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322)
- 2023(21953)
- 2022(18622)
- 2021(17326)
- 2020(14715)
- 2019(33603)
- 2018(33064)
- 2017(63339)
- 2016(34653)
- 2015(38777)
- 2014(38499)
- 2013(38076)
- 2012(34922)
- 2011(31232)
- 2010(31203)
- 2009(29080)
- 2008(29097)
- 2007(25765)
- 2006(22839)
- 2005(21020)
- 学科
- 济(142234)
- 经济(142046)
- 业(114299)
- 管理(111685)
- 企(100799)
- 企业(100799)
- 方法(63164)
- 数学(52389)
- 数学方法(51761)
- 财(44844)
- 农(40535)
- 中国(39103)
- 业经(38235)
- 制(31930)
- 务(30425)
- 财务(30340)
- 财务管理(30277)
- 学(28929)
- 企业财务(28796)
- 农业(27380)
- 贸(25790)
- 贸易(25774)
- 易(25111)
- 理论(24899)
- 地方(24884)
- 技术(23600)
- 银(23544)
- 银行(23477)
- 和(23414)
- 体(23151)
- 机构
- 大学(493027)
- 学院(492164)
- 济(203168)
- 经济(199053)
- 管理(191473)
- 研究(167971)
- 理学(164102)
- 理学院(162339)
- 管理学(159529)
- 管理学院(158646)
- 中国(131806)
- 京(106081)
- 科学(101955)
- 财(98435)
- 所(85060)
- 农(83764)
- 财经(77181)
- 研究所(76846)
- 中心(75743)
- 江(73995)
- 业大(72966)
- 经(70241)
- 北京(67225)
- 农业(65678)
- 经济学(62174)
- 范(61669)
- 院(60982)
- 师范(60969)
- 州(58793)
- 财经大学(57288)
- 基金
- 项目(326499)
- 科学(257465)
- 基金(238942)
- 研究(236788)
- 家(209244)
- 国家(207512)
- 科学基金(178266)
- 社会(150849)
- 社会科(142987)
- 社会科学(142948)
- 省(125824)
- 基金项目(125377)
- 自然(116222)
- 自然科(113564)
- 自然科学(113531)
- 自然科学基金(111538)
- 教育(108688)
- 划(106168)
- 资助(99308)
- 编号(94790)
- 成果(77418)
- 重点(73477)
- 部(72631)
- 发(68983)
- 创(68501)
- 课题(65797)
- 创新(63752)
- 国家社会(62781)
- 科研(62536)
- 教育部(62295)
- 期刊
- 济(227562)
- 经济(227562)
- 研究(149589)
- 中国(98113)
- 财(80817)
- 学报(79047)
- 农(76839)
- 管理(75696)
- 科学(73054)
- 大学(60776)
- 学学(57468)
- 农业(52273)
- 教育(50635)
- 融(49565)
- 金融(49565)
- 技术(43403)
- 财经(39323)
- 经济研究(36664)
- 业经(36473)
- 经(33795)
- 问题(29581)
- 业(29544)
- 技术经济(24801)
- 版(24006)
- 贸(23760)
- 现代(22480)
- 世界(22440)
- 科技(22352)
- 理论(22294)
- 财会(22077)
共检索到7445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奔宇 黄和亮 钟琳 陈思莹
中国“高货币化之谜”是经济学界关注的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从企业货币使用效率视角亦即企业货币化率(企业现金持有/企业产出)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基于我国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企业货币化率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和经营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企业短期负债率偏高推升了企业货币化率。企业短期负债占比提升,导致企业在相近规模、结构和产出条件下,需要持有更多现金,从而推升了企业货币化率。第二,企业货币化率受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显著。企业经营效率提升会提高企业货币使用效率,降低货币化率。上述研究结论的启示:货币政策调控除了在总量上发力、控制货币数量增长之外,还可以通过结构性政策工具来影响企业行为,优化宏观货币化率;要进一步发挥信贷政策导向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将信贷资金优先配置给经营绩效较高的企业,提升企业货币使用效率,达到降低货币化率的效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通过将政府对银行体系的补贴和担保因素引入Mckinnon的最优货币化模型,本文初步认定政府对银行体系的控制是导致中国高货币化结果的基本原因。而基于BaileyCagan函数的提示,本文进一步发现,在政府对银行体系实施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内部货币扩张具有与外部货币扩张不同的货币需求“预算约束”和福利后果。其要害是,它可以兼容在货币化进程原本存在显著利益冲突的政府和居民部门的效用,从而使得中国的高货币化与货币价格的稳定并行不悖。本文的结论是,由于中国的高货币化具有十分特殊的金融制度内涵,因此既不能简单夸大其负面效应,也不能过高期望数量调整政策的效果。合理的做法应当着眼于调整政府、银行体系与居民部门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彭方平 连玉君 胡新明 赵慧敏
中国的高货币化现象一直是国内各界争论不休的热点问题之一,但现有研究从理论和经验上都无法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本文尝试从微观货币需求角度,对我国的高货币化之谜给出新的解释。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微观货币需求表现出明显的规模不经济,相比于其他国家,我国货币需求规模弹性明显偏高,且规模越小的企业受到的融资约束越严重,导致其货币需求规模弹性也越大;(2)我国货币需求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卡甘效应,且通货膨胀率越高,卡甘效应越显著。上述实证结果意味着,金融市场与制度的不成熟,加之近年来,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相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较低的通胀率,使得信贷驱动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引起超高的通货膨胀,是造成我国高货币化...
关键词:
货币需求 卡甘效应 通货膨胀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舒悦 刘悦 张际
本文以上市企业微观杠杆率为切入点,探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这一当前重要且面临重大变革的供给侧要素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以融资平台负债度量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可以通过银行信贷挤出和利率扭曲两种机制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从而显著降低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此外,相较而言,货币政策传导效率降低对民营企业和小规模企业融资的影响更大,是导致当前民营和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 地方政府债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宝东 邓晓兰
本文基于治理全球金融危机与常规货币政策失效的大背景,探讨公共债务货币化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影响机制,选取了五个国家和地区2008—2015年的月度数据建立面板VAR模型,结合对美国和日本的个案,实证分析了公共债务货币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公共债务货币化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具有短期的脉冲式影响,且传导渠道的作用效果并不一致,增加货币供应量和市场信心的作用较为明显;美国公共债务货币化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传导机制畅通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表现在直接融资市场活跃弥补了商业银行"惜贷"的负面影响,而日本则由于传导机制的不畅和间接融资的局限性未取得预期效果。最后,提出中国应该正确认识并合理利用公共债务货币化,改善国内金融环境、促进直接融资发展以及完善国债和地方债市场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宝东 邓晓兰
本文基于治理全球金融危机与常规货币政策失效的大背景,探讨公共债务货币化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影响机制,选取了五个国家和地区2008—2015年的月度数据建立面板VAR模型,结合对美国和日本的个案,实证分析了公共债务货币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公共债务货币化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具有短期的脉冲式影响,且传导渠道的作用效果并不一致,增加货币供应量和市场信心的作用较为明显;美国公共债务货币化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传导机制畅通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表现在直接融资市场活跃弥补了商业银行"惜贷"的负面影响,而日本则由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宇伟 范从来
本文将中国的总量货币从经济部门角度进行了分解,先用宏观层面的分解数据研究了企业部门货币需求,再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7—2014年的数据对企业的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了实证检验,为宏观现象提供了微观层面的解释。实证结果显示,样本期内企业的货币需求呈现规模经济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来,行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金融市场的发展、货币政策等因素共同影响了中国企业部门的货币需求,并使该部门M2/GDP逐渐由上升转变为下降趋势。企业部门的货币持有能解释2009年以前总量M2/GDP的变动,但对2009年后该指标的再度上升没有明显贡献。据此推论,在货币增速持续下滑的背景下,不能将近年来中国货币化率的攀升仅仅...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晓兰 李铮 黄显林
公债货币化对利率的影响关乎金融市场稳定和实体经济调控效果。基于债券供需关系构建分析公共债务货币化对利率水平的影响模型,研究发现在公债货币化是外生的情况下,公债货币化会降低利率;当公债货币化内生于经济体时,公债货币化对利率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基于美国经验的实证结果表明:美联储的公债货币化具有内生性,长期中没能降低利率,短期内对利率的冲击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持续性。但不能据此完全否定公债货币化政策,而应辅以其他货币政策手段加强公债货币化的调控效果。
关键词:
公共债务货币化 利率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志杰
近年来,我国的高货币化之谜一直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对我国经济虚拟化进程与货币化率之间的宏观与省级微观数据的分析和比较,认为经济虚拟化对货币化率的作用机制不但来自于货币需求方面,更重要的在于虚拟经济特殊的GDP创造机制,同时依据作用机制构建理论模型。其次,利用1996-2014年31个省市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经济虚拟化进程对货币化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针对虚拟化进程与货币化率之间趋势差异和2008年后货币化率的快速上升进行分析,认为我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是导致差异
关键词:
经济虚拟化 货币化率 货币需求 GDP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洋
外生货币供给是主流理论分析的一个缺陷。本文考察了内生货币理论的起源、发展、争论和症结,提出一个基于宏观存量-流量结构的资产抵押和收入预期一致的内生货币假说,重新解释了货币数量论和收入流通速度。由此对M2/GDP的"中国之谜"提出新的解释:水平高源于高投资、高负债、低工资份额和低资本回报的增长模式;而持续上升源于增长数量和增长质量的不一致,在缺乏企业破产机制和资产价值重估的情况下,形成经济增长越快、居民储蓄越多而不良信贷越高的悖论,固定汇率制下的外汇占款大幅攀升恰好弥补了企业的现金流不足,并进一步造成M2/GDP畸高。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秀萍 付兵涛 韩立彬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高货币比率快速升高,更是出现了经济增长率下滑的趋势。文章从信贷传导机制的角度对中国的高货币化率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述评。结果表明,特殊的融资体制与投资低效是造成高货币化的深层原因,具体表现为信贷资源错配和资本产出效率的下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星 韩鑫韬
本文根据新古典资本需求理论和实际余额效应理论建立了一个包含投资需求和投资效率的前瞻性泰勒规则模型,并构造了一个反映企业投融资需求状况的企业综合状况指数,将其引入扩展的前瞻性泰勒规则模型,然后从宏观和行业两个层面对加入企业综合状况指数的前瞻性泰勒规则进行了检验和比较。研究发现:(1)前瞻性利率传导的企业资产负债表渠道基本有效,短期名义利率对于超过80%行业的企业综合状况指数缺口的反应系数显著,但对不同行业的反应差异较大;(2)短期利率对企业综合状况的反应系数较小,而对通胀缺口和产出缺口的反应系数相对较高,显示货币当局调整利率可能更多的是针对通胀缺口和产出缺口反应;(3)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反应不足",其对股价的反应系数非常小,对房价的反应系数不显著。
关键词:
前瞻性 货币政策 泰勒规则 资产负债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黄志忠 谢军
本文以2002—2010年期间深沪上市公司季度数据为基础,从区域金融发展的角度评估了宏观货币政策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从企业投资层面考察了宏观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文章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了企业扩张投资,通过降低企业投资内部现金流敏感性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改善了企业金融生态环境。2)区域金融市场的发展激励了企业扩张投资,营造了良好的企业金融生态环境,从而有效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压力。3)区域金融市场的发展强化了宏观货币政策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优化了宏观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本文的研究发现为宏观货币政策及其区域效应的传导机制提供了企业投融资层面的微观证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章元 段文 程郁
货币政策的产业异质性效应对于制定宏观货币政策和理解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研究多基于宏观数据展开且未达成一致结论。本文首先基于要素密集度差异的利率传导渠道和所有制差异的融资约束渠道分析货币政策对工业和服务业企业的要素投入决策和产出规模的差异性影响,然后使用中关村2001—2012年企业面板数据,采用三重差分法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第一,宽松货币政策会刺激高新技术企业增加资本和劳动投入,进而扩大产出,但对工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刺激作用大于服务业高新技术企业;第二,宽松货币政策提高了高新技术企业资本深化程度,且工业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本深化加深程度更显著,同时其显著降低了工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劳动者报酬份额,但对服务业高新技术企业无显著影响;第三,机制检验表明,这种异质性影响是利率传导渠道和融资约束渠道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的研究与基于加总时间数据及上市公司数据的研究形成互补,研究结论意味着瞄准经济增长率的货币总量控制目标应该与时俱进地考虑经济结构与社会发展目标的转变。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邓晓兰 黄显林
根据财政和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内在关联性建立公共部门预算约束分析框架,研究债务货币化与财政可持续性的互动影响机理,发现财政赤字和债务水平及其合理组合关系决定央行债务货币化空间的选择;央行债务货币化又通过影响宏观变量的途径反过来影响政府的财政可持续性状况,并以美国1949-2011年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揭示对我国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国债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