)
科学(56729)
(50018)
(48695)
财经(46888)
研究所(45496)
中心(43496)
(43088)
业大(40795)
经济学(40349)
农业(38604)
(38201)
经济学院(36641)
北京(36256)
财经大学(35290)
(35107)
(31847)
师范(31460)
基金
项目(183636)
科学(146496)
基金(139132)
研究(129045)
(123490)
国家(122541)
科学基金(104880)
社会(87337)
社会科(83273)
社会科学(83250)
基金项目(72770)
自然(68269)
(67134)
自然科(66825)
自然科学(66803)
自然科学基金(65728)
教育(58654)
(58471)
资助(57598)
编号(48063)
(42831)
重点(41540)
(39048)
(38545)
成果(38471)
国家社会(37992)
教育部(36967)
创新(36171)
科研(35555)
人文(35345)
期刊
(132063)
经济(132063)
研究(83338)
中国(49463)
(45000)
学报(44945)
(42864)
科学(41504)
管理(39739)
大学(34056)
学学(32582)
农业(29335)
(28801)
金融(28801)
经济研究(24318)
财经(23902)
教育(20813)
(20608)
技术(19590)
业经(19569)
(18524)
问题(17615)
国际(17516)
(16969)
世界(15521)
技术经济(13968)
统计(12516)
(12358)
商业(11968)
科技(11700)
共检索到405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波  白婷  
本文以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投资可再生能源产业的116家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投资影响因素、投资优势以及政策对投资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规模、法人股比例和行业属性对投资有正的显著性,国家股比例和企业国际化程度对投资有负的显著性;上市公司具有生产规模和技术优势;政策对投资起着推动性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春华  张德会  
本文阐述了国外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状况,总结了美、英、德、日等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特色,对国外可再生能源政策进行了列表比较、分析,提出了国外可再生能源政策的未来发展趋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武春友  赵奥  王晓岭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在急剧增长,经济发展对能源供给与环境约束的压力已经濒临可持续发展平衡底线。无论从国家能源安全还是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和谐发展角度出发,提高不可再生能源消耗效率都是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基于C2B-DEA、超效率DEA模型,测算出1 990-2009年间中国不可再生能源消耗效率值,选定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城市化进程、技术进步以及不可再生能源消耗结构等五大影响因素与效率值进行影响因素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三产业比重、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比重、城市化率以及不可再生能源消耗构成中煤炭消耗比重与不可再生能源消耗效率呈负相关,科技研发经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马丽梅  
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而技术创新是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利用欧盟1991—2019年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欧盟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这种空间效应主要通过政府政策、金融发展的推动来实现。空间相关性分析显示,这种空间效应在1999年以后更显著。空间模型的回归分析进一步显示,政府政策对可再生能源创新具有显著的异质性特征,这可能意味着通过需求间接引致创新且弱化市场机制的政策将难以持续,构建具有直接驱动效力且更加市场化的政策支持机制至关重要。此外,欧盟发达的直接融资市场对可再生能源创新产生显著的促进影响,间接融资市场作用有限。这表明,绿色债券、碳金融市场等直接融资机制是促进可再生能源创新的有效手段,中国应进一步构建更加清晰明确的能源与气候共同愿景,强化省域间的合作与协同发展,营造互利共赢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格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儒标   高鹏飞  
<正>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快可再生能源产业布局,十年间取得了突出成就,不仅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位居世界首位,技术创新能力也不断增强,特别是储能技术已占得先机。如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国际形势风云激荡,气候危机不断加剧,能源安全已成为全球最重要和最紧迫的挑战之一。随着《巴黎协定》的全面落实,全球已有超过14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或零碳目标,推进可再生能源及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抢先布局,在可再生能源产业和技术等领域加速领跑,这对于改善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等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儒标   高鹏飞  
<正>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快可再生能源产业布局,十年间取得了突出成就,不仅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位居世界首位,技术创新能力也不断增强,特别是储能技术已占得先机。如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国际形势风云激荡,气候危机不断加剧,能源安全已成为全球最重要和最紧迫的挑战之一。随着《巴黎协定》的全面落实,全球已有超过14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或零碳目标,推进可再生能源及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抢先布局,在可再生能源产业和技术等领域加速领跑,这对于改善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等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范秋芳  邢相飞  
文章收集了2000—2020年我国30个省份(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可再生能源政策数据,从中央、地方两个层面以及政策工具、政策力度、政策目标三个维度进行分析,构建PVAR模型分析全国以及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可再生能源政策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央机构层面的可再生能源政策主要以五年规划为指导,逐步出台了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政策文件,内容不断1完善;政策类型逐渐多元,覆盖了战略、规划、标准等多类型政策。各地区层次政策文本数量庞大,政策工具利用略有差别,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偏重于命令型和激励型政策,东北地区信息型利用较多;政策力度略有差异,东北地区政策力度较大,其他地区多集中于中间力度等级;政策目标都较为清晰,有力促进了可再生能源发展。检验得出可再生能源政策对碳排放有抑制作用,各地区政策冲击不同,全部地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政策效用显著,政策存在滞后效应。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郭晓丹  闫静静  毕鲁光  
文章应用中国31个省市地区2006~2012年间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实施情况和产业发展数据,以基于实施时间和激励强度差异的区域政策解构为手段,对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有效性进行定量评价。研究表明,中国各区域可再生能源政策存在着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来源于各地可再生能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保护因素的影响;在可再生能源政策有效性方面,费用分摊和标杆上网电价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显著影响,其中费用分摊是目前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最有效措施,且这一结果随时间变化显著。文章最后基于研究结论,从精细化与长效化两个方面提出了未来政策改进的意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凡  许昕  刘姿含  
探索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制定影响因素对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开展更为务实的可再生能源领域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选取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32个发展中国家2000-2015年间176条可再生能源政策,基于国内和国外两个视角,从6个系统总计选取23个指标,运用面板Logit模型剖析并重点比较四类可再生能源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一国的经济状况和能源储备状况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发展中国家制定可再生能源政策时的重要影响因素;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受到来自垂直系统的国际扩散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凡  许昕  刘姿含  
探索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制定影响因素对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开展更为务实的可再生能源领域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选取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32个发展中国家2000-2015年间176条可再生能源政策,基于国内和国外两个视角,从6个系统总计选取23个指标,运用面板Logit模型剖析并重点比较四类可再生能源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一国的经济状况和能源储备状况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发展中国家制定可再生能源政策时的重要影响因素;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发展中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受到来自垂直系统的国际扩散效应更为显著;不同类型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受到的国内和国际影响因素不同,其中能源目标政策的制定主要受到国内系统的影响;框架政策和金融税收政策的制定主要受到国内因素和国际垂直扩散系统因素的影响;公共投资政策则受到了国内因素和国际水平、垂直扩散系统因素的综合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少中  
自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及配套的电价政策陆续颁布实施以来,电价政策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说是最为直接、灵敏、有效的手段之一。但电价政策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变化的情况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电价政策的调节导向作用,促进可再生能源健康协调有序发展?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几点看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常凯  
当前可再生能源补贴成本主要有可再生能源设备安装的投资补贴、电网传输和分销系统建设补贴、独立电力系统建设补贴等。2006~2013年政府给予可再生能源补助资金总共约为805.89亿元,其中风电补助资金约为390.0亿元,太阳能发电补助资金约为168.54亿元,生物能发电补助资金约为241.97亿元。2006~2013年,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所创造的环境收益分别为24.77、33.38、49.36、103.43、185.0、279.0和668.43亿元,环境收益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益还可以提升能源供应安全能力,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推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和其他溢出效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杰鲲  康忠燕  韩文杰  梁璐璐  
论文以2006—2016年各省份可再生能源电力产量为基础,测算中国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重心,并分析重心迁移特征;构建重心迁移的区域贡献模型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变动的驱动因素分解模型,对中国七大区域进行实际分析。结果表明:2006—2008年、2008—2013年、2013—2014年、2014—2016年中国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重心分别向西南、西北、西南、东北方向迁移。第一、三阶段的主要推力是西南地区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快速增加,第二阶段的主要推力是华北、东北、西南、西北地区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快速增加,第四阶段的主要推力则是华东、华北地区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快速增加。结合各地区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变动的驱动因素分析和有关各省份的实际情况,提出促进区域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加的对策。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威  马永开  白春光  蒲思睿  
【目的/意义】针对可再生能源配额制("配额制")和碳税对可再生能源投资量影响的问题,构建了由发电商和售电商组成的电力供应链模型,考虑了可再生能源间歇性的特征,识别了配额制和碳税政策对可再生能源投资决策的影响。【设计/方法】基于博弈理论框架,识别了可再生能源比例和投资成本系数对均衡解的影响,比较不同政策的均衡解,最后提出建议。【结论/发现】当可再生能源比例较小时,配额制政策将投资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和生产更多的电力需求量,而当可再生能源比例较高时,碳税政策将投资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和生产更多的电力需求量;随着可再生能源比例的增加,可再生能源投资量和电力需求量均减少;随着可再生能源投资成本系数的增加,可再生能源投资量和电力需求量均减少。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帅  
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一系列补贴政策的大力支持,但与此同时也会产生成本和价格变化,以及福利转移效应。根据对补贴政策的福利效应分析,开发平均成本,以及产业成本负担和生活消费负担的测算发现,目前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主要集中于风能和太阳能领域的设备制造和电场建设与运营环节,政策对不同产业和居民的福利影响虽然较小,但存在不公平分担的问题,未来补贴政策应该从较为成熟产业的设备制造和电场建设补贴转移到先进技术的研发上,并针对不同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资源、成本动态、环境效益等,对补贴的额度和成本分担进一步细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