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82)
2023(4951)
2022(4044)
2021(3940)
2020(3275)
2019(7579)
2018(7189)
2017(13732)
2016(7134)
2015(8367)
2014(8199)
2013(8533)
2012(8157)
2011(7692)
2010(7398)
2009(6857)
2008(6709)
2007(5703)
2006(5035)
2005(4754)
作者
(20207)
(17017)
(16964)
(16346)
(10913)
(8060)
(7856)
(6692)
(6565)
(6068)
(5764)
(5629)
(5595)
(5475)
(5428)
(5312)
(5265)
(4879)
(4851)
(4613)
(4535)
(4018)
(4003)
(3878)
(3862)
(3790)
(3701)
(3474)
(3425)
(3414)
学科
(36844)
经济(36802)
方法(17458)
管理(17074)
数学(16266)
数学方法(16196)
(16079)
中国(13118)
(10880)
贸易(10873)
(10669)
(10640)
企业(10640)
(8958)
(6983)
(6238)
(6062)
金融(6062)
(6047)
银行(6043)
(5948)
农业(5946)
关系(5923)
(5883)
业经(5860)
(5654)
环境(5266)
(5059)
结构(4694)
(4484)
机构
大学(114069)
学院(109240)
(59961)
经济(59356)
研究(45427)
管理(40056)
中国(35651)
理学(34673)
理学院(34281)
管理学(33976)
管理学院(33764)
(24673)
(24574)
科学(23338)
(22875)
研究所(21003)
经济学(20956)
财经(20429)
(18976)
经济学院(18942)
中心(18717)
北京(16582)
(15942)
(15570)
财经大学(15457)
(14006)
科学院(13925)
师范(13903)
研究中心(13104)
(13041)
基金
项目(71859)
科学(57875)
基金(56102)
研究(52943)
(49257)
国家(48919)
科学基金(41158)
社会(37762)
社会科(35999)
社会科学(35996)
基金项目(28291)
自然(24170)
资助(24053)
自然科(23681)
自然科学(23676)
教育(23564)
自然科学基金(23294)
(22736)
(20701)
中国(18704)
(18607)
编号(18532)
国家社会(17622)
教育部(16353)
重点(16286)
(15813)
成果(15176)
人文(14875)
(14462)
社科(14278)
期刊
(63673)
经济(63673)
研究(38598)
中国(20012)
(16153)
科学(15271)
学报(14935)
管理(14790)
(13656)
经济研究(13019)
大学(11831)
学学(11018)
(10729)
金融(10729)
财经(10426)
农业(10057)
世界(10007)
(9851)
国际(9211)
(9144)
教育(8315)
问题(8291)
业经(8019)
(6855)
技术(6830)
统计(6174)
商业(5510)
技术经济(5447)
现代(5223)
(4981)
共检索到167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溝口敏行,王惠玲,松田芳郎  
对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或者包括其构成的比较,一直是国际上经济学界的一个重要课题。进行这种比较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是各国统计数字的名义价值的调整问题;另一则是国家之间的汇率变动影响的调整问题。联合国国际比较项目ICP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要利用所提供的价格资料,计算一个交换率(具体叫做购买力平价系数PPPs’),就可以对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各项具体数字进行比较了。本文利用PPPs’系数和中日两国的实际统计数字,进行两国消费物价和消费水平的比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文恒  牛叔文  
从消费视角开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两者相互关系,为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文章借助单位人的概念、构建的消费模型以及系统聚类分析法研究2005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消费水平差异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对资源环境作用强度可分为四类地区,多数处于单位人水平。北京和上海人口消费水平最高,人均资源环境影响强度相当于甘肃为单位人的2倍;浙江和广东人均影响强度介于1.5~2.0个单位人之间,是资源环境的次影响区;江苏、重庆、福建和天津人均影响强度介于1.0~1.5个单位人之间,是资源环境的第三层次影响区;其余23个省区人均影响强度大体在1.0个单位人左右,基本处于同一层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闻潜  
论消费水平闻潜消费水平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它经常为世人所关注。本文使命是探讨消费运行规律,特别是消费水平上升的适宜区间。为此,须分析消费增长机制、消费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的关系,以及适度消费的衡量标准。此外,还要对偏离适度消费的不良倾向进行评述。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江  
居民消费是消费环境的函数。文章所构建的消费环境包括了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法律环境三个主要维度,基于1990—2008年的相关数据研究发现,经济环境中的收入和就业因素对于居民消费的即期影响效应统计显著,其中,就业对消费的影响远高于收入对消费的影响。社会环境和法律环境中的所有变量则并没有对居民的消费产生统计显著的影响。因此,中国在进入"十二五"期间之后,要稳健、全面推动中国的内需,亟需解决的问题是构建起更加健康有序的社会消费环境和法律环境,而不是仅着眼于对于居民消费有即期影响的收入和就业水平,虽然这是两个非常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文恒  牛叔文  陈辉  
中国城乡发展差异显著,消费水平不一,造成人口消费占用的资源环境空间差距较大。本文探究城乡不同消费群体的资源环境影响效果,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资源环境问题,促进城乡科学协调发展。基于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单位人概念,研究了1957年-2005年中国城乡消费对资源环境影响的时序变化及相对状况。结果表明,当前1个单位人对环境产生的压力相当于1950年代6~7个单位人的压力;1个城镇居民消费占用的资源环境空间约相当于3个农村居民消费占用的空间;城镇居民对资源环境影响强度超过农村居民约20年;城镇居民对资源环境影响总量增加了34.2倍,农村居民增加了8.33倍;1957年城镇居民对资源环境影响量占36.09%、农...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明义  
第三产业的发展,既可以节约人们的生产劳动时间,也可以节约人们的家务劳动时间。节约下来的时间,也只有扩大对第三产业产品的消费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闲暇时间干什么,有些人希望深造学习,以便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有些人希望得到高雅的精神享受。要满足消费者的第一种要求,就必须兴办足够数量的电视大学、夜大学、业余大学或成人职业学校,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求知欲望。要满足消费者的第二种要求,则需要增设各式各样的娱乐场所,兴办电影业、戏剧业、游乐业、旅游业,举办各种舞会、音乐会。人们的精神消费得不到满足,余暇时间得不到合理的利用,赌博、酗酒、听黄色音乐、看黄色录像、传阅黄色报刊、聚会斗殴等不良社会现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莎莎  廉超  
文章通过对我国六大经济协作区间的地区总差异、地区间差异和地区内差异以及地区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在社会消费水平差异和旅游发展水平差异方面进行研究,揭示了我国六大经济协作区之间社会消费水平差异和旅游发展水平差异的共同变化规律,并从缩减我国社会消费水平差异与旅游发展水平差异角度提出了促进我国地区旅游业健康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预测  [作者] 封志明  
1 我国人口的食物消费现状 1.1 11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主要食物的人均占有量大多低于世界同期平均水平,食物消费仍属温饱型 (1)植物性食物:粮、油、糖生产在1984年和1985年达到峰值后,基本停滞不前,水果旺盛的增长势头不减;由于人口的持续增加,人均植物性食物,除水果外均已出现下降趋势。 1982年和1984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分别达到350kg和394kg,基本解决了10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与国际上相比,我国的粮食消费仍处于低水平,只是勉强够吃,约是美国的1/4,苏联的1/2。1985年之后,由于人口的增长超过粮食产量的增加,人均粮食占有水平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东刚  
本文从宏观的角度,运用实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分析了近代日本城市劳动家庭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变动和特征。指出近代日本经济增长和国家工业化的提升,城市家庭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呈现不断上升的变动态势,但各阶层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岩  杨仲山  
ICP最新一轮的比较结果(ICP2011)显示,发展中国家经PPP调整后的经济总量数据大幅上调。本文从总量层次多边指数方法入手,探讨多边指数方法的选择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对中国实际消费水平比较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利用ICP2011的基础数据,以经济指数方法 GAIA测算结果作为基准,本文探究了GK法以及GEKS法所测算的各国人均实际个人消费支出的偏差程度,结果发现:(1)在ICP2011中,如果使用GK法进行购买力平价计算,仍将会受到替代偏差的影响;(2)ICP2011所采用的GEKS方法普遍高估了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实际个人消费支出水平,其中,中国被高估的水平达到6.24%;(3)GK法和GEKS法都低估了各国在人均实际个人消费支出水平上的差距,基于GAIA方法所度量的支出差距更具有合理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岩  杨仲山  
ICP最新一轮的比较结果(ICP2011)显示,发展中国家经PPP调整后的经济总量数据大幅上调。本文从总量层次多边指数方法入手,探讨多边指数方法的选择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对中国实际消费水平比较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利用ICP2011的基础数据,以经济指数方法 GAIA测算结果作为基准,本文探究了GK法以及GEKS法所测算的各国人均实际个人消费支出的偏差程度,结果发现:(1)在ICP2011中,如果使用GK法进行购买力平价计算,仍将会受到替代偏差的影响;(2)ICP2011所采用的GEKS方法普遍高估了发展中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骆方金  
桂林市城乡和城市不同收入层次居民的消费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并且差距在波动中呈拉大的趋势。这主要是居民收入水平的差异造成的。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努力解决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努力促进全市劳动者充分就业尤其是低收入者的就业;加快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适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改善全体市民特别是城乡低收入居民的生存环境。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汪异明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客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随着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消费品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渐趋合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已转到以合理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为出发点安排国民经济的轨道上来。财政是内在于再生产过程中的制约消费需求形成的重要分配环节,又是调节供需,影响现实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的重要经济杠杆。因此,正确认识消费与财政的关系,发挥财政在促进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合理化中的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文晖  冉净斐  
政府对耐用消费品实行消费管制不利于促进消费水平提高。以汽车为例,分析了消费管制政策对消费者购买水平的影响。消费管制难以改变高收入者的消费决策,但对中等收入者影响较大。提高居民的消费质量,应该取消不合理的消费管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