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53)
- 2023(3903)
- 2022(3110)
- 2021(3097)
- 2020(2486)
- 2019(5918)
- 2018(5542)
- 2017(10414)
- 2016(5336)
- 2015(6321)
- 2014(5982)
- 2013(6093)
- 2012(5835)
- 2011(5530)
- 2010(5259)
- 2009(4904)
- 2008(4810)
- 2007(3955)
- 2006(3507)
- 2005(3346)
- 学科
- 济(28710)
- 经济(28685)
- 方法(12862)
- 数学(12196)
- 数学方法(12170)
- 中国(11976)
- 管理(11802)
- 业(11339)
- 贸(8985)
- 贸易(8980)
- 易(8906)
- 企(7646)
- 企业(7646)
- 农(6538)
- 银(5696)
- 银行(5696)
- 融(5642)
- 金融(5642)
- 行(5637)
- 关系(5547)
- 出(5286)
- 制(5272)
- 财(5057)
- 业经(4716)
- 发(4392)
- 出口(4313)
- 出口贸易(4313)
- 口(4313)
- 环境(4212)
- 农业(4136)
- 机构
- 大学(82831)
- 学院(78696)
- 济(46722)
- 经济(46332)
- 研究(34543)
- 管理(28377)
- 中国(28265)
- 理学(24387)
- 理学院(24113)
- 管理学(23976)
- 管理学院(23824)
- 财(18844)
- 京(18255)
- 经济学(16983)
- 科学(16941)
- 所(16806)
- 财经(15555)
- 研究所(15427)
- 经济学院(15381)
- 经(14638)
- 中心(14287)
- 北京(12406)
- 院(12163)
- 财经大学(11914)
- 科学院(10990)
- 农(10380)
- 研究中心(10321)
- 社会(10242)
- 贸(9894)
- 范(9556)
- 基金
- 项目(52200)
- 科学(42619)
- 基金(42164)
- 研究(39110)
- 家(37151)
- 国家(36951)
- 科学基金(31116)
- 社会(28787)
- 社会科(27543)
- 社会科学(27538)
- 基金项目(21097)
- 资助(17995)
- 自然(17714)
- 自然科(17360)
- 自然科学(17355)
- 自然科学基金(17105)
- 教育(17090)
- 中国(15758)
- 省(14995)
- 划(14404)
- 部(14124)
- 国家社会(14082)
- 编号(13128)
- 教育部(12561)
- 重点(12003)
- 发(11641)
- 人文(11181)
- 重大(11170)
- 成果(11121)
- 社科(10983)
共检索到122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英武
中国“复关”与最惠国待遇关贸总协定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调整大多数国家经济贸易关系中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政府间协定。中国曾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缔约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种种原因中断了与关贸总协定的联系.1986年7月,中国向关贸总协定提出了恢复缔约国身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寅通
今年5月2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一年,并将其今后的延长与人权问题脱钩。克林顿的这一决定是美国以最惠国待遇为武器对中国进行要挟的历史的结束,是美国两党重建对华政策共识的标志。然而,美国对华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黎仕勇 龙庆华
文章结合WTO的最惠国待遇原则 ,论述了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通过签定不平等条约 ,把许多特权如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强加于中国 ,对中国进行掠夺的历史 ,论证了帝国主义掠夺的本质。
关键词:
WTO 最惠国待遇 片面最惠国待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周世俭
理应是永久性———美国对华最惠国待遇周世俭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同年7月7日,中美两国政府签订了“中美贸易关系协定”。协定规定:“为了使两国贸易关系建立在非歧视性基础上,缔约双方对来自或输出至对方的产品应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武桂馥
在1989年春夏之交的北京政治风波之后,美国国会某些人在对华最惠国待遇问题上大做文章,对我国施加压力,从而,在美国朝野引发了一场要不要延长对华最惠国待遇,中美关系究竟向何处去的大辩论。美国国会成为这场大辩论的中心舞台。以民主党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晔
美国的最惠国待遇与中美经济关系李晔美国的最惠国待遇,是其对外经济关系中缔结贸易条约的一项法律原则。是否延长对华最惠国待遇,是当前美中关系的焦点问题。自1980年1月24日美国参、众两院批准中美贸易协定,对华实施最惠国待遇以来,由于美国对华的最惠国待遇...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龙英锋
本文认为WTO协定中的最惠国待遇原则的适用范围为对产品或劳务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及营业税,不包括所得税;最惠国待遇的给惠对象仅适用于相同产品、相同服务或相同服务提供者,这一要求,体现在国内税领域,则为国内税征税对象的相同性;税收协定中存有大量的税收差异,这些差异不违背税收协定中的无差别待遇原则,因为税收协定中无最惠国待遇条款。同时,这些差别也不违背WTO协定中的最惠国待遇原则。
关键词:
WTO 国内税 最惠国待遇 税收协定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钱益明
1994年美国国会最惠国问题的争论已经开始。今年最惠国问题能否解决,并将采取何种方式解决,这是人们普遍所关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克林顿总统的两难处境以及解决最惠国待遇的5种可能性。作者认为,今年克林顿有可能还会采用另一个行政命令来延长中国的最惠国待遇。从最近中美两国官员的频繁接触,并在政治、外交经贸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和达成协议,可以看出克林顿是有意改善中美关系并逐步调整以往的政策。中美关系的总趋势是向好的方向发展。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靖
互联网平台最惠国待遇条款广泛应用于数字出版、在线酒店预订、在线零售等领域。尽管该条款具有保护平台投资、防止“搭便车”、减少交易成本等促进竞争的积极效果,但也可能存在削弱平台竞争、市场封锁、促进横向共谋等阻碍竞争的消极影响。为此,我国可以借鉴域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在线预订平台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规制经验,在反垄断法的规制路径、豁免制度和规制方式上进行适当调整,以不断推进我国反垄断规制的现代化水平。具体而言,可在结合平台最惠国待遇条款的类型以及合理分析其竞争效果的基础上,优化纵向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并行的规制路径,细化“安全港”豁免制度,以及更加灵活适用经营者承诺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泽红 汤尚颖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董静然
最惠国待遇条款能否适用于争端解决程序,是国际投资法实践面临的重要法律问题。从以往仲裁庭的案例实践中可以看出,仲裁庭对此问题意见不一,对最惠国待遇条款主要存在限制性解释与扩张性解释两种观点。最惠国待遇条款的法律解释应该以《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为依据,从条款本身含义出发,同时考虑上下文、目的宗旨等因素。欧盟和美国结合其自身的国际投资形势,对最惠国待遇条款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限制解释。中国正在逐渐从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大国向外商直接投资流出大国转变,适当宽泛地解释最惠国待遇条款也许更能符合中国将来的利益需求。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金矜
近年来,新一代投资条约对最惠国待遇(MFN)条款适用于实体待遇开始发展出更严格的限制性规定,新近的投资仲裁实践对MFN条款的适用也作出了限制性解释。国际投资法中MFN条款的基本属性和维护东道国规制权的现实需要为MFN条款适用于实体待遇的限制性发展趋势提供了正当性基础。然而,这一趋势也可能将投资者置于不利之地。中国在当前国际投资活动中具有"双重身份",因此在今后的中外投资缔约实践中,宜警惕过于严苛的MFN条款,选择性借鉴限制MFN条款适用范围的最新实践,并为仲裁庭解释MFN条款提供明确指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蔡宏波 扈爽 赵田园
将中国2004年对外贸易数据及2004-2007年MFN平均税率数据匹配至HS02分类标准下的1139种商品,利用OLS和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了WTO成员方在多边谈判中"搭便车"行为对MFN税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参加的多边谈判中确实存在成员方"搭便车"现象;"搭便车"行为对MFN税率存在微弱的积极影响。据此,本文在提出积极参加多边谈判的同时,注重区域及双边谈判的政策建议,减少单纯对多边谈判的依赖进而避免目前由于谈判无效率引起的扭曲现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许敏
最惠国待遇使得缔约国国民有权根据本国与东道国签订的旧的双边投资协定享受到东道国在新协定中给予第三国国民的优惠待遇,这个待遇扩展了投资者东道国签订的投资协定中规定的优惠待遇的作用。一向以来,各国只从实体方面规定最惠国待遇的适用与排除,而对程序性方面,双边投资协定均没有做出规定。ICSID受理的Maffezin i案对最惠国待遇条款进行了发展,仲裁庭裁决可以将该条款扩大适用于争端解决条款(即B IT中的程序条款),从而开启了ICSID仲裁庭对此问题作出不同裁决的实践争议和学术界对此的讨论。本文对发生此种争议的原因作出了分析,认为主要存在ICSID和最惠国待遇条款两方面的原因。从IC-SID的角度,...
关键词:
ICSID BIT 最惠国待遇条款 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