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23)
- 2023(11066)
- 2022(9148)
- 2021(8667)
- 2020(6689)
- 2019(15346)
- 2018(14833)
- 2017(27327)
- 2016(14442)
- 2015(16203)
- 2014(15481)
- 2013(15300)
- 2012(13934)
- 2011(12903)
- 2010(12768)
- 2009(12207)
- 2008(11801)
- 2007(10180)
- 2006(9111)
- 2005(8435)
- 学科
- 济(66926)
- 经济(66853)
- 管理(36312)
- 业(35825)
- 方法(26919)
- 企(26811)
- 企业(26811)
- 数学(23420)
- 数学方法(23207)
- 中国(22743)
- 农(22011)
- 业经(15573)
- 贸(15511)
- 贸易(15497)
- 易(15026)
- 农业(14935)
- 财(14808)
- 制(12537)
- 学(12455)
- 地方(12036)
- 融(11062)
- 金融(11059)
- 银(10858)
- 银行(10847)
- 行(10576)
- 发(9865)
- 理论(9679)
- 环境(9035)
- 和(8573)
- 策(8560)
- 机构
- 大学(209678)
- 学院(208177)
- 济(98015)
- 经济(96387)
- 管理(77159)
- 研究(76743)
- 理学(66196)
- 理学院(65400)
- 管理学(64440)
- 管理学院(64024)
- 中国(60881)
- 京(44459)
- 财(43669)
- 科学(41904)
- 所(37574)
- 财经(34974)
- 研究所(33916)
- 中心(33439)
- 经济学(33181)
- 经(32095)
- 经济学院(29708)
- 农(29679)
- 江(29023)
- 北京(28290)
- 范(27877)
- 师范(27662)
- 院(27520)
- 财经大学(26127)
- 业大(25299)
- 州(23137)
- 基金
- 项目(135858)
- 科学(109348)
- 基金(102861)
- 研究(102285)
- 家(89368)
- 国家(88685)
- 科学基金(76201)
- 社会(69622)
- 社会科(66052)
- 社会科学(66040)
- 基金项目(52765)
- 省(48247)
- 教育(46628)
- 自然(46018)
- 自然科(45023)
- 自然科学(45012)
- 自然科学基金(44256)
- 划(41843)
- 资助(41827)
- 编号(40003)
- 成果(32861)
- 部(31957)
- 重点(30899)
- 国家社会(30623)
- 发(29912)
- 中国(28318)
- 教育部(28259)
- 创(28175)
- 课题(27748)
- 人文(26898)
共检索到320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镜德
社会安全网,由具有保险、救助和服务等防范风险功能的正规和非正规制度构成。安全网的组合、保障项目的覆盖面和保护水平等等,既取决于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乃至自然地理状况等因素,又取决于政府的干预程度。转型国家的社会保护措施负有沉重的政治使命,此时的安全网只能以应急措施与制度建设并进的方式进行重构,以便维持最低水平的经济安全和最低限度的社会公平,从而保持社会的稳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志扬 熊莉萍
乡-城劳动力两阶段转移模式是中国人口城市化过程不同于国外模式的突出表现。文章在回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引入了制度因素的两阶段化的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来揭示中国乡-城劳动力两阶段转移的内在动力和制约因素;讨论了实现均衡迁移量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主张通过增加城市正规部门新增就业机会、改善城市非正规部门的工资水平、缓解劳动力转移中的制度约束等途径来推进中国乡城劳动力的有序和有效转移。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两阶段转移 城市化 农民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郝山
"农民—农民工—市民"的两阶段转移模式是我国人口城市化过程中区别西方国家"一步转移理论"所具有的特有模式,传统发展经济学理论不能对我国"农民工"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为此本文在回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指出农民工市民化依然存在的障碍,针对性地提出通过创建农民工市民化的准入机制、稳定机制以及融合机制来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忻怡
针对中国"农民工"现象,传统发展经济学理论无法作出合理解释,其原因是与国外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一步转变为城市市民不同,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分两步走。本文在对国内学者有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两阶段"转移的理论述评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的思路:深刻认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长期性;逐步突破户籍与福利合一的社会管理制度;依法保护农民工土地权益;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压力;积极引导农民"兼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柳建平 张永丽
文章在简要评述经典劳动力流动模型的基础上,从一个"理想的农户模型"出发,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提出了一个基于风险的农户劳动力配置模型;然后通过等价转换,提出了一个基于劳动力禀赋与风险的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两阶段理论模型,并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对该模型进行了简要的验证,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流动 两阶段性 风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丹 任远 戴严科
本文研究农地流转及其制度安排对于中国农村劳动力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分别选取"是否打算外出务工"和"是否想获得城市户籍"来衡量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迁移意愿。研究发现,农地流转会影响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转移意愿,但对不同群体和不同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农地流转的制度安排会影响农村劳动力不同的乡城迁移意愿;农地的保障性功能对劳动力迁移意愿的影响依然存在,但由于缺乏完整的退出权,农地流转的财产性功能对长期迁移意愿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本文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对中国当前农地流转提出相关思考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地流转 乡城迁移 迁移意愿 城镇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丹 任远 戴严科
本文研究农地流转及其制度安排对于中国农村劳动力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分别选取"是否打算外出务工"和"是否想获得城市户籍"来衡量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迁移意愿。研究发现,农地流转会影响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转移意愿,但对不同群体和不同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农地流转的制度安排会影响农村劳动力不同的乡城迁移意愿;农地的保障性功能对劳动力迁移意愿的影响依然存在,但由于缺乏完整的退出权,农地流转的财产性功能对长期迁移意愿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本文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对中国当前农地流转提出相关思考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地流转 乡城迁移 迁移意愿 城镇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华
依据农户抽样调查数据,运用逻辑回归模型,对特大城市郊区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芸 肖琬君 孟俊华
本文系统性地研究了产业升级对劳动力迁移的影响以及迁移的区位选择。研究表明,城市产业升级会显著提高劳动力迁移就业的概率。这种影响主要集中于受教育水平更低的劳动者,或者是职业技能更低的劳动者。对迁移地的选择而言,迁移劳动力更倾向于选择省外城市作为新的就业地,且目的地城市的产业发展水平高于户口登记地的概率会更高。本文利用城市层面的加总数据研究也证实了产业升级对劳动力迁移的这种影响。进一步地,本文根据流动人口样本进行流入地选择的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产业升级并不影响劳动力选择流入地,但地理距离和产业距离会对劳动力决策产生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产业升级 劳动力迁移 人力资本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华臣 卢华
本文采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64个地级市数据,从地市内迁移、省内其他地市迁入和外省迁入三个维度检验了劳动力迁移对城乡收入差距演变的影响。研究表明:劳动力地市内迁移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省内其他地市迁入和外省迁入对迁入地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相反,但影响均不显著。基于分位数回归的稳健性检验表明:在城乡收入差距较小的地区,劳动力地市内迁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更加明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一兰 黄晓野
本文构建制度框架下政府与乡村迁移者博弈模型说明政府政策选择机制形成与迁移者决策过程。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目标决定迁移者迁移策略,城市发展能否从迁移中获得利益决定政府对迁移的管制程度,农业发展能否为迁移提供支持决定迁移者的迁移决策。迁移者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影响政府策略与迁移者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改善乡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积累条件有助于加速迁移进程,减少城市劳动力市场对迁移者的歧视,提高城市化质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莫扶民
劳动力流动指劳动力的职业、就职单位和就职地区的变换,这种变换是依照国家的计划或是劳动者个人的选择进行;劳动力流动又分为计划流动和自由流动。我国劳动力流动分为1949——1977年和1978年以来两个大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劳动力流动各有不同的特点及其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文选 张晓艳
根据对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的不同解释,把国外有关劳动力迁移的主要文献分为三类:传统的劳动力迁移理论(包括刘易斯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托达罗模型)、人力资本劳动力迁移理论和新劳动力迁移理论。目前国内研究劳动力迁移的文献主要以传统劳动力迁移理论和人力资本劳动力迁移理论为研究基础,而对新劳动力迁移理论的借鉴和应用还比较罕见,因此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盛来运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reign theories of labor migration.Accordingly the history includes 3 phases:before the 2 nd World War,from the 2 nd World War to 1980 and from 1980 on.
关键词:
劳动力 人口 迁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