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51)
- 2023(7739)
- 2022(6300)
- 2021(6040)
- 2020(4881)
- 2019(11780)
- 2018(10959)
- 2017(21859)
- 2016(11481)
- 2015(13061)
- 2014(12656)
- 2013(12903)
- 2012(12037)
- 2011(10852)
- 2010(10618)
- 2009(10031)
- 2008(10189)
- 2007(8965)
- 2006(8001)
- 2005(7539)
- 学科
- 济(59087)
- 经济(59028)
- 业(38463)
- 管理(36381)
- 企(32330)
- 企业(32330)
- 方法(29697)
- 数学(27664)
- 数学方法(27599)
- 财(19863)
- 中国(16793)
- 务(14159)
- 财务(14156)
- 财务管理(14141)
- 企业财务(13681)
- 贸(12990)
- 贸易(12979)
- 易(12734)
- 制(12434)
- 农(12326)
- 融(10066)
- 金融(10065)
- 业经(9926)
- 银(9521)
- 银行(9502)
- 体(9376)
- 行(9080)
- 学(8557)
- 体制(8165)
- 农业(8146)
- 机构
- 大学(175351)
- 学院(171555)
- 济(89149)
- 经济(88106)
- 管理(65875)
- 研究(63162)
- 理学(56852)
- 理学院(56337)
- 管理学(55812)
- 管理学院(55494)
- 中国(52365)
- 财(42649)
- 京(36284)
- 财经(34670)
- 科学(32834)
- 经(32113)
- 所(31811)
- 经济学(30773)
- 研究所(28486)
- 经济学院(28006)
- 中心(27219)
- 财经大学(26498)
- 农(26031)
- 北京(23736)
- 江(22292)
- 院(22167)
- 业大(21488)
- 商学(20948)
- 商学院(20767)
- 农业(20417)
- 基金
- 项目(110370)
- 科学(88665)
- 基金(86899)
- 研究(77208)
- 家(77018)
- 国家(76544)
- 科学基金(65552)
- 社会(54900)
- 社会科(52542)
- 社会科学(52529)
- 基金项目(45038)
- 自然(41709)
- 自然科(40885)
- 自然科学(40873)
- 自然科学基金(40251)
- 资助(37030)
- 省(36653)
- 教育(34371)
- 划(32674)
- 部(27524)
- 编号(26684)
- 国家社会(25191)
- 重点(24924)
- 中国(24774)
- 教育部(24307)
- 发(22877)
- 创(22729)
- 人文(22673)
- 创新(21544)
- 科研(21508)
共检索到261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立泰 田娟 杨睿
本文实证研究了2008年8月至2012年2月中国上市公司的不同类型股东增持对股价及交易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论是首次增持还是再次增持,高管增持所引起的市场效应都显著小于控股股东、非控股法人股股东;控股股东与非控股法人股股东在首次增持时,产生了显著的负的异常收益率和正的异常交易量,再次增持时,则产生了显著的正的异常收益率和负的异常交易量。考虑到事件集聚性和风险要素变化的噪声影响,本文还进行了干扰排斥性检验,结果证实,上述结论是相对纯净的。
关键词:
股东类型 增持 市场效应 上市公司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尤华 刘容
本文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年末发布大股东增持公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对我国A股市场上大股东增持的市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增持事件窗口内有显著为正的超额收益。从短期内股价的波动特征来看,大股东具有较强的短期市场择时能力。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市场效应强于非国有企业,规模大公司的市场效应强于规模较小的公司,但并没有证据表明自然人大股东增持的市场效应大于法人大股东增持的市场效应。本文还发现,投资者对待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更加理性。
关键词:
大股东增持 市场效应 事件研究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申征征 蔡报纯
本文选取2015年5月份以来发布增持公告的38家民营样本公司,以发布增持公告当天为事件日,以事件日前后5天为事件窗口。通过事件研究法研究,经过市场回报率对比,得出结论:民营企业大股东增持可明显提高市场信心,对市场影响显著,增持公告发布日市场反映最强烈,之后随时间递减。分析民营企业大股东的增持行为和这一行为对市场信心的影响,对于民营上市公司自身发展以及监管部门规范市场行为都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大股东增持 市场信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曹国华 杜晶
本文基于最优股权结构的理论模型,研究控股股东、非控股大股东、中小股东和散户三类不同股东的大小非减持动因,并通过深圳证券市场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低业绩、高价位、强风险和降低掏空成本的动机影响控股股东的减持;非控股大股东减持时不会考虑降低掏空成本但会受到弱股权制衡因素的影响;中小股东和散户减持的动机主要来自于低业绩和高估值。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裕琪 刁节文
本文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第一大股东在二级市场上发生增持和减持行为的股票为研究对象,通过事件研究方法、变量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第一大股东在增持前后、减持前后的半年(120个交易日)内的超额收益率具有明显差异,说明第一大股东在二级市场的交易行为具有较明显的市场效应。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市场效应的主要因素,并且比较了这些因素对增持效应和减持效应的影响差异。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闻岳春 李峻屹
基于事件研究法构建超额收益率模型,定量地分析创业板大股东和高管增持股票对于股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创业板大股东和高管增持会在短期起到提振股价的作用,主要集中在公告日当天及后一天,并有一定的持续作用;不同的行业公司股价对于创业板大股东和高管增持的反应不同,信息技术行业对于增持行为的敏感度更高。从影响市场效应因素来看,创业板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公司规模对于市场效应有显著负向影响,而财务杠杆则是显著正向影响。最后对于创业板改进监管、完善信息披露以及健全激励机制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姜英兵 张晓丽
本文对大股东增持股票的市场时机选择能力进行了研究。以沪深两市2008年8月27日~2012年12月31日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通过集合竞价系统增持上市公司股票的行为作为样本,采用月度数据,通过对大股东增持时间、增持比例和增持价格三方面的研究,发现大股东在增持时普遍进行了市场时机选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大股东增持择时能力的影响因素,证实大股东增持的择时能力受其持股性质、增持比例、公司近期的股票走势和未来成长性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康轶 陈耿 呙竹
以我国A股市场中在2008年和2011年控股股东增持股份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控股股东增持股份的原因。研究发现:增持可能是大股东在一定政治目的下结合公司自身财务情况而采取的行为。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东增持 股东性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沈红波
本文研究了中国产权改革背景下控制权市场是否有效的问题。根据2003-2004年深沪A股上市公司的214起大宗股权转让记录,本文采用事项研究法研究了股权转让对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累积非正常回报率的影响因素。本文研究发现(1)股票市场对大宗股权转让的市场反应显著为正。平均而言,股票价格在转让公告前20个交易日开始上涨至公告后一个交易日,累积非正常回报率约为1.15%;(2)转让的价格越高,向市场传达积极的信号,市场反应越好;(3)控制权转让的公司比那些不转让控制权的公司有着更好的反应。
关键词:
股权转让 市场反应 事项研究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鹏 秦宛顺
Using a firm-level dataset from China’s A-share stock market over the period of 2001~2004,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large shareholder’s control rights and the separation between control rights and cash flow rights on firm value(Tobin-Q).We find that large shareholders’ control rights are associated with negative “entrenchment effect”.Also we find a negative effect with the separation.but it is different among different owner type:the negative effect is larger for central government-owned and university-owned listed firms,and is smaller for local government-owned and private-owned.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沈乐平 段静 朱哲廷 王成
股东保护是各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核心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机构股东的迅速壮大,机构股东已成为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因素。本文以2009~2013年度上海证交所A股的387个上市公司年度观察值为对象,实证验证机构股东持股对上市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效应。深层次研究发现,当公司为国有控股时,随着机构股东持股比例增加,反而会降低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国外机构股东没有国内机构股东对上市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显著,基金类机构股东对上市公司市场价值有明显的积极作用;机构股东制衡度与上市公司市场价值没有显著关系。据此文章基于资本市场和机构股东两个角度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赤 王利君
文章以深圳证券市场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短时间窗口的视角考察其大股东减持的时机选择以及减持后的市场反应。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创业板上市公司大股东在减持时进行了精准的时机选择;而市场认为大股东减持传递出公司估值偏高、业绩不佳的信号,对此表现出强烈的负面反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控股股东在减持过程中获得的超额收益高于非控股股东;低账面市值比公司股东获得的超额收益高于高账面市值比公司股东;高市盈率公司股东获得的超额收益高于低市盈率公司股东;绩差公司股东获得的超额收益高于绩优公司股东;小规模公司股东获得的超额收益高于大规模公司股东。基于此,从加强监管、完善信息披露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创业板 大股东减持 时机选择 市场反应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吴刚 刘丹
本文建立了一个状态依赖模型,分析了不同股权类型下公司价值与控股股东所持股权比例之间的关系。当政府控股时,公司价值与控股比例存在左高右低的U型曲线关系;私人控股时,公司价值与控股比例存在横S型曲线关系。利用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结果显示,政府相对控股还是绝对控股并对公司价值没有显著差异,家族相对控股比绝对控股更有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而其他类型控股者在居于绝对控股地位后会更加关注控制权的共享收益而非剥夺其余股东。
关键词:
控制权比例 股权类型 公司价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彭元
通过分析中国上市公司MBO对公司影响的价值传导机制,认为中国上市公司实施MBO后,公司治理的有效性提高,进而导致代理成本下降,公司价值和绩效得到提升。同时,还基于股权分置的视角,在理论上分析了上市公司MBO的利益侵占问题及其形成原因,认为导致上市公司MBO利益侵占形成的制度根源在于股权分置。因此,股权分置改革可以通过消除一部分由于上市公司MBO利益侵占而产生的代理成本,进而提升公司绩效。本文的实证研究也证实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MBO具有积极效应。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鞠铭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兜底式增持承诺旨在解决股价波动性可能造成的员工持股损失,通过实际控制人或控股股东对于员工持股的兜底承诺,为员工持股提供相对稳定的预期收益,激发员工持股热情。兜底式增持涉及到控股股东、上市公司两方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问题以及控股股东、上市公司和持股员工三方的税务处理问题,现有会计准则及税收政策均未对此予以明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