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66)
- 2023(21776)
- 2022(18675)
- 2021(17426)
- 2020(14634)
- 2019(34008)
- 2018(33653)
- 2017(63959)
- 2016(34949)
- 2015(39668)
- 2014(39894)
- 2013(39503)
- 2012(37010)
- 2011(33624)
- 2010(33893)
- 2009(31289)
- 2008(31175)
- 2007(27960)
- 2006(24543)
- 2005(21809)
- 学科
- 济(152088)
- 经济(151867)
- 管理(97506)
- 业(92832)
- 企(75366)
- 企业(75366)
- 方法(66809)
- 数学(57504)
- 数学方法(56715)
- 中国(44304)
- 农(41428)
- 财(35484)
- 地方(34644)
- 业经(33494)
- 学(32166)
- 贸(27589)
- 贸易(27570)
- 农业(27528)
- 制(26867)
- 易(26638)
- 理论(24614)
- 和(23733)
- 银(22826)
- 银行(22761)
- 环境(22635)
- 融(22312)
- 金融(22307)
- 技术(21986)
- 行(21801)
- 务(21416)
- 机构
- 大学(505371)
- 学院(503399)
- 济(205499)
- 经济(201018)
- 管理(193308)
- 研究(176122)
- 理学(166295)
- 理学院(164340)
- 管理学(161124)
- 管理学院(160207)
- 中国(132204)
- 京(109646)
- 科学(108919)
- 财(93399)
- 所(89869)
- 农(85448)
- 研究所(81529)
- 中心(79674)
- 业大(75409)
- 江(75339)
- 财经(74192)
- 北京(70173)
- 范(68235)
- 师范(67540)
- 经(67346)
- 农业(66854)
- 院(63768)
- 经济学(62346)
- 州(61097)
- 经济学院(56096)
- 基金
- 项目(336618)
- 科学(263942)
- 研究(244103)
- 基金(242976)
- 家(212293)
- 国家(210490)
- 科学基金(179931)
- 社会(153937)
- 社会科(145442)
- 社会科学(145403)
- 省(131209)
- 基金项目(127490)
- 自然(117015)
- 自然科(114326)
- 自然科学(114294)
- 教育(113339)
- 自然科学基金(112211)
- 划(110759)
- 资助(101984)
- 编号(99312)
- 成果(81584)
- 重点(75901)
- 部(74320)
- 发(73790)
- 课题(69760)
- 创(68838)
- 创新(64296)
- 科研(64216)
- 教育部(63453)
- 国家社会(63023)
- 期刊
- 济(228621)
- 经济(228621)
- 研究(150252)
- 中国(102383)
- 学报(81348)
- 农(78124)
- 科学(74252)
- 管理(71296)
- 财(70893)
- 大学(61446)
- 教育(59127)
- 学学(57451)
- 农业(53740)
- 技术(45732)
- 融(44580)
- 金融(44580)
- 业经(37072)
- 经济研究(36992)
- 财经(36204)
- 经(31174)
- 问题(30753)
- 业(28497)
- 图书(27608)
- 统计(25721)
- 技术经济(25204)
- 贸(23946)
- 版(23858)
- 科技(23195)
- 策(23080)
- 理论(22770)
共检索到757694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红玲
本文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实证研究,认为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必须依托最大供给半径与最大需求半径对称的最大空间规模效益的现代化城市群;而构建"两型社会"城市群的关键措施,又在发展能够满足该城市群需求且符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要求的"两型产业"。这样,在宏观上促使城市群制造业实现投入产出效率的最大化,通过生产方式集约化与技术现代化,带动生活消费方式与整个发展方式的转变,即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从而获得最大发展、最大节约、最大环保的"两型社会"建设合意的财富体。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红玲
按照国务院有关批示精神,建设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各自实际出发,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谢平楼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点,有诸多显著优势,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意义重大。应着力发展"两型"产业,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着力节能减排和科枝发展,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传玲
长株潭城市群要实现区域发展一体化战略,应率先突破"信息同享"这一关口,关键是要加快长株潭城市群信息化建设,先行整合区域信息,实现区域信息共建共享。信息化是长株潭城市群整合发展,建设"两型社会"的必备条件,对于能推动长株潭城市群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经济升级发展和完善长株潭城市群社会综合服务职能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长株潭城市群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
信息化 长株潭城市群“ 两型社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斌 陈晓红 王小丁
创新能力是衡量创新型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本文首先对创新型城市群及其创新能力进行了界定,并构建了创新型城市群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接着,在比较各种评价方法适应性的基础上,选用基于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估模型对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长株潭城市群创新能力已进入较强行列。其中,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科研基础较好;产业创新能力刚刚由一般转入较强,产业创新成效比较显著;创新环境和综合经济效益能力仍处于一般水平,但创新环境有向较强转变的趋势。最后,结合实证结果和长株潭地区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有效提升城市群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课题组 周晓强 侯加林 尹侠
本文阐述了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中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长株潭城市群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及成因,针对如何切实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以配合省委省政府"两型社会"建设发展战略,有效推动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付景涛
"两型社会"建设事关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全局,也是一项重要的"集体行动",因为不同建设主体的利益并非完全一致,而且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特征,因此,这就必然引发相关主体的博弈行为。省政府、相关地级市政府、企业和公民构成了博弈的主体,这四个主体的博弈行为直接决定了"集体行动"的结果。通过设置博弈规则,模拟相关主体在不同联盟情况下的支付矩阵,并确定"最优解"是论文的研究主题。论文通过解释"最优解"可以为决策者优化利益协调机制,诱导建设主体开展合作博弈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
两型社会 博弈 最优解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姚家万 高式英 欧阳友权
在对创意产业基本规律分析的基础上,以长株潭两型社会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创意产业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之间的互动机理。研究表明,创意产业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两者是相互促进的。最后,从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角度,探究了创意产业的政策导向。
关键词:
两型社会 创意产业 长株潭城市群 互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匡远配
边缘效应能使边缘区汇聚城乡的经济优势,并且能够产生整合增殖效益,促进城乡综合效益的实现,有利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提高资源开发的适宜度和城乡布局的统筹优化。负熵是边缘区作为耗散结构系统与外界进行物流、能流交换,产生边缘效应的基础。协同能够使边缘区各子系统之间彼此协调,同步作用,这是边缘效应产生的根本。要充分发挥长株潭城市群的边缘效应,有力地促进"两型农业"建设,措施如下:对生态环境优化进行总体规划、保护生态资源,建立资源节约体系;建立健全土地利用的有关法律和土地市场,宏观调控土地规划;大力发展城镇网络、优化总体布局、实现城乡统筹等。
关键词:
两型农业 边缘效应 长株潭城市群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晓红 程鑫
本文认为,必须不断优化企业的发展环境,构建符合"两型标准"的产业发展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长株潭城市群碳排放为例,运用协整分析方法从能源强度、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三个维度对碳排放强度的效果差异做了深层次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能源强度是影响长株潭城市群碳排放强度增长的主要因素,城镇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长株潭城市群碳排放强度,而产业结构优化则是抑制长株潭城市群碳排放强度的重要举措,本文最后就两型产业可持续发展及企业发展环境方面探讨了相关启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联芳 谭勇
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冲突愈发尖锐,由资源紧缺、环境破坏等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世人的关注。从土地承载力角度研究区域资源、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地理学、生态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领域之一。在调研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阐述了基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区域土地承载力的概念,构建城市群土地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状态空间法对长株潭城市群土地承载力进行初步评价,提出了提高长株潭城市群土地承载力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尹锋 彭晨曦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信息化的重要任务。欲把长株潭城市群打造成两型社会和信息化大都市,就必须抓紧解决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障碍。建议采取诸如信息产业先行,加快信息网络建设,打造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各类资源,发展信息服务,创造良好的信息共享制度和文化环境,加强信息共建共享体系设计,建立良性运行机制等措施,努力推进区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进程。
关键词:
两型社会 信息资源 共建共享 长株潭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欧阳涛 向萍
文章对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统筹城乡发展问题进行了积极、深入的探讨。分析了统筹城乡发展与试验区两型社会建设的关系,通过相关协调发展指标量化评价了长株潭统筹城乡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难点和瓶颈,由此提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推进长株潭试验区改革建设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
关键词:
长株潭 两型社会 统筹城乡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邓荣荣
运用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对长株潭城市群碳减排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两型社会"试点政策对长株潭城市群的碳排放规模和强度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但不断增长的城镇人口规模、相对落后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城镇能源强度、产业结构等因素制约了碳排放规模和碳排放强度的下降,技术投入影响效应不显著。
关键词:
两型社会 长株潭 碳排放 双重差分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谭可可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我国地方政府已经有了越来越强的城市形象意识,各种形式的对外传播活动也相继展开。但是,对中国城市而言,城市形象传播毕竟是一个全新的实践领域,许多规律性的东西我们还没有把握好,一些观念与思路也没有调整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的效果。为此,我们借助地理传播学以长株潭城市群作为样本,利用网络数据库建立组合矩阵模型进行量化分析认为,长株潭秉持"两型社会"理念传播城市形象的成功做法和经验颇值得借鉴。
关键词:
长株潭 两型社会 城市形象 地理传播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