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50)
2023(6768)
2022(5436)
2021(5310)
2020(4116)
2019(9845)
2018(9472)
2017(16808)
2016(8741)
2015(10235)
2014(10008)
2013(10277)
2012(9979)
2011(9561)
2010(9431)
2009(8870)
2008(8506)
2007(7280)
2006(6550)
2005(5789)
作者
(24371)
(21123)
(20516)
(19780)
(13000)
(10003)
(9290)
(8146)
(8051)
(7311)
(7257)
(7017)
(6722)
(6606)
(6512)
(6403)
(6033)
(6028)
(5765)
(5654)
(5388)
(4976)
(4928)
(4773)
(4728)
(4711)
(4505)
(4379)
(4319)
(4224)
学科
(46241)
经济(46204)
(26089)
(21447)
中国(17670)
农业(17253)
管理(16567)
方法(16108)
数学(15155)
数学方法(15097)
业经(11354)
(10571)
贸易(10565)
(10470)
企业(10470)
(10386)
(9395)
(8908)
地方(8398)
(8197)
发展(7771)
(7767)
农业经济(7660)
(7544)
银行(7537)
(7474)
金融(7474)
(7416)
(7358)
关系(6927)
机构
大学(130090)
学院(128929)
(66892)
经济(65896)
研究(54875)
管理(46272)
中国(43776)
理学(39358)
理学院(38863)
管理学(38487)
管理学院(38224)
科学(28643)
(27956)
(27082)
(26912)
(26529)
中心(24608)
研究所(24465)
经济学(22226)
财经(21350)
经济学院(19998)
(19826)
农业(19443)
(19024)
北京(18370)
(18090)
师范(17992)
业大(17472)
(17436)
科学院(16988)
基金
项目(85285)
科学(68454)
研究(65640)
基金(65040)
(56920)
国家(56425)
科学基金(47182)
社会(46136)
社会科(43498)
社会科学(43494)
基金项目(33528)
(29280)
教育(28665)
自然(26466)
资助(26158)
自然科(25849)
自然科学(25844)
(25826)
自然科学基金(25413)
编号(25188)
成果(21465)
(21281)
国家社会(21058)
中国(20629)
(19927)
重点(19510)
教育部(18554)
课题(17688)
社科(17335)
(17313)
期刊
(78623)
经济(78623)
研究(44169)
(32042)
中国(31153)
农业(21471)
科学(20384)
学报(19570)
(18219)
大学(16087)
(15884)
金融(15884)
管理(15315)
学学(15049)
业经(13813)
经济研究(12638)
教育(12214)
世界(11285)
财经(11098)
(10811)
问题(10707)
国际(10615)
(9789)
(9224)
技术(9095)
农业经济(8750)
农村(8583)
(8583)
社会(7358)
(7268)
共检索到2105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卜国群  
中国在三十年代曾兴起一场农村改革潮流,这个潮流由官方的合作运动和无党派知识分子的乡村建设运动汇合而成。它源于两个出发点:理想的追求和实用的考虑。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符长泉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早中期,1931——1935年,苦难深重的旧中国,发生了一场深刻的农业危机。这场危机达到了“浩劫的程度”。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冲击,以及国民党政府的种种倒行逆施。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拟另文探讨。本文仅就危机的实况作简单的分析,并阐述危机对中间近代经济发展造成的巨大影响。 这场农业危机程度之深,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是历史上罕见的: 1、农产品输出逐年减少,农产品价格狂跌。 先观察1931——1936年历年各类农产品输出量指数的增减情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钟瑞添  李晓明  
文章认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广西省政府在民族地区大力推行农村改革与建设,推行"三位一体"制、倡导村民自治,举办农村合作事业、发展农村经济,推行义务教育和成人教育、以提高民众智识,倡导新的生活方式、改良陋俗,发展医疗卫生农林水利事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在某种程上促进了广西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的发展,对今天的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宫玉松  
农村问题是本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一大焦点。空前的农村经济危机耸动全国,引发了城市工商凋敝、财政恐慌、农民运动、社会动荡等一系列严重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因而向为人们漠视的农村骤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中心。在举国上下一片“救济农村”声中,“救济农村金融”、“资金下乡”、“资金归农”等口号喊得震天价响,因为此时的农村金融已濒山穷水尽之绝境。本文试就农村金融危机的表现、成因、后果等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郑大希  
三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破产与半破产原因浅析郑大希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国民党政府连年进行反革命内战而加重了财政搜刮,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开始控制国民经济,中国农村又出现了一场深刻的农村危机,这一切使第一次世界大战期...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晋文  
对外贸易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本文从现代化的角度对1930——1936年间的中国对外贸易对中国的工业化、通商口岸城市化等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研究。笔者认为,中国的对外贸易与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互动关系是值得关注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连浩鋈  
粮食是主宰国计民生的主要元素,无怪自古以来之为政者皆以饱足民食为御国之道,而庶民则视五谷为神圣不可弃之物。所谓:饥饿之年天下必乱,丰收之年天下必平。历来如此。 广东地处热带,其位置又正在季节风带的前哨,故气温高而雨量多,宜于稻作。查该省之稻作,一般为双季水稻制,遍及境内的山谷底地、沿江冲积平原及滨海三角洲,常年收获,实属丰足。宋元两代,广东已有余粮运销至今福建、浙江等地。可惜,到了明中叶,广东产米已不敷民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效良  
陈训慈自幼受其长兄陈屺怀(同盟会会员)熏陶,发自内心的爱国热忱常常不能自已。“五四”前夕,在宁波效实中学读书的他便参与发起召开师生大会,又联合各中学成立学生团,集体进行拒约反日斗争。1919年,陈训慈入东南大学,治史于国学和史学大师柳诒徵以及梅光迪、吴宓门下。毕业后任教母校效实中学,开始投身于浙江思想文化史的研究,组织四明学会,出版《明铎》学刊。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格斯·斯贝特  
一、全球范围内的能源问题在即将来临的几十年内,中国在保护它的自然资源和国家安全的同时,将面临满足它的人民对能源需求这一严竣挑战。这一挑战来自两个方面,即部分地由于燃烧煤和其它化石燃料造成的全球性气候变化这一日益增加的威胁,以及世界石油供应日趋紧缺的前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提高它在经济活动中的能源效率,通过开发新型的、复杂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这种技术不仅着眼于中国,也能为全世界所有正在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所用。中国将能够在国际间发挥主导作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燃烧时产生多种空气污染物,包括氮和硫的化合物、二氧化碳以及甲烷。这些气体造成三个主要的环境问题:1、空气污染和酸雨。2、温室效应。3、同温层臭氧的消耗。从全球角度看,增加天然气、石油或核电的使用,减少煤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温室效应和空气污染问题的威胁。但是,世界石油保持长期稳定供应的前景并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利胤  
股份合作制,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中国农民创造出来的又一新型经济组织,是农村改革中的重大突破。这种组织发育于80年代中期商品经济比较活跃的地区,是一种集股份制与合作制特征及内涵为一体的崭新的经济组织和财产制度。从广州天河、深圳宝安、浙江温州、安徽阜阳、湖南攸县、山东周村、莱阳等地的实践看,这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适应我国农村现阶段生产力状况和进一步发展的要求,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践方式,是完善和发展集体经济很好的思路和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鹰  
城乡通开·就业转移·市场发育─—展望九十年代中国农村的改革与发展杜鹰1992年以来,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和市场经济空前活跃的情况下,中国农业和农村又凸显出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诸如农产品收购“打白条”,农业资金外流,开发区圈占耕地,“民工潮”大涌动,农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许建平  
1930—1937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究竟是发展了还是衰落了?过去一直认为:这时民族工业处于破产半破产的境地。国外学者从60年代起,国内学术界从80年代起,主张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下简称民族工业)发展的人越来越多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以往的论著对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多偏重于量的分析,尚未论及其发展的特点,未探讨其在质、内涵、深度方面的变化。本文拟对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宝仁  
进入90年代,韩国由于出口不景气,经济增长放缓,从产业结构上看,曾使产品富有竞争力的低工资,近年来大幅度提高,加上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摩擦加剧,技术保护主义日益严重,以及亚洲一些国家急起直追等,已使韩国的比较优势大大削弱。目前不仅纤维、鞋类,就连家电、汽车等组装产业的竞争力也在明显下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双平  
进入世纪末,西方各国银行并购成风,且愈演愈烈,迅速席卷了全球,成为当今国际金融界的一大热点,引起了极大反响。在这场并购热潮中美、德、日等国的众多著名大银行纷纷加入,从而产生了一批世界超级大银行,使得全球十大银行的座次重排。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次合并风...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玛格丽特·夏普  吴传平  王志  
世界经济的方向已经转变。我们知道汽车工业在80年代得到了飞速发展,但80年代增长最快的部门是那些与电子和信息技术、药物和高精化工制品以及新材料等被称为"新技术"有关的行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电子技术。世界正经历着一场如火如荼的新的"产业革命"。它具有连续性和间断性。一些显示生产和贸易格局的迹象已经相当清晰地出现,但这种格局远未定型。还存在着一些能对社会经济组织产生长期影响的重要的不确定因素。本文第一部分探讨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