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31)
- 2023(7412)
- 2022(6238)
- 2021(6129)
- 2020(4985)
- 2019(11558)
- 2018(11170)
- 2017(21341)
- 2016(11613)
- 2015(13170)
- 2014(12838)
- 2013(12784)
- 2012(12209)
- 2011(11424)
- 2010(11516)
- 2009(10799)
- 2008(10847)
- 2007(9482)
- 2006(8681)
- 2005(8013)
- 学科
- 济(49480)
- 经济(49416)
- 管理(30503)
- 业(28904)
- 企(21434)
- 企业(21434)
- 方法(20348)
- 中国(19050)
- 数学(18455)
- 数学方法(18225)
- 农(15029)
- 贸(13221)
- 贸易(13215)
- 易(12998)
- 财(11884)
- 制(10379)
- 策(10273)
- 学(9962)
- 农业(9528)
- 业经(9169)
- 银(9117)
- 银行(9104)
- 行(8891)
- 融(8362)
- 金融(8361)
- 及其(8269)
- 环境(7877)
- 地方(7827)
- 政策(7252)
- 出(7185)
- 机构
- 大学(172982)
- 学院(169690)
- 济(81742)
- 经济(80411)
- 研究(68434)
- 管理(62409)
- 中国(53318)
- 理学(53181)
- 理学院(52530)
- 管理学(51739)
- 管理学院(51414)
- 科学(38247)
- 京(37669)
- 财(37319)
- 所(34951)
- 研究所(31786)
- 中心(29336)
- 财经(29271)
- 农(27090)
- 经济学(26980)
- 经(26950)
- 江(24696)
- 北京(24649)
- 经济学院(24279)
- 院(24221)
- 范(23336)
- 师范(23179)
- 财经大学(21839)
- 业大(21478)
- 农业(21235)
- 基金
- 项目(109171)
- 科学(87854)
- 基金(83004)
- 研究(81480)
- 家(72778)
- 国家(72245)
- 科学基金(61001)
- 社会(54424)
- 社会科(51667)
- 社会科学(51658)
- 基金项目(41892)
- 自然(37596)
- 省(37557)
- 教育(36968)
- 自然科(36777)
- 自然科学(36763)
- 自然科学基金(36180)
- 资助(35342)
- 划(33950)
- 编号(31220)
- 成果(27321)
- 部(26679)
- 重点(25061)
- 中国(24393)
- 发(24268)
- 国家社会(23910)
- 教育部(23063)
- 课题(22478)
- 创(22078)
- 人文(21352)
共检索到266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章华 陈建付
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和各个省份的人口红利变动趋势有所不同,西部地区人口红利期较东、中部滞后,省与省之间呈现出东部老年赡养负担重,西部少儿抚养负担重的差异格局。应该抓住机遇采取促进就业、加强劳动力合理流动、加大人力资本积累、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和适时推迟退休年龄等对策措施以获取人口红利。
关键词:
人口红利 负担系数 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红利的存在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红利正在不断发生变化。通过对这种变化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口红利 经济发展 人口年龄结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黄颖
近年来,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FDI)形式上有了新变化,即技术获取型FDI。所谓技术获取型FDI是指,中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发达国家兼并高科技企业、跨国公司的研发部门,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任福兵 郭强
2010年是中国劳动力供给的转折点,这预示中国人口红利拐点将很快到来。面对劳动力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型短缺并存、老龄化和失业并存、高资产价格、国内分配体制失衡、国际分配体系不利等问题的挑战,急需制订战略性政策措施。通过适时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延长退休年龄,改善人才环境,吸引和留住人才;增加教育投入,减少结构性失业;促进技术创新,实现产业结构转型,以达到减少劳动力需求、多渠道加大劳动力供给,进而消除和降低阻碍人口红利实现和取得的障碍,充分实现未来人口红利的目的。
关键词:
人口红利 后红利时代 问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钟水映 李魁
人口红利出现并被有效利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地掌握人口红利的发展态势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人口红利在国家之间、区域之间、省与省之间表现得不平衡,差异显著。中国抚养负担低的比较优势终将消失。2039年,中国将发生由人口红利向人口负债的重要转变。当前,最紧要的是,要及时认识到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趋势,加大教育和健康投资,通过提高人口质量来应对人口红利日益衰微的趋势。
关键词:
抚养比 人口红利 经济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昌兵 王卉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黄金增长期,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也逐步加深,但中国从外部世界获取石油的环境并不乐观。文章认为中国的应对策略主要有:积极开展能源外交行动,建立多元化的海外油气供给源;建立起多元化的石油运输路线;建立起多元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建立中国石油期货市场,化解进口原油价格风险,并影响国际油价走势;加强东亚地区各国之间的能源合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厚双 邓平平
(一)进一步增强国力为获取全球经济治理话语权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应内外兼修,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坚持新发展理念,不断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建设,同时加强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全方位构建开放型经济,进而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改变我国在世界体系中的边缘角色,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二)依托G20等国际组织平台获取全
关键词:
全球经济治理 人类命运共同体 话语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薛利晨 米靖
随着我国人口内生性负增长不断加剧,为稳定社会经济活动所依赖的人力资源总量,通过释放职业教育红利全面提升人力资本以追寻质量型人口红利成为我国人口红利发展新向度。人口数量规模和质量效益两个维度下的人力资本积累是人口转型期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诉求,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劳动者培育、教育资本积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三个方面形成内涵对应关系。据此,在澄清职业教育提升人口红利的现实问题与价值诉求基础上,以劳动参与率、教育资源、劳动者数量、劳动者素质、平均受教育年限、劳动生产率为改善目标,提出职业教育应对稳固数量型人口红利且向质量型人口红利过渡的基础对策和效益对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聂辉华 邹肇芸
尽管20世纪80年代的制度创新曾经极大地释放了中国经济的活力,但由于近二十年制度创新减缓,中国经济增长仍然主要依靠"人口红利"驱动的粗放式增长模式,这与既定的政策目标是冲突的。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它面临多种因素的制约。即便在短期内继续拥有人口红利,如果制度质量较低或者交易费用较高,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获利也会低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预期,并且在某些条件下可能低于贸易前的福利水平。中国必须摆脱对人口红利的依赖,通过深化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获得"制度红利",以进一步释放经济增长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燕 杨多贵 周志田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应该将充分挖掘"节约红利"(Saving Dividend)作为基本的路径选择。本文在给出"节约红利"内涵的基础上,分别从三个角度阐述获取节约红利的途径:优化产业结构,获取"资源效益"红利;推动区域一体化,获取"资源共享"红利;调整贸易结构,获取"虚拟能"红利。
关键词:
节约型社会 节约红利 虚拟能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健 李佳
通过构建一个分析框架,阐述了人力资本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三个机制:技术进步,收入提高以及城市化;并以此为基础,以受教育程度作为人力资本的衡量指标,检验人力资本及其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结果显示,人力资本红利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适度的人力资本不平等分布会促进经济的非农化,但阻碍了经济的服务化进程;高等教育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而中等教育的影响则具有不确定性;从绝对数来讲,中等教育的效应要远大于高等教育。
关键词:
人力资本红利 人力资本结构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明强
中国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决定了未来一个时期内对资源需求持续增加,需要中国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OFDI)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保障廉价而稳定的资源供应,但中国企业面临的政治风险突出。文章指出,可通过政府构建风险防控体系,企业充分评估政治风险,发挥国际经济软法的作用,用软实力消除"资源诅咒",开展资源外交等措施来规避风险。
关键词:
中国企业 资源型 对外直接投资 政治风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漆莉莉
我国1978-2002年间,每年GDP的增长率是9.1%。这么长时期的高经济增长率是由什么做出的贡献?经济学家通过分解之后发现:其中物质资本增长的贡献份额占28%,劳动力增长的贡献份额占24%,人力资本因素的贡献份额占24%,劳动力转移贡献份额占21%,其他体制改进因素贡献份额占3%。在这些引起经济增长的因素中,物质资本与总体抚养比低带来的高储蓄率有关,劳动力增长得益于农村有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和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人力资本对经济的贡献也是以社会具有庞大的劳动年龄人口为前提,由此可见,人口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在人们不留意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颜色 郭凯明 杭静
改革开放后中国劳动力供给和人口规模保持了40年左右增长,形成了人口红利,这对产业结构转型产生了什么影响?总结中国发展道路成功历程,既能为新阶段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事实基础,也能为其他国家发掘人力资源、推动结构转型提供中国经验。本文在多部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了劳动力供给和人口规模变化趋势,以及投资结构和市场摩擦等中国经济特征,展示了劳动力和人口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经济机制。本文发现改革开放后中国劳动力供给增长对产业结构转型影响显著,平均降低了农业就业比重7.2个百分点,相当于降低20%左右的农业劳动转移成本。本文为中国应对人口转变推动产业结构转型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洪勇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3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这是人类历史上主要经济体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在30多年增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始终伴随着投资的高速增长,资本形成率较高。但这与新古典增长理论是相违背的,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投资率的提高仅仅只能提高人均稳态产出水平,不具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