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85)
2023(12215)
2022(10419)
2021(9963)
2020(8292)
2019(19088)
2018(18621)
2017(35334)
2016(18400)
2015(20875)
2014(20071)
2013(19899)
2012(18018)
2011(16197)
2010(15664)
2009(14124)
2008(13388)
2007(11058)
2006(9331)
2005(7985)
作者
(47346)
(39703)
(39357)
(37648)
(25364)
(19020)
(18053)
(15454)
(15163)
(13712)
(13446)
(13415)
(12317)
(12308)
(12271)
(11961)
(11784)
(11471)
(11379)
(11311)
(9630)
(9250)
(9196)
(9187)
(9005)
(8859)
(8608)
(8189)
(7738)
(7715)
学科
(79440)
经济(79261)
管理(49833)
(46755)
方法(40288)
(38485)
企业(38485)
数学(35065)
数学方法(34614)
中国(23779)
(21901)
贸易(21893)
(21510)
(20537)
(19567)
业经(16749)
(14005)
(12805)
(12523)
农业(12515)
(12454)
金融(12452)
理论(12281)
(12159)
地方(12048)
(11465)
银行(11460)
环境(11381)
(11193)
财务(11157)
机构
大学(256365)
学院(250842)
(117516)
经济(115850)
管理(101106)
理学(88688)
理学院(87752)
管理学(86435)
管理学院(85944)
研究(84995)
中国(65613)
(52350)
(51996)
科学(45953)
财经(42561)
中心(39427)
(39327)
(39322)
经济学(38671)
研究所(35848)
经济学院(35092)
北京(32849)
(32823)
(32391)
(32338)
财经大学(32319)
师范(32088)
业大(31744)
(30794)
商学(27970)
基金
项目(176807)
科学(143289)
基金(135093)
研究(131764)
(116568)
国家(115703)
科学基金(101425)
社会(90512)
社会科(85339)
社会科学(85319)
基金项目(70845)
(63395)
自然(63204)
自然科(61901)
自然科学(61887)
教育(61474)
自然科学基金(60840)
(55187)
资助(54921)
编号(50799)
(42413)
成果(40271)
国家社会(39539)
重点(39501)
教育部(37857)
(37409)
(37114)
人文(36217)
创新(35015)
大学(35002)
期刊
(115652)
经济(115652)
研究(75643)
中国(46196)
(39197)
管理(37732)
科学(33473)
学报(33289)
(28176)
大学(27479)
教育(26064)
学学(25685)
技术(21778)
(21754)
金融(21754)
财经(21140)
经济研究(20633)
农业(19969)
(18531)
(18305)
国际(17357)
业经(16122)
问题(16044)
世界(14455)
统计(12733)
技术经济(12115)
(11738)
(11243)
理论(11060)
(10363)
共检索到364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红玲  杨尚林  
终身学习是面向未来的战略,是一剂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各种发展问题的"普世良方"。世界各国纷纷借助立法的强制性、规范性和权威性来保障终身学习的社会化推进。我国一些地方已经出台了地方性的终身学习立法,但国家层面的《终身学习法》尚未诞生。目前,教育部已开始启动了国家层面终身学习立法的调研起草工作。可以预见,国家层面法的出台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释放出的巨大制度能量将辐射到教育、文化、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维度,即有利于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催动终身学习文化的形成与繁荣,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助推政治民主化的实现,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桑宁霞  刘珂彤  
国际上颁布终身学习法的国家,无论是美、日、韩还是英、法、德,各国颁布的终身学习法都体现了政府服务终身学习的责任与担当;体现了政府依法行政、权责统一,高效服务的决心;体现了简政放权,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行政改革方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终身学习立法具有了超越一般教育立法的国家意义。在我国深入推进政治行政体制改革进程中,基于国际终身学习立法的视野,探讨终身学习立法的理念、内容与实施,如何高度体现政府权能的新理念、新角色以及新机制,将有利于明确政府职能,助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助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桑宁霞  岳蓉  
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是健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方面,而对终身学习资源进行统筹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终身学习法规定了终身学习资源统筹的主体、范围和路径,体现了政府在终身学习资源统筹中的应有的角色、视野和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葛炳伟  
在当前知识快速发展的时代,不论是国家还是公民都对个人终身学习提出了要求。在国家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公民个人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而这种意识和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学校教育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其中,合作学习法便是促进终身学习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只有在合作学习法实施过程中有意识地与终身学习理念相衔接,才能真正有效促进终身学习的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桑宁霞  高迪  
十九大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终身教育迎来了新的定位、新的契机以及新的使命,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终身学习法》不仅应该出台而且可以出台。立足于新时代的新发展,从立法原则、资源基础、意愿憧憬三个角度展开,以政策法律推进、资源条件保障、教育文化互融为支点,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终身学习法》诞生的可行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珺  
台湾地区2002年颁布的《终身学习法》意义深远,而后顺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并在台湾终身教育行动新一轮热潮的驱动下,2014年6月颁布了《终身学习法》修正案。在此基础上,2016年又对个别条文进行了调整和修改。与2002年的法案相比,新修订的法案有其变,也有其不变;有其改善和进步的地方,也有其较多的不足之处。新修订的《终身学习法》为台湾的终身学习开启了崭新的一页。正确认识新法的变与不变、进步与不足,将为福建、上海等地方性条例的修订工作乃至国家终身学习立法带来有益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雁雷  余瑶瑶  
伴随终身学习法治化从理念到实践的转变,制定国家层面终身学习法的诉求应运而生。我国终身学习法应遵循以学习权益为主导、保障公民的终身学习权,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建成迈向2050年的终身学习型社会,以终身奠基为法律核心价值、彰显公平正义的道德情怀的立法宗旨;体现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立法思想;坚持公共性、合理性、公益性、公平性、公开性的立法原则。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温海燕  潘杰义  
现代教育提倡脱离知识灌输的启发式教学的方法,提倡转向互动和高度参与的方法。[1]行动学习法作为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和超越,正是符合这一趋势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一、行动学习法的产生、发展及基本理论行动学习法(Action Learning)产生于欧洲,1965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桑宁霞  李京  
纵览世界各国终身学习法的立法进程,能够发现各国的终身学习法都与立法前的教育改革政策法规有着密切的联系。事实证明,立法前的教育改革政策法规都为日后终身学习法的诞生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本文立足于立法前的教育政策法规,从立法理念、立法视野、建构体系三个角度展开,以植入理念基因、打开视野全景、建构框架雏形为要点,阐述立法前的教育改革政策法规对终身学习法的开启之功。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崔荣佳  
合作学习就是通过教师指导的小组活动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本文介绍了合作学习法的组成因素。作者将合作法应用到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当中,同时设计了“每月讨论”和“双人研究”两项学习任务。文章讨论了合作学习实施步骤和实现情况,并针对学生的报告反馈和教师的反思对合作法在英语学习中的运用进行了讨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任劲  
行为学习法是一种管理培训方法。其核心思想有两点。一是“做中字”,一是建立系统分析的心智模式。有兴趣的读者,请细读本文。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秦旭芳  庞丽娟  
行动学习法和行动研究都是针对解决教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反思他们的经验,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教师培训模式。本文概要描述了行动学习法与行动研究的内涵缘起及意义,分析了他们共同的特征,并从内涵与外延、主体活动的形式、目标的侧重点、内容、过程的运作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区别。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建云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专家都认为,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激增、科技迅速发展、社会变革十分频繁的时代。这意味着,走进21世纪就是走进了一个需要个人不间断学习的时代。早在本世纪50年代,不少专家就曾预测,面对未来,孩子们掌握了多少知识似乎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他们是否具备了进行不间断学习的能力。笔者认为,学习能力(以下简称学力)的构成十分复杂,包括认知能力、基础知识、学习方法以及兴趣、习惯、自信心、意志力等与学习和研究密切相关的心理品质。近些年国内外教育与心理学界对学习能力的研究颇多,其中日本的“公文式学习法”在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颇具特色。本文拟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这一学习方法,并根据我们在大连市的相关实...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江  林日鹏  吴能全  
行动学习法是一种通过不断反思并与行动相结合的方法。是"在干中学"、"在反思中学"的循环过程,这一方法在世界500强企业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我国企业对此较为陌生。本文介绍了行动学习法在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流程优化项目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曾令华  
本文通过引入行动学法的思想与模式,透过案例分析行动学习法提升企业培训绩效的核心步骤与方法,总结提炼企业应用行动学习法提升企业培训的成功关键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