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74)
2023(8094)
2022(6576)
2021(6293)
2020(5190)
2019(12103)
2018(11552)
2017(20932)
2016(11342)
2015(13545)
2014(12925)
2013(12843)
2012(11968)
2011(11232)
2010(11178)
2009(10294)
2008(10254)
2007(9175)
2006(8273)
2005(7376)
作者
(30914)
(25872)
(25694)
(24895)
(16492)
(12211)
(11629)
(10007)
(9991)
(9286)
(9102)
(8575)
(8426)
(8306)
(8172)
(8091)
(7651)
(7556)
(7308)
(7114)
(6677)
(6316)
(6116)
(5954)
(5922)
(5846)
(5716)
(5586)
(5234)
(5180)
学科
(51127)
经济(51089)
管理(27107)
(23149)
方法(20415)
中国(19837)
数学(18174)
数学方法(18030)
(16489)
企业(16489)
(13691)
(11999)
贸易(11987)
(11780)
(10378)
业经(9882)
地方(9429)
教育(9425)
农业(8890)
(8368)
(8269)
关系(8261)
环境(7768)
(7689)
理论(7544)
(7476)
金融(7476)
(7466)
(7431)
银行(7426)
机构
大学(164625)
学院(156773)
(74989)
经济(73809)
研究(64143)
管理(55426)
中国(48627)
理学(46935)
理学院(46317)
管理学(45485)
管理学院(45176)
(37286)
科学(34868)
(31933)
(31353)
研究所(28392)
中心(27376)
经济学(25141)
财经(25034)
北京(24811)
(24343)
(23789)
师范(23644)
(23363)
(23258)
(22739)
经济学院(22539)
业大(20107)
师范大学(19521)
科学院(18980)
基金
项目(102375)
科学(81681)
研究(79626)
基金(75252)
(65691)
国家(65190)
科学基金(55006)
社会(52475)
社会科(49690)
社会科学(49679)
教育(38184)
基金项目(37927)
(36272)
自然(32236)
(32203)
自然科(31553)
资助(31552)
自然科学(31545)
自然科学基金(31029)
编号(30839)
成果(27198)
(24774)
重点(23875)
中国(23548)
课题(23406)
国家社会(23183)
(22717)
大学(22359)
教育部(21731)
(21255)
期刊
(82060)
经济(82060)
研究(57759)
中国(41697)
教育(30456)
学报(23226)
管理(23147)
(23065)
(22602)
科学(22166)
大学(19757)
学学(16642)
农业(16428)
经济研究(14912)
技术(14692)
(13758)
金融(13758)
财经(13397)
(12372)
世界(11998)
(11936)
国际(11196)
问题(11156)
(10869)
图书(10500)
业经(10296)
技术经济(8215)
书馆(8165)
图书馆(8165)
(7889)
共检索到260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余荔  张玉丹  
本文基于1996—2017年SciVal数据库收录的论文计量信息,选取中国42所"双一流"建设大学及其中9所顶尖高校组成的C9大学作为国内大学样本群,以美国常春藤盟校和英国罗素大学集团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参照样本群,分别从科研产出的数量、质量、影响力、学科发展态势和科研合作方式五个维度对比国内外顶尖大学的科研生产力状况。结果表明:中国大学在科研产出数量方面已经实现对英美大学群的赶超,尽管中国"双一流"建设大学和C9大学的科研产出质量和影响力整体呈现提升趋势,但与英美大学群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通过对细分学科领域的科研产出影响力分析发现,中国"双一流"建设大学和C9大学的学科领域可区分为优势学科、中间学科和非优势学科,实行分类管理。通过对科研合作方式和科研产出质量的考察发现,国际合作方式对应的科研论文质量和影响力更高,而中国论文产出目前以机构内部合作为主,未能充分享受国际化科研合作带来的知识红利,应更加注重国际科研合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余荔  王小菲  陈静  
使用SciVal科研管理分析平台数据,以世界四大一流湾区的高水平大学集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科研产出数量、科研产出影响力、产学合作占比、学科发展特点和科研合作形式等多维度评价指标,比较分析其基础科研生产力发展状况,挖掘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大学集群的优势与劣势学科,分析科研合作形式对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大学集群的科研产出数量尚不及其他三大湾区,但科研产出影响力却早已超过东京湾区,甚至在近年与纽约湾区持平,逼近旧金山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的产学合作占比远低于其他湾区,知识生产对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外溢效应有待提高;至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学科群,有待进一步扩大规模,建议进一步拓展科研合作边界,提升科研产出影响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光礼  
近年来,国内已有多所大学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然而,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界定。英国泰晤士报的大学排名认为,社会声誉高的大学就是世界一流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大学学术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杜宁凯  刘清伶  陈铸芬  
从历史上看,美国政府创办公立大学的目的是增加人们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将这些大学的教学、科研使命导向更实际、应用性更强的学科。因此,优秀公立大学的意义不仅在于其提供受教育机会,更重要的是其大规模提供公众负担得起的教育机会。旗舰公立大学受到重视,应该不仅仅因为其学术品质卓越,还因为它们成倍地增加了获得卓越教育的机会。现在,如果我们优秀公立大学要坚持服务公共利益的使命,我们必须以新方式思考跨行业乃至跨国界的合作关系,因为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越来越是全球挑战。如果我们将全面应对这些复杂的全球挑战作为我们的集体责任,那么我们必须致力于在无论是公共还是私营机构之间建设新型伙伴关系,并通过各种方法来提升世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振斌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结合起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获得感、认同感。肩负责任使命,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今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承波  
在"双一流"建设中,世界一流大学排行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分析世界一流大学排行评估存在的方法论缺陷,需要确立大学学术品质是世界一流大学评估排行的共同基石,回归世界一流大学排行学术品质导向。这对于我国"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大学的一些外在可操作性测量指标达到世界前列,较易实现,但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品质,则是大学的长期追求。学术品质评估导向有助于大学在推进学校整体或学科建设中清楚地看到自身的质量进展和在世界一流大学方阵中的位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邱均平  马凤  
从2005年起,中国科学评估研究中心每两年对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现状进行综合评价。2011年,在此前多年评价研究的基础上,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第四次对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进行了评价研究。本研究的原始数据来自美国汤姆森科技集团出版的《基本科学指标》(ESI)和《德温特创新专利引文索引》(DⅡ)数据库。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我国取得了可喜成绩,但通过仔细比较和分析,我国大学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相当差距,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任务仍很艰巨,特别是在建设世界高水平的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型成果方面差距还很大。从自身来看,我国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各个评价指标上,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明显进步,但...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郭丛斌  孙启明  赵国宇  
"985工程"实施以来,北大、清华获得国家更多的支持,与其他高校拉开差距,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排头兵和象征。目前,两校都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但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学术界没有定论。两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有多大,体现在什么方面,也并不明晰。从世界大学排名的视角,选取全球范围内认可度最高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和QS世界大学排名为基本分析框架,以北大、清华与位居两项排名前20的世界一流大学进行对比分析,查找问题与差距,进而对两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义遒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走向现代化,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的必由之路。立足于推进中国的发展,以建设现代化强国为宗旨,结合学校的实际条件,找准自己的独特定位和使命,从而优选学科方向,是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明智的方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何红中  刘志民  
对中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项目的目标原则、主要内容、资金使用与组织管理进行比较发现:中国相关计划启动早,项目规划系统,可操作性强,执行效率高,建设速度快,效果较明显;印度相关计划启动晚,项目规划构想多于实践,政策摇摆不定,执行效率低,进展不大。考虑到大学创新、合作办学等方面的优势,印度仍有发展潜力和迎头赶上的可能。中国若要在一流大学建设上继续领先、取得最后的成功,除发挥资源整合、效率执行等方面的优势外,还要积极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加快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提高国际合作办学水平与研究生创新能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和平  顾秉林  
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对百年清华的优良文化传统和光荣革命传统予以充分肯定,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光斗  
谈谈一流大学的建设张光斗对“211工程”的认识党中央、国务院倡导建立“211工程”,要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一百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力争下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也为我国在科技上争得...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宋吉缮  
在过去不到两个世纪的时间里,韩国成为了引领世界经济的国家之一。朝鲜战争以来,韩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由1953年的25亿美元增长到2000年的600亿美元,成为世界排名第12位的经济强国。在这段时间内,韩国也成为消除文盲速度最快的国家。通过广泛的义务教育,1950年成人扫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沈红  
美国最好大学评选与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沈红自1987年以来,美国著名刊物《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WorldReport》,以下简称《美新》)每年对全美重要的大学和学院进行调查评估,并将排名结果予以公布,被称作美国大学和学院排行榜。...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顾建民  
世纪之交,我国党和政府作出了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战略决策。这一决策激发了高校争创一流的热情,也引发了对一流大学的讨论。在中国要不要建设一流大学,能不能建成一流大学,怎样认识一流大学,如何建设一流大学等问题上,目前是共识多于分歧。基于理性分析的不同见解是正常的也是有益的,它可以激发争鸣、深化思考、逼近真理。本文就一流大学建设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