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42)
- 2023(14237)
- 2022(11690)
- 2021(10847)
- 2020(9290)
- 2019(21715)
- 2018(21135)
- 2017(40751)
- 2016(22075)
- 2015(24841)
- 2014(24779)
- 2013(25030)
- 2012(23370)
- 2011(21129)
- 2010(21320)
- 2009(20298)
- 2008(20862)
- 2007(18701)
- 2006(16393)
- 2005(15395)
- 学科
- 济(107664)
- 经济(107551)
- 业(91094)
- 企(81848)
- 企业(81848)
- 管理(77132)
- 方法(49020)
- 数学(39565)
- 数学方法(39306)
- 财(34021)
- 农(31496)
- 业经(31206)
- 中国(28203)
- 务(23731)
- 财务(23711)
- 财务管理(23676)
- 企业财务(22470)
- 贸(22384)
- 贸易(22375)
- 农业(22068)
- 易(21837)
- 制(21813)
- 技术(18913)
- 和(18282)
- 学(17760)
- 理论(17722)
- 策(17475)
- 划(16837)
- 地方(16503)
- 体(16376)
- 机构
- 学院(333536)
- 大学(332399)
- 济(153538)
- 经济(150981)
- 管理(132376)
- 理学(113539)
- 理学院(112408)
- 研究(111447)
- 管理学(111029)
- 管理学院(110397)
- 中国(89526)
- 财(71670)
- 京(69533)
- 科学(63365)
- 财经(57124)
- 所(56161)
- 农(54452)
- 经(51967)
- 研究所(50530)
- 中心(49963)
- 江(49769)
- 经济学(48957)
- 业大(45180)
- 北京(44314)
- 经济学院(44297)
- 农业(42876)
- 财经大学(42275)
- 范(39456)
- 院(39352)
- 师范(39100)
- 基金
- 项目(210657)
- 科学(168525)
- 基金(156935)
- 研究(156174)
- 家(135161)
- 国家(134014)
- 科学基金(116263)
- 社会(103739)
- 社会科(98529)
- 社会科学(98503)
- 基金项目(82134)
- 省(80029)
- 自然(72529)
- 自然科(70886)
- 自然科学(70865)
- 教育(70770)
- 自然科学基金(69737)
- 划(66869)
- 资助(64581)
- 编号(61336)
- 成果(49631)
- 部(48972)
- 重点(47370)
- 创(46347)
- 发(45762)
- 国家社会(44201)
- 业(43517)
- 创新(42656)
- 教育部(42606)
- 课题(41564)
- 期刊
- 济(170971)
- 经济(170971)
- 研究(102043)
- 中国(61246)
- 财(59548)
- 管理(51832)
- 农(50258)
- 学报(46276)
- 科学(45912)
- 大学(35924)
- 学学(34052)
- 农业(33982)
- 融(32338)
- 金融(32338)
- 财经(30126)
- 技术(29387)
- 经济研究(28322)
- 教育(27659)
- 业经(27312)
- 经(26139)
- 问题(23242)
- 贸(21269)
- 业(21131)
- 技术经济(20112)
- 世界(18592)
- 国际(18034)
- 统计(16337)
- 商业(16011)
- 现代(15956)
- 财会(15664)
共检索到502368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进猛 沈志渔 陈梅
本文分析了中国企业跨国投资时资本结构安排的理论依据,结合了权衡理论和上下游投资假设,综合考虑税盾、代理成本以及国与国之间的风险差异,得出如下结论:当中国企业向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市场化国家投资时,应该实行低负债的资本结构,主要因为东道国公司所得税税率比中国低,债务税盾效应减小,而且跨国经营的代理成本加大,债务融资难,以及向这类下游国家投资的风险加大;当向发达国家投资时,应该实行高负债的资本结构,主要因为发达国家的公司所得税税率比中国高,债务税盾效应上升,而且向这类上游国家投资的风险减小。在现实中,中国企业主要是向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市场化国家的下游投资,应采用低负债的资本结构,情况也确实如此。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海恩
中国石油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的需要,也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全球范围参与石油资源配置、提升企业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战略选择,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进一步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同时确保效益,运用SWOT方法对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对自身的优劣势以及外部环境带来的机遇和威胁进行了梳理,为科学制定"走出去"策略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石油企业 SWOT “走出去”战略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洪俊杰 黄薇 张蕙 陶攀
本文首先从国际商务和国际经济学两个角度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行了概述;然后结合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实际,从资源论、产业组织论、制度论的角度进行了理论探索以及实证经验的总结。文章发现现阶段中国走出去的企业没有明显的资源优势;产业环境对中国企业国际化有重要影响,能部分地解释中国企业的走出去行为;制度因素是影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走出去 资源论 产业论 制度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名俭 唐静
随着经济全球化逐步加深和中国旅游市场日渐开放,跨国旅游企业凭借自身的诸多优势纷纷加快了对中国旅游市场份额的争夺,使得中国旅游企业国际竞争愈加激烈。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具备条件的旅游企业也应充分利用贸易自由化的机遇,主动实施"走出去"战略。旅游企业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的时候,首先遇到的决策性问题是对可选择路径与模式做出最有利的选择。据此,在中国旅游业现有发展基础上,提出中国旅游企业可通过国际旅游接待、分销渠道构建、跨境旅游服务、管理合同、特许经营、绿地投资、收购兼并等七种基本路径"走出去",并根据服务出口、协议签订、资本投入三个划分标准,提出了旅游出口、旅游契约、旅游投资三种"走出去"模式。
关键词:
旅游企业 “走出去” 路径 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冯鹏程
尽管近年来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效果已经开始初步显现,并且围绕该主题的理论探讨也相对较多,但是通过文献回顾后发现,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尚停留在现象层面上,缺乏对走出去战略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尚处于初期研究阶段。本文在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发现目前的研究成果集中在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必要性、动因、战略、模式、问题与对策六大主题上,并且这六个主题的研究成果相对零散。本文在整合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逻辑上理顺了六个主题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了民营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整合分析框架,该框架不仅是对现有研究的扩展与补充,而且为后续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以操作的概念模型与分析框架。
关键词:
民营企业 战略 分析框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静茹 蔡文著
在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中,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仍然是国有企业,因此,研究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必须以国有企业总体特征和现实条件的剖析为基础。由此,文章分析了传统跨国经营理论在指导国有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跨国经营方面的无效性,指出现代跨国公司理论才是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跨国经营的理论选择,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维度论述了如何构建一个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支持体系。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走出去”战略 支持体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胡延坤
近十年来,中国快递业发展迅速,业务量居全球第一。2016年,为中国快递业"上市元年"和"资本元年",这标志进入资本时代,必将由业务量驱动向资本驱动转变。当前,我国快递企业纷纷加快"走出去"步伐。主要面临短板挑战,包括海外市场尚无关键性突破,国际竞争力差距较大,传统产业发展方式不足以支撑,投资并购生态对接风险,国家部门和地方政策存在瓶颈等。本文还提出了中国快递企业应制定相关海外拓展策略的基本思路。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胡延坤
近十年来,中国快递业发展迅速,业务量居全球第一。2016年,为中国快递业"上市元年"和"资本元年",这标志进入资本时代,必将由业务量驱动向资本驱动转变。当前,我国快递企业纷纷加快"走出去"步伐。主要面临短板挑战,包括海外市场尚无关键性突破,国际竞争力差距较大,传统产业发展方式不足以支撑,投资并购生态对接风险,国家部门和地方政策存在瓶颈等。本文还提出了中国快递企业应制定相关海外拓展策略的基本思路。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丁一兵 刘紫薇
本文以企业跨国并购为背景,基于人力资本流动理论,细分人力资本类型和流动路径,对中国人力资本的全球流动与企业微观绩效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并探讨传统的文化差异和新兴的互联网情境的调节作用。利用企业跨国并购记录和人力资本移民数据,本文采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对相关假说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力资本的全球流动显著提升跨国并购企业生产率,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其中,管理类人力资本移民对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强于技术类人力资本移民,流向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对当地中国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大;文化距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即母国与东道国间文化差异越大,越能激发人力资本流动的积极作用;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能够强化人力资本间的联系,加快其流动并促使其发挥积极的生产率效应。本文聚焦中国"走出去"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间的良性互动,为客观评价企业"走出去"微观绩效提供经验证据,为进一步在开放中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改革
[作者]
潘镇
基于知识外溢的理论视角,以2004~2012年对美国的直接投资项目为样本,考察进行逆向投资的中国跨国企业的选址行为,重点检验集聚效应对选址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母国企业集聚效应和当地产业集聚效应都是影响中国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母国企业集聚效应的吸引力高于产业集聚效应的吸引力。在兼并投资模式下,母国企业集聚效应弱化,而当地产业集聚效应增强;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对母国企业集聚效应的响应程度较低。研究结论揭示了集聚效应对中国企业区位决策影响的一般性、非对称性和异质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苏立峰
以产业为基础、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的战略并购代表了第五次并购浪潮的显著特征,文章通过对我国领先制造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战略并购将成为这类企业跨国经营的重要战略,也必然成为现阶段制造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现实途径和必要选择。
关键词:
战略并购 走出去 制造业国际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望
一、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效果虽然中国政府较早就提出"走出去"战略,但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国际竞争格局的限制,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化的"走出去",大部分"走出去"企业局限在大型央企,同时在区域格局上,也主要集中分布在发展中国家。根据国资委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共有108户央企投资涉及境外单位5901户,央企境外资产超过4万亿元。但近年来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境况并不尽如人意,央企海外投资频现巨亏。如2009年9月,中国中铁在波兰高速公路项目亏损4.47亿美元;2011年6月,中国铁建投资沙特轻轨项目亏损41.48亿元等。这些都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失败的典型案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魏澄荣
欧债危机为中国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良好机遇,但中国企业在欧盟的投资也面临企业跨文化冲突、缺乏国际经营管理经验等挑战。因此,政府部门要助力企业"走出去",提升其国际化经营的能力;并在实施"本土化战略"的同时,高度重视投资风险防控。
关键词:
欧债危机 “走出去” 策略 中国企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常娥 卜海
“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企业选择怎样的路径才能不仅“走出去”,而且走得好,已经成为进一步推广和深化“走出去”战略的关键所在。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路径主要有国际市场拓展、境外加工贸易、跨国并购、境外研究开发、海外资源开发、工业小区建设等模式。企业选择和确定“走出去”的路径,必须在平稳渐进的扩张基础上,对目标市场进行充分的环境调查和准确的商情分析,同时准确定位企业“走出去”的目标。政府应该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帮助和引导企业正确地选择和确定“走出去”的路径。
关键词:
“走出去”战略 路径选择 跨国经营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尚庆梅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国企业应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积极稳妥地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各类企业以多种形式“走出去”,以境外投资为龙头,扩大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带动产品、设备和技术出口,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本文就企业如何“走出去”作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
WTO “走出去”战略 “引进来”战略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