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29)
- 2023(8838)
- 2022(6805)
- 2021(6326)
- 2020(4775)
- 2019(10897)
- 2018(10864)
- 2017(19811)
- 2016(10708)
- 2015(12345)
- 2014(12165)
- 2013(11664)
- 2012(10642)
- 2011(9683)
- 2010(9640)
- 2009(8766)
- 2008(8652)
- 2007(7331)
- 2006(6609)
- 2005(6311)
- 学科
- 济(50210)
- 经济(50155)
- 管理(24389)
- 业(21120)
- 中国(21081)
- 方法(17288)
- 数学(15532)
- 数学方法(15461)
- 企(14592)
- 企业(14592)
- 农(13376)
- 贸(10525)
- 贸易(10514)
- 业经(10386)
- 易(10289)
- 地方(10248)
- 发(9228)
- 制(8915)
- 农业(8719)
- 财(8241)
- 学(8084)
- 环境(7808)
- 银(7685)
- 银行(7680)
- 城市(7486)
- 行(7475)
- 融(7337)
- 金融(7336)
- 发展(7248)
- 展(7230)
- 机构
- 大学(152409)
- 学院(149913)
- 济(71312)
- 经济(70012)
- 研究(59562)
- 管理(51742)
- 中国(46296)
- 理学(43779)
- 理学院(43199)
- 管理学(42578)
- 管理学院(42289)
- 京(34031)
- 科学(32875)
- 财(30170)
- 所(28670)
- 研究所(26072)
- 中心(25786)
- 经济学(24765)
- 财经(24297)
- 经(22506)
- 经济学院(22267)
- 北京(22165)
- 院(21780)
- 范(21676)
- 师范(21506)
- 农(21396)
- 江(21366)
- 财经大学(18244)
- 业大(18032)
- 科学院(17949)
- 基金
- 项目(99668)
- 科学(79628)
- 研究(75832)
- 基金(74267)
- 家(64772)
- 国家(64308)
- 科学基金(54844)
- 社会(51601)
- 社会科(48943)
- 社会科学(48934)
- 基金项目(38199)
- 教育(34998)
- 省(34891)
- 自然(31880)
- 自然科(31202)
- 自然科学(31196)
- 自然科学基金(30651)
- 划(30647)
- 资助(29525)
- 编号(29024)
- 成果(24165)
- 部(23433)
- 国家社会(23422)
- 重点(23039)
- 中国(22739)
- 发(22476)
- 课题(21282)
- 教育部(20591)
- 创(20160)
- 大学(19413)
共检索到2352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罗淳
基于城市化的演进规律与时空条件,在将城市化分解为广义与狭义两个层次的前提下,重构了广义城市化认识框架下不同发展阶段的三种城市化形态及其演进关联,据以阐析中国城市化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两个偏误。同时,基于对城市化内涵的剖析,阐明城市化是多重要素集聚的产物,城市化的演进理应以非农化为先导。研究认为,尽管中国的城市化在整体上已进入中期加速阶段,但鉴于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及制度变革的不彻底性,中国城市化的多元发展格局与多重实现路径亦将伴随其间。因此不应一概而论,需要在深刻认识城市化发生原理与演进规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进行适宜的城市化实践,才有可能促进中国城市化的稳定呈现与持续深化。
关键词:
城市化 城镇化 非农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鸿雁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城市化不仅没有形成中国本土化的城市化发展理论与模式,而且也没有一个完善而有系统的本土化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更为严重的是,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还没有解决根本性的目标问题,即面对中国未来30年的城市化发展,中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理论和模式;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已有的经验在多大程度上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能否在制度层面上总结发达国家城市化成功的经验与教训,并在此基础上创新中国式的城市化模式。认为在城市化理论本土化的层面上,必须对中国的城市化理论与模式加以建构,并据此对中国的城市化理论重构与实践型发展战略,提出了十个方面的理论概括。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郑春荣 夏晓文
通过调查分析德国的人口统计数据,对德国再城市化问题做了相关研究。通过观察德国城乡人口在2000-2010年这十年间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到,德国出现了普遍性的由郊区化转为再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但各个地区却又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德国的再城市化既有德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变迁的因素,也要归因于各级政府为振兴中心城区所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德国 再城市化 区域特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任杲 宋迎昌
本文通过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1961~2016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城市化与大城市化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城市化和大城市化均是促进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同时经济增长对于城市化与大城市化的发展也具有正向带动作用,且城市化为大城市化进程做出了必要准备,但大城市的过度发展不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升。本文结合中国的发展实际,从城市化与大城市化的视角,提出进一步加快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佟绍伟
我国的城市化已经走过了几十个年头,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国内外城市化的成功经验和沉痛教训,也启示我们应重新审视和思考我国的城市化道路,以保证城市化的正确方向。一些国家和地区中心城市无限膨胀和中小城市不断衰落呈"冰火两重天"拉美、非洲、南亚、东南亚的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使得上述地区一直在各种"陷阱"中苦苦挣扎。上世纪中期,拉美国家机械地学习北美大农业,地主购买大型的农业机械后,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佟绍伟
我国的城市化已经走过了几十个年头,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国内外城市化的成功经验和沉痛教训,也启示我们应重新审视和思考我国的城市化道路,以保证城市化的正确方向。一些国家和地区中心城市无限膨胀和中小城市不断衰落呈"冰火两重天"拉美、非洲、南亚、东南亚的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使得上述地区一直在各种"陷阱"中苦苦挣扎。上世纪中期,拉美国家机械地学习北美大农业,地主购买大型的农业机械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甬军
本文讨论了中国城市化发展实践的若干理论问题,认为必须认识城市化的一般内容,学习和借鉴世界城市化的经验和已有研究成果,克服中国城市化政策的"应急"特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来解决现在城市化进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实现中国城市化的发展目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红萍
苏南地区正在经历城市化路径转变,即从相对保守的就地城镇走向激进的城市化。通过对苏南A镇城市化路径分析,揭示了两种城市化路径不同的实践逻辑。研究发现,就地城镇化是村社主导的、以村庄规划为手段、以适应工业化和改善生活条件为目标的渐进的城市化;激进城市化则是地方政府主导、以"撤村并居"为手段、以土地指标和城市化率为目标的激进的城市化。政府推动的激进城市化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制度,实现了城乡一体化。但因其与地方经济社会结构不相匹配,从而面临资金、政治社会稳定、社区文化再造的困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妍 黄志龙
关于中国城市化水平和速度的争论颇多,本文试图就这些争论提出自己的判断。依据钱纳里标准和IU、NU比以及与同类国家的比较分析后发现,我国城市化水平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和非农化水平而言有所滞后,但滞后程度较小;当前的城市化速度是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并未盲目冒进。采用Logistic模型预测分析后发现,未来十五年我国城市化仍将以较快的速度推进,但其发展速度与前十五年相比将有所减缓。估计到2015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超过50%,2025年将达到60%左右。此后,城市化速度显著减缓,2040年城市化水平将超过65%,2050年达到70%左右。
关键词:
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速度 预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纯彬
工业化城市化实践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刘纯彬编者按本文是刘纯彬同志在全国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经验交流暨研讨会上做的主题发言。现予适当删节后公开发表。希望读者就此重大命题积极投稿,继续深入交流与研讨。一、农村“三化”15年发展历史的经验总结1979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庄强 孙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持续上升,国民经济实力也在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城乡关系发展也在不断更新,二者之间的发展差距日益明显,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形成鲜明反差,要素市场扭曲严重,劳动力、土地以及资本等配置不合理。基于上述问题,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显得非常必要。而在城市化进程中,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伟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章征涛 李世龙
我国城市化正处于加速阶段,但与发达国家城市化正常标准轨迹有所不同的是,我国的城市化更多地呈现出表象的城市化,即注重于城市人口比重、城市规模等硬性指标。本文旨在对我国表象的城市化进行探讨,认为目前的城市化存在大量"被动"现象,表现在统计的被动和空间的被动迁移。此外还分析了这种城市化模式下将产生农村土地的占用、城市新贫困群体、加速城市居住空间极化三方面问题;而分税制下土地价值的诉求、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及城市发展衡量指标———城市化率的设置是表象城市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文中最后提出了从"精明增长"、统计方式转变、主动流转三方面应对当前城市化虚荣的思考。
关键词:
城市化 表象 被动 问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孙自铎
城市化的误区分析与实践思考孙自铎一、城市化中需要重新认识的一些问题(一)城市化步伐加快不是对农业基础的危害与动摇,而是一种巩固与加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最突出矛盾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而其集中到一点就是自给性浓厚的农村经济与城市发达的市场经济的对立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