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70)
2023(15835)
2022(13264)
2021(12114)
2020(9840)
2019(22066)
2018(21262)
2017(39254)
2016(21190)
2015(23446)
2014(23099)
2013(23153)
2012(21870)
2011(20479)
2010(20377)
2009(18642)
2008(18161)
2007(15835)
2006(14490)
2005(13371)
作者
(65434)
(54657)
(54323)
(51683)
(34931)
(26247)
(24459)
(21317)
(20957)
(19291)
(19000)
(18239)
(17806)
(17432)
(17292)
(16912)
(16227)
(15834)
(15768)
(15701)
(13732)
(13688)
(13138)
(12579)
(12377)
(12216)
(12025)
(11736)
(11053)
(10831)
学科
(110889)
经济(110791)
管理(53828)
(51179)
方法(38304)
(37547)
企业(37547)
数学(34142)
数学方法(33901)
中国(32750)
地方(29432)
(27392)
(22589)
业经(22282)
(20673)
贸易(20657)
(19988)
(19223)
农业(19116)
地方经济(17500)
(17298)
环境(17257)
(16701)
金融(16700)
(16259)
银行(16199)
(15807)
(15700)
技术(13677)
(13600)
机构
大学(313887)
学院(312765)
(143556)
经济(141098)
研究(124227)
管理(111915)
理学(95863)
理学院(94587)
中国(93486)
管理学(93036)
管理学院(92460)
科学(75918)
(68139)
(64855)
(60335)
(60259)
研究所(59298)
中心(53776)
业大(48184)
财经(47880)
农业(47538)
(46767)
经济学(46019)
(44575)
北京(43753)
(43725)
(42355)
师范(41833)
经济学院(41321)
科学院(38898)
基金
项目(210237)
科学(165890)
基金(154443)
研究(147813)
(138544)
国家(137455)
科学基金(115228)
社会(98424)
社会科(93516)
社会科学(93495)
基金项目(80827)
(80211)
自然(73501)
自然科(71804)
自然科学(71781)
自然科学基金(70500)
(69237)
教育(66050)
资助(62826)
编号(55425)
(51706)
重点(48999)
(46851)
成果(44173)
(43679)
国家社会(42521)
创新(41175)
发展(41038)
(40423)
课题(40350)
期刊
(164496)
经济(164496)
研究(98433)
中国(67293)
学报(55485)
(55091)
科学(50984)
管理(42832)
(42820)
大学(41014)
学学(39020)
农业(37967)
(31446)
金融(31446)
教育(30001)
经济研究(28542)
技术(25202)
业经(24965)
财经(24735)
问题(21652)
(21648)
(21388)
(19178)
世界(18005)
国际(17707)
技术经济(16582)
资源(16036)
统计(14985)
科技(14856)
(14536)
共检索到487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旭辉  何金玉  严晗  
考察中国海洋三大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探究其分布动态演进规律,识别其空间非均衡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为“十四五”期间优化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布局、推动区域海洋经济协同均衡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考察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区域相对差异的程度、来源及演变态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刻画其绝对差异的分布动态演进过程,并将空间效应纳入研究框架,应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识别海洋经济发展空间非均衡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均呈现稳定上升态势,但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分级现象;三大海洋经济圈空间非均衡程度显著,超变密度是造成三大海洋经济圈整体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极化效应”显著,呈现不同极化特征和分布延展性;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总体表现为空间正相关。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杜鹏  杨蕾  夏斌  
广东与周边区域共同构成的三大海洋经济圈,与一带一路战略具有空间重合性和目标一致性。本文通过解构一带一路战略方向和各圈层的现状及特点,提出由核心区域、重点产业和保障机制构成的海洋经济跨圈层协同发展体系,旨在探索跨区域海洋经济合作模式,避免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实现区域海洋经济战略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统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建科  邓昭  许妍  李振福  
文章选取沿海三大经济圈为研究区域,针对海洋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问题,引入"三轴图",对三大经济圈海洋产业结构及发展轨迹进行比较,并利用"偏离-份额"方法评价了三大经济圈海洋产业结构特征。最后,根据结构和竞争分量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对三大经济圈进行分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蕾  张耀光  
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出现新旧交替、我国沿海经济格局将出现历史性转变之际,文章借助于主成分分析和拓展的引力模型对我国五大海洋经济区——环渤海、长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珠江三角洲、北部湾经济区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进行测算和分析。一方面在理论上弥补了对我国沿海经济区分析侧重空间差异忽视互动联系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对五大经济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沿海区域的经济发展彼此之间存在加速作用、沿海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符合经济规律,尤其东部沿海经济区与南部沿海经济区的形成是其必然趋势。而促进空间作用则主要应依靠产业结构升级、科学技术的投入和交通网络的完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蕾  张耀光  
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出现新旧交替、我国沿海经济格局将出现历史性转变之际,文章借助于主成分分析和拓展的引力模型对我国五大海洋经济区——环渤海、长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珠江三角洲、北部湾经济区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进行测算和分析。一方面在理论上弥补了对我国沿海经济区分析侧重空间差异忽视互动联系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对五大经济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沿海区域的经济发展彼此之间存在加速作用、沿海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符合经济规律,尤其东部沿海经济区与南部沿海经济区的形成是其必然趋势。而促进空间作用则主要应依靠产业结构升级、科学技术的投入和交通网络的完善。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伍业锋  肖华  
对我国这样一个海陆兼备国家,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间的互动与协调,相互促进,意味整体经济空间更为开阔,更具动力,更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入21世纪以来,海洋经济成为全国及沿海地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其与陆域经济的互动关系备受关注。利用全国及黄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3个海洋经济区的数据,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在控制了劳动力、资本投入等变量的影响之后,计量分析发现:无论从全国层面还是从三大海洋经济区来看,研究期间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之间均已形成了显著的良性互动局面,海洋经济对陆域经济的绝对拉动效果更为明显。但是,期间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耀光  刘锴  刘桂春  王泽宇  张春红  许淑婷  李潭  
海洋经济地域系统是人海关系地域系统重要的研究内容,是海洋地理研究的核心。中国和加拿大两国均为世界海洋大国,有较长海岸线和广阔的海域,海洋及其资源在两国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应用标准差、变差系数、集中化指数(基尼系数),分析了中、加两国的海洋资源状况、海洋产业及构成以及两国区域海洋经济的差异与特征。然后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两个囯家各个海区的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水平比较,并分析差异的形成原因。通过对比,了解中、加两国海洋经济形成差异的状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宇飞  马全党  
文章采用差异测算指标分析方法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分析,并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呈现不断扩大趋势,其相对差异则逐渐减小,而这种差异特征主要取决于区内差异,与区间差异联系甚微;海洋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呈现珠三角地区最大、环渤海次之、长三角最低的特征,且长三角地带差异的变化是影响海洋经济相对差异降低的支配性力量。海洋经济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就业人数以及技术水平显著正相关,与政府支持和环境保护政策也存在正相关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宇飞  马全党  
文章采用差异测算指标分析方法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分析,并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呈现不断扩大趋势,其相对差异则逐渐减小,而这种差异特征主要取决于区内差异,与区间差异联系甚微;海洋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呈现珠三角地区最大、环渤海次之、长三角最低的特征,且长三角地带差异的变化是影响海洋经济相对差异降低的支配性力量。海洋经济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就业人数以及技术水平显著正相关,与政府支持和环境保护政策也存在正相关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军  苏小玲  鄢波  
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问题是在海洋经济高速增长下实现海洋生态、海洋经济发展、社会资源整合的重大难题。文章从“产业—环境—社会”系统视角构建了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了均方差赋权法、递阶多层次综合评价法以及障碍因素诊断模型来分析2007—2016年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的分布特征,得出以下结论:南部海洋经济圈4个省份的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整体适应性指数有所差异,海洋产业、海洋环境、社会子系统的适应性指数在空间分布上也有所不同,大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广东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整体适应性指数最高,广西和海南处于较低的水平;影响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主要来自海洋产业子系统和海洋环境子系统。研究结论对于制定有利于实现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政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军  苏小玲  鄢波  
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问题是在海洋经济高速增长下实现海洋生态、海洋经济发展、社会资源整合的重大难题。文章从“产业—环境—社会”系统视角构建了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了均方差赋权法、递阶多层次综合评价法以及障碍因素诊断模型来分析2007—2016年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的分布特征,得出以下结论:南部海洋经济圈4个省份的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整体适应性指数有所差异,海洋产业、海洋环境、社会子系统的适应性指数在空间分布上也有所不同,大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广东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整体适应性指数最高,广西和海南处于较低的水平;影响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主要来自海洋产业子系统和海洋环境子系统。研究结论对于制定有利于实现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政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狄乾斌   陈小龙   苏子晓   孙康  
促进海洋渔业低碳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既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也是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从碳排与碳汇视角核算海洋渔业碳排放,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06—2019年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并借助STIRPAT模型分析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2006—2019年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渔业碳排放量不断上升;海洋渔业碳排放量区域差异较大;海洋渔业碳排放增长率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2)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呈现缓慢下降—波动上升—波动下降变化态势;各项效率指数均具有一定波动性;分地区看,山东整体明显高于河北、辽宁和天津。(3)海洋渔业科技水平是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最主要影响因素,海洋渔业规模、海洋经济规模、对外开放程度、海洋产业结构是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狄乾斌   陈小龙   苏子晓   孙康  
促进海洋渔业低碳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既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也是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从碳排与碳汇视角核算海洋渔业碳排放,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06—2019年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并借助STIRPAT模型分析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2006—2019年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渔业碳排放量不断上升;海洋渔业碳排放量区域差异较大;海洋渔业碳排放增长率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2)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呈现缓慢下降—波动上升—波动下降变化态势;各项效率指数均具有一定波动性;分地区看,山东整体明显高于河北、辽宁和天津。(3)海洋渔业科技水平是海洋渔业碳排放效率最主要影响因素,海洋渔业规模、海洋经济规模、对外开放程度、海洋产业结构是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仁锋  梁贤军  任丽燕  
文章回顾与检视2003年以来海洋经济上升为国家区域政策后的区域海洋经济实践的"理性"与"异化"现象,发现国家海洋经济战略呈现更加明晰的区域格局、多样性发展模式,同时三大示范区规划都更加注重海洋资源环境—海洋经济—海洋与陆域的多维一体的协调发展理念;海洋经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虽日益注重人—海、海—陆的规律性,但仍未能厘清海陆一体化、岛陆联动、海洋型城市(群)等核心理论问题;囿于尚未形成国家、省、县三级海洋规划的各自定位和对规划服务对象的属性规律不清,使得海洋经济规划的编制及实施过程存在政策同构、空间竞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敏旋  
在国家开发海洋经济的总体战略下,文章探索了一些有关开发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从区域人口、海洋资源、海洋环境、科学技术、海域承载力、保护海洋意识、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循环经济模式、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海陆经济开发统筹一体化等十个方面分析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如何发挥其作用。希望对国内一些地区开发海洋经济有所启迪和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