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56)
- 2023(11056)
- 2022(8967)
- 2021(8324)
- 2020(6998)
- 2019(15457)
- 2018(15295)
- 2017(29148)
- 2016(15433)
- 2015(17458)
- 2014(17120)
- 2013(17514)
- 2012(16190)
- 2011(14521)
- 2010(14602)
- 2009(14111)
- 2008(14250)
- 2007(12750)
- 2006(11215)
- 2005(10443)
- 学科
- 业(81133)
- 济(74875)
- 经济(74784)
- 企(64139)
- 企业(64139)
- 管理(53890)
- 农(45287)
- 方法(30426)
- 农业(30046)
- 业经(28245)
- 数学(22761)
- 数学方法(22667)
- 财(22664)
- 中国(21578)
- 务(16487)
- 财务(16483)
- 财务管理(16471)
- 制(16258)
- 技术(15791)
- 企业财务(15560)
- 贸(15520)
- 贸易(15509)
- 策(15303)
- 易(15230)
- 体(13700)
- 划(13140)
- 和(13049)
- 理论(11277)
- 发(11052)
- 企业经济(10702)
- 机构
- 学院(233744)
- 大学(226200)
- 济(111560)
- 经济(110026)
- 管理(94372)
- 理学(81148)
- 理学院(80388)
- 研究(79724)
- 管理学(79691)
- 管理学院(79242)
- 中国(66419)
- 农(52054)
- 财(47919)
- 京(47167)
- 科学(44153)
- 所(39720)
- 农业(39647)
- 财经(38318)
- 中心(35954)
- 研究所(35796)
- 业大(35753)
- 经(35048)
- 江(34978)
- 经济学(34217)
- 经济学院(31003)
- 北京(29661)
- 经济管理(28726)
- 财经大学(27835)
- 院(27461)
- 州(26767)
- 基金
- 项目(150394)
- 科学(121520)
- 研究(114388)
- 基金(112924)
- 家(97291)
- 国家(96287)
- 科学基金(83817)
- 社会(78333)
- 社会科(74063)
- 社会科学(74045)
- 基金项目(59233)
- 省(57415)
- 自然(50749)
- 自然科(49643)
- 自然科学(49631)
- 教育(49042)
- 自然科学基金(48844)
- 划(46773)
- 编号(45709)
- 资助(44740)
- 业(36580)
- 成果(35724)
- 部(35293)
- 创(34336)
- 发(34145)
- 国家社会(33597)
- 重点(33078)
- 创新(31177)
- 制(30894)
- 教育部(30408)
- 期刊
- 济(132730)
- 经济(132730)
- 研究(69785)
- 农(56108)
- 中国(46392)
- 农业(38107)
- 财(37846)
- 管理(36406)
- 科学(33938)
- 学报(31661)
- 业经(27416)
- 大学(25696)
- 融(24798)
- 金融(24798)
- 学学(24766)
- 业(20179)
- 经济研究(20002)
- 技术(19767)
- 财经(19581)
- 问题(18085)
- 经(17101)
- 世界(16469)
- 教育(15930)
- 贸(14345)
- 技术经济(14321)
- 农村(13927)
- 村(13927)
- 农业经济(13768)
- 国际(12809)
- 经济问题(12418)
共检索到3571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18年4月19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主办的第五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国际论坛在意大利罗马召开,FAO为中国"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中国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统(由崇义客家梯田、尤溪联合梯田、新化紫鹊界梯田、龙胜龙脊梯田组成)"4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闵庆文
农业文化遗产从概念上等同于文化遗产,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动的一项旨在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项目。本文分析了世界遗产中对农业文化的关注,介绍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和项目的目的,最后阐述了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紧迫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农耕文化原创科普绘本,让孩子们了解中华智慧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国农耕文化的活化石,希望小朋友们通过这套书更好地认识中国农耕文化的传统智慧。李文华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农村部全球/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委员会 农耕文化 地理科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Parviz Koohafkan
在世界各地,世代居住的农牧民以多样化的自然资源为基础,通过因地制宜的生产实践活动,创造、发展、管理着许多独具特色的农业系统和景观。这些在本土知识和传统经验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农业文化遗产巧夺天工,充分反映了人类及其文化多样性和与自然环境之间深刻关系的演进历程。这些系统不仅产生了独特的农业文化景观,维持并适应了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形成了丰富的本土知识体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为人类持续提供了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保障了食物安全和生计安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许多这样的农业生产系统正面临着包括全球化在内的多种影响因素的威胁。为了保护这些农业文化遗产,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2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是FAO于2002年发起的一项工作,旨在借鉴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模式,推动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传统农业系统的动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GIAHS秘书处设置在FAO水土资源司(Land and Water Division)。为推动该项工作,FAO专门成立了GIAHS指导委员会(Steering Committee)和科学委员会(Scientific Committee),指导委员会由GIAHS协调员、参与国家代表和有关国际组织代表组成,主要职责是协调项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于2005年6月被FAO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是中国第一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部山区,山多地少,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是著名的石雕之乡、华侨之乡、名人之乡、田鱼之乡。青田稻田养鱼具有24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先民利用种植水稻,同时养殖鲤鱼(俗称田鱼),培育了极具地方特色的鱼种"青田田鱼",创造了稻鱼共生技术,并诞生了"尝新饭"、"祭祖祭神"、"青田鱼灯"等独具特色的稻鱼文化。青田稻田养鱼是典型的稻鱼共生,以稻养鱼,以鱼促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白艳莹 闵庆文 刘某承
自2002年FAO联合有关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联合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项目以来,已经有13个国家的31个传统农业系统被列为GIAHS保护试点。各个国家的不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通过不懈努力,在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途径探索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在分析国外各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基础上,系统归纳了这些成功经验对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启示,并从农业文化遗产管理、保护与发展规划、农产品的开发利用、可持续旅游发展、国际国内交流、科普宣传等方面对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叶琦
在中国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益哇乡,农、林、牧之间的循环复合让这个高寒贫瘠地区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塘基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凝结着江南水乡千百年来的劳动智慧;在山东德州夏津黄河故道,6 000多亩古桑树群造福一方,树起了生命屏障,创造经济效益……2018年4月19日,意大利罗马,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在第五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关键词: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FAO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闵庆文 张丹 何露 孙业红
中国农业文明历史悠久,农民们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一直在寻求适应不同自然条件的生产方式,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化遗产。发端于20世纪初,以农业考古、农业历史、传统农业哲学及农业民俗学等为主要内容的农业遗产研究,为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奠定了基础。2005年以"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FAO列为首批GIAHS保护试点为标志的新时期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实践探索,正体现出多学科合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重、保护与发展协调的特征。本文从古籍整理与考古研究、概念与内涵研究、系统结构与作用机制研究、多功能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等角度介绍了农业文化遗产的基础性研究进展,从动态保护途径研究、法律与政策保障研究和保护与发展实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闵庆文 孙业红 成升魁 王旭海
关于农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农业考古等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而对于农业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薄弱。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其动态保护思路。文章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研究现状入手,提出旅游开发是对其进行动态保护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并从农业文化遗产地的聚落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文化属性和生态属性等方面,全面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价值,初步设计了三种旅游开发模式,提出了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前、开发中和开发后的全方位规划保护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能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随着人口和消费的增长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界上许多地方耕地资源大量流转,水资源过量使用,化石燃料过度开采,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超额施用,由此引发的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和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闵庆文
本文介绍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试点的评选标准,并进行了简单分析。结合项目总体进展,提出了建立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NIAHS)标准及进行保护试点的遴选时,应重点考虑生物与文化多样性、文化与生态及经济的可持续性、区域与类型的代表性、对履行国际公约的贡献、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可示范性与地方保护的积极性等几个方面。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焦雯珺
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中南部,瓯江流域的中下游,1 300多年以来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稻鱼共生,并不断发展出独具特色的稻鱼文化。稻鱼共生系统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系统内水稻和鱼类共生,通过内部自然生态协调机制,实现系统功能的完善。稻鱼共生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焦雯珺
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中南部,瓯江流域的中下游,1 300多年以来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稻鱼共生,并不断发展出独具特色的稻鱼文化。稻鱼共生系统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系统内水稻和鱼类共生,通过内部自然生态协调机制,实现系统功能的完善。稻鱼共生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世界各地世代居住的农牧民,以多样化的自然资源为基础,通过因地制宜的生产实践活动,创造、发展、管理着许多独具特色的农业系统和景观。这些在本土知识和传统经验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农业文化遗产巧夺天工,充分反映了人类及其文化多样性和与自然环境之间深刻关系的演进历程。这些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中国三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23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工作交流会在河北宽城召开
第六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工作交流会在福建安溪召开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项目实施框架
中日韩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体系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可持续性社会——“第五届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综述与展望
基于文献统计的国内农业文化遗产研究进展
基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研究——以青田稻鱼共生农业系统为例
农业“非遗”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分析——评《乡村振兴与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