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62)
2023(10945)
2022(9226)
2021(8614)
2020(7362)
2019(17227)
2018(16859)
2017(32316)
2016(17567)
2015(20239)
2014(20308)
2013(20626)
2012(19473)
2011(17901)
2010(17789)
2009(16858)
2008(16890)
2007(15022)
2006(13108)
2005(11905)
作者
(52334)
(43953)
(43953)
(41925)
(27684)
(21014)
(20022)
(17125)
(16678)
(15517)
(15034)
(14669)
(14257)
(13981)
(13863)
(13772)
(13175)
(13011)
(12670)
(12659)
(10968)
(10787)
(10667)
(9982)
(9927)
(9852)
(9657)
(9577)
(8874)
(8823)
学科
(83523)
经济(83450)
管理(47060)
(45979)
方法(37147)
(34643)
企业(34643)
数学(33288)
数学方法(32967)
中国(24798)
(23470)
(17740)
(17000)
贸易(16992)
地方(16987)
业经(16875)
(16567)
农业(15849)
(15786)
(14826)
(12822)
环境(11928)
(11773)
银行(11742)
产业(11741)
(11297)
(11263)
金融(11259)
技术(10921)
(10551)
机构
大学(264852)
学院(262240)
(119258)
经济(117113)
管理(99386)
研究(95862)
理学(85287)
理学院(84297)
管理学(83020)
管理学院(82516)
中国(73029)
科学(57405)
(56851)
(51019)
(49381)
(45183)
研究所(45075)
中心(42883)
财经(41116)
经济学(38697)
(38353)
业大(38077)
(37512)
北京(36509)
农业(35734)
经济学院(35048)
(34138)
师范(33830)
(33820)
财经大学(30502)
基金
项目(173648)
科学(136582)
基金(127392)
研究(125891)
(111712)
国家(110886)
科学基金(93727)
社会(81933)
社会科(77895)
社会科学(77868)
基金项目(66641)
(65288)
自然(58903)
自然科(57429)
自然科学(57408)
教育(56582)
自然科学基金(56417)
(55851)
资助(53195)
编号(49692)
成果(40611)
(39859)
重点(39430)
(39110)
(35456)
国家社会(35188)
课题(34159)
教育部(33996)
创新(33373)
中国(33248)
期刊
(129048)
经济(129048)
研究(77109)
中国(53511)
学报(41758)
(41027)
科学(38882)
(38212)
管理(35652)
大学(31015)
学学(29036)
农业(28035)
教育(22687)
技术(22390)
(22124)
金融(22124)
经济研究(21750)
财经(20893)
业经(19706)
(18256)
问题(17952)
(16239)
(15877)
技术经济(14214)
资源(14120)
世界(13962)
国际(13633)
统计(13204)
图书(13033)
(12126)
共检索到393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任韬  王文举  
本文依据以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为基础建立的三次产业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给出了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估算方法,并利用中国三次产业的相关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分析,本文得出了在产出和资本投入给定情况下,三次产业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数量,并使用三次产业的实际劳动力数据以及农民工流动数据估算了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偏差情况,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卢元  
三次产业结构中劳动力的合理配置是有效利用劳动力资源.提高经济效率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对90年代劳动力在三次产业结构中分布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用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方法对上海市三次产业中劳动力配置效率的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随后,在进一步运用国内生产总值的劳动力弹性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实现上海市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优化配置问题及其有关理论问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文举  
笔者从生产函数出发,建立了经济系统中三次产业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给出了能使该经济系统收益最大化的三次产业间资本和劳动力配置均衡的必要条件,借以说明在我国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流动的合理性和经济学机理。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范爱军  刘伟华  
中国经济改革与渐进式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历程为阐明我国国际贸易与劳动力市场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证研究线索。本文以1978~2005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的方法,对我国出口贸易与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出口贸易对我国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贡献率存在显著不同的结论。主要表现为拉动第二、三产业就业增长,间接地促进了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在劳动力升级和就业结构优化方面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保利  
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分布及生产率分析许保利一我们整理10个国家1975-1982年劳动力的变化情况(见表1),从中可以看到,劳动力的产业分布具有如下特点:1.分布情况。在经济发达国家,服务业的劳动力比重最大,其中美国的比重最高.达65%以上,意大利的比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廖维卫  黄旭东  肖晓光  
论我国城市劳动力的第三次转移廖维卫,黄旭东,肖晓光建国后,我国的城市劳动力出现了两次战略大转移。第一次出现在60年代初期,第二次城市劳动力的转移出现在十年“文化革命”期间。改革以来,由于制度变迁不协调,造成城市劳动力的大量富余,在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慧卿  郝枫  
加快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对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依据结构主义增长理论,利用总量生产函数经济增长率分解方法,基于三次产业要素产出弹性动态估计结果,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劳动力配置效应及其变化规律进行重新考察。结果显示:三次产业劳动产出弹性差异明显,已有研究中直接用国民经济劳动产出弹性代替的做法存在很强假定性;基于分产业劳动产出弹性重新估算劳动力配置效应,发现其数值明显减小,表明已有文献夸大了配置效应;但其在不同时期更为稳定,说明配置效应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稳定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夏业良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人口与劳动力资源状况、三次产业中劳动力配置的历史与现状、第三产业劳动力对产出增加值的贡献以及对不同国别和地区劳动贡献率的比较分析,提出了有关就业的产业政策调整和产业创新的探索性思路。认为三次产业中劳动力配置与使用效率问题的核心,不是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思明  
优化我国铁路劳动力资源的配置陈思明铁路运输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而目前我国铁路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状态,又加剧了这种瓶颈制约。因此,优化我国铁路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对铁路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当前我国铁路劳动力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吴思雨  
分析当下物流产业劳动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种优化物流产业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措施,旨在推动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卓  
产业结构优化过程通常是在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的,即不同产业部门的要素边际生产率并不相等。产业结构的优化可以使劳动资源向高生产率水平或高生产率增长的部门流动,会促进生产率的提升,从而加速经济的增长。在此背景下实证分析辽宁省农业劳动力资源配置效应,对以往改革政策进行经验总结,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孙文生,靳光华  
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结构合理转变是有效利用劳动力资源的重要途径,也是优化生产结构、经济结构的基本前提。为此,本文以河北省为例拟对劳动力的三次产业结构转变特征、趋势和优化劳动力配置的战略对策进行研究,为优化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秋成  
本文探讨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劳动力资源的转移配置特征,并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认为:(1)东北老工业基地劳动力参与率在全国6大区域中长期处于最低水平,与其国有和集体部门主导型的经济结构等因素有关;(2)与发达国家比较,第三产业在吸纳就业方面仍有较大潜力可挖;(3)劳动力资源逆人口城市化向农村转移配置,与城镇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不景气、私营经济不够发达以及农村非农产业迅速成长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向农村非农部门转移配置有关,就业形式的灵活与多样化为劳动力资源自由流动及合理配置提供了更大空间,有利于其配置效率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