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56)
- 2023(9814)
- 2022(8367)
- 2021(7913)
- 2020(6769)
- 2019(16127)
- 2018(15693)
- 2017(29680)
- 2016(16275)
- 2015(18932)
- 2014(19018)
- 2013(19340)
- 2012(18386)
- 2011(17044)
- 2010(17031)
- 2009(16135)
- 2008(16243)
- 2007(14518)
- 2006(12655)
- 2005(11615)
- 学科
- 济(78038)
- 经济(77971)
- 管理(42473)
- 业(41239)
- 方法(35607)
- 数学(31749)
- 企(31722)
- 企业(31722)
- 数学方法(31525)
- 中国(24909)
- 农(19689)
- 财(16972)
- 贸(16823)
- 贸易(16814)
- 易(16380)
- 地方(15964)
- 学(15434)
- 业经(14180)
- 制(13665)
- 农业(12954)
- 环境(11973)
- 和(11474)
- 银(11306)
- 银行(11270)
- 行(10854)
- 融(10695)
- 金融(10693)
- 发(10351)
- 划(9549)
- 理论(9545)
- 机构
- 大学(250872)
- 学院(246846)
- 济(111339)
- 经济(109080)
- 研究(93150)
- 管理(91969)
- 理学(78723)
- 理学院(77700)
- 管理学(76527)
- 管理学院(76040)
- 中国(70468)
- 科学(56209)
- 京(55061)
- 所(48263)
- 财(47933)
- 研究所(44091)
- 农(43724)
- 中心(41451)
- 财经(38720)
- 业大(36205)
- 江(36148)
- 经济学(36126)
- 北京(35456)
- 经(35370)
- 农业(34747)
- 范(33164)
- 院(33132)
- 师范(32858)
- 经济学院(32669)
- 科学院(28740)
- 基金
- 项目(162416)
- 科学(127859)
- 基金(119937)
- 研究(116292)
- 家(105480)
- 国家(104685)
- 科学基金(88386)
- 社会(75676)
- 社会科(71845)
- 社会科学(71819)
- 基金项目(62994)
- 省(60025)
- 自然(56361)
- 自然科(55109)
- 自然科学(55092)
- 自然科学基金(54138)
- 教育(52821)
- 划(52333)
- 资助(50024)
- 编号(45181)
- 部(37733)
- 重点(37233)
- 成果(37120)
- 发(35997)
- 创(32645)
- 国家社会(32437)
- 教育部(32048)
- 课题(31903)
- 中国(31724)
- 科研(31302)
- 期刊
- 济(119511)
- 经济(119511)
- 研究(75733)
- 中国(47785)
- 学报(39662)
- 农(38729)
- 科学(37309)
- 财(35894)
- 管理(31892)
- 大学(29234)
- 学学(27517)
- 农业(26474)
- 教育(22195)
- 融(21772)
- 金融(21772)
- 经济研究(20185)
- 财经(19605)
- 技术(19579)
- 问题(18093)
- 经(17043)
- 业经(16984)
- 业(16058)
- 贸(15695)
- 世界(13869)
- 国际(13714)
- 技术经济(12971)
- 资源(12515)
- 统计(12434)
- 版(11480)
- 现代(11026)
共检索到370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海东 倪鹏飞
通过对我国七大城市群130个样本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研究发现:我国七大城市群可持续竞争力水平总体较低,城市群可持续竞争力由大到小分别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关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城市群总体呈现出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引领可持续竞争力发展模式;城市群间可持续竞争力差异是导致城市群可持续竞争力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各个城市群间差异贡献度高达60%,其中成渝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可持续竞争力差异最大,差异水平为0.487 16,长三角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差异最小,差异水平为0.213 28。
关键词:
城市群 可持续竞争力 差异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海东 倪鹏飞
通过对我国七大城市群130个样本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研究发现:我国七大城市群可持续竞争力水平总体较低,城市群可持续竞争力由大到小分别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关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城市群总体呈现出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引领可持续竞争力发展模式;城市群间可持续竞争力差异是导致城市群可持续竞争力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各个城市群间差异贡献度高达60%,其中成渝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可持续竞争力差异最大,差异水平为0.487 16,长三角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差异最小,差异水平为0.213 28。
关键词:
城市群 可持续竞争力 差异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雪艳
城市群是全球发展的重大趋势和现象,也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更是环境问题高度集中、激化的敏感区域。文章基于STIRPAT模型,以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中原和哈长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外商直接投资和消费对七大城市群的环境造成的不同影响。结果显示:人口密度总体上会恶化城市群的环境,但是并不十分显著,而珠三角城市群的规模效益相对较好,环境质量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而改善;七大城市群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化,除了哈长城市群之外,产业结构并没有产生明显的环境效应;外商直接投资能够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但是外资的区域分布并不均衡,沿海城市群与内地城市群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消费升级能够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越高的城市,消费的这种环境效应越明显。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杜龙政 常茗
根据2005—2012年中国十大城市群104个市级区域面板数据,对城市群产业结构和区位竞争力进行了跨区域比较研究。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将十大城市群分为受竞争力限制地区、推动作用不明显地区和受竞争力显著推动地区三类,并从经济发展水平、三次产业具体偏离情况和产业变化情况等方面对三类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优劣势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区域产业结构优劣和竞争力强弱同其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构成相关,三类地区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各不相同。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胡锡琴 李刚磊 瞿伟
根据国家"十三五"区域规划空间布局,发挥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将是谋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城市群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主要包含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4个维度。以四川省四大城市群的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四大城市群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并结合各城市群的具体特征,提出了建立"一核多极"、"以点带面"的城市群发展新格局,促进城市群竞争力有效提升。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区域经济 因子分析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书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沛
加快推进我国城市群建设是促进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我国五大城市群为研究样本,在构建指标体系测算城市群竞争力基础上,实证考察我国城市群竞争力与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城市群竞争力的提升能够通过扩大商贸流通业市场规模、提供丰厚的要素资源支撑、加剧商贸流通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城市群品牌效应,促进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从客观测度结果来看,我国五大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力指数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竞争力最强的是长三角城市群,其次是珠三角城市群,然后是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的竞争力相对较弱;进一步地,城市群竞争力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会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城市群竞争力越强,其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就越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莎莎 邓闻静 纪明
文章通过测算中国十大城市群的城市能级,确定其核心城市,通过断裂点、经济场强等模型来衡量各核心城市的经济影响力。从测算结果得出:一是核心城市与普通城市间的集聚性不强;二是核心城市产生的辐射强度和辐射效果与其交通网络的紧密性有关;三是位于东部沿海城市群的发展方向比位于中部和西部城市群更加多元化。
关键词:
中国十大城市群 核心城市 影响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童中贤 王丹丹 周海燕
城市群的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城市群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城市群价值的最大化。但是,城市群竞争力目前仍没有一致的定义。本文将城市群竞争力定义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通过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结、相互作用而获得竞争优势,最终实现城市群价值最大化的力量总和。在对城市群竞争力模型和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对中部城市群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城市群 竞争力模型 评价体系 中部城市群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毅 杜凤龙 徐政
产业结构升级是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因素,而新质生产力是当前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基于2011—2021年我国七大城市群城市的地方政府年度工作报告,通过文本分析法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地方政府新质生产力注意力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新质生产力注意力的提升能够显著促进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这种促进作用在特大型及以上城市、中部城市群城市和东部城市群城市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地方政府新质生产力注意力通过提高城市人力资本存量和固定资产投资促进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研究结论一定程度上可为地方政府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程风雨
分税制下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是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基于地方政府横向税收竞争策略的演化博弈模型,利用八大城市群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静态空间自回归模型、单区制空间杜宾模型和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对我国横向税收竞争机制与策略行为进行定量识别。我国城市群在总体税收、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上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竞争关系;城市群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策略存在显著不同,总体税收呈现出差异化竞争特征,而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则具有标杆竞争特征;"竞高"和"竞低"效应并存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标杆竞争之中,但增值税税收竞争是以"竞低"效应为主,而企业所得税税收竞争则主要表现为"竞高"效应。
关键词:
城市群 税收竞争 经济增长 空间杜宾模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曼怡
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提出使特大城市金融功能区的竞争力问题逐渐成为理论界广泛关注的热点。根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通过六项因素即生产要素因素、相关与支持产业因素、需求条件因素、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因素、政府因素和机会因素对我国金融功能区建设进行竞争力分析,可知对金融功能区进行科学规划,大力发展金融业、统一部门管理等措施是提升中国金融功能区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特大城市 金融功能区 钻石理论 竞争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优智
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的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进行综合比较,通过分析装备制造业七个大行业19项主要经济指标,认为陕西装备制造业具有一定的规模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但是比东部的江苏、广东等省份竞争力弱。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陕西 装备制造业 竞争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明海 张红霞 孙亚男
研究目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中原以及哈长城市群创新能力的区域差距及其时空动态演进。研究方法:运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空间Markov链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七大城市群创新能力空间差距呈缩小趋势但依然显著,区域间差距是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其创新能力分布呈不同的极化现象与趋势;其创新能力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邻域创新环境的优劣对周边城市创新水平的向上转移产生非同步、差异化影响。研究创新:挖掘七大城市群创新能力区域差距来源,并通过科学揭示其时空演变规律为城市群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鑫鹏 卢新海
立足创新驱动发展和黄河流域重大国家战略,基于“量质并重”视角构建科技创新效率评价体系,采用全局比较的超效率MinDS模型评价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科技创新效率,并分别基于投入和产出视角探寻科技创新效率短板,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随机核密度估计方法考察七大城市群科技创新效率的空间协同性及演进趋势。研究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科技创新效率均呈现较强的上升势头,科技创新产出“质量不高、数量不足”是科技创新效率的最大短板。超变密度是影响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科技创新效率协同提升的主要原因,提升科技创新效率空间协同性的关键在于平衡城市个体差异。进入新发展阶段,在空间效应的影响下七大城市群科技创新效率向高水平跃迁的概率较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