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61)
- 2023(10225)
- 2022(8671)
- 2021(8196)
- 2020(7119)
- 2019(16890)
- 2018(16282)
- 2017(31785)
- 2016(17368)
- 2015(20344)
- 2014(20055)
- 2013(20208)
- 2012(19196)
- 2011(17334)
- 2010(17193)
- 2009(16340)
- 2008(16573)
- 2007(14727)
- 2006(12603)
- 2005(11507)
- 学科
- 济(79823)
- 经济(79744)
- 业(53262)
- 管理(53062)
- 企(43918)
- 企业(43918)
- 方法(41820)
- 数学(37798)
- 数学方法(37590)
- 财(25379)
- 中国(21861)
- 农(20840)
- 务(17790)
- 财务(17773)
- 财务管理(17732)
- 企业财务(17038)
- 贸(16933)
- 贸易(16924)
- 易(16507)
- 制(15866)
- 业经(14934)
- 农业(13428)
- 学(13303)
- 地方(12640)
- 银(12191)
- 银行(12171)
- 融(12008)
- 金融(12005)
- 行(11475)
- 和(11152)
- 机构
- 大学(258657)
- 学院(253842)
- 济(116178)
- 经济(114183)
- 管理(99177)
- 研究(87808)
- 理学(85793)
- 理学院(84901)
- 管理学(83856)
- 管理学院(83365)
- 中国(70381)
- 财(54716)
- 京(54345)
- 科学(49008)
- 财经(44085)
- 所(43830)
- 中心(41035)
- 农(40728)
- 经(40348)
- 研究所(39492)
- 经济学(37688)
- 江(36345)
- 北京(34760)
- 业大(34631)
- 经济学院(34306)
- 财经大学(33077)
- 农业(31972)
- 范(31382)
- 师范(31124)
- 院(30927)
- 基金
- 项目(164858)
- 科学(131015)
- 基金(123694)
- 研究(121332)
- 家(106878)
- 国家(106030)
- 科学基金(90883)
- 社会(80544)
- 社会科(76486)
- 社会科学(76466)
- 基金项目(64855)
- 省(60222)
- 自然(56721)
- 教育(56256)
- 自然科(55415)
- 自然科学(55397)
- 自然科学基金(54498)
- 划(51946)
- 资助(51883)
- 编号(47565)
- 部(39860)
- 成果(39835)
- 重点(37338)
- 教育部(34832)
- 发(34630)
- 国家社会(34550)
- 创(33756)
- 人文(33069)
- 课题(32404)
- 中国(32388)
- 期刊
- 济(121306)
- 经济(121306)
- 研究(77146)
- 中国(47819)
- 财(45183)
- 学报(37574)
- 农(35892)
- 科学(35355)
- 管理(33823)
- 大学(28908)
- 学学(27215)
- 融(26277)
- 金融(26277)
- 农业(23959)
- 财经(22756)
- 教育(21750)
- 经济研究(20992)
- 技术(19756)
- 经(19520)
- 业经(17255)
- 问题(16857)
- 贸(16372)
- 世界(14301)
- 国际(14126)
- 业(14005)
- 统计(13402)
- 技术经济(13365)
- 财会(12299)
- 会计(12231)
- 版(12053)
共检索到378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谷书堂 李维安 高明华
在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轨过程中,随着企业和经营者自主权的不断扩大,中国的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确保企业决策的效率和科学性已经成为企业和政府决策部门共同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组织了“中国上市公司内部管理体制和决策机制状况”问卷调查。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即从1997年的745 家上市公司中随机抽出300家,邮寄问卷由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填写。调查历时5 个月,收回有效问卷104 份,回收率为34.67 % ,获得原始数据近2 万个,符合问卷调查研究的基本要求。按照公司第一大股东的代表占董事会成员的比重,即按照公司最大股东对公司的控制程度,我们将样本公司分为五种类型:1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魏刚 蒋义宏
我们对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我们发现 ,中国上市公司在制定股利支付水平时 ,主要考虑的是本期及以后各期的盈利能力 ,而债权人的限制并不是主要影响因素。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 ,主要是向市场表明公司财务状况良好 ,现金流量充足。另外 ,中国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 ,并不是机构投资者需要现金股利。我们发现 ,上市公司不分配现金股利 ,主要是因为有较好的投资项目 ;不分配现金股利 ,并不是因为流通股股东不喜欢现金股利。分配股票股利 ,主要是对公司未来前景看好 ,通过支付股票股利向市场传递这个消息 ;不分配股票股利 ,主要是因为怕稀释每股收益。另外 ,中国上市公司转增股本 ,主要是...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旭东 王锦华
本文从公司内部治理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进行研究后发现,股权结构对关联交易行为有很大影响;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约束和减少了关联交易;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更促进了关联交易行为的发生;监事对关联交易行为的监督机制还没有充分发挥;管理层没有通过频繁的关联交易来提升公司业绩,债权人还未能积极参与到公司治理中,也就不可能有效抑制非公允关联交易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
内部治理 关联交易 实证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燕 冯丽丽 宋绍清
本文选取深市主板2009-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外部法律机制、社会机制以及声誉机制对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债务融资的法律机制与内部控制有效性不显著,社会机制与内部控制有效性不显著,而声誉机制却显著地降低了内部控制有效性。此外,上市时间越长,其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越高。
关键词:
外部治理机制 声誉机制 内部控制 有效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奇杰
本文以2008年沪深两市江苏A股上市公司的截面数据为研究窗口,对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模式与公司治理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审计委员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模式和非审计委员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模式下公司绩效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多元分析发现,内部审计模式与公司治理绩效之间关系正相关,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内部审计的治理功能尚未得到有效发挥。为此,本文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内部审计模式 公司治理 公司绩效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乔旭东 孙美华 巫升柱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04年年度报告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自愿披露指数回归模型,从公司内部治理视角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披露水平的相关因素。研究表明,上市公司自愿披露水平与国有股持股比例、董事会持股成员比例、忙碌独立董事比例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监事会持股成员比例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自愿披露水平 内部治理结构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华荣 陈军 陈金贤
法人治理机制和大股东治理机制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选择没有影响;而少数大股东联盟机制对资本结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高管人员治理机制同资本结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独立董事治理机制同资本结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同时联立方程实证结果显示,四种内部治理机制同资本结构没有互动性关系。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内部治理结构 资本结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石恒贵 刘斌 杨卫
学术界越来越强调内部审计的治理职能,然而大部分学者都是从规范的角度去解释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的作用。鉴于此,文章从实证角度出发,研究内部审计部门的治理效果,通过均值检验,实证发现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的上市公司相对于没有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的上市公司在获利能力、代理成本、会计信息发生差错可能性和外部审计机构出具审计报告意见类型四个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线性回归结果也表明,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立的确能够产生治理效果。
关键词:
内部审计 公司治理 委托代理 上市公司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江永众 熊平
以我国深圳、上海两地股票市场2004年12月截止的1349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公司内部治理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因子分析方法生成的综合指标来衡量公司财务业绩,发现:较大的董事会规模有利于提高经营绩效,较高的高管人员薪酬有利于提高经营绩效,较高股权集中度的公司绩效表现较佳;而监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控股股东性质和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关系不显著。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内部治理 企业财务绩效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清喜 王瑞英
中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和所有者虚位或缺位 ,造成了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而董事或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在上市公司及其关联方的双重任职则加剧了内部人控制的程度。由内部人控制下的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更容易发生非公平关联交易 ,同时内部人的效用动机最大化决定了非公平关联交易的利益流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吕天奇
针对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法人制度运行过程中效率缺失现象 ,需要充分运用系统工程观念 ,从指导思想到政策观念 ,从制度完善到机制健全 ,从整顿环境到规范操作等多方面进行系统创新 ,协同优化 ,以推进中国上市公司法人制度运行效率获得明显提升。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内部治理 运行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卫金金
一、引言所谓财务重述,是指公司在会计报表发表之后,又重新对其补充和调整的会计处理行为。近年来,财务重述的行为逐步受到监管部门及利益相关者的关注。财务重述是上市公司对之前发布的年报或半年报会计信息进行补充或者纠正,一般情况下,这种行为都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吕天奇
从整体发展角度看,证券业和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正在快速提升,对促进经济增长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从具体结构上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还存在一些弊端。针对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法人制度运行过程中效率缺失现象,需要充分运用系统工程观念,从指导思想到政策观念,从制度完善到机制健全,从整顿环境到规范操作等多方面进行系统创新,协同优化,以促进中国上市公司法人制度运行效率获得明显提升。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内部治理 效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莉
通过对西藏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现状的分析,总结出西藏上市公司在内部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优化建议,以期为西藏上市公司构建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系统性风险,积极推进其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西藏上市公司 内部治理 治理机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莹 林斌 何漪漪 林东杰
本文从内部审计与其他治理主体互动的视角,检验了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作用。通过构建以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以及资源投入等多维度衡量的内部审计质量指标,发现内部审计质量与公司价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进一步考察其他治理机制(董事会、管理层与外部审计)的影响,结果发现,当董事长或总经理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较高,或外部审计质量较高时,内部审计质量能够显著促进公司价值;反之,其对公司价值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研究表明,内部审计具有重要的价值增值作用,同时,与其他治理机制的良性互动,有助于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公司价值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内部审计 公司价值 治理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