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49)
2023(6193)
2022(5161)
2021(5056)
2020(4235)
2019(9883)
2018(9678)
2017(18056)
2016(9828)
2015(11333)
2014(10975)
2013(11130)
2012(10640)
2011(9810)
2010(9468)
2009(8629)
2008(8683)
2007(7379)
2006(6593)
2005(6195)
作者
(27924)
(23353)
(23321)
(22414)
(15065)
(11236)
(10439)
(9140)
(9077)
(8331)
(8133)
(8039)
(7677)
(7654)
(7632)
(7398)
(6925)
(6892)
(6840)
(6419)
(6060)
(5611)
(5472)
(5401)
(5333)
(5200)
(5190)
(4761)
(4733)
(4663)
学科
(46171)
经济(46120)
管理(21228)
方法(21089)
数学(19591)
数学方法(19430)
(19126)
中国(15054)
(13867)
企业(13867)
(12382)
贸易(12374)
(12131)
(11354)
(9497)
(8369)
(7800)
业经(7255)
(7029)
(7028)
金融(7028)
银行(7015)
(6891)
地方(6736)
(6583)
农业(6373)
关系(6201)
环境(6059)
(5684)
(5616)
机构
大学(144322)
学院(139418)
(69069)
经济(68122)
研究(57823)
管理(49464)
中国(45994)
理学(42521)
理学院(41952)
管理学(41282)
管理学院(41008)
科学(33214)
(31686)
(29685)
(29399)
研究所(27306)
中心(25220)
财经(23983)
经济学(23801)
(22912)
(22268)
经济学院(21496)
(20869)
北京(20789)
(19510)
业大(18578)
(18345)
农业(18217)
财经大学(18206)
师范(18145)
基金
项目(94093)
科学(75059)
基金(72466)
研究(66812)
(65020)
国家(64622)
科学基金(53849)
社会(45059)
社会科(42887)
社会科学(42879)
基金项目(37120)
自然(34071)
自然科(33329)
自然科学(33321)
自然科学基金(32744)
资助(31132)
(31064)
教育(30023)
(28716)
编号(24274)
(23164)
中国(22244)
重点(22115)
国家社会(20599)
(20335)
成果(20182)
教育部(19875)
(18822)
科研(18481)
大学(18159)
期刊
(69370)
经济(69370)
研究(45604)
中国(28775)
学报(22562)
科学(21928)
(19944)
(19385)
管理(18339)
大学(17057)
学学(16106)
农业(13649)
(13420)
金融(13420)
经济研究(13240)
财经(12214)
教育(11396)
(11163)
(10700)
世界(10342)
国际(10320)
问题(9821)
技术(9653)
(9211)
理论(8334)
业经(7957)
统计(7500)
资源(7442)
价格(7249)
实践(7244)
共检索到2164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迪娜  
文章究通过GARCH和EGARCH模型刻画了运用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价格受外部因素影响最大,价格敏感度最高;能源类商品受外部环境影响持续时间最长,价格敏感度最小,而矿产类商品价格持续时间最短。三类产品都具有杠杆效应,能源类商品对市场的利空效应尤为敏感,而农产品和矿产对市场的利好效应更敏感。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鹏  郑曼娴  
随着全球经济融合不断深入及大宗商品交易规模日益扩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成为国内金融机构关注的焦点。本文以1996-2017年CRB价格指数为样本,采用经EMD算法改进的多重分形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方法(MF-DFA)识别、刻画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多重分形特征。结果表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存在明显的多重分形特征;价格波动间的长期相关性是导致多重分形特征存在的主要原因;多重分形谱的参数可以作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短期变动方向预测的有效工具;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一般价格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传导效应,短期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PPI的推动效应最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尹志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不断壮大,国际大宗商品的需求也逐渐加大。在向量自回归模型及AR应用下,检验分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的影响,发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会逐渐提高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及进出口总值增长率等相关经济指标,但随着时间延长,这一影响作用会逐渐减缓。基于此,建议中国应提升应对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的能力,积极参与大宗商品定价等,有效防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保障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皓  朱明侠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加剧了全球通货膨胀压力,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地位提升,中国因素被认为是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借鉴国外学者的FAVAR模型,采用多变量建立较为完整的宏观经济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中国需求的增加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具有显著作用;第二,中国利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上升会在短期内抑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第三,人民币汇率和利率虽然都会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产生显著影响,但利率的作用效果要弱于汇率。因此,应尽快促进利率市场化,鼓励企业走出去,并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苏明  陆军  
本文基于LA-VAR方法和CCF方法,对大宗商品价格与中国银行信贷市场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因果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是存贷比、短期贷款利差、中长期贷款利差、总贷款余额、短期贷款余额变动的单方向原因。作者利用协整检验、VEC模型、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技术,分析了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影响。本文针对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的监管提出了两条政策建议:一是密切关注大宗商品价格并稳定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区间,二是货币政策的制定过程应纳入大宗商品价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庄赟  曾五一  
为研究中国经济因素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文章利用1992年1月至2016年5月的月度中国经济数据与9种国际大宗商品的现货价格作为样本,基于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结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对于各大宗商品特别是金属、化工类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相对显著,消费增速对于农副类大宗商品价格影响明显,M2增速也有着一定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晓亮  张少楠  
随着中国石油、铁矿石及粮食等大宗商品对外依存度的上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不仅对国内市场价格水平造成了很大冲击,还严重危及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鉴于此,国家在制定调控物价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时,应特别注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水平的影响,尤其是要关注国际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重视防范通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秀英  周喆  吴建军  
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汇率与混合货币政策规则的动态AD-AS模型,采集2003—2015年的季度数据进行模型参数估计,然后运用比较静态分析法和脉冲响应分析法研究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大宗商品价格冲击通过改变总供给,主要影响通货膨胀,其次影响名义利率,对产出和实际利率的影响小,对通货膨胀有强度较大、敏感性高、持续长的正向影响,对产出有强度小、敏感性低、持续短的反向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艳红  
通过分析新世纪以来国际大宗商品的CRB综合指数和分类变化情况,进而分析了CRB指数和中国CPI、PPI指数的联动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市场的短期传递机制和长期传递机制,从政府、企业和市场角度提出了弱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市场影响的合理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武琳  丁浩  
为分析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与相关资产收益间的关系,本文利用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的中国白糖期货、现货及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数据,采用VAR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方法对期货、现货及股票价格收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白糖期货、现货及糖业公司股票的价格收益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期货价格能够对远期现货价格形成起引导作用。在短期内,期货价格可以视为股票价格变动趋势的重要判断信息。在长期内,期货价格不能够作为投资者股票投资的决策依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纪敏  陈玉财  
2011年初,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张健华局长作为总负责人,牵头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任基金2011年第1期应急研究项目《国内通货膨胀走势与应对策略研究》,该项目包括1个总课题和7个分课题,由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司局与中国科学院、国家信息中心、北京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本专栏将陆续刊登该研究项目的系列成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广生  
本文基于大豆、黄金、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时间序列数据,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相应商品价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梳理了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影响研究的现状,通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更容易受到国外相应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但是国内大宗商品的价格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相对不足。因此,应当规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提高我国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话语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丁剑平  向坚  
本文从大宗商品进口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汇率视角研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与汇率间的动态关系。首先,在样本内和样本外预测中,中国和韩国名义有效汇率对本国大宗商品价格有稳健的预测能力,但是日本和印度不显著,同时四国名义有效汇率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国际原油价格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本文也检验了相反方向的预测(大宗商品价格预测汇率),但没有发现显著的预测结论。其次,对影响预测结论差异的结构性因素进行了研究,实证表明汇率制度和贸易依存度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相关结论为中国等国际大宗商品主要进口国应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带来的负面冲击提供了新的理论。最后,本文提出了防范大宗商品价格风险的一系列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晁增义  谌金宇  
本文选取2006年7月至2015年7月的月度数据并运用协整理论、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研究方法,系统考察了我国货币政策变量,M1、M2、信贷、利率与大宗商品价格间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动态关系,结果显示:货币政策变量与大宗商品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狭义货币供给量Ml在短期内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较显著;利率调整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较弱。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新常态"背景,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政策调整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唐文昊  
基于理论视角剖析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消费价格影响的传导机制,进而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研究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我国消费价格波动的影响及传导效应。结果表明:总体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我国消费价格波动产生了显著的放大作用,这种影响主要通过直接消费渠道、生产成本渠道和市场预期渠道等路径实现,虽然理论上货币政策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冲击存在反向修正机制,但事实上这种传导渠道在我国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