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59)
- 2023(8928)
- 2022(7606)
- 2021(7126)
- 2020(6217)
- 2019(14838)
- 2018(14420)
- 2017(28375)
- 2016(15348)
- 2015(17950)
- 2014(17833)
- 2013(18302)
- 2012(17395)
- 2011(15980)
- 2010(15789)
- 2009(14955)
- 2008(15013)
- 2007(13220)
- 2006(11152)
- 2005(10193)
- 学科
- 济(75361)
- 经济(75295)
- 管理(40979)
- 业(40322)
- 方法(40310)
- 数学(37225)
- 数学方法(37030)
- 企(31342)
- 企业(31342)
- 中国(20522)
- 农(18074)
- 财(18001)
- 贸(17562)
- 贸易(17555)
- 易(17159)
- 制(12724)
- 业经(12582)
- 学(12475)
- 农业(11686)
- 融(11641)
- 金融(11639)
- 银(11503)
- 银行(11483)
- 地方(11481)
- 行(10973)
- 务(10962)
- 财务(10947)
- 财务管理(10917)
- 企业财务(10377)
- 和(9761)
- 机构
- 大学(234628)
- 学院(229565)
- 济(109705)
- 经济(107915)
- 管理(88129)
- 研究(81685)
- 理学(76143)
- 理学院(75328)
- 管理学(74381)
- 管理学院(73947)
- 中国(65246)
- 京(48762)
- 财(48734)
- 科学(45802)
- 所(41281)
- 财经(39874)
- 中心(37537)
- 研究所(37472)
- 农(36912)
- 经济学(36714)
- 经(36554)
- 经济学院(33499)
- 江(31763)
- 业大(31447)
- 北京(31380)
- 财经大学(29971)
- 农业(29335)
- 院(28370)
- 范(28184)
- 师范(27938)
- 基金
- 项目(149654)
- 科学(118722)
- 基金(112962)
- 研究(108723)
- 家(97929)
- 国家(97225)
- 科学基金(82935)
- 社会(72356)
- 社会科(68905)
- 社会科学(68887)
- 基金项目(58797)
- 省(53956)
- 自然(51830)
- 自然科(50683)
- 自然科学(50666)
- 教育(50190)
- 自然科学基金(49858)
- 资助(48383)
- 划(46932)
- 编号(41858)
- 部(36267)
- 成果(34632)
- 重点(33830)
- 发(31839)
- 教育部(31630)
- 国家社会(31531)
- 创(30523)
- 中国(30365)
- 人文(29775)
- 大学(29341)
- 期刊
- 济(111256)
- 经济(111256)
- 研究(70453)
- 中国(40543)
- 财(37115)
- 学报(34137)
- 农(32145)
- 科学(32020)
- 管理(29596)
- 融(26363)
- 金融(26363)
- 大学(25923)
- 学学(24431)
- 农业(21686)
- 财经(20881)
- 经济研究(20091)
- 技术(18207)
- 教育(17984)
- 经(17955)
- 贸(16216)
- 问题(15717)
- 业经(15211)
- 国际(14153)
- 世界(13419)
- 业(12894)
- 统计(12688)
- 技术经济(12535)
- 理论(11309)
- 策(10856)
- 商业(10260)
共检索到337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婧 解祥优
应用协整分析方法对中国"货币消失"现象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判断是:当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和股票流通市值的增长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时,广义货币供应量和股票流通市值的增加是推动物价水平上涨的两个重要因素;而当银行中的存款余额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时,会抵消广义货币供应量和股票流通市值的推动作用。中国"货币消失"现象与中国经济主体预防性货币需求较高有密切关系,体现了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项后军 吴丹婷 汤烨斐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货币错配的问题。基于此,笔者以2005—2014年为研究样本期,在分析我国货币错配和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机理的基础上,以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为切入点,研究了货币错配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系,结论如下:(1)我国的货币错配程度在2005年之后呈快速上升趋势,且在2009年第1季度达到峰值49.26%,之后又快速下降至38%左右并在之后整体保持稳定,与样本期内我国汇率变动情况基本一致。(2)我国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与货币错配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且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货币错配都是产出水平及物价水平变动的原因。(3)货币错配对货币政策的价格...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光友
本文选取我国1990—2004年电子货币的样本数据,以及电子货币与货币乘数相关的变量,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电子货币与货币乘数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具有放大效应,增强了货币乘数的内生性,加大了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难度,从而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电子货币 货币乘数 货币政策有效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都红雯 徐斌
以货币乘数理论为依据建立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影响的分析框架,并运用2008-2014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电子货币的发行会影响货币乘数,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不同类别的电子货币对不同层次的货币乘数有不同的影响:卡基电子货币会放大货币乘数m_1和m_2,而网基电子货币会减小货币乘数m_1、放大货币乘数m_2。
关键词:
电子货币 货币乘数 货币供应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花兰
随着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尤其是自2005年以来,网上交易已经成为新常态,第三方支付的应用也日益频繁和常态化。第三方支付和电子货币的应用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支付和结算方式,人们可以跨过银行直接进行支付和计算,这给人们的日常交易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挑战,影响着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速度和效率。文章针对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将经济增长率、现金比率以及第三方支付增长率作为解释变量,将货币流通速度作为被解释变量,通过对变量进行单整检验、协整检验、因果关系检验,最后得到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第三方支付增长率与货币流通速度呈正方向变动的结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艾洪德
对于我国的货币需求问题,在理论上近几年已经有许多人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实证上所做的工作却稍嫌不足,本文仅就此进行一点初步分析. 先给出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 Md=f(Y,P,Ib,Im,U)(1) 式中,Md为货币需求量,Y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收入,P为价格水平,Ib为银行存款利率,Im为金融资产收益率,U为随机变量. 根据理论推断,货币需求量对函数中各独立变量的编导数为:??Md/??Y>0,??Md/??P>0,??Md/??Ib>0,表明货币需求量与实际国民收入、物价水平和银行存款利率成同方向变动;??Md/??Im<0,表明货币需求量与金融资产收益率成反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后启 汪义达
一、引言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前,我国的货币供给理论研究主要考虑作为整体的国家银行的资金收支平衡,从而导出货币发行量主要取决于存贷差的变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两级银行存款准备金制的实行,人们开始从基础货币的乘数扩张效应来分析我国的货币供给,而且关于基础货币的定义以及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已成为货币供给理论研究中的争论焦点。这种基础货币乘数的货币供给理论基本上是接受西方货币学者提出的固定系数理论。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叶景聪
本文运用罗伯特·蒙代尔 (RobertMundell)的最适货币区的理论对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 ,得出了中国目前不具备最适货币区条件的基本结论。因此 ,中国目前也不宜采用人民币对外浮动汇率制度。
关键词:
最适货币区 人民币对外自由浮动 汇率制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义群 周军民 赵旭
国债规模受制于GDP、收入、物价、储蓄、利率、货币量、财政状况等许多因素。在这些因素当中哪些是在扩大国债规模时应当首先考虑的因素呢?在一般的文献当中大多采用GDP来估算国债发行额。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根据1981年~1996年有关国民经济指标统计表中的有关数据建立国债发行额的回归计量模型来分析影响国债发行额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素琴 何国华
本文根据1996~2007年我国短期实际利率、实际有效汇率和真实国内生产总值季度数据构建了我国近年来的货币形势指数,并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货币形势指数比率。结果表明,汇率对产出变动的影响较大,而利率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内外失衡的环境下,应以货币形势指数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的参考指标,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增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灵活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杜鹏
本文在回顾各个学派货币供给理论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货币供给对于物价变动水平的影响。利用中国2001-2010年的经验数据,并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和Pearson、Spearman、Kendall相关性分析发现,货币供给对于价格水平有一定的助推作用,但对资产价格影响甚微。进一步的分析则表明,我国的货币政策对调节价格水平有一定的时效性,而且价格的调控难度也在逐渐增大。
关键词:
货币理论 货币政策 货币供给 价格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伟 温仕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明 朱虹飞
文章从理论上阐释了财富效应形成机理及其股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然后选择上证综合指数和社会消费总额数据为变量,运用格兰杰检验分析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是否有助于刺激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是否有利于货币传导效率。研究发现,我国股市不具备财富效应,货币传导机制还不能从股市渠道影响消费与投资。
关键词:
财富效应 货币政策传导 格兰杰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隋鹤
一、理论基础货币理论的发展源远流长,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货币数量理论(The Quantity theory of Money)。货币数量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的法学家鲍鲁斯(Julius paulus)。但一般认为,法国重商主义者吉恩·鲍丁(Jean Bodin)第一次明确地将价格与货币数量联系起来并正式创立了货币数量论。但货币理论研究中将其系统化并形成货币需求模型的则是马克思、费雪(Irving Fisher)、马歇尔(A.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斐
货币政策条件指数(Monetary Conditions Index)简称MCI,根据汇率和利率两方面的相对变动情况反映货币政策的“宽松”或“紧缩”。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央行已经把MCI作为一种货币政策指示器标量,乃至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我国正面临汇率机制的重大改革,而货币政策条件在更为灵活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下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尝试建立中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条件指数,并对实证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
货币政策条件指数 实际利率 实际有效汇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