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46)
- 2023(10748)
- 2022(9176)
- 2021(8602)
- 2020(7403)
- 2019(17411)
- 2018(16707)
- 2017(32994)
- 2016(17753)
- 2015(20540)
- 2014(20113)
- 2013(20193)
- 2012(19141)
- 2011(17335)
- 2010(17206)
- 2009(16258)
- 2008(16477)
- 2007(14611)
- 2006(12495)
- 2005(11415)
- 学科
- 济(82366)
- 经济(82278)
- 管理(54850)
- 业(54209)
- 企(45145)
- 企业(45145)
- 方法(43473)
- 数学(39638)
- 数学方法(39427)
- 财(26278)
- 中国(21978)
- 农(20244)
- 务(18277)
- 财务(18261)
- 财务管理(18220)
- 企业财务(17533)
- 贸(17083)
- 贸易(17077)
- 易(16666)
- 制(16144)
- 业经(15102)
- 学(13516)
- 农业(13012)
- 银(12557)
- 银行(12535)
- 融(12462)
- 金融(12460)
- 地方(12457)
- 行(11810)
- 环境(11564)
- 机构
- 大学(265380)
- 学院(260672)
- 济(120723)
- 经济(118759)
- 管理(102776)
- 理学(89069)
- 研究(88875)
- 理学院(88170)
- 管理学(87152)
- 管理学院(86650)
- 中国(70984)
- 财(56831)
- 京(54744)
- 科学(49350)
- 财经(46004)
- 所(44189)
- 经(42177)
- 中心(40808)
- 农(40422)
- 研究所(39831)
- 经济学(39446)
- 江(36023)
- 经济学院(35910)
- 业大(35120)
- 北京(34984)
- 财经大学(34640)
- 农业(31891)
- 院(31326)
- 范(31115)
- 师范(30848)
- 基金
- 项目(170313)
- 科学(135844)
- 基金(128764)
- 研究(124756)
- 家(111258)
- 国家(110427)
- 科学基金(95036)
- 社会(83921)
- 社会科(79879)
- 社会科学(79856)
- 基金项目(67580)
- 省(62180)
- 自然(59293)
- 自然科(57922)
- 自然科学(57905)
- 教育(57056)
- 自然科学基金(56990)
- 资助(53800)
- 划(53509)
- 编号(48276)
- 部(40961)
- 成果(39778)
- 重点(38395)
- 国家社会(36281)
- 教育部(35904)
- 发(35678)
- 创(35107)
- 人文(34262)
- 中国(33319)
- 大学(33214)
- 期刊
- 济(123905)
- 经济(123905)
- 研究(78006)
- 财(46594)
- 中国(46152)
- 学报(38147)
- 科学(36099)
- 农(35646)
- 管理(35082)
- 大学(29379)
- 学学(27791)
- 融(27209)
- 金融(27209)
- 农业(24027)
- 财经(23996)
- 经济研究(21678)
- 经(20576)
- 技术(19774)
- 教育(19760)
- 业经(17825)
- 问题(17248)
- 贸(16736)
- 国际(14400)
- 世界(14214)
- 业(14017)
- 技术经济(13789)
- 统计(13534)
- 理论(12230)
- 财会(12208)
- 版(11968)
共检索到381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杜莹 刘立国
有效的债权治理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最终将在公司治理效率的载体——公司绩效上体现出来,即债权的治理效应会对公司绩效产生正面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牛冬梅
本文以1999~2009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债权治理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以债务融资的存量指标(资产负债率)和流量指标(债务融资率)对公司绩效指标(净资产收益率与总资产收益率)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存在一定的公司治理效应,但债权治理效应的发挥与资产负债率的水平有关,而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呈"倒U型"关系。
关键词:
债务融资 债权治理效应 公司绩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棉之 张中瑞
资本结构通常被看成公司的治理机制,债权治理作为公司治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有效地抑制代理成本,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效率。选取2008、2009年沪深300成分股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上市公司债权治理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当以不同的指标表示公司绩效时,债权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不同,长期资本负债比率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债权治理功能缺失或低效率,基于检验结果,上市公司应适当增大长期负债比例,优化公司资本结构,提高公司财务绩效。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债权治理 公司绩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贞洁 沈维涛
本文利用联立方程模型研究外部治理环境对我国上市公司债权人治理效率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系统风险提高和上市公司代理问题激化的原因。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政府干预是导致我国债权人治理低效的重要原因,而债权人治理低效激化了公司的过度投资和利益输送问题。随着政府干预的降低,商业银行对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上市公司)长期债务的治理效率有所提高,债权人风险得到控制。但是,仍有部分上市公司利用债权人治理的漏洞,转而利用短期债务进行过度投资和利益输送,这为债权人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大众消费能力也在不断提升,这对零售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而零售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渐渐出现融资需求无法满足的问题,这对其进一步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零售业上市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对资金需求比较大,为了满足资金需求,越来越多的零售公司出现了负债融资,在解决资金周转这一问题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与债务治理有关的问题。本文对90家沪深两地2016年之前上市的零售企业进行分析,对其负债结构所对应的数据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模型回归分析了零售业负债结构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最后结合实证结果分析出影响债券治理效应的主要原因,并且针对我国零售业债券治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债券治理效应 公司绩效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满四 邵国良
本文以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广东的企业为样本,以相对较长时期的数据为证据,将银行债权细化为短期债权和长期债权,将上市公司细分为民营公司与国有公司,对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展开实证研究。研究进一步证明,我国银行债权在公司治理中的独特优势没有得到发挥,近年来银行对企业的财务约束虽然在不断加强,但财务约束仍只是简单的约束机制,可能进一步加剧企业融资难问题,并不能真正实现银企双赢。研究还得到了一些新的发现:银行债权对国有公司存在"财务软约束",而对民营公司则存在"市场软约束";在金融危机爆发时,银行债权对民营公司表现出更为有利的公司治理效应,而对国有公司却相反。
关键词:
银行债权 公司治理效应 广东上市公司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贞洁
为了确定债权人治理失效的环节,本文将债权人治理机制分解为债权人筛选机制和债权人监督机制,在控制了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过度投资和利益输送行为之间内生性联系的基础上,采用2001—2006年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银行系统风险提高和上市公司代理问题激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债权人治理效率普遍不高:从股权性质来看,银行对于国有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低于民营上市公司,国有公司中普遍存在着长期债务引发的过度投资和利益输送问题;从股权结构来看,银行对于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公司治理效率更低,这类公司更容易出现长期债务引发的过度投资问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文青
从债务规模、债务期限、债务来源三个维度对上市公司的债权融资治理效率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债权融资没有发挥应有的治理效应;长期债务和企业债券融资的治理效用是显著的,而商业信用融资与银行借款均不能对上市公司经营者形成有效监督和制约,反而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上市公司的代理冲突。
关键词:
债权融资 公司治理 资本结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杜莹 刘立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文青
本文以主营业务利润率作为公司治理效应的衡量指标,从负债总体水平、债务期限结构和债权人性质三个层面对上市公司的债权融资治理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债权治理表现出弱化的特征;长期债务和企业债券融资的治理效用是显著的,而商业信用融资与银行借款均不能对上市公司经营者形成有效监督和制约。
关键词:
债权融资 公司治理 资本结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葛帮亮 贝政新
本文以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沪深两市发行公司债、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的762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配对样本研究和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从企业财务特征和公司治理角度,深入分析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债权再融资的相关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发行公司债、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的公司往往具有更大的公司规模、更好的成长性、更强的盈利能力以及更低的经营风险,但不一定具有更优的公司治理水平。实证结果还表明,公司在进行债权再融资决策时,相关影响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公司规模、财务杠杆和股权集中度是三种债权再融资方式共有的影响因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红波
我国公司治理准则的指导思想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它涉及股东、债权人、顾客、供应商等共同治理。但我国债权人作为公司外部治理的主要力量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特别是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非常有限。为此,重点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债权人治理的现状,以及治理弱化的原因,并对完善上市公司债权人治理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债权人 公司治理 治理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亦春 李晚春 彭江
本文使用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研究了紧缩货币政策下债权治理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存在"预算软约束",我国债权治理效果整体呈现不确定性,不能显著抑制上市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债权各构成部分的有效性不一致:商业信用的治理作用显著,但银行贷款、企业债券的治理作用不明显;短期债权的治理作用显著,而长期债权不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紧缩货币政策下债权治理效果均得到增强。因此,可通过加速资本市场法制建设、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和推动银行业改革、规范货币操作以提高我国债权治理有效性。
关键词:
债权治理 投资效率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韩德宗 向凯
本文以医药、生物制品行业为例 ,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债权融资结构做了实证研究 ,得出以下结论 :(1 )实证结果与国外的理论假说存在显著差别 ;(2 )负债类型单一化 ,应积极发展租赁等融资渠道 ;(3)负债期限结构倾向于短期融资 ,应鼓励发行中长期公司债券 ;(4)负债优先结构偏重于第三方保证融资 ,应降低债务违约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尤琳丽,包文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