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68)
- 2023(11881)
- 2022(9749)
- 2021(8972)
- 2020(7371)
- 2019(16713)
- 2018(15936)
- 2017(30286)
- 2016(16166)
- 2015(18184)
- 2014(17587)
- 2013(17723)
- 2012(16535)
- 2011(15373)
- 2010(15266)
- 2009(14189)
- 2008(13929)
- 2007(12193)
- 2006(11145)
- 2005(10188)
- 学科
- 济(91996)
- 经济(91914)
- 管理(50215)
- 业(48680)
- 企(40315)
- 企业(40315)
- 方法(36587)
- 数学(33340)
- 数学方法(33210)
- 财(22657)
- 中国(21979)
- 农(18089)
- 地方(17856)
- 业经(16515)
- 贸(16233)
- 贸易(16225)
- 易(15810)
- 学(15809)
- 务(15550)
- 财务(15535)
- 财务管理(15516)
- 制(15417)
- 企业财务(14988)
- 地方经济(12723)
- 农业(12432)
- 环境(12408)
- 体(12340)
- 融(12046)
- 金融(12046)
- 银(11655)
- 机构
- 大学(250228)
- 学院(246596)
- 济(121104)
- 经济(119433)
- 管理(92695)
- 研究(91127)
- 理学(80725)
- 理学院(79828)
- 管理学(78824)
- 管理学院(78378)
- 中国(70090)
- 财(52872)
- 科学(52416)
- 京(51707)
- 所(46720)
- 农(43779)
- 财经(43284)
- 研究所(42496)
- 经济学(39813)
- 经(39765)
- 中心(38933)
- 业大(36570)
- 经济学院(35887)
- 农业(34620)
- 江(33738)
- 北京(32934)
- 财经大学(32576)
- 院(31665)
- 科学院(28650)
- 范(28407)
- 基金
- 项目(162661)
- 科学(129338)
- 基金(124122)
- 研究(111806)
- 家(110646)
- 国家(109813)
- 科学基金(93447)
- 社会(77999)
- 社会科(74334)
- 社会科学(74314)
- 基金项目(65249)
- 自然(60240)
- 自然科(58941)
- 自然科学(58919)
- 省(58653)
- 自然科学基金(57985)
- 划(50972)
- 资助(50931)
- 教育(50117)
- 编号(39688)
- 部(37914)
- 重点(36955)
- 发(35037)
- 国家社会(34501)
- 创(33699)
- 教育部(32824)
- 创新(31797)
- 中国(31794)
- 科研(31603)
- 成果(31535)
共检索到368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郑志刚 石丽娜 黄继承 郭杰
本文利用近年来中小股东提出不同于控股股东的新议案和否决其旧议案的"小股民行动"事件,考察了中国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如何主动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问题。研究发现,当中小股东相对力量较大、缺乏可依靠且独立性较高的董事会时,中小股东发起提案的可能性将增加;而中小股东否决旧议案主要受公司绩效的影响。小股民行动通过促使董事会成员变更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最终提高公司长期绩效。上述实现路径在非国有企业、股权结构较分散、制衡度较高的企业中更加显著。因而,小股民行动成为中国资本市场进入股权分散时代潜在的外部治理机制之一。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许楠 姜波
本文以1999-2012年间上市公司中离职的经理人为样本来考察所披露的离职原因的信息含量和可靠度。我们发现,经营能力较差的经理人和职业经理人在离职时更倾向披露模糊的离职原因以维护其声誉;而在民营企业中,这种关系被显著加强。在进一步研究中,我们考察了披露模糊离职原因的经理人的收益和下一任期的经营状况。结果显示,模糊离职的经理人在下一期更容易被其他上市公司所聘用,但下一任期所任职公司的会计业绩也更差。最后,我们检验了市场是否能识别这种信息隐藏行为,通过事件研究法我们发现市场并不能识别经理人模糊离职的动机。本文的结论丰富了关于高管变更中披露行为的相关研究,为进一步建设我国经理人市场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高管更换 离职原因披露 模糊披露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巩娜 俞方君
本文通过收集高管薪酬数据,以2012年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公平理论、社会比较理论以及锦标赛理论为基础,以控股股东作为调节变量,分析了我国民营上市公司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实证研究发现,民营企业高管团队的规模以及公司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均会显著影响高管与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但是控股股东会产生抑制作用。此外,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对于公司业绩会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符合社会比较理论和锦标赛理论的预期,同样,控股股东会抑制薪酬差距与公司业绩之间的正向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翠英 马慧玲 王欣
本文围绕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两个核心问题,即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进行实证研究,以河北省上市公司为样本,针对公开发布的年度报告及社会责任报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社会责任 信息披露 影响因素 经济后果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潘飞 程明
现有的众多经验研究证明,组织中的预算松弛是十分普遍的,而代理理论与权变理论是有效解释预算松弛的重要理论。文章选择我国上市公司2001~2004年的预算数据,研究上市公司预算松弛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1.股权性质、股权结构和企业规模是解释预算松弛的重要变量;2.一个严紧的预算目标有助于提高企业的ROA和ROE,但并未提高企业的主业盈利能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翠
交叉持股是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的常见手法之一,国内外许多学者在理论和实证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然而由于交叉持股现象在我国出现的较晚,交叉持股对于公司和资本市场的影响尚未充分显现,本文从交叉持股对宏观经济、资本市场及微观企业主体三个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对于人们深入全面的认识交叉持股带来的经济后果,理性思考上市公司间交叉持股行为具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交叉持股 经济增长 公司治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龙峰 杜勇
机构投资者在政府一系列的优惠和支持政策下迅速成长,日益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上不可或缺且日渐活跃的一股新生力量。自身目标、所处资本市场环境以及这两者的相互作用及影响是这股新生力量能否健康茁壮成长的关键。从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动机、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后果等三个维度,系统地梳理、归纳和评述有关机构投资者持股的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可供我国学者对机构投资者展开深入研究的方向和议题。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动机 影响因素 经济后果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瑛 黄洁 李娇
本文以我国2005—2013年间进行公开市场股份回购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市场有效性假说,对公司股份回购的经济后果——长短期市场效应、财务效应以及信号传递效应进行全面、系统地验证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短期市场效应显著,累计超常收益率变化大致为4.51%,但不存在长期的正向超常收益率;股份回购后企业表现出经营业绩持平,但投资水平显著下降的特征;股份回购向投资者传递企业目前财务稳健,有能力向股东返还多余现金,且管理层不会过度投资的信息。分析结果验证了自由现金流量假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君宜 赵秀云
股份回购属于股票市场供给调节行为,其具有价格稳定器的优势。现有研究主要从企业自身的因素探究公司股份回购的动因。那么,公司的股份回购决策是否会受同行业其他公司的影响?影响机制是什么?利用2005—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从行业层面探讨了股份回购的同群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行为存在显著的同群效应,且股份回购金额和股份回购频率也存在同群效应。机制分析表明,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同群效应是因同行业企业间的学习模仿和竞争压力而产生的。调节效应分析发现,企业现金柔性储备越充沛、同群公司受媒体关注度越高,越能增强股份回购的同群效应。经济后果分析发现,基于同群效应的股份回购对企业价值有提高作用。为此,要引导企业制定符合自身实质需求的股份回购决策,同时也要加强对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行为的监管。
关键词:
股份回购 同群效应 学习模仿 竞争压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路远方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广义交叉持股普遍存在持股比例较低、持股时间较短和以盲目的财务型交叉持股为主等问题。本文从交叉持股相关理论基础与制度背景切入,利用真实的案例、真实的数据来研究交叉持股的经济后果,围绕雅戈尔作为案例公司来研究交叉持股的动机和经济后果,对规范我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行为和改善监管机构的监管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路远方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广义交叉持股普遍存在持股比例较低、持股时间较短和以盲目的财务型交叉持股为主等问题。本文从交叉持股相关理论基础与制度背景切入,利用真实的案例、真实的数据来研究交叉持股的经济后果,围绕雅戈尔作为案例公司来研究交叉持股的动机和经济后果,对规范我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行为和改善监管机构的监管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陈冬华 梁上坤
实证检验了股权制衡对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在职消费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对高级管理人员在职消费的抑制作用越为明显;上市公司股权越为制衡,高级管理人员的在职消费越高。同时发现股权制衡度高的上市公司,其在职消费的激励效率较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程睿
本文基于信息披露质量,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截面差异对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市场效应。研究发现,信息披露质量与买卖价差、股票收益波动率负相关,但对交易量和交易速率没有显著影响,并且不知情者"跟随"交易明显,市场投机氛围重。本研究为规范和引导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健全证券市场制度提供经验证据。
关键词:
信息披露质量 信息不对称 经济后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军
企业价值信息披露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会对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深市上市公司2009年数据为研究样本,从两个方面考察企业价值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分别研究了企业价值信息披露的短期市场反应以及企业价值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价值信息披露会引起股价的短期波动,引起资本市场的正向反应,上市公司价值信息披露水平与企业价值存在正相关关系,说明提升企业信息披露的价值信息含量有助于提高企业价值。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俊生 曾亚敏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信行为对股东财富、股票系统性风险以及股票市场波动等都有一定影响。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定量性评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信行为的经济后果,则能为市场监管与处罚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信行为在被揭露的时窗内平均使股东财富损失2.35%,价值平均500多万元;股票的系统性风险也因为上市公司的失信行为而被显著性放大;股票市场的整体波动则随着失信案例的增多而加剧。
关键词:
诚信 股东财富 系统性风险 市场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