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01)
2023(14952)
2022(12687)
2021(12064)
2020(10274)
2019(23953)
2018(23695)
2017(45371)
2016(24343)
2015(27977)
2014(27809)
2013(27455)
2012(25308)
2011(22814)
2010(22693)
2009(21149)
2008(20750)
2007(18060)
2006(15324)
2005(13540)
作者
(69558)
(58551)
(57995)
(55485)
(36951)
(27944)
(26512)
(22796)
(22022)
(20559)
(19707)
(19655)
(18474)
(18367)
(18245)
(18160)
(17328)
(17211)
(16832)
(16653)
(14381)
(14271)
(14267)
(13255)
(13124)
(13066)
(12806)
(12669)
(11719)
(11607)
学科
(108540)
经济(108437)
管理(67231)
(66358)
(53521)
企业(53521)
方法(52253)
数学(46935)
数学方法(46232)
(28686)
中国(28567)
(24616)
业经(22723)
(20954)
贸易(20941)
地方(20621)
(20414)
(19836)
农业(18910)
(18137)
技术(15721)
理论(15659)
(15467)
环境(15330)
(15308)
财务(15247)
财务管理(15208)
(14950)
银行(14924)
(14671)
机构
学院(350275)
大学(349391)
(151695)
经济(148954)
管理(137140)
理学(119228)
研究(119052)
理学院(117917)
管理学(115704)
管理学院(115054)
中国(90146)
(73401)
科学(72105)
(65072)
(59555)
(57427)
中心(54787)
研究所(54525)
财经(52934)
业大(51555)
(49944)
(48306)
经济学(47664)
北京(46148)
农业(45328)
(44212)
师范(43753)
经济学院(43164)
(42752)
(39706)
基金
项目(239503)
科学(189894)
基金(176119)
研究(173055)
(154205)
国家(153024)
科学基金(131765)
社会(111104)
社会科(105576)
社会科学(105550)
(92332)
基金项目(92299)
自然(85621)
自然科(83738)
自然科学(83717)
自然科学基金(82238)
教育(80141)
(78486)
资助(73653)
编号(68702)
成果(54497)
重点(54468)
(53908)
(52383)
(50359)
课题(47499)
创新(47128)
国家社会(46935)
教育部(46347)
科研(46171)
期刊
(157162)
经济(157162)
研究(97999)
中国(64484)
学报(52658)
(51393)
科学(50381)
(50177)
管理(49984)
大学(40407)
学学(38176)
农业(35662)
教育(33937)
技术(33245)
(28310)
金融(28310)
经济研究(26788)
财经(25922)
业经(25049)
(22491)
问题(21067)
(21037)
统计(19961)
技术经济(18631)
(18176)
(17835)
世界(16761)
决策(16184)
资源(16160)
(16111)
共检索到503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晨跃  徐盈之  孙文远  
本文借鉴Kaya恒等式,并应用LMDI-I分解模型,分析驱动中国2003-2014年三大产业生产用水消耗的人口效应、经济水平效应和用水效率效应的时空演绎特征。研究发现,人口效应是抑制第一产业和促进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生产用水消耗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经济水平效应对三大产业生产用水消耗主要表现为正向促进效应,而用水效率效应则主要表现为负向抑制效应。每个省区的从业人员变动、经济水平变动和用水效率变动共同决定了全国生产用水消耗的变动,在当前特定情况下,地区生产用水消耗的下降与全国生产用水消耗下降存在不一致性,因此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晨跃  徐盈之  孙文远  
本文借鉴Kaya恒等式,并应用LMDI-I分解模型,分析驱动中国2003-2014年三大产业生产用水消耗的人口效应、经济水平效应和用水效率效应的时空演绎特征。研究发现,人口效应是抑制第一产业和促进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生产用水消耗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经济水平效应对三大产业生产用水消耗主要表现为正向促进效应,而用水效率效应则主要表现为负向抑制效应。每个省区的从业人员变动、经济水平变动和用水效率变动共同决定了全国生产用水消耗的变动,在当前特定情况下,地区生产用水消耗的下降与全国生产用水消耗下降存在不一致性,因此,为了顺利实现全国水资源节约的整体目标,需要及时评估各省区对全国水资源节约的贡献度,准确把握中国生产用水消耗的空间分布特征,重点关注那些对生产用水消耗影响较为关键的省区,以尽快实现对水资源消耗总量的有效控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玉成  童光荣  
文章研究了人均GDP、人口和工资对中国三个产业就业的影响。通过分析中国1978-2010年的经济数据,文章对每个产业构建了一个以就业、人均GDP、人口和工资为内生变量的SVAR模型,并分析了就业对结构冲击的响应。文章的研究认为,人均GDP、人口、工资的整体变动对三个产业的就业均构成了影响;三个产业就业对来自人均GDP、人口和工资的结构冲击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响应。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翀  柏明国  
进入21世纪以来,安徽省在"工业强省"战略指导下加速推进了工业化进程,工业经济规模快速扩张,随之而来的工业用水消耗快速增长问题日益突出,2002年-2010年期间,安徽省工业用水消耗量增加了22.63亿m3,增长幅度达到了112.4%,这直接影响了安徽省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工业用水消耗问题,采用LMDI法从工业行业经济规模效应、工业行业经济结构效应和工业行业用水定额效应这三个方面分析了2002年-2010年安徽省工业用水消耗变动的情况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工业行业经济规模因素是驱动安徽省工业用水消耗增加的主要因素,工业行业用水定额因素有效促进了工业用水消耗减少,工业行业经济结构因素也一定...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宁  徐菊艳  
基于改进的Kaya恒等式,将电力消耗的影响因素分解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电力强度,并采用LMDI法的时间序列分解方式研究了这些因素对我国三大产业2000~2007年电力消耗的影响轨迹。分解分析的结果表明:总体上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电力强度因素均对三大产业的电耗增长具有推动作用,其中经济增长是各产业电耗增长的最主要原因,2000~2007年其贡献高达93.65%。但是2006年以来产业结构和电力强度变化已显示出明显的节电效应,2006~2007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使得电耗减少了741.30亿kW.h,同期电力强度降低亦使电耗的减少量达1 643.70亿kW.h。如果未来我国经济保持增长态势,那么电耗...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宏伟  李桂芹  陈红  
本文测算了1979—2007年中国三次产业历年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并对三次产业间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质量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三次产业TFP存在差异。并通过资源再配置效率(TRE)模型测算历年来产业结构变动的效率,分析中国产业间要素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较高,资源配置效率趋势为正,应把服务业作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剑波   吴驰宸  
提升隐含碳生产率是产业部门碳减排的关键。基于2002—2020投入产出数据与能源碳排放数据建立隐含碳生产率指标,利用LMDI-PDA综合分解法,系统梳理各效应、各细分产业部门对产业部门整体隐含碳生产率变动的影响。研究结论为:直接排放率效应对28个产业部门中的大部分产业部门的隐含碳生产率提升起到阻碍作用,排放能效效应以及能源资本替代效应则主要起积极作用;隐含碳生产率效应普遍推动三次产业隐含碳生产率上升,排放结构效应则阻碍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隐含碳生产率的增长,负向效应分别为-0.0166万元/吨、-0.0190万元/吨;对产业部门整体隐含碳生产率增长贡献最大的两个产业部门是其他服务业和建筑业。研究结论为加速推进产业低碳变革提供了理论与数据支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思斯  崔庆军  蒋月星  夏雯婧  
利用更具稳健性小样本特性的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模型和Toda-Yamamoto因果检验方法,从国家总体和三次产业的角度实证研究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总体上,国内生产总值与能源消费总量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国内生产总值是能源消费总量的Granger原因;第一产业增加值与能源消费间关系相对独立,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与能源消费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表现为第二产业增加值是能源消费的Granger原因,而第三产业增加值与能源消费的Granger关系则刚好相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陈俊  章恒全  张丽娜  
文章采用多层次LMDI方法研究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发现:(1)用水总量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狭义万元GDP用水量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却在2009年出现反转;(2)第一产业和工业的技术进步效应是用水总量减少和用水强度下降的主要产业领域和影响因素,同时其反转还是用水强度出现反转的主要原因,总效应与技术进步效应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3)第一产业和工业产值的增加是用水总量增加的主要推动力,第一产业比重的上升对用水总量的减少和用水强度的下降起到阻碍作用;(4)部门结构效应虽然对用水总量减少和用水强度下降影响甚微,但是不能忽略建筑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5)多层次LMDI方法通过了残差检验和时间反演检验,并且与多层次Sun方法分解结果的差异较小。因此,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关注技术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贯彻落实"三条红线"管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吴巧生  成金华  
文章运用Laspeyres指数及其分解模型,对中国能源消耗强度进行分解,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80年以来,中国能源使用效率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能源消耗强度仍然有很大的下降空间。中国能源消耗强度下降主要是各产业能源使用效率提高的结果,相对于效率份额,结构份额对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也少得多,除了少数年份外,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降低能源消耗强度的作用是负面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瑶  朱为群  
该文在梳理我国三大产业税收政策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1996年至2013年三大产业的税负结构及其变动趋势。结果显示:无论从绝对税负水平还是从相对税负水平分析,三大产业税负在样本期间均呈现出"一下二稳三上"的总体态势;三大产业税负结构总体上呈现出第一产业占比长期处于低位,第三产业不断逼近第二产业且逐渐位居首位的态势。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熊学华  
静态结构效益的变化能够反应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化,对1989年以来中国三次产业投资的静态结构效益的实证分析表明,1996年以来中国三次产业投资的静态结构效益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然而这种变化趋势并不能说明1996年以来中国三次产业的资源配置结构更加合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阳长征  
通过对过去文献的综述,鉴于传统的经济建模方法分析及存在的不足,结合经济计量分析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向量自回归(vector auto regression,VAR)及向量误差修正(vector error correction,VEC)模型的经济数据的分析方法,阐述了该方法在经济计量分析中的优点,并介绍了VAR和VEC的模型构建。通过杭州市1978—2008年三次产业数据的实例分析,揭示了杭州市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其分析结果与杭州实际状况相吻合,具有指导意义,能为国家或地区的政策制定和投资策略指明方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才志  刘乐  范斐  
产业用水增长质量评价应该耦合水资源约束、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与结构变动等因素。在构建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产业用水变化的全要素分解模型的基础上,基于经济学中的边际思想,计算了1997—2007年中国各地区产业用水规模边际、技术边际与结构边际,并对其进行了时空分异分析。然后计算出中国各地区1997—2007年产业用水增长质量指数,以此来评价产业用水增长质量状况。最后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中国产业用水增长质量的空间关联模式。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产业用水增长质量总体和局部都呈现提高的态势,与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相吻合,产业用水增长质量的空间自相关显著,区域空间差异明显,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月菊  陈文江  李勇进  王娜  
人口因素一直被认为是影响资源消耗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往研究以人口规模、人口增速等宏观人口学统计指标测量人口对环境的影响度,忽视了家庭资源消费并非简单的个人消费之和。文章基于IPAT等式,分别构建了家庭户数模型和人口规模模型,并运用"修正后的Laspeyres"指数分解法,比较分析了家庭规模、家庭户数和人口规模对能源和水资源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户数增长和人口规模扩大都会刺激能源和水资源消费的进一步增长,但前者的刺激作用大于后者,且两者的作用差距不断扩大。家庭户数的快速增长已成为我国能源、水资源消耗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