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55)
2023(7106)
2022(5882)
2021(5580)
2020(4689)
2019(10731)
2018(10345)
2017(19800)
2016(10349)
2015(11610)
2014(11303)
2013(11662)
2012(11128)
2011(10212)
2010(9967)
2009(9239)
2008(9078)
2007(7663)
2006(6792)
2005(6357)
作者
(29851)
(25033)
(24995)
(23997)
(15861)
(11941)
(11287)
(9666)
(9617)
(8876)
(8697)
(8438)
(8215)
(8119)
(8090)
(7896)
(7473)
(7191)
(7189)
(6749)
(6550)
(6165)
(5962)
(5715)
(5706)
(5488)
(5482)
(5060)
(4986)
(4942)
学科
(54219)
经济(54177)
(24751)
管理(23869)
方法(21864)
数学(19696)
数学方法(19578)
(19168)
企业(19168)
中国(16783)
(13194)
(11531)
贸易(11524)
(11260)
业经(11240)
地方(10977)
(10462)
产业(9976)
(9946)
(9943)
农业(8429)
(7665)
银行(7654)
结构(7597)
(7565)
(7509)
(7503)
金融(7503)
技术(7080)
环境(7028)
机构
大学(154251)
学院(151702)
(76657)
经济(75652)
研究(62229)
管理(55499)
中国(48007)
理学(47855)
理学院(47254)
管理学(46646)
管理学院(46363)
科学(35552)
(33550)
(31522)
(31204)
研究所(28782)
中心(26458)
经济学(26139)
财经(25577)
(23835)
经济学院(23616)
(23595)
(22672)
北京(21711)
(21007)
业大(19833)
(19802)
师范(19606)
科学院(19306)
财经大学(19219)
基金
项目(103852)
科学(83789)
基金(79301)
研究(74962)
(70450)
国家(70021)
科学基金(59197)
社会(51485)
社会科(49178)
社会科学(49170)
基金项目(41324)
(36459)
自然(36411)
自然科(35593)
自然科学(35584)
自然科学基金(35013)
资助(32617)
教育(32528)
(32435)
编号(26837)
(24770)
重点(24567)
(24499)
中国(23617)
国家社会(23317)
(21641)
成果(21598)
教育部(21285)
创新(20495)
发展(20170)
期刊
(81374)
经济(81374)
研究(50001)
中国(29467)
科学(24036)
学报(23232)
(21925)
管理(21507)
(21318)
大学(17868)
学学(16993)
经济研究(15231)
农业(14885)
(13611)
金融(13611)
财经(13451)
(11981)
问题(11535)
技术(11469)
业经(11270)
(11240)
教育(10796)
世界(10497)
国际(10110)
(9380)
技术经济(8094)
资源(7879)
统计(7405)
经济问题(7107)
科技(6783)
共检索到2298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乔为国  周卫峰  
产出是为了满足需求,本文在对需求结构考察的基础上,特别是对具有层次性的居民消费需求结构考察的基础上,解释了为什么国家投资对第三产业大幅倾斜,但产出中第三产业比重基本不变而第二产业比重大幅提高,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国际比较中,我国第三产业比重偏低而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等产业结构特征。最后,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并对我国应该执行什么样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进行了讨论。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范德成  张伟  
构造了考虑产业结构影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利用我国1990-2009年的跨产业部门时间系列数据,采用岭回归的方法计算出三次产业比重对要素产出弹性的影响系数,以2009年的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产业结构变动对初次分配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化是劳动报酬份额下降的原因,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稳步推进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转型有助于改善初次分配恶化的局面。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陆凯旋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出现了与理论不相符合的变动趋势。本文利用钱纳里的“世界标准结构”,阐述了比较劳动生产率变动规律,并得出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第一产业产值份额的提高,是三次产业结构改善的标志的结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魏子清  周德群  王群伟  岳江君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法,对1980年~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相互作用的动态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相互冲击时各自的贡献率和重要程度。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三次产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能源消费对经济发展的累积效应是负的,不利于其快速发展,而且这两个产业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正向影响作用不显著,第二产业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之间具有正向影响;②短期内,三次产业经济对自身冲击的贡献率保持在94%以上,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不高;③现阶段,我国在继续强调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关键是建立...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熊学华  
静态结构效益的变化能够反应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化,对1989年以来中国三次产业投资的静态结构效益的实证分析表明,1996年以来中国三次产业投资的静态结构效益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然而这种变化趋势并不能说明1996年以来中国三次产业的资源配置结构更加合理。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范德成  刘刊  
长期以来,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的比例失调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均衡和谐发展,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被充分暴露出来,扩内需、调结构的经济政策,是重振市场信心的根本办法。文章根据变结构控制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分析边际消费倾向和三次产业产出的关系,提出从提升边际消费倾向的角度对三次产业结构进行优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景跃军  王晓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进入良性发展的黄金时期,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研究结果显示,美国经济的这一发展态势与其产业结构的转变密切相关。美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对其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已经完成了农业比例的迅速下降,工业与服务业比例上升的过程,预计在2010—2020年,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将达到86%~89%以上,这一变动的趋势对我国未来产业结构的变动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苑苑  陈彦晖  黎涛  
产业结构调整和效率提高是目前我国降低单位GDP能耗的两种主要方式。针对我国工业部门能耗高,产业结构不均衡,尤其是第三产业比重较小等一系列问题,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法规政策,都提到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但是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提高的作用不够显著,这充分说明,目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不够,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将成为我国今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最有效的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辉  张康洁  张怀英  刘兆阳  
以我国31个省份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熵权法、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和空间回归模型等方法,研究了2005、2010和2015年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变化。研究表明:(1)我国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东部、东北部、中部和西部四大经济地区也符合此整体趋势;相比之下,在我国一二三产业中,工业的发展水平最高,农业次之,第三产业最低。(2)从整体来看,虽然我国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处于拮抗期且耦合协调度不高,但其大致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处于勉强协调类型的省份数量由原来的北京、天津、上海3个省份增加至9个省份。(3)就空间角度而言,我国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呈"东高—西低"格局,即东部沿海省份和东北地区的辽宁省耦合协调度较高,中部省份次之,而西部省份的耦合协调度最低且处于濒临失调状态。(4)从空间关联性来看,我国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具有正相关性,并且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HH型主要集聚在东部环渤海地区和长三角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辉  张康洁  张怀英  刘兆阳  
以我国31个省份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熵权法、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和空间回归模型等方法,研究了2005、2010和2015年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变化。研究表明:(1)我国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东部、东北部、中部和西部四大经济地区也符合此整体趋势;相比之下,在我国一二三产业中,工业的发展水平最高,农业次之,第三产业最低。(2)从整体来看,虽然我国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处于拮抗期且耦合协调度不高,但其大致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处于勉强协调类型的省份数量由原来的北京、天津、上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魏作磊  
本文利用一个扩展的C-D生产函数测算了1984—2003年间FDI对我国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增长的平均贡献率。结果表明:FDI对我国工业的平均贡献率远远超过农业和服务业。如果剔除FDI的影响,2003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将为44.0%,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变受FDI影响较弱的印度相当。该结论可以对当前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偏低现象给出一种解释。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新韶  
商贸流通业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其发展深刻影响了我国宏观产业布局。本文以2006-2016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根据商贸流通业发展特征构建了主成分分析因子,并采用三次产业结构指标衡量了商贸流通业发展与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商贸流通业总体发展有效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但由于各省的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这一推动作用存在较大不同。基于此,我国对商贸流通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应有所偏重,尽快缩小各省份之间的差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志翠  朱炳钦  
通过数理推导建立了包含三次产业投资量和主要因素交互项的计量模型,采用差分GMM和门槛分析方法,对我国三次产业投资的产出效率和最优投资规模进行了具体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三次产业投资效率存在显著差异,第一、二产业投资与产出呈倒"U"形关系,第三产业投资与产出为正相关关系;人力资本、对外开放度和政府投资等变量对三次产业投资优化呈现出不同的作用;第二、三产业投资规模呈现一定程度的南北失衡,北方大多数省份投资还未达到最优投资规模区间。最后,提出加大第三产业投资规模、培养专业型人才、提升外资利用效率和促进区域投资均衡发展等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宏伟  李桂芹  陈红  
本文测算了1979—2007年中国三次产业历年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并对三次产业间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质量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三次产业TFP存在差异。并通过资源再配置效率(TRE)模型测算历年来产业结构变动的效率,分析中国产业间要素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较高,资源配置效率趋势为正,应把服务业作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玉成  童光荣  
文章研究了人均GDP、人口和工资对中国三个产业就业的影响。通过分析中国1978-2010年的经济数据,文章对每个产业构建了一个以就业、人均GDP、人口和工资为内生变量的SVAR模型,并分析了就业对结构冲击的响应。文章的研究认为,人均GDP、人口、工资的整体变动对三个产业的就业均构成了影响;三个产业就业对来自人均GDP、人口和工资的结构冲击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响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