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37)
2023(11893)
2022(10177)
2021(9564)
2020(7942)
2019(18691)
2018(18344)
2017(34963)
2016(19088)
2015(22345)
2014(22826)
2013(22942)
2012(21891)
2011(20118)
2010(20560)
2009(19347)
2008(19487)
2007(17917)
2006(16010)
2005(15068)
作者
(57664)
(48382)
(48129)
(46490)
(31048)
(23160)
(22068)
(18733)
(18291)
(17545)
(16737)
(16197)
(15635)
(15514)
(15389)
(15039)
(14182)
(14182)
(14121)
(14019)
(12333)
(11880)
(11805)
(11154)
(10923)
(10919)
(10665)
(10580)
(9867)
(9615)
学科
(104006)
经济(103918)
管理(52609)
(48365)
方法(40130)
(37658)
企业(37658)
数学(35708)
数学方法(35385)
中国(27538)
(24234)
地方(22047)
(21918)
(19564)
贸易(19550)
(19088)
(19050)
(18955)
业经(18689)
(16073)
银行(16050)
(15779)
金融(15777)
农业(15556)
(15416)
地方经济(14108)
环境(13594)
(13491)
(12978)
(12539)
机构
大学(294210)
学院(292634)
(137980)
经济(135291)
研究(107630)
管理(106259)
理学(88892)
理学院(87849)
管理学(86505)
中国(86072)
管理学院(85942)
(63246)
(63192)
科学(60600)
(55823)
研究所(49688)
财经(49523)
中心(48818)
(46575)
(45797)
经济学(44977)
(44783)
北京(41451)
经济学院(40364)
业大(38123)
(37821)
师范(37517)
(37458)
财经大学(36325)
农业(36201)
基金
项目(175640)
科学(137379)
研究(131285)
基金(127844)
(110256)
国家(109359)
科学基金(92324)
社会(84715)
社会科(80296)
社会科学(80272)
基金项目(65963)
(65764)
教育(60078)
自然(56250)
(55600)
自然科(54915)
自然科学(54896)
资助(54465)
自然科学基金(53936)
编号(52720)
成果(44572)
(40693)
重点(39766)
(39417)
课题(37308)
国家社会(35908)
(35362)
教育部(35200)
中国(34611)
(34138)
期刊
(163805)
经济(163805)
研究(98048)
中国(61148)
(50107)
(42801)
学报(41655)
管理(40169)
科学(39088)
(33957)
金融(33957)
大学(31570)
学学(29439)
教育(29317)
农业(28227)
经济研究(27199)
财经(26645)
技术(26057)
业经(23431)
(23170)
问题(21990)
(20231)
国际(18057)
世界(17085)
技术经济(16892)
统计(15588)
(15585)
理论(14519)
经济问题(13783)
商业(13683)
共检索到469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双双  
根据《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a)款(ii)规定,在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调查确定可比价格时,中国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以第三国价格作为确定倾销的正常价值。同时第15条也做出规定,该歧视性条款将在中国入世15年后废除。一种观点认为这一规定意味着中国将在2016年底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认可。然而近年来围绕中国在2016年底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国内外又掀起了争论。本文在考察中国入世条款中"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由来的基础上,梳理近年来的主要争论,并分析"非市场经济地位"歧视性反倾销条款对中国经贸的影响,最后针对部分国家拒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提出中国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芳   邹俊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发展,我国出口产品遭受国外反倾销的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重要原因是,我国在“入世”15年内应对反倾销时仍将受到“非市场经济地位”制约。本文以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为研究对象,参照国际上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界定,分析非市场经济地位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其产生的根源,进而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庭东  
本文对当前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由来及国内学者对有关该问题实质的探讨作了梳理,提出“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实质不仅仅是一个贸易壁垒这样的技术层面的问题,也不单纯是一个国际政治层面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乎中国和平崛起、世界经济格局大转变的战略问题。其实质是在中国经济崛起、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形成过程中,发达国家为促使中国经济建立与其相容的竞争规则,进而构建新的世界经济协调机制的战略博弈。最后,本文就中国面临的“非市场经济地位”这一挑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杜晓郁  
一段时期以来,“非市场经济地位”一词屡屡见诸报端,一些学者甚至将“入市”与“入世”相提并论。面对来自不同方向的不同声音,必须理性地分析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文章从非市场经济地位的性质入手,分析了非市场经济地位与反倾销的关系,从而提出要采取战略上重视、战术上轻视的对策主张,使我们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掌握主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贺艳  
作为较成功的转型经济体,中国至今仍被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但是,《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d)款明确规定,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待遇应于入世后15年终止。2016年12月11日之后,中国即将步入"后非市场经济时代"。届时,第15条(d)款对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将产生怎样的法律影响,面对美欧等国坚持否定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态度,我们又应采取何种策略以应对,这些问题都需要全面深入研究,因为未雨绸缪方能有备而无患。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彭德雷  
"非市场经济地位"是中国入世遗留的最后关键性问题。国内普遍认为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将于2016年自动到期。随着日期的临近,针对该问题的争论日趋激烈,一些欧美学者认为"非市场经济地位"并非自动终止,如提出非市场经济待遇适用的"举证责任倒置论"。本文认为2016年后"非市场经济地位"的法律适用应由"特别法"转向"一般法",终止对中国的歧视性实践。尽管如此,国内仍有必要继续系统探究《加入协定书》第15条的合理解释,关注WTO对该问题最新的司法裁判;预判可能面临的争议,并从WTO立法和司法、跨国诉讼等层面探讨可能的应对路径。同时,任何真正的改革都应是市场取向的改革,中国应继续坚持市场化发展和改革的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冯涛  
非市场经济地位已成为外国对华反倾销的重要因素,给我国的外贸经济造成了直接的损失。非市场经济地位具有模糊性和矛盾性,我们既不能对其置之不理,也不能将争取市场经济地位视为解决全部贸易摩擦的唯一法宝。根据国内外的经验,我国应当在WTO体制内外,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和企业的作用,通过贸易、经济和政治等途径应对我国非市场经济地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中美  
中国已成为每年遭受反倾销调查数目最多的国家。在反倾销调查中,中国企业一般被适用非市场经济的歧视规则,这一规则使得中国产品更容易被确认为倾销并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在自由贸易观点与贸易保护观点并存的情况下,中国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处于摩擦的中心。中国目前要做的是改变在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中的被动地位,从政府与企业两个层面争取更公平的贸易环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亚洲  马广奇  
在全球反倾销调查中,中国在2016年底之前已经被调查过21次,是全球被调查最多的国家,并且10次进行全球反补贴调查。近几年,经济方面学者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5年的一些情况,激烈地讨论中国在欧美国家中占据的经济地位,很多学者认为中国之所以一直被列入全球反倾销调查国家的名单中,是因为中国一直处于劣势地位,进而影响中国商品出口销量。其实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成立,因为没有任何调查数据显示市场经济地位影响出口贸易销量。因此,本文通过研究一些实际案例,分析经济地位是否影响出口贸易销量,并制定相关政策帮助中国能够占据优势地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石士钧  
我国入世时接受“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条款”,主要是WTO的相关规定在四个方面大大制约了我国在具体谈判中的回旋余地。国内对该条款作了影响甚大的误读或曲解,它对我国出口的羁绊作用被过分夸大,而它为防止被滥用所采取的手段和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却被忽略或低估。围绕如何正确对待该条款的问题,还可从中获得一些重要的启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屠新泉  李帅帅  
美国在反倾销实践中一直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并在对华反倾销中使用"替代国"成本计算方法。国内外学者均认为这种替代国做法会对反倾销税率和我国出口贸易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然而,由于难以将非市场经济地位这一因素单独剥离出来,目前仍然缺乏对非市场经济地位到底对中国遭受反倾销以及中国对外贸易有多大影响的量化分析。因此,文章尝试以对华反倾销最多且一直使用替代国做法的美国为例,筛选出在同一案例中同时涉及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反倾销案例,通过比较中国和市场经济国家的同一出口产品被征收不同反倾销税率的情况以及这些反倾销税对我国对美出口的影响,从而尽可能准确分析非市场经济地位因素如何导致中国企业在美国反倾销中遭受歧视以及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对美出口,以此直观衡量其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灏  
本文对反倾销领域的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进行了解读,并以美国商务部于1995年1月到2010年6月期间终裁的85起对华反倾销案件为研究样本,统计了这些案件的普遍税率和单独税率,共计1175个裁决结果,采用关联分析方法针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对反倾销裁决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对美国商务部肯定性裁决结果无显著影响,但对反倾销税率高低的裁决有显著影响。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易小准   王磊   洪晓东   索必成  
近些年美国在世界贸易组织(WTO)中针对中国鼓噪所谓的“非市场经济”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冷战思维复活,试图将其国内法中对华贸易歧视政策在WTO中多边化,在WTO中边缘化中国,遏制中国的崛起。然而,多边贸易体制中并无界定成员方经济体制的规则。历史上,多边贸易体制曾以灵活务实的方式接纳几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但为其设置了特殊的歧视性成员条件,使其无法获得无条件最惠国待遇,这些国家成为多边贸易体制中的“二等公民”。而中国的情形与之完全不同,中国加入WTO并与其他成员方之间完全适用WTO规则,获得无条件最惠国待遇,与各成员方拥有平等地位。在中国加入WTO的谈判过程中,WTO全体成员对中国经济体制是否符合多边贸易体制、中国是否能够履行加入WTO的承诺,进行了多次冗长的审查,并得出积极肯定的结论。中国加入WTO的谈判过程,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也是WTO成员方就“中国经济融入建立在开放和市场导向政策以及履行乌拉圭回合协议所列各项承诺基础上的世界贸易体制”达成共识的过程。近几年在WTO中针对中国鼓噪的“非市场经济”问题,是别有用心的伪命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瑛  吴楠  
"非市场经济"及随之而来的替代国方法给中国应对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带来重大困难。WTO的多边贸易协定并未界定"市场经济"和"非市场经济",只是规定了使用替代国方法的前提,而中国的入世特别承诺又放宽了替代国方法的适用。在WTO框架外,自贸协定不失为一种突围之法,在中国已经签订的自贸协定中,也不乏排除适用替代国方法、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实例。在未来的自贸协定谈判中,包括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协议签订中,可以通过规则设置排除替代国方法的使用进而促进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正式承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