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44)
- 2023(9076)
- 2022(7369)
- 2021(6803)
- 2020(5528)
- 2019(12313)
- 2018(11955)
- 2017(21982)
- 2016(11317)
- 2015(12893)
- 2014(12183)
- 2013(12330)
- 2012(11896)
- 2011(11187)
- 2010(11162)
- 2009(10488)
- 2008(10171)
- 2007(8997)
- 2006(8229)
- 2005(7577)
- 学科
- 济(74408)
- 经济(74357)
- 管理(33736)
- 业(29801)
- 企(24129)
- 企业(24129)
- 方法(23913)
- 数学(21519)
- 数学方法(21421)
- 中国(19835)
- 地方(17130)
- 学(13061)
- 农(12969)
- 业经(12899)
- 地方经济(12680)
- 技术(12647)
- 贸(12554)
- 贸易(12544)
- 易(12190)
- 制(10912)
- 财(10899)
- 融(10191)
- 金融(10191)
- 环境(10179)
- 银(10085)
- 银行(10077)
- 行(9902)
- 技术管理(9530)
- 发(8717)
- 农业(8577)
- 机构
- 大学(175380)
- 学院(172762)
- 济(93421)
- 经济(92155)
- 研究(69855)
- 管理(63296)
- 中国(54621)
- 理学(53852)
- 理学院(53202)
- 管理学(52620)
- 管理学院(52265)
- 财(38941)
- 科学(37597)
- 京(36944)
- 所(34634)
- 经济学(32004)
- 研究所(31434)
- 财经(31157)
- 中心(29747)
- 经济学院(28622)
- 经(28559)
- 院(25024)
- 江(24297)
- 北京(24180)
- 财经大学(23159)
- 农(22875)
- 科学院(21764)
- 范(21699)
- 师范(21561)
- 研究中心(19806)
- 基金
- 项目(111583)
- 科学(90513)
- 基金(85353)
- 研究(82356)
- 家(74833)
- 国家(74338)
- 科学基金(63499)
- 社会(58504)
- 社会科(55781)
- 社会科学(55769)
- 基金项目(44003)
- 省(39356)
- 自然(37408)
- 自然科(36601)
- 自然科学(36592)
- 自然科学基金(35979)
- 教育(35572)
- 资助(34242)
- 划(33931)
- 编号(28953)
- 国家社会(26775)
- 部(26364)
- 发(26218)
- 重点(25893)
- 创(25541)
- 中国(25169)
- 创新(24434)
- 成果(23654)
- 教育部(23158)
- 发展(22116)
共检索到274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汪红驹
1.经济增长告别过去两位数高增长模式,进入次高增长阶段,官方文件对此的表述是经济增长进入换档期。2001~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年平均值为10.4%;从2012年初至2014年初,各个季度的GDP增长率都在7%~8%之间,2014年一季度GDP增长7.4%。根据"十二五"规划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只要年均7%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秦天程
国外有关研究都指出经济增速回落是经济新常态最基本的特征。中国经济新常态不能脱离全球经济的大背景,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回落至中高速增长的区间,但中国的新常态不同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新常态,而是有自己的鲜明特征和特殊内涵。笔者认为,其实质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挺 李志中 张媛
本文分析了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并展望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趋势。研究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和层次发生了很大变化,投资结构得到改善,质量有明显提升。中国企业顺应国内经济转型,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并在全球范围内构建自主产业价值链。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驱动和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还将保持快速增长。同时为政府制定政策和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国际产能合作 全球价值链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严军
随着中国经济创新驱动发展、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上海市的经济运行也将呈现出全新的发展路径。在分析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历程作了理论归纳和问题梳理。文章认为:近期上海经济运行的态势,具有各种所有制竞相发展、市场机制的作用进一步发挥、上海自贸区引领改革开放、上海四个中心的功能已初步具备、上海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服务经济结构演变进入新阶段、城市功能软与硬兼施、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百姓、风险预控式社会治理、全方位服务国家战略等十大特征。
关键词:
上海经济 新常态 特征 内涵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国
目前,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概念界定涉及到了中国经济旧常态和世界经济新常态这两个重要概念。在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成因进行研究时,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分别加以分析。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特征的研究不但需要整体上的把握,而且应当从不同的层面进行分析。在未来的研究中,一方面,目前的一些研究结论应得到修正,研究中现存的一些分歧通过沟通交流可能会有所减少;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对经济新常态的举措研究应当加强,中国省级层面应加强总结经济新常态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
中国经济新常态 概念 成因 特征 综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健生 魏静
我国经济正在步入增长减速、结构优化和创新驱动的"新常态"下,作为西部内陆地区四川省的经济发展将会呈现新特征。本文首先梳理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新常态"研究的主要观点,并结合四川省"十三五"经济发展阶段的特点,归纳出"新常态"下四川省经济发展的八个新特征,提出四个方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即优化所有制结构改革以构建增长的微观基础,完善市场体系以建立公平的准入制度,转变政府职能以创造宽松的政策条件,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以平衡城乡区域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洪梅 王金秋 李明
由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与吉林财经大学主办,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5届年会暨"中国经济新常态:特征与趋势"理论研讨会于2015年6月6日-7日在吉林财经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光明日报社、《马克思主义研究》杂志社、《经济纵横》杂志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全国3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学术报刊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黄群慧
2016年我国工业经济呈现出"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总体特征,工业增速下降、工业价格下降、工业企业利润下降的格局有了积极变化,工业行业结构继续呈现向高端迈进态势。但是,对于2017年和未来的中国工业经济而言,工业运行风险概率依然较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任重而道远。中国工业经济将仍然艰难地在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寻求平衡。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黄群慧
2016年我国工业经济呈现出"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总体特征,工业增速下降、工业价格下降、工业企业利润下降的格局有了积极变化,工业行业结构继续呈现向高端迈进态势。但是,对于2017年和未来的中国工业经济而言,工业运行风险概率依然较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任重而道远。中国工业经济将仍然艰难地在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寻求平衡。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捷 饶育蕾
理解经济新常态需要弄清增长与发展的实质及结构关系。在经济生态学看来,增长是经济系统目标变量变动,系统负载能力增长才是发展,都具S形动态特征,构成自相似层级结构,转型升级的结构变迁是个代谢增长和种群竞争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类新常态概念并诠释其学理内涵。中国经济新常态兼具后两类新常态特征,具备成功转型升级的条件;新常态下投资驱动依然重要,经济转型要以产业升级为基础,破解市场层面的饱和效应约束是未来发展的问题关键,应增量开拓与革新拓展结合,系统应对国际代谢竞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春根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可以理解为与过去30多年粗放式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经济发展阶段。2014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其准确地阐述为"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睦军 龚勤林
经济新常态标志着宏观经济迈向更高级发展阶段,分析经济转型的方向和动力,发现经济基本面开始发生实质性变化。区域经济伴随宏观经济的深度调整也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经济增速空间分化、空间结构协调发展、增长动力突出创新驱动等重大变化,区域政策作为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的重要手段,需要顺应区域经济新常态积极进行重构。首先阐释区域经济新常态的理论逻辑,进而分析区域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趋势,最后从提高区域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推动空间均衡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创新和技术进步等方面提出区域政策重构的取向,以期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重塑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区域经济 区域政策 空间特征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胡乃武 田子方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的六个基本特征是阶段性增长、质量与效益型增长、创新驱动型增长、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型增长、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增长、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增长。本文以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基础论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能够实现7%左右中高速增长的六个依据是我国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阶段、"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全面深化改革期,这些都为新常态下实现我国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揭示了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前景。
关键词:
新常态 中高速增长 基本特征 主要依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睦军 龚勤林
经济新常态标志着宏观经济迈向更高级发展阶段,分析经济转型的方向和动力,发现经济基本面开始发生实质性变化。区域经济伴随宏观经济的深度调整也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经济增速空间分化、空间结构协调发展、增长动力突出创新驱动等重大变化,区域政策作为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的重要手段,需要顺应区域经济新常态积极进行重构。首先阐释区域经济新常态的理论逻辑,进而分析区域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趋势,最后从提高区域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推动空间均衡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创新和技术进步等方面提出区域政策重构的取向,以期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实现区域经济更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区域经济 区域政策 空间特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建民
进入本世纪1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和人口双双进入了"新常态"。这两个新常态将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道路、模式和步伐。人口变量不仅是影响消费市场的决定因素,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因素还会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影响各个要素市场,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的供给与需求的长期均衡。因此,人口新常态不仅是我国经济新常态形成的决定因素之一,同时也是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的基础性条件。文章在明确我国人口新常态的性质及其5个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从新常态下的人口与经济关系结构入手,分析人口新常态对新常态经济影响的具体路径,探讨人口新常态各种可能的经济后果及应对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