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10)
2023(11300)
2022(9088)
2021(8404)
2020(7224)
2019(16319)
2018(15843)
2017(30235)
2016(16166)
2015(18252)
2014(17632)
2013(17647)
2012(16074)
2011(14396)
2010(14354)
2009(13480)
2008(13845)
2007(12183)
2006(10753)
2005(9983)
作者
(46141)
(38679)
(38642)
(36521)
(24639)
(18308)
(17358)
(14978)
(14538)
(13660)
(13306)
(13062)
(12472)
(12149)
(12066)
(11630)
(11537)
(11258)
(11138)
(11007)
(9583)
(9421)
(9397)
(8818)
(8631)
(8587)
(8465)
(8347)
(7773)
(7494)
学科
(82138)
(77380)
经济(77286)
(76412)
企业(76412)
管理(65324)
方法(35504)
(27970)
数学(27669)
业经(27651)
数学方法(27545)
(24696)
(22454)
财务(22448)
财务管理(22429)
企业财务(21396)
中国(19312)
农业(17885)
技术(16693)
(15760)
(14931)
贸易(14922)
(14777)
(14678)
(14604)
(13603)
(12905)
理论(12292)
企业经济(12205)
经营(11958)
机构
学院(241510)
大学(237381)
(111434)
经济(109895)
管理(100182)
理学(86872)
理学院(86065)
管理学(85136)
管理学院(84711)
研究(78916)
中国(65117)
(50852)
(49470)
科学(44948)
(41430)
财经(41099)
(39216)
(37657)
研究所(35444)
(35238)
中心(35120)
经济学(34180)
业大(34056)
农业(32660)
北京(31015)
经济学院(30936)
财经大学(30423)
商学(29458)
商学院(29210)
经济管理(28148)
基金
项目(157560)
科学(128354)
基金(120588)
研究(114785)
(104794)
国家(103911)
科学基金(91603)
社会(77915)
社会科(74125)
社会科学(74106)
基金项目(64168)
自然(59004)
(58842)
自然科(57776)
自然科学(57763)
自然科学基金(56901)
教育(51282)
(49324)
资助(48378)
编号(43817)
(37135)
(36639)
(36091)
重点(35307)
成果(33837)
(33705)
国家社会(33659)
创新(32902)
教育部(31876)
人文(31268)
期刊
(121915)
经济(121915)
研究(70623)
中国(43925)
(43575)
管理(41265)
(37762)
科学(34724)
学报(32600)
农业(26361)
大学(25870)
学学(24913)
财经(21513)
(21278)
金融(21278)
技术(20742)
业经(20652)
经济研究(20259)
(18666)
(17528)
教育(16058)
问题(15947)
技术经济(14880)
世界(14478)
(14407)
财会(12957)
国际(12482)
现代(12171)
商业(11330)
会计(11196)
共检索到356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彦杰   钟娟  
损失厌恶心理是一种重要的企业行为动机,也是企业许多非良性行为的根源。文章利用个体决策的“前景理论”,实证检验了中国上市企业损失厌恶的行为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上市企业存在损失厌恶行为,其主因来自企业回报水平的变化,且回报水平与风险承担水平之间具有非对称的“U”型关系。(2)“U”型曲线的非对称性归因于不同风险承担水平下风险追求与风险厌恶行为的非对称性。(3)企业内外部的其他因素也会影响“U”型曲线的形态,并对风险追求与风险厌恶行为施加不同影响。研究表明,损失厌恶是企业受制于不确定时的避险行为,但高风险承担水平会导致风险追求与风险厌恶行为的非对称变化,这一非对称变化是引发冒险性经营行为的根源。此外,虽然损失厌恶可能引发企业惰性的羊群行为,但经济管理者也拥有丰富的政策工具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邱国斌  
考虑损失厌恶企业的决策者在评估损失或收益时心中存在参照点。将企业分为两种类型:类型一企业,即当订货量大于需求量时才存在参照点的企业;类型二企业,即无论订货量大于或小于需求量均存在参照点的企业。基于前景理论,构建了上述两类企业的效用函数,得到了企业的最优订货决策模型,并对比分析了两类企业的订货量与损失厌恶系数、零售价格、批发价格和缺货损失之间的逻辑关系。主要结论如下:类型一企业的最优订货量小于类型二企业的最优订货量;随着损失厌恶系数、零售价格和批发价格的增大,类型一企业和类型二企业的最优订货量可能递增,也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佳  金秀  苑莹  
本文在前景理论框架下,基于预期损失厌恶效用最大化的角度研究投资者的损失厌恶效用函数,将我国股票市场分为牛市和熊市,实证分析效用函数中损失曲率和收益曲率的关系;并引入投资者不同的风险偏好,分别研究保守、稳健和积极投资者在整个样本期、牛市和熊市中的损失厌恶系数。结果表明:投资者对损失的改变比对收益的改变更敏感,损失厌恶系数依赖于市场状态和投资者风险偏好,在我国股票市场的实际背景下研究投资者的损失厌恶效用采用Kahneman和TversKy提出的参数值不合适。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孙力强  吕鹏  
短视损失厌恶是一种普遍的、稳定存在的投资者行为特征。它对于资产定价和投资决策具有不可忽视的甚至决定性的影响。其成功解释了股权溢价之谜等资本市场中的问题。作为一种新兴的行为金融学理论,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并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以及行为金融的重要理论之一。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柏庆国   丁英珍   刘世豪   徐健腾  
在全渠道零售模式下研究了损失厌恶型零售企业实施“线上下单,线下购买”对低碳库存策略的影响。假设市场需求随机且零售商具有损失厌恶属性,分别构建碳税和碳限额与补偿政策下零售商的库存优化模型。以最大化期望价值函数为目标,求解各模型的最优库存策略,并将两类碳政策与无碳约束情形进行比较。最后,利用数值实验进一步探讨损失厌恶程度和碳税等因素对零售商最优库存数量,期望价值以及碳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碳税政策下,损失厌恶特性对零售商库存决策总是产生负效应,而在碳限额与补偿政策下却并非如此。当碳配额满足一定条件时,零售商库存决策与其自身损失厌恶程度无关;损失厌恶型零售商在碳税政策下的期望价值和碳排放量均低于碳限额与补偿政策下的情形;与碳税政策相比,碳限额与补偿政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消除损失厌恶对零售商库存决策的影响。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段永瑞  代祥艳  
该研究了双渠道统一定价和双渠道差别定价问题.考虑了线下渠道的服务水平、线上渠道的退货因素以及消费者的损失厌恶有限理性行为对产品定价策略的影响,得到了不同策略下的最优价格、最优利润和最优服务水平,并分析了退货率对线上渠道价格和需求的影响.最后数值算例表明,在零售商市场份额较高时,制造商应采取双渠道统一定价策略,零售商市场份额较低时,制造商应不开通线上渠道;在双渠道统一定价和差别定价中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均随着退货率的增大而减小;在双渠道差别定价中,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随着损失厌恶程度的增大而增大,而线上与线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冯中伟  谭春桥  
本文考虑具有损失厌恶行为与破裂风险的Rubinstein谈判博弈。首先构建子博弈完美均衡,并证明子博弈完美均衡的存在性及唯一性。然后分析子博弈完美均衡的性质,结果表明:参与人受益于对手的损失厌恶行为,而因自身具有损失厌恶行为遭受损失;谈判破裂概率对均衡结果的影响取决于贴现因子与参与人的损失厌恶系数;当谈判破裂的概率趋于零时,极限均衡结果收敛于经典的Rubinstein谈判博弈结果。最后建立了与非对称Nash谈判解的关系,其中参与人的议价能力与自身的损失厌恶水平呈负相关性,与对手的损失厌恶水平呈正相关性;参与人的议价能力依赖于谈判破裂概率与出价时间间隔的比值。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詹泽雄  吴宗法  
基于前景理论和三参照点理论,建立了单心理账户和三心理账户下的线性损失厌恶行为投资组合模型,并利用中证基金指数数据构建了不同市场状态下的行为投资组合,实证研究不同损失厌恶系数、不同参照点、不同心理账户资金配置条件下模型的最优资产配置策略和投资组合绩效,研究发现线性损失厌恶模型更关注下侧损失,损失厌恶系数影响资产配置,注重安全性的投资者偏好低风险资产,而寻求实现抱负水平的投资者更偏好高收益资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佳  金秀  苑莹  王旭  
在连续时间下,考虑损失厌恶投资者参照点的动态调整特征,构建基于动态参照点的损失厌恶投资组合模型,使用鞅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风险资产权重的解析表达式。并计算损失厌恶投资者在参照点动态调整条件下的预期最优期末财富。进一步应用数值算例,分析投资者的参照点动态调整幅度和损失厌恶水平对模型最优风险资产权重和预期最优期末财富的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灏  丁宏  
本文放弃了经典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的典型投资者假定,允许市场参与者存在异质性,从而讨论了损失厌恶投资具有不相同的评价参照点的情况下风险资产价格决定。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投资者异质性的存在的确提高了的损失厌恶对股权滋价的解释力度;另一方面短期内较低股权滋价由具有较低参照点的投资者决定,这由参照点较高的投资者决定的、长期股权滋价有扩大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和实际相吻合。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詹泽雄  吴宗法  程国雄  
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考虑投资者损失厌恶的心理特征,构建了基于线性损失厌恶和非线性损失厌恶行为投资组合模型。利用中国市场数据模拟一种静态情景和四种动态情景,实证研究不同损失厌恶投资组合模型在不同情景下不同损失厌恶程度的最优资产配置策略和投资绩效表现,并将结果与均值方差模型等传统的投资组合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损失厌恶投资组合模型优于传统投资组合模型,不同情景下不同程度损失厌恶投资者具有不同的资产配置策略,其投资绩效表现也不尽相同。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詹泽雄  吴宗法  程国雄  
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考虑投资者损失厌恶的心理特征,构建了基于线性损失厌恶和非线性损失厌恶行为投资组合模型。利用中国市场数据模拟一种静态情景和四种动态情景,实证研究不同损失厌恶投资组合模型在不同情景下不同损失厌恶程度的最优资产配置策略和投资绩效表现,并将结果与均值方差模型等传统的投资组合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损失厌恶投资组合模型优于传统投资组合模型,不同情景下不同程度损失厌恶投资者具有不同的资产配置策略,其投资绩效表现也不尽相同。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旭光  张嘉祺  刘子建  
以往研究认为沉没成本效应的产生与损失厌恶和后悔厌恶相关,但对其相互关系的探讨较少考虑货币性沉没成本和非货币性沉没成本的不同影响。文章选取证券监管者和证券市场投资者作为被试对象,通过有情境因素的调查问卷对损失厌恶、后悔厌恶与沉没成本效应之间的关联性进行验证。实证结果发现,与证券市场投资者相比,证券监管者的损失厌恶倾向要显著更低,而二者的后悔厌恶和沉没成本效应则无显著差异;证券监管者的数据结果表明,后悔厌恶与沉没成本效应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损失厌恶与沉没成本效应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相比之下,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数据结果则表明,损失厌恶与沉没成本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后悔厌恶与沉没成本之间则不...
[期刊] 预测  [作者] 胡昌生  
高股权溢价,作为金融市场上的诸多异象之一,自被提出之时起就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试图从理性理论的角度对股权溢价之谜进行解释,但结果却无法令人满意。行为金融则从行为人的短视性损失厌恶和失望厌恶的心理规律出发,对投资者的目标效用函数进行了修正,为我们理解高股权溢价现象的成因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本文则进一步引入行为金融理论对高股权溢价评价周期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高股权溢价与评价周期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与美国相关结果的对比,本文证实了我国股票投资者具有高损失厌恶和失望厌恶的心理特征,这一结果为投资者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建华  杨晨晨  唐建军  
本文对多个典型生猪养殖省份404家养殖户开展调查,运用实验经济学方法获取养殖户损失厌恶指数,将养殖户病死猪处理行为划分为资源化处理、深埋和焚烧、无处理丢弃、出售等类别,利用多元有序Probit模型对养殖户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着重考察养殖户损失厌恶程度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殖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病死猪处理点可及性、对病死猪不当处理惩罚政策的重视程度、政府惩罚力度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养殖户对拘留的损失厌恶指数越高,采取无害化处理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养殖户对罚款的损失厌恶指数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行为的影响不稳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