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29)
- 2023(9504)
- 2022(7471)
- 2021(6700)
- 2020(5210)
- 2019(12098)
- 2018(11745)
- 2017(22069)
- 2016(11724)
- 2015(13335)
- 2014(13155)
- 2013(13303)
- 2012(12954)
- 2011(12229)
- 2010(12035)
- 2009(10980)
- 2008(10744)
- 2007(9381)
- 2006(8716)
- 2005(8314)
- 学科
- 济(62572)
- 经济(62515)
- 管理(27735)
- 业(27555)
- 中国(23877)
- 方法(18908)
- 企(18905)
- 企业(18905)
- 地方(18518)
- 农(17206)
- 数学(16845)
- 数学方法(16774)
- 业经(14350)
- 贸(13811)
- 贸易(13797)
- 易(13419)
- 农业(11801)
- 发(11728)
- 银(11449)
- 银行(11441)
- 行(11293)
- 融(11148)
- 金融(11148)
- 制(10792)
- 地方经济(10701)
- 环境(10263)
- 财(10117)
- 学(9394)
- 发展(8883)
- 展(8859)
- 机构
- 学院(170550)
- 大学(169960)
- 济(83481)
- 经济(82185)
- 研究(71147)
- 管理(59965)
- 中国(56143)
- 理学(49962)
- 理学院(49295)
- 管理学(48766)
- 管理学院(48421)
- 科学(39187)
- 京(38417)
- 所(36080)
- 财(35952)
- 研究所(32473)
- 中心(30610)
- 财经(27807)
- 经济学(27396)
- 农(27326)
- 北京(25741)
- 院(25632)
- 江(25489)
- 经(25485)
- 经济学院(24564)
- 范(24413)
- 师范(24217)
- 科学院(21946)
- 农业(20982)
- 业大(20843)
- 基金
- 项目(107749)
- 科学(86071)
- 研究(82624)
- 基金(78755)
- 家(68699)
- 国家(68116)
- 科学基金(57396)
- 社会(55644)
- 社会科(52899)
- 社会科学(52891)
- 基金项目(40054)
- 省(39657)
- 教育(36437)
- 划(34185)
- 自然(32871)
- 资助(32262)
- 自然科(32113)
- 自然科学(32104)
- 编号(31841)
- 自然科学基金(31543)
- 发(30451)
- 成果(26662)
- 发展(25550)
- 部(25133)
- 展(25124)
- 重点(24919)
- 国家社会(24494)
- 中国(23926)
- 课题(23664)
- 创(22564)
共检索到283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迟福林
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具有国富优先的明显特征,而新阶段国富优先发展面临着突出的矛盾:偏好于做大经济总量,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偏好投资出口,投资-消费结构失衡;偏好重化工业,产业结构失衡;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中国"十二五"时期,要从追求GDP总量导向转向国民收入导向,从国富优先的发展导向转向民富优先的发展导向。因此,一方面,应初步实现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的历史转型;另一方面,需要着力研究解决拉动消费的中长期及深层次的重大改革问题:推进以扩大消费为重点的财税体制改革;加快以公益性为重要目标、优化国有资源配置的改革;尽快适度开放教育、医疗、文化市场;加快以政府转型为主线的行政体制改革。
关键词:
“十二五” 民富优先 发展转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加快以民富优先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改革,把巨大的消费潜力转变为现实消费需求,实现消费主导,已成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重大课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于2011年12月10~11日在海口主办的"第73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上,深入讨论了"消费主导、民富优先——破题中国收入分配改革"问题。本刊编发的是与会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端计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类的主题,绿色发展则是人类最后的选择机会,也是"十二五"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对于发展中的中国而言,我国的绿色发展之路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关键词:
绿色发展 必然选择 机遇 挑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姜长云
"十二五"期间,中国产业规模较快扩张,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阶段转变开始形成;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转型更加显著;产业跨界融合向纵深发展,发展方式转变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亮点频频;产业开放步伐加快,创新创业蓬勃展开。进入"十二五"时期以来,中国产业发展环境出现若干重大标志性变化,突出地表现为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对产业需求和产业布局的影响日益广泛而深刻;人口老龄化提速、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占比下降,对产业需求和产业成本(结构)的影响出现重大变化;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出现转折性变化,培育产业发展新动力、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的重要性迅速凸显;国际形势对...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群慧 李晓华
"十二五"时期中国工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国家层面规划提出的有关工业发展的主要"数量型"指标基本实现,但一些长期制约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还有待突破。在世界范围内"第三次工业革命"不断拓展、全球投资贸易秩序加速重构,以及中国全面改革日益深化、"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积极推进的大背景下,"十三五"时期中国工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十三五"时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功能、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都将发生深刻转变。工业在国民经济社会中的核心功能将逐步由过去的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向通过促进新技术的创新和扩散提高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能力、解决重大民生问题和提升全球竞争力转变...
关键词:
工业发展 “十二五”时期 “十三五”时期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薛小峰 覃正
当前,中国经济整体上行的态势基本确立,从经济增长结构上看,基本上属于投资驱动型,消费的驱动作用初步显现,而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为负。总体上看,当前经济自主性增长的基础不牢,经济运行尚未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十二五"时期,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导向需着力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财政政策方面:通过持续公共投资,帮助经济实现平衡增长;利用财政手段,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通过减税、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提高企业投资能力和居民消费能力;通过税收调节,优化出口结构。货币政策方面: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力度,实现经济发展平衡、稳定;优化信贷结构,支持经济结构调整;根据经济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信贷重点;采取多种手段,渐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鹏飞
本文对"中国工业发展论坛:‘十二五’时期的中国工业"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综述,这些观点涉及中国工业化进程与成就、当前中国工业增长形势与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国工业发展的前景和方向等重要议题。文章反映了国内学者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对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等重大问题的最新的理论探索。
关键词:
工业化 工业增长速度 工业转型升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梦奎
一、五年规划工作的制度化"十二五"规划是在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间过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条件下的五年规划;是在经受严重金融危机冲击,国际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要变化条件下的五年规划。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有过11个五年规划,改革开放前5个,改革开放后6个。前10个称"计划",从"十一五"开始称"规划"。从"一五"到"七五"称"国民经济计划",从"八五"开始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或者规划。从五年规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可以看出国家发展的轨迹和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课题组 韩文科 李际
"十一五"以来,我国能源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国能源发展仍面临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十二五"是我国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世界范围的新能源产业和能源科技的加速发展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大环境,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和人民生活富裕对能源需求和服务质量的新要求,为我国"十二五"能源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十二五"时期,我国的能源发展要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以保障能源供应和安全为基本出发点,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和清洁能源技术,大力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进一步推进节能和提高能效,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提升能源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设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关键词:
“十二五”时期 能源发展 清洁能源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胡迟
《中国制造2025》提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十二五"时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一直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稳步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增长动力开始发生转换,产业结构趋于优化。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处在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既有前所未遇的挑战,也有前所未见的机遇。在新一轮全球产业链重组过程中,我国制造业面临来自发达国家与周边国家的双重竞争压力。"十三五"时期,制造业转型升级需在"十二五"时期成效的基础上,按照《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的发展路径继续推进,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质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方栓喜 倪建伟 张飞 夏峰 符莉 马振涛 梅东海 蔡文龙 何科妮 祝雅辉
"十二五"时期,我国的改革正处在历史性转折的关节点上,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重大的战略选择,能不能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重要进展,取决于改革的新突破。只有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实现改革的新突破,才能形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动力。
关键词:
“十二五 ”发展方式 转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微
"十二五"期间,流通业将着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扩大消费,引导生产,提升效率。以城市为中心的消费品流通体系、城乡对接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大宗商品(包括钢材、矿石、粮食等)市场流通体系、内外贸一体的国际化流通体系加快建立;流通主体竞争力稳步提升,全国性、区域性的大型流通企业加快涌现,小型、微型流通企业稳步发展,流通品牌建设也将出现新格局;流通现代化水平大幅跃升,流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相关制度与政策进一步完善,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人才培养全面启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葛兆强
受本轮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影响,"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金融发展格局将发生重大变革,全球银行业也将发生结构调整。本文分析了"十二五"时期中国银行业面临的经济金融环境,并对这一时期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基本定位及具体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中国银行业 改革 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丁俊发
"十二五"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深化改革攻坚的五年,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五年中,我国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物流业方面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十个方面:一是物流业被明确为国民经济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二是我国成为全球最大、最具潜力的物流市场;三是我国物流业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四是第三方物流企业集中度有所提升,功能有所强化;五是政府推动仍然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强大支撑;六是物流基础设施总体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七是创新驱动成为物流业发展的新动力;八是物流市场细分不断涌现新亮点;九是我国物流逐步迈入供应链管理新阶段;十是物流人才红利显现。
关键词:
中国 “十二五” 物流业 进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小敏 于干千
基于数据定量分析和典型案例研究,本文从宏观政策、中观产业和微观企业三个层面回顾总结了"十二五"期间餐饮业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在经济新常态和服务业黄金发展期的背景下,餐饮业在政策环境、产业布局、市场结构、增长模式、发展思路等方面都经历着深刻转变与调整。"十三五"期间,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餐饮业有望在行业定位、创业环境、业态结构、资源配置、食品安全以及综合实力方面实现全方位提升与优化。
关键词:
餐饮业 十二五 十三五 新常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