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98)
- 2023(10391)
- 2022(8715)
- 2021(8211)
- 2020(6849)
- 2019(15694)
- 2018(15190)
- 2017(29194)
- 2016(15839)
- 2015(18326)
- 2014(17928)
- 2013(18002)
- 2012(16795)
- 2011(15127)
- 2010(14992)
- 2009(14277)
- 2008(14404)
- 2007(12813)
- 2006(11277)
- 2005(10367)
- 学科
- 济(72318)
- 经济(72206)
- 管理(55221)
- 业(50869)
- 企(43904)
- 企业(43904)
- 方法(35499)
- 数学(32155)
- 数学方法(31996)
- 财(25189)
- 中国(21071)
- 制(19251)
- 农(16770)
- 务(16755)
- 财务(16735)
- 财务管理(16699)
- 企业财务(16056)
- 业经(14726)
- 贸(14722)
- 贸易(14711)
- 易(14419)
- 体(13581)
- 银(12866)
- 银行(12860)
- 融(12479)
- 金融(12476)
- 行(12219)
- 体制(11646)
- 农业(10511)
- 环境(10307)
- 机构
- 大学(232920)
- 学院(228774)
- 济(108631)
- 经济(106952)
- 管理(90028)
- 理学(77499)
- 研究(77118)
- 理学院(76767)
- 管理学(75979)
- 管理学院(75537)
- 中国(64033)
- 财(54948)
- 京(48097)
- 财经(43282)
- 经(39615)
- 科学(39383)
- 所(36754)
- 经济学(36022)
- 中心(35344)
- 研究所(32572)
- 财经大学(32554)
- 经济学院(32548)
- 江(32341)
- 北京(30747)
- 农(29717)
- 院(27664)
- 业大(27304)
- 商学(26411)
- 范(26198)
- 商学院(26179)
- 基金
- 项目(147615)
- 科学(119310)
- 基金(112801)
- 研究(111434)
- 家(96328)
- 国家(95593)
- 科学基金(83564)
- 社会(76572)
- 社会科(72941)
- 社会科学(72926)
- 基金项目(58286)
- 省(52794)
- 教育(51796)
- 自然(50410)
- 自然科(49269)
- 自然科学(49257)
- 自然科学基金(48477)
- 资助(46964)
- 划(45292)
- 编号(42763)
- 成果(36413)
- 部(36176)
- 制(33830)
- 国家社会(33750)
- 重点(33191)
- 教育部(32498)
- 创(31014)
- 人文(30823)
- 中国(30411)
- 发(30303)
- 期刊
- 济(114488)
- 经济(114488)
- 研究(73159)
- 中国(46493)
- 财(45845)
- 管理(35042)
- 学报(29546)
- 科学(29410)
- 农(26629)
- 融(26272)
- 金融(26272)
- 大学(24292)
- 财经(23202)
- 学学(22949)
- 教育(20040)
- 经(19839)
- 经济研究(19836)
- 技术(18218)
- 农业(17657)
- 问题(15536)
- 贸(15399)
- 业经(15238)
- 国际(13512)
- 世界(13165)
- 会计(11607)
- 财会(11387)
- 理论(11335)
- 统计(11285)
- 技术经济(11248)
- 业(10518)
共检索到3504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汉文 黄轩昊
如何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日益成为包括投资者在内的广大利益相关者所共同关心的焦点。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作为衡量标准存在固有局限,现有内部控制指数又存在逻辑不一、结果迥异的弊端。为此,论文基于"是什么——如何衡量——衡量得如何"的总体逻辑,构建并验证了一套理念清晰、指标全面、应用广泛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首先,在解析内部控制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两种可供选择的指数构建理念——"过程观"与"目标观",继而论证了以"过程观"为指数构建理念的合理性;然后,详细介绍该指数的指标体系与计算过程,并从现实和实证两个角度进行了验证;最后,对与指数相关的常见疑问进行了回应,并指明了利用该指数未来可开展实证研究的机会与方向。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过程观 目标观 指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池国华
本文通过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失败的原因剖析,指出了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编制和发布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的设想。一方面从监管部门、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等角度对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的功能进行了合理定位;另一方面提出了设计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所应遵循的权变性、系统性与科学性三大理念,同时从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等方面构建了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系统。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指数 内部控制评价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课题组 王宏 蒋占华 胡为民 赵丽生 林斌
本文基于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设计内部控制指数,旨在定量化地反映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内部控制指数由五大目标指数形成的内部控制基本指数和内部控制修正指数构成。同时,本文运用200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计算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指数,并对其进行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指数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周鑫 戴文涛
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效果目标是内部控制目标体系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目标,该目标的实现程度决定着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和水平。依据系统论、财务分析理论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各评价指标权重,采用评价指标无量纲化结果与其权重相乘再相加的方式建立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经营目标指数,并对沪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经营目标进行指数分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洁 赵丽生
随着我国内部控制工作的深入进行,如何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进行评价,成为当前理论界与实务界的热点课题。文章在对内部控制指数的相关概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建立内部控制指数体系的必要性,并结合内部控制指数的研究现状,找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应在充分考虑可操作性和通用性的基础上,构建定量的内部控制指数的观点。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清 丁敏月
内部控制指数弥补了内部控制评价定量化的空白,是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行业或区域排名的直接反映,它能为企业强化自身内部控制管理、投资者规避风险、主管机构进行监管提供决策依据。以东北三省104家上市公司2009年数据为样本,进行内部控制指数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内部控制指数与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薪酬前三名董事薪酬总额显著正相关,与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改变这些影响因素就能达到提高内部控制指数的目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英 李超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8年度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161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设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基本良好,但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并未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存在部分公司信息披露流于形式的问题。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池国华 郭菁晶
传统的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方法是基于"缺陷观"、"目标观"与"要素观"三种观点,对内部控制做单方面的分析,这三种方法各有其优势,但也存在不足。本文从"整合观"视角出发,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内部控制五要素为逻辑框架,吸收"缺陷观"与"目标观"的合理做法,构建一套兼具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编制形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为解决内部控制质量评价的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
“整合观” 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指数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野萌 韩传模
通过对我国2008-2011年沪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情况的分析,归纳了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财务因子与非财务因子,并对其进行权重排序及面板分析,以期为构建内部控制缺陷识别系统提供参考。实证结果表明,公司规模、审计委员会及董事会的健全程度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有正向促进作用,而较差的收益质量、变现速度、经历兼并重组及更换事务所等因素,会使公司更容易出现内部控制缺陷。监管部门应强制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并应鼓励公司进行对外贸易或海外上市,以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影响因子 面板数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烈 孙德芝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的好坏,关系企业内部控制的生命与活力,进而影响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保障机制的有效性。文章在对沪市A股2012年度内控评估报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规范要求及实际,透视了上市公司在内控评价范围、内控缺陷标准界定、内控评估部门设立及内控评价相关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斌
文章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基本内容,提出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内部控制评价模型,并从操作层面阐明了该模型的具体运用,为上市公司执行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开展内控有效性评价提供灵活适用的技术工具。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爱玲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与报告制度存在缺乏清晰的工作步骤和程序,缺失内部控制评价工具的相关准则,信息披露的责任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适合我国的内部控制评价与报告框架体系应包括: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外部审计师审核鉴证、内部控制报告披露等三部分内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外部审计师审核鉴证应具有相互独立的工作步骤和业务流程。自我评价报告与鉴证报告共同构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报告。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评价 架构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超 郑懿卓
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对促进公司长远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作用,首先要对内部控制质量的高低进行测量。本文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7-2008年披露的年报信息为基础,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判别分数在经过一系列检验后与相关学者的规范性分析一致,表明该分数能够作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代理变量。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戴影慧
安然公司破产案在世界上各个相关领域引起了轩然大波,美国安然公司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交易商,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第七名,其破产,不仅使股民损失惨重,更成了引发内部监控的导火索,随即美国世界通信公司、施乐、默克制药等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