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79)
- 2023(13705)
- 2022(11690)
- 2021(10738)
- 2020(8961)
- 2019(20792)
- 2018(20366)
- 2017(38612)
- 2016(20787)
- 2015(23920)
- 2014(24191)
- 2013(24470)
- 2012(23652)
- 2011(21878)
- 2010(22140)
- 2009(20764)
- 2008(20747)
- 2007(18546)
- 2006(16767)
- 2005(15775)
- 学科
- 济(113074)
- 经济(112967)
- 管理(52942)
- 业(51513)
- 方法(40898)
- 企(38474)
- 企业(38474)
- 数学(36043)
- 数学方法(35766)
- 中国(32704)
- 地方(28935)
- 农(27969)
- 业经(22050)
- 学(21672)
- 财(21301)
- 贸(21053)
- 贸易(21037)
- 易(20327)
- 农业(18940)
- 制(18665)
- 融(17381)
- 金融(17379)
- 地方经济(17199)
- 银(17198)
- 银行(17157)
- 行(16684)
- 环境(15822)
- 发(15362)
- 和(14968)
- 体(12767)
- 机构
- 大学(317305)
- 学院(315181)
- 济(146291)
- 经济(143507)
- 研究(122409)
- 管理(113230)
- 理学(95241)
- 理学院(94002)
- 中国(93918)
- 管理学(92631)
- 管理学院(92007)
- 科学(71807)
- 京(69556)
- 财(64716)
- 所(64016)
- 研究所(57736)
- 农(54720)
- 中心(53711)
- 财经(50539)
- 江(48784)
- 经济学(46998)
- 经(45745)
- 北京(45534)
- 业大(43746)
- 范(43347)
- 院(43208)
- 师范(42948)
- 农业(42785)
- 经济学院(42160)
- 州(38619)
- 基金
- 项目(197068)
- 科学(154272)
- 研究(145371)
- 基金(142352)
- 家(124378)
- 国家(123361)
- 科学基金(103309)
- 社会(94151)
- 社会科(89296)
- 社会科学(89272)
- 省(75000)
- 基金项目(74000)
- 教育(65439)
- 划(63953)
- 自然(63117)
- 自然科(61618)
- 自然科学(61597)
- 自然科学基金(60502)
- 资助(59492)
- 编号(57649)
- 发(48783)
- 成果(48371)
- 重点(45252)
- 部(44877)
- 课题(41345)
- 创(40111)
- 发展(39923)
- 国家社会(39859)
- 展(39304)
- 教育部(38274)
- 期刊
- 济(173130)
- 经济(173130)
- 研究(103917)
- 中国(68836)
- 农(51037)
- 财(48540)
- 学报(48316)
- 科学(45381)
- 管理(42963)
- 大学(36167)
- 农业(34715)
- 融(34010)
- 金融(34010)
- 学学(33819)
- 教育(33323)
- 经济研究(28992)
- 技术(27261)
- 财经(26038)
- 业经(25846)
- 问题(23086)
- 经(22671)
- 贸(20409)
- 业(19809)
- 世界(18794)
- 国际(18722)
- 技术经济(17532)
- 统计(16063)
- 商业(14758)
- 经济问题(14558)
- 资源(14419)
共检索到504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檀菲菲
在建立中国三大经济圈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层层深入地比较分析了2001~2012年的中国三大经济圈,并运用复合系统耦合度模型和HP滤波分析比较了三大经济圈的耦合协调性和系统稳定性。研究表明:三大经济圈的社会经济发展都建立在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基础上,以京津冀最甚;研究时期内京津冀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最低,长三角和珠三角间的差异较小;三大经济圈都始终处于极限发展阶段,"十二五"初期长三角的耦合度最高,且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稳定性呈现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景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建科 邓昭 许妍 李振福
文章选取沿海三大经济圈为研究区域,针对海洋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问题,引入"三轴图",对三大经济圈海洋产业结构及发展轨迹进行比较,并利用"偏离-份额"方法评价了三大经济圈海洋产业结构特征。最后,根据结构和竞争分量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对三大经济圈进行分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我国服务业区域发展研究"课题组 林洪
本报告是对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区等三大经济圈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中的第三产业各类法人单位基本情况的统计数据(约160.33万个)进行整理分析、开发利用的成果。报告系统梳理三大经济圈服务业发展现状,深入探讨三大经济圈服务业发展特征,分析和揭示影响三大经济圈服务业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三大经济圈相对先进的服务业区域发展模式、发展路径及发展经验进行比较和总结。报告最后对三大经济圈服务业发展进行展望,并提出服务业区域性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三大经济圈 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 服务业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辉
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三大经济圈。三地区是我国外向型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各区在吸引外资方面各具优势,但自身都存在着不足。政府应加强政策调控,科学规划、合理引导,以带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各区应在现有优势的基础上,开拓国际化视野,扬长避短、形成特色,以形成错位竞争的局面。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米锦欣
城市群作为一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同,但城市群的发展又面临"大城市病"和内部不均衡等问题。所以有必要以时间和空间为轴,探究世界级城市群的演变途径与模式,并以此为出发点审视国内城市群的特点,寻求可供借鉴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世界城市群 长三角 珠三角 京津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米锦欣
城市群作为一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同,但城市群的发展又面临"大城市病"和内部不均衡等问题。所以有必要以时间和空间为轴,探究世界级城市群的演变途径与模式,并以此为出发点审视国内城市群的特点,寻求可供借鉴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世界城市群 长三角 珠三角 京津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超 马若男
本文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背景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环渤海、长三角及珠三角等经济圈作为研究对象,以理论模型为基础,通过构建分层次指标体系以测算我国三大经济圈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而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三大经济圈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处于加速提升状态;三大经济圈的经济增长状况与其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自然环境方面指标贡献率较高,社会保障方面指标居中,而成果分配等方面指标的贡献率较低,侧向反映出我国自然环境状况亟需改善的迫切性。据此本文提出降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加快人力资本积累的相关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杜传忠 冯晶 张咪
从区域和部门两个维度,技术转移可分为国家间技术转移、国内跨区域技术转移以及技术从生成部门向使用部门的转移。本文通过构建技术转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泛环渤海经济圈、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及所属省份技术转移绩效进行测算。研究结果显示,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技术转移绩效相对较高,北京和上海等龙头城市技术转移绩效最突出,吉林、黑龙江、海南、云南和贵州的技术转移绩效相对较低。为提高技术转移绩效,应提升高质量科技创新成果供给能力以及对他们的需求能力和消化能力;建立完善区域性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杜传忠 冯晶 张咪
从区域和部门两个维度,技术转移可分为国家间技术转移、国内跨区域技术转移以及技术从生成部门向使用部门的转移。本文通过构建技术转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泛环渤海经济圈、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及所属省份技术转移绩效进行测算。研究结果显示,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技术转移绩效相对较高,北京和上海等龙头城市技术转移绩效最突出,吉林、黑龙江、海南、云南和贵州的技术转移绩效相对较低。为提高技术转移绩效,应提升高质量科技创新成果供给能力以及对他们的需求能力和消化能力;建立完善区域性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和中介机构,助推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探索完善区域技术创新协作及成果转化机制;充分发挥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全国及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在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方面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高丽敏
虽然近年来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获得了较快发展,但仍存在诸多经济障碍,主要表现为存在道德风险、医疗费用增长、筹资能力不足和筹资不稳定。文章对新农合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3大经济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可持续发展 经济障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龙如银 邵天翔
本文解析了中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1997-2012年的碳生产率,并将影响碳生产率的因素分解为能源效率、能源排放比率和产业结构三方面。结果表明,珠三角碳生产率水平最高,长三角次之,京津冀最低且远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2012年京津冀的碳生产率仅为长三角的42%、珠三角的34%。三地区碳生产率总体均呈上升趋势,能源效率提高是推动碳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但不同地区碳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呈现出一定的特征差异。其中,长三角地区能源效率因素的作用偏小,这是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碳生产率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珠三角能源排放比率因素对碳生产率提高的贡献较小,贡献率仅为3.96%;京津冀产业结构因素的影响不明...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代中强
文章利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实证得出,垄断优势论、邓宁的经济发展与对外直接投资关系说以及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优势和拉奥的技术地方化优势理论能够解释这些地区内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而规避贸易摩擦的动机不能够解释区域内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同时由于存在假外资,"策略型"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并不成立。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三大经济圈 动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强 周克红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经济圈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三个区域,也是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三个区域。本文采用Theil系数分析了三大经济圈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区域差异,并对利用外资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检验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三大经济圈实际利用FDI差异变化平稳,区域内差异显著大于区域间差异;实际利用FDI对三大经济圈产业结构的调整都有积极的长期影响,都是促成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之一,但这种影响在长三角的表现要强于其他两大经济圈。
关键词:
外国直接投资 区域差异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钱水土 余雯哲
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我国三大经济圈城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综合多种投入产出方法,选取44商行2006-2013年276个样本点的面板数据,采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建立固定效应模型。从整体发展、变化趋势、中心城市城商行效率梯度三个方面,对比三大经济圈城商行规模经济性,并评价了跨区域扩张中规模效率的类别差异。结果表明:三大经济圈城市商业银行的整体规模效率在改善,规模效率排序与城市梯度相一致,而省内经营的风险控制相对较优。同时,根据实证结果,就三大经济圈城商行的发展路径选择、跨区域经营的风险控制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晔
本文借鉴Combes et al.(2007)的城市与区域集聚效应测量方法,运用长三角16个城市、珠三角13个城市和环渤海地区19个城市1994—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三个经济区的城市和区域集聚效应进行了实证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珠三角的城市集聚效应在1990年代最强,但近年却出现明显的下降,同时,其区域集聚效应表现最弱;长三角在城市和区域集聚效应两方面都表现得最为突出;环渤海经济区的城市集聚效应最弱,而在区域集聚效应上表现良好。进一步地,文章认为集聚力与扩散力的"循环累积"决定了三个经济区内集聚效应的强弱,并且针对它们在人力资本和技术的外溢性以及产业同构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效率改善、经济发展和地区差异——基于对中国三大城市经济圈的实证研究
中国三大经济圈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基于熵权可拓决策模型的分析
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关于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调查研究报告
我国三大经济圈制造业结构变动趋向分析——对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一项实证研究
促进环渤海经济圈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制造业集聚的决定因素与变动趋势——基于三大经济圈的实证分析
成渝双城经济圈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耦合格局研究
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特征分析——以中国三大经济区为例
FDI区位选择因素研究——对我国三大经济圈及中西部地区的实证研究
我国三大经济圈金融服务业集群竞争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