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74)
2023(9488)
2022(8187)
2021(7694)
2020(6633)
2019(15584)
2018(15162)
2017(29742)
2016(16009)
2015(18504)
2014(18519)
2013(18953)
2012(18075)
2011(16516)
2010(16350)
2009(15566)
2008(15656)
2007(13923)
2006(12104)
2005(11148)
作者
(46748)
(39201)
(39105)
(37832)
(24832)
(18744)
(17947)
(15179)
(14711)
(13936)
(13648)
(13049)
(12691)
(12616)
(12358)
(12350)
(11779)
(11651)
(11281)
(11158)
(9867)
(9620)
(9592)
(8966)
(8957)
(8839)
(8639)
(8549)
(7876)
(7854)
学科
(76810)
经济(76743)
管理(40879)
(40543)
方法(34257)
(31426)
企业(31426)
数学(30826)
数学方法(30622)
(21823)
中国(21806)
税收(20368)
(20196)
(20128)
(20114)
(16338)
贸易(16331)
(15925)
地方(15606)
业经(15160)
(13724)
(13457)
农业(12946)
(11278)
产业(11192)
(10796)
银行(10775)
环境(10483)
(10465)
金融(10463)
机构
大学(238903)
学院(236986)
(110640)
经济(108777)
管理(88036)
研究(87032)
理学(75450)
理学院(74570)
管理学(73564)
管理学院(73105)
中国(66810)
(52956)
(50853)
科学(50791)
(44751)
财经(41098)
研究所(40456)
(39069)
中心(38373)
(37340)
经济学(36398)
(35031)
经济学院(33118)
北京(32867)
业大(32599)
农业(30861)
(30412)
财经大学(30295)
(29517)
师范(29263)
基金
项目(152361)
科学(119861)
基金(112153)
研究(112121)
(97762)
国家(97064)
科学基金(81827)
社会(73303)
社会科(69755)
社会科学(69735)
基金项目(58712)
(56480)
自然(50172)
教育(49621)
自然科(49004)
自然科学(48987)
(48509)
自然科学基金(48146)
资助(46717)
编号(44282)
成果(36735)
(35336)
重点(34690)
(34564)
国家社会(31681)
(31565)
中国(30693)
课题(30387)
教育部(30305)
创新(29727)
期刊
(119374)
经济(119374)
研究(77946)
中国(44359)
(40004)
学报(35879)
(35313)
科学(33128)
管理(30512)
大学(26451)
学学(24930)
农业(24029)
经济研究(21092)
(20545)
金融(20545)
财经(20318)
教育(19127)
技术(19080)
(17680)
业经(17451)
问题(16740)
(16572)
(15821)
(15675)
国际(14433)
(14265)
税务(14042)
世界(13305)
技术经济(12823)
统计(11936)
共检索到3608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瑶  朱为群  
该文在梳理我国三大产业税收政策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1996年至2013年三大产业的税负结构及其变动趋势。结果显示:无论从绝对税负水平还是从相对税负水平分析,三大产业税负在样本期间均呈现出"一下二稳三上"的总体态势;三大产业税负结构总体上呈现出第一产业占比长期处于低位,第三产业不断逼近第二产业且逐渐位居首位的态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宏伟  李桂芹  陈红  
本文测算了1979—2007年中国三次产业历年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并对三次产业间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质量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三次产业TFP存在差异。并通过资源再配置效率(TRE)模型测算历年来产业结构变动的效率,分析中国产业间要素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较高,资源配置效率趋势为正,应把服务业作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玉成  童光荣  
文章研究了人均GDP、人口和工资对中国三个产业就业的影响。通过分析中国1978-2010年的经济数据,文章对每个产业构建了一个以就业、人均GDP、人口和工资为内生变量的SVAR模型,并分析了就业对结构冲击的响应。文章的研究认为,人均GDP、人口、工资的整体变动对三个产业的就业均构成了影响;三个产业就业对来自人均GDP、人口和工资的结构冲击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响应。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熊学华  
静态结构效益的变化能够反应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化,对1989年以来中国三次产业投资的静态结构效益的实证分析表明,1996年以来中国三次产业投资的静态结构效益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然而这种变化趋势并不能说明1996年以来中国三次产业的资源配置结构更加合理。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任韬  王文举  
本文依据以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为基础建立的三次产业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给出了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估算方法,并利用中国三次产业的相关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分析,本文得出了在产出和资本投入给定情况下,三次产业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数量,并使用三次产业的实际劳动力数据以及农民工流动数据估算了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偏差情况,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康秀敏  
文章利用基于DEA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三次产业的的全要素生产率,对三次产业的TFP进行了协整回归检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从实证上定量研究了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晨跃  徐盈之  孙文远  
本文借鉴Kaya恒等式,并应用LMDI-I分解模型,分析驱动中国2003-2014年三大产业生产用水消耗的人口效应、经济水平效应和用水效率效应的时空演绎特征。研究发现,人口效应是抑制第一产业和促进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生产用水消耗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经济水平效应对三大产业生产用水消耗主要表现为正向促进效应,而用水效率效应则主要表现为负向抑制效应。每个省区的从业人员变动、经济水平变动和用水效率变动共同决定了全国生产用水消耗的变动,在当前特定情况下,地区生产用水消耗的下降与全国生产用水消耗下降存在不一致性,因此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晨跃  徐盈之  孙文远  
本文借鉴Kaya恒等式,并应用LMDI-I分解模型,分析驱动中国2003-2014年三大产业生产用水消耗的人口效应、经济水平效应和用水效率效应的时空演绎特征。研究发现,人口效应是抑制第一产业和促进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生产用水消耗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经济水平效应对三大产业生产用水消耗主要表现为正向促进效应,而用水效率效应则主要表现为负向抑制效应。每个省区的从业人员变动、经济水平变动和用水效率变动共同决定了全国生产用水消耗的变动,在当前特定情况下,地区生产用水消耗的下降与全国生产用水消耗下降存在不一致性,因此,为了顺利实现全国水资源节约的整体目标,需要及时评估各省区对全国水资源节约的贡献度,准确把握中国生产用水消耗的空间分布特征,重点关注那些对生产用水消耗影响较为关键的省区,以尽快实现对水资源消耗总量的有效控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闫章秀  
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表明,在地区方面,东部地区的经济基础优于中西部,但信贷投入对中西部地区的促进效果高于东部地区;在产业方面,第三产业受信贷支持的效果最明显,第一产业受信贷支持的效果最差;在长短信贷方面,短期贷款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为此,国家应保持对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直接投入力度,拓宽中西部地区的融资渠道,优化投资结构,密切关注中长期贷款的风险,并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景跃军  王晓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进入良性发展的黄金时期,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研究结果显示,美国经济的这一发展态势与其产业结构的转变密切相关。美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对其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已经完成了农业比例的迅速下降,工业与服务业比例上升的过程,预计在2010—2020年,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将达到86%~89%以上,这一变动的趋势对我国未来产业结构的变动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志翠  朱炳钦  
通过数理推导建立了包含三次产业投资量和主要因素交互项的计量模型,采用差分GMM和门槛分析方法,对我国三次产业投资的产出效率和最优投资规模进行了具体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三次产业投资效率存在显著差异,第一、二产业投资与产出呈倒"U"形关系,第三产业投资与产出为正相关关系;人力资本、对外开放度和政府投资等变量对三次产业投资优化呈现出不同的作用;第二、三产业投资规模呈现一定程度的南北失衡,北方大多数省份投资还未达到最优投资规模区间。最后,提出加大第三产业投资规模、培养专业型人才、提升外资利用效率和促进区域投资均衡发展等建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范德成  张伟  
构造了考虑产业结构影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利用我国1990-2009年的跨产业部门时间系列数据,采用岭回归的方法计算出三次产业比重对要素产出弹性的影响系数,以2009年的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产业结构变动对初次分配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化是劳动报酬份额下降的原因,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稳步推进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转型有助于改善初次分配恶化的局面。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乔为国  周卫峰  
产出是为了满足需求,本文在对需求结构考察的基础上,特别是对具有层次性的居民消费需求结构考察的基础上,解释了为什么国家投资对第三产业大幅倾斜,但产出中第三产业比重基本不变而第二产业比重大幅提高,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国际比较中,我国第三产业比重偏低而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等产业结构特征。最后,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并对我国应该执行什么样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进行了讨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玲  谢玉梅  
文章选取1979~2010年中国三次产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中国三次产业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第二、三产业能源消费与其相应的产业增加值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且在短期内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高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的高能耗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已不明显,第三产业在前期对能源消费的正向冲击作用强劲,但是在后期却出现了较强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谭光荣  王存芝  陈月昆  
合理的宏观税负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国第二、三产业及其内部行业2007~2011年的小口径宏观税负进行了考察,分析了与税负相关的经济数据,结果表明:我国宏观税负逐年增加但总体税负水平不高,税收弹性维持在1.05~1.33之间;第二、三产业及内部行业发展不均衡,第二产业的税负高于全国税负水平,是我国税收的主要来源,第三产业税负高于全国税负水平,但与第二产业同期相比税负略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