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81)
2023(8833)
2022(7588)
2021(7118)
2020(6135)
2019(14767)
2018(14406)
2017(27623)
2016(15012)
2015(17442)
2014(17549)
2013(17894)
2012(16943)
2011(15648)
2010(15419)
2009(14503)
2008(14678)
2007(13020)
2006(11126)
2005(10235)
作者
(44208)
(37151)
(37018)
(35644)
(23622)
(17735)
(17124)
(14506)
(14053)
(13090)
(12772)
(12430)
(11953)
(11874)
(11724)
(11684)
(11207)
(11007)
(10758)
(10721)
(9315)
(9121)
(9071)
(8606)
(8424)
(8395)
(8166)
(8101)
(7526)
(7443)
学科
(70600)
经济(70540)
管理(37787)
(36638)
方法(35074)
数学(31876)
数学方法(31642)
(28369)
企业(28369)
中国(20429)
(17676)
(16840)
贸易(16832)
(16477)
(15936)
(12974)
业经(12715)
(12649)
农业(11376)
地方(11340)
(11258)
银行(11236)
(10898)
金融(10896)
(10804)
(9776)
环境(9465)
(9361)
财务(9328)
财务管理(9304)
机构
大学(227659)
学院(223247)
(104174)
经济(102318)
管理(83255)
研究(82396)
理学(71425)
理学院(70611)
管理学(69519)
管理学院(69102)
中国(65812)
(48635)
科学(47790)
(45794)
(42424)
研究所(38632)
(37788)
中心(37644)
财经(36864)
经济学(34447)
(33751)
北京(31616)
业大(31512)
(31327)
经济学院(31315)
农业(29941)
(28595)
(28481)
师范(28219)
财经大学(27561)
基金
项目(144583)
科学(113536)
基金(107384)
研究(104905)
(93882)
国家(93203)
科学基金(78541)
社会(68125)
社会科(64774)
社会科学(64754)
基金项目(55969)
(52681)
自然(49240)
教育(48146)
自然科(48108)
自然科学(48091)
自然科学基金(47283)
(45968)
资助(45713)
编号(41020)
(34280)
成果(34151)
重点(33048)
(31399)
国家社会(29545)
(29476)
教育部(29470)
中国(29402)
课题(28371)
科研(28083)
期刊
(109102)
经济(109102)
研究(69059)
中国(42210)
(34790)
学报(34588)
(33512)
科学(31946)
管理(28737)
大学(25933)
(25130)
金融(25130)
学学(24366)
农业(22700)
教育(19630)
经济研究(19305)
财经(18745)
技术(18591)
(16247)
(15406)
问题(15159)
业经(14920)
国际(13780)
(13466)
世界(13020)
统计(12019)
技术经济(11908)
理论(10871)
(10215)
(10176)
共检索到334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郑小胡  
本文通过运用一个新模型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对中国“超额货币”的成因进行综合分析并得出其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 :经济生活中用于交易的货币占货币总量的比例下降 ,经济的货币化程度增大 ,货币流通速度及其变化率下降 ,自由物价与官方物价的比值增大。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正  
本文从境外人民币流程和存量规模不断扩大的视角,分析"中国超额货币之谜"之成因。从宏观经济环境变迁和微观经济主体交易行为两个层面,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境外人民币流通规模扩张的原因;系统总结和归纳了现有文献中"直接法"和"间接法"下测算的境外人民币的流量和存量的规模,并从理论上阐述了人民币境外存量与超额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运用货币乘数理论,估计和测算了1997~2009年间滞存境外的人民币通过乘数作用实际所创造的货币供给。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东  
超额货币一直是理论界有争议的话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关于超额货币成因的几种理论假说 ,然后从理论及实证的角度对货币化假说提出了置疑。在此基础上 ,作者建立了一个综合模型 ,试图对超额货币成因作出精确的解释。最后文章从模型应用的角度出发 ,探讨了超额货币对我国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等重要经济因素的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智  邱念坤  
中国的超额货币一直是理论界颇有争议的话题,因而关于超额货币成因的理论假说有很多种。基于对以往的理论假说进行总结与质疑的基础上,利用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与价格弹性对交易方程式进行调整,并利用中国1991-2003年的数据对调整后的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与价格弹性的变化是导致中国超额货币存在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和立道  范修礼  
本文是笔者看到自2008年10月以来中央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应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式,对当前形势下采取扩张措施可能对未来物价带来的影响进行思考。在研究过程中,应用传统的费雪货币供应方程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货币供给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中国在过去30年来一直存在超额货币供给状况,即在中国,从货币角度考虑一直存在通货膨涨的陷阱。另外,通过对货币超额供给可能带来的问题分析,联系当前国内所采取的以确保未来经济较高速度平稳增长的扩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得出中国国内市场在未来短期内可能产生通货膨胀的结论,同时也说明为消除金融风暴影响、确保经济增长采取扩张性措施时要谨防通货膨胀。在政策制定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马方方  高明宇  
中国在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实际经济运行中一直存在超额货币,按照货币主义"通货膨胀始终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观点,超额的货币势必会引发通货膨胀,但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却多年处于低位。针对中国货币的这一现象,本文通过引入虚拟经济及广义货币流通速度等因素对交易方程式进行修正,在此基础上测算中国超额货币供给。修正后的计算结果表明,以证券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部门的引入明显降低了M1、M2两个货币层次出现超额货币供给的频率。接着,本文运用计量模型对中国超额货币的一种解释——"金融资产囤积假说"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虚拟经济部门的加入,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起到了一定的分流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同春  赵东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虎城  
我国超额货币供给现象源于基础货币快速增长和货币乘数不断攀升的综合作用,外汇占款增长引发基础货币被动投放和商业银行信贷持续扩张,进一步加剧了超额货币供给。缓解超额货币供给现象,需要稳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减轻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投放的压力;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降低企业融资对银行信贷的依存度;积极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支持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平  
文章从股市发展产生的货币需求角度 ,重点对我国货币金融领域存在的超额货币供应现象进行了实证分析 ,认为股市确实吸纳了一部分超额货币供应量。最后对超额货币供应现象及其不良后果的治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高倩倩  郑建军  
文章分析并比较了东亚中日韩三国货币-产出比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内在推动力,发现从指标水平值看,中日两国一致性较强,都具有较高的货币-产出比,而韩国则差异明显;从指标增长率和主要影响因子看,中日韩三国呈现出互有交叉的共同性。在此基础上,该文认为,中国超额货币现象是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缺失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动在货币变量上的现实折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牛秀起  
"超额货币"是我国转型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现象。本文在回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金融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特有体制背景和改革路径影响货币供给机制、货币需求的机制,分析了我国独特的制度变迁过程、产业升级模式以及微观金融体制在"超额货币"形成中的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平  王玉华  
货币国际化是发行国(地区)政治经济实力提升的表现和结果,是其国际政治经济权力增强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也是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修正。货币国际化战略的实施需要满足一系列内核条件和支撑条件,这些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货币国际化的收益和成本。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和不平衡性引致了改革的需求,也为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国际化提供了契机。货币国际化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货币发行主体应该根据已经具备的条件,并在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础上实现货币国际化的时间演进、层次深化和空间拓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云星  
中国两大现象引起世界的关注,高额储蓄与庞大的金融规模(M 2),本文将系统的研究其各自的成因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无论城镇还是农村均存在严重的流动性约束,并且通过G M M计量分析,发现存在强烈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并通过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S V A R)模型,发现预防性储蓄是推动超额货币增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健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采用货币滞存法对广东2003—2011年间的超额货币情况进行测算,进而运用平稳性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冲击响应等方法对超额货币和实体经济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看广东省超额货币与实体经济存在反向的协整关系,当超额货币上升(下降)1%时,实体经济会下降(上升)0.6%左右,因此,应当关注超额货币对实体经济产生的长短期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