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23)
2023(5289)
2022(4362)
2021(4316)
2020(3417)
2019(7973)
2018(7695)
2017(13445)
2016(7122)
2015(8370)
2014(7911)
2013(8123)
2012(7772)
2011(7242)
2010(6978)
2009(6588)
2008(6530)
2007(5135)
2006(4599)
2005(4479)
作者
(18939)
(16157)
(15862)
(15356)
(10323)
(7677)
(7228)
(6262)
(6255)
(5646)
(5513)
(5342)
(5232)
(5111)
(5086)
(5006)
(4791)
(4574)
(4564)
(4255)
(4114)
(3753)
(3680)
(3677)
(3672)
(3587)
(3441)
(3238)
(3197)
(3187)
学科
(34675)
经济(34640)
中国(16477)
方法(15117)
管理(14568)
数学(14224)
数学方法(14176)
(13814)
贸易(13809)
(13755)
(13692)
(9556)
(9179)
企业(9179)
(8342)
出口(8335)
出口贸易(8335)
(8279)
(6551)
金融(6551)
(6537)
银行(6536)
(6504)
(6457)
(6236)
关系(5930)
(5675)
业经(5544)
农业(5253)
(5122)
机构
大学(104902)
学院(99487)
(55874)
经济(55293)
研究(44936)
中国(36398)
管理(34766)
理学(29543)
理学院(29126)
管理学(28888)
管理学院(28680)
(23574)
(23203)
科学(22628)
(22562)
研究所(20449)
经济学(20116)
中心(19300)
财经(18639)
经济学院(18181)
(17474)
北京(15998)
(15868)
财经大学(14186)
科学院(13815)
(13674)
(13648)
师范(13591)
社会(12827)
研究中心(12794)
基金
项目(65443)
科学(52977)
基金(51815)
研究(48798)
(45737)
国家(45450)
科学基金(38107)
社会(34959)
社会科(33298)
社会科学(33295)
基金项目(26039)
自然(22127)
资助(21940)
自然科(21651)
自然科学(21644)
教育(21635)
自然科学基金(21324)
(19556)
(18833)
中国(18402)
(17169)
编号(16888)
国家社会(16719)
重点(15271)
教育部(15186)
(14535)
成果(14529)
人文(13558)
重大(13376)
社科(13321)
期刊
(56432)
经济(56432)
研究(38207)
中国(23544)
(16451)
科学(15162)
学报(14242)
管理(13484)
(12017)
(11992)
大学(11431)
经济研究(11247)
(11179)
金融(11179)
国际(11008)
学学(10455)
财经(10096)
世界(9911)
教育(9045)
(8929)
农业(8752)
问题(8308)
技术(6984)
(6228)
(5739)
贸易(5739)
业经(5715)
资源(5015)
技术经济(4971)
统计(4917)
共检索到166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白建华  
普查登记,是人口普查全部工作中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最艰巨的一步。普查登记工作做好了,就为最终取得良好的普查成果奠定了基础。普查登记是需要动员和组织几亿人民群众和几千万普查人员共同参加的一件大事。因而必须事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尤其需要制定出一个符合本国国情的科学的普查办法;训练好一支责任心强,作风细致、业务熟练的普查队伍;做好群众的宣传发动,使十亿人民都明瞭人口普查的意义和要求,对普查工作积极支持和合作。我国1982年的人口普查工作,是在经过两年半的时间,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展开的,因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广胜  
中国有一套比较严密的户口登记制度,有比较完整的户口登记资料。1982年进行的第三次人口普查利用了户口登记资料中可以利用的某些方面。事实证明,在人口普查中利用户口登记资料是有效的,成功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二力,路磊  
1996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向我们提供了1989年全年的分年龄、分性別的死亡人口数据。这些数据为进行死亡率登记质量评价提供了基础条件。评价死亡登记资料的质量是一项很重要且比较困难的工作。这里既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也涉及到相关统计资料的质量问题。到目前为止,国内在这方面开展的工作还不很多,而国外的一些数理人口学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蔡文眉  
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从开始准备、登记、复查、手工汇总、编码、录入、电子计算机运算、一直到出版普查报告书整个过程,约需四、五年,而登记和复查工作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一般占一个月时间。通过大约两周进行登记、两周进行复查,登记在普查表里的原始记录就成为研究人口数据的依据和进一步分析的基础。 那么,怎样才能得到准确的人口资料呢?目前,全党、全国人民正在同心同德为实现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成瑞  
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82年7月1日0时为标准时间,进行了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这次普查的人口在10亿以上,普查的内容共有19个项目。经过手工计算的主要数字,已于1982年10月27日由国家统计局公布。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全部普查资料的工作,正在按计划进行,预计1984年年底可以处理完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孙兢新,孟庆普  
一、概 况 中国1990年举行的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为检验“七五”计划执行情况、制定“八五”计划,并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资料。 1990年中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与中国历次人口普查以及其他国家人口普查相比,有它明显的特点:一是普查规模大、项目多。这次普查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普查,普查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为民,崔红艳  
第五次人口普查公布 ,2 0 0 0年 1 1月 1日零时 ,大陆 3 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人口为 1 2 65 83万人 ,漏报率为 1 81 %。意味着普查直接登记人口只有 1 2 43 3 7万人 ,比公布人数少 2 2 46万人。本文从几个方面对普查直接登记的 1 2 43 3 7万人进行了评估 ,指出普查登记人口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报 ,漏报人口超过 2 0 0 0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荣时  
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国际讨论会于1984年3月26—31日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在人口普查方面所召开的第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总结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的组织实施和数据处理的经验,交流分析普查资料的初步成果。 出席这次讨论会的代表共85人,其中国外代表40人,他们来自澳大利亚、孟加拉国、巴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云  
20 0 0年中国和美国进行了 2 0世纪最后一次人口普查。本文利用作者参与实际普查的经验 ,分析了两国人口普查基层调查的相同和不同点。两国政府都高度重视人口普查 ,有专门的机构负责选聘普查员 ,计划、组织和实施人口普查。但普查的组织、具体的实施、和人们对普查的态度却有所不同。例如 ,在填写普查问卷时 ,两国普查员使用不同的普查“底册” ,调查项数、方法有所不同 ,面对的普查人群也不一样。为今后的普查工作 ,两国可以、也应该相互借鉴各自的普查经验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为民,崔红艳  
《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公布了2000年人口普查直接登记的总人口124261万人,以及详细的各种结构数据,为深入分析中国人口问题提供了方便。本文利用人口分析技术和与其他有关统计资料比较等方法,从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总人口,生育,死亡以及长表代表性几个方面对这些数据的准确性进行了评估,客观地评价了普查数据的质量,也为数据使用者提供了参考。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郭同仁  
经国务院批准,将于1984年3月份在北京召开中国1982年人口普查国际讨论会。这次会议得到了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的赞助。会议的中心内容是利用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已经得出的资料,分析研究中国的人口状况及其发展趋势,评价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研究这次普查的经验。八月份,由国务院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国家统计局、外交部、对外经济贸易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国务院机关事务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侯海桂  
2010年和2000年两次人口普查的年龄段数据存在多处矛盾,如2010年10~14岁年龄段人数75532610人比2000年的0~4岁年龄段的人数68978374人还要多(考虑死亡因素,2010年10~14岁年龄段人数应比2000年的0~4岁年龄段的人数少)。这些矛盾告诉我们应该是2000年的人口统计数据是有水分的。文章试图通过前后两次人口普查数据的联系,利用死亡剔除法来修正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婉清  
本文介绍了美国2010年人口普查的调查目的、内容、具体组织实施方法等,其科学的调查设计方法、规范的操作流程、先进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及丰富的公开信息资源,为我国2010年人口普查提供了参考,有利于加快完善我国人口普查制度,及时准确地反映全国及各地的人口变化情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