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64)
- 2023(18837)
- 2022(16340)
- 2021(15566)
- 2020(13233)
- 2019(30666)
- 2018(30445)
- 2017(59116)
- 2016(32487)
- 2015(36734)
- 2014(36850)
- 2013(36403)
- 2012(33968)
- 2011(30709)
- 2010(30748)
- 2009(28830)
- 2008(28869)
- 2007(25733)
- 2006(22665)
- 2005(20572)
- 学科
- 济(129760)
- 经济(129591)
- 管理(98344)
- 业(93119)
- 企(77895)
- 企业(77895)
- 方法(59083)
- 数学(51379)
- 数学方法(50800)
- 财(39674)
- 中国(36147)
- 农(35795)
- 制(29949)
- 业经(28750)
- 学(26994)
- 贸(25847)
- 贸易(25833)
- 务(25271)
- 财务(25180)
- 易(25157)
- 财务管理(25126)
- 地方(24317)
- 企业财务(23895)
- 农业(23346)
- 银(22479)
- 银行(22422)
- 行(21336)
- 融(20693)
- 金融(20688)
- 和(20346)
- 机构
- 大学(464487)
- 学院(461195)
- 济(191034)
- 经济(186924)
- 管理(180116)
- 研究(158839)
- 理学(154627)
- 理学院(152902)
- 管理学(150353)
- 管理学院(149513)
- 中国(122906)
- 京(99553)
- 科学(95849)
- 财(92218)
- 所(80893)
- 农(75478)
- 研究所(73040)
- 中心(72349)
- 财经(72218)
- 江(68912)
- 业大(66960)
- 经(65552)
- 北京(63741)
- 范(59857)
- 师范(59325)
- 农业(59175)
- 经济学(57761)
- 院(57214)
- 州(55121)
- 财经大学(53439)
- 基金
- 项目(304032)
- 科学(238737)
- 研究(223560)
- 基金(221190)
- 家(192047)
- 国家(190455)
- 科学基金(162813)
- 社会(140519)
- 社会科(133179)
- 社会科学(133144)
- 基金项目(116734)
- 省(116660)
- 自然(105399)
- 自然科(102869)
- 自然科学(102842)
- 教育(102572)
- 自然科学基金(100994)
- 划(98781)
- 资助(92130)
- 编号(91685)
- 成果(76344)
- 部(68477)
- 重点(67994)
- 发(64159)
- 课题(62979)
- 创(62317)
- 教育部(58765)
- 创新(58262)
- 科研(58228)
- 国家社会(57548)
- 期刊
- 济(212109)
- 经济(212109)
- 研究(140929)
- 中国(90962)
- 财(73374)
- 学报(71729)
- 农(68603)
- 管理(66384)
- 科学(65529)
- 大学(54175)
- 学学(50778)
- 教育(48952)
- 农业(46675)
- 融(45497)
- 金融(45497)
- 技术(38616)
- 财经(35794)
- 经济研究(34077)
- 业经(33195)
- 经(30527)
- 问题(27542)
- 业(25095)
- 贸(23462)
- 图书(23341)
- 理论(22686)
- 技术经济(22489)
- 版(21392)
- 现代(20553)
- 国际(20510)
- 科技(20438)
共检索到695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林斌 刘春丽 舒伟 魏广剡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逐步实施,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情况有了明显提升,156家上市公司通过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披露了企业的内部控制缺陷。文章以2011年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详细描述了2011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中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情况,并利用统计检验方法分析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行为的影响因素。发现:第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比例远远低于美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比例;第二,内部控制质量、内部控制试点、内控审计投入、上市年限是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为:内部控制质量较差、强制执行...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亚莉 马晓燕 胡志颖
一般而言,公司治理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被视为上市公司内外部治理的两个方面,二者对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具有促进作用。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及主要表现的调查显示,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具有显著的公司治理特征。通过将样本组与对照组进行配比,在控制了经营复杂性、盈利能力和成长性等公司特征后发现,当年才成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以及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公司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更大;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更频繁,重述报告的比例更高。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焱 姚海鑫
本文以2011年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或重要缺陷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统计了样本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整体状况、财务状况以及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样本公司财务指标并没有低于行业均值,样本公司中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比例较总体水平也偏高,但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会引致市场的负面反应,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不足的明显特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侯增辉 朱颐和
虽然我国已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但在我国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仍存在较多问题。文章以已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133家上市公司的资料为基础,从对内部控制的理解、管理者的粉饰行为、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惩处机制四个角度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以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资本市场 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育红
本文选取了2008年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与什么样的公司特征相联系,结果发现: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规模小、业务较复杂、正经历组织变革、审计委员会会议次数较多、国有股持股比例高。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公司特征 审计委员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孔敏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是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核心,财务报表重述是内部控制缺陷识别和认定的重要迹象之一,目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对上述之间关系处理不当。本文以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深市财务报表重述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样本企业财务报表重述具体事项和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财务报表重述上市公司应以财务重述事项作为重要的内部控制缺陷识别迹象的观点,并指出了上市公司应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对外披露充分有效的内部控制信息的对策。
关键词:
财务报表重述 内部控制缺陷 识别 认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尹淑杰
内部控制信息及其缺陷披露能向外部投资者传递公司内部控制执行有效的积极信号,但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并不能完全保证缺陷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文章以深交所主板上市企业为样本梳理并汇总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状况,重点采取案例方式就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和缺陷信息披露等方面问题进行实务研究,呼吁企业完善具体化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回归更加理性的真实缺陷信息的披露,以期为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效率和披露质量的提升有所参考。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海梅
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是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目前由于多种原因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不足。本文以沪市主板97家上市公司2011年度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样本,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现状和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缺陷 披露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庆玲 沈烈
以2014~2016年上市公司所披露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为统计样本,分别从整体层面和具体层面深挖由企业董事会自行确定并满足监管规则要求的内控缺陷认定标准披露现状。整体上,大多数上市公司能够使用规范的内控评价报告格式,并区分不同缺陷等级列示财报与非财报、定量与定性标准,但总体上定量标准披露情况好于定性标准披露情况。具体来看:在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度量方式上,普遍采用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中的项目构建评价指标,不同评价期间的评价指标基本保持一致,且普遍采用相对率标准作为定量标准临界值的设定方式;内控缺陷定量标准统计层面,定量标准临界值尽量在多个评价指标之间保持取值方式的一致性,且年度间差异性不大;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呈现出一定的行业差异性,同一评价期内不同行业间差异性明显,不同评价期间内行业差异性不大;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变更层面,变更后上市公司倾向于更为严格的缺陷认定标准,降低相对率标准的比率阈值,且不论是变更频率还是变更程度,财报标准变更均大于非财报标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凡 曹健 陈莹 李颖
本文以2014年所有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详细描述了强制实施环境下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现状,并利用统计检验方法分析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经济后果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具有一定信息含量,内部控制缺陷与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存在负相关关系,且该相关关系会受到公司规模和上市年限的影响。最后,针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 经济后果 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海燕 赵丽萍
随着五部委关于内部控制规范与指引的一系列发布,我国上市公司逐渐进入强制性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时代。本文随机选取2011-2012年沪深135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影响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缺陷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内部重组、已上市年数、交叉上市及最终控制权性质对对上市公司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缺陷有显著性影响;公司成长性、公司规模和审计单位对公司资金活动内部控制缺陷虽然有影响,但不显著。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董卉娜 陈峥嵘 朱志雄
本文以2009~2010年深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为依据,分析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整体状况、具体类型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2010年披露缺陷的公司数量显著低于2009年,内部控制整体水平逐年提高,存在缺陷较多的要素是内部环境、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在披露过程中,上市公司主动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意识不强,缺乏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和披露标准,且部分公司对内部控制缺陷界定不清楚。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兰 何安亿 李志军
中国强制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实施时间较短,且上市公司内控缺陷披露比例较低,其公司治理效应有待检验。以中国2011~2012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中国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所产生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两职合一的董事会领导结构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对于两职合一的企业而言,内控缺陷披露为上市公司改进内部治理结构提供了激励,提高了公司次年的两职人员变更率,但并没有真正起到促进两职人员分离的治理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冰轮 韦婷
本文通过对2011~2013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所披露的内控缺陷信息进行深入的挖掘分析,考察《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在强制实施初期的执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强制实施明显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对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质量。不过,上市公司在执行该规范时仍存在不少问题,部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自评结果与其他公开信息矛盾,大量公司倾向于只披露影响程度较轻的控制缺陷,与此同时,内控审计的执业质量也有待提高。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盛常艳
利用我国2010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关系后发现,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公司相对没有披露的公司业绩高;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越充分的公司业绩越高。那么如何正确理解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经济后果?对此应予关注,这有助于我国上市公司更好地实施内部控制规范。
关键词:
内控缺陷 信息披露 公司业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缺陷信息披露的实证证据
在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披露及对我国企业的借鉴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债务资本成本关系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11—2014年的数据
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与企业投资效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
证券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现状研究——基于我国上市证券公司的分析
辽宁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与建议——基于2009年沪深两市A股主板公司的数据分析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
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的策略研究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深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2009年数据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