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45)
2023(7851)
2022(6685)
2021(6718)
2020(5541)
2019(12757)
2018(12450)
2017(23294)
2016(12654)
2015(14558)
2014(14466)
2013(14708)
2012(13978)
2011(12961)
2010(13051)
2009(12373)
2008(12343)
2007(10799)
2006(9928)
2005(9271)
作者
(35077)
(30286)
(29416)
(28500)
(18770)
(14477)
(13220)
(11587)
(11464)
(10491)
(10401)
(10044)
(9551)
(9463)
(9396)
(9041)
(8658)
(8590)
(8353)
(8325)
(7714)
(7313)
(7290)
(6987)
(6876)
(6586)
(6503)
(6502)
(6183)
(6008)
学科
(60861)
经济(60796)
(45562)
(39744)
农业(30046)
管理(27592)
方法(21165)
中国(20887)
数学(19560)
数学方法(19353)
(17956)
企业(17956)
业经(15627)
(13927)
贸易(13918)
(13827)
(13678)
地方(11917)
(11653)
(11189)
(10321)
银行(10317)
农业经济(10061)
(10027)
(9915)
(9646)
(9373)
金融(9373)
发展(9204)
(9188)
机构
学院(182644)
大学(181407)
(90229)
经济(88847)
研究(72580)
管理(67782)
中国(60489)
理学(57544)
理学院(56901)
管理学(56108)
管理学院(55766)
(48157)
科学(39808)
(39290)
(37925)
(37309)
农业(36432)
中心(33444)
研究所(33317)
业大(29997)
财经(29153)
经济学(27824)
(27360)
(26786)
北京(25573)
经济学院(25022)
(24625)
师范(24497)
(24392)
科学院(23490)
基金
项目(115089)
科学(91703)
研究(88472)
基金(85961)
(74600)
国家(73910)
科学基金(62324)
社会(59414)
社会科(55888)
社会科学(55876)
基金项目(44617)
(41839)
教育(38650)
自然(36793)
自然科(35916)
自然科学(35909)
编号(35812)
(35569)
自然科学基金(35290)
资助(35157)
成果(29598)
(28530)
(28164)
(26606)
重点(26018)
国家社会(25766)
中国(25376)
课题(24291)
教育部(24022)
(23401)
期刊
(108766)
经济(108766)
研究(61716)
(53382)
中国(43499)
农业(36380)
科学(26989)
(26834)
学报(26687)
(24192)
金融(24192)
管理(22266)
大学(21592)
业经(21411)
学学(20223)
教育(17886)
(17761)
问题(15896)
经济研究(15850)
世界(15022)
财经(14817)
技术(14357)
农村(13946)
(13946)
农业经济(13834)
(13136)
(12904)
国际(11953)
经济问题(11045)
资源(10385)
共检索到3025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邵传林  冯振东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60年演进过程可以分为两大阶段:计划经济时期的农地制度与改革开放以来共有私用型农地制度。文章认为,大政治利益集团的意识形态偏好在特定的政治、历史条件下对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具有决定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非正式制度创新在边际上的不断积累终会使正式制度偏离其锁定路径;公社型的农地产权制度效率不高,但在某些方面却比家庭联产经营制具有优势;农地制度变迁的绩效只在短期内存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兰日旭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间,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是在政府主导下渐进式推进的,演化过程明显具有其它经济制度"倒逼"的特性。"倒逼"的特征,虽然保证了中央工业化、地方工业化、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等目标的渐趋实现,确保了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但对广大农村地区来说,却延缓了农村现代化、市场化的进程,增加了农村金融改革的成本。在今后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中,我们要逐步由政府主导为主转向以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的驱动机制,以克服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中的不足,避免出现问题后再治理的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华生  
在过去的30年,中国经济学家们以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己任,为改革开放献计献策,贡献智慧。经董辅礽基金会联合相关机构严格评定,将"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于2008年11月29日授予了以杜润生为代表的中国农村发展研究组。同时,大会组织者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以"中国改革开放30年"和"全球经济危机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为题,邀请了9位著名经济学家联袂进行演讲。这是一次思想智慧的盛宴。经会议主办方授权,将9位学者的发言稿刊发于此,以飨读者,以示我刊对首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的高度关注,对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颁发的祝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秋山  
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农村发展战略的实践可以发现,由国家政治约束所决定的农民市场机会多寡和由农民个体能力与资源约束所决定的农民市场机会可自主利用程度是制约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从农民市场机会利用角度看,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民的市场机会经历了"市场机会关闭""市场机会自发识别与普遍利用"和"市场机会难以识别与精英利用"等三个阶段。未来适应推进乡村振兴之需要,应通过政策调整和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创新引导农业农村发展走向"市场机会创造与促进普遍与有效利用并重"阶段,致力于让更多的农民有效地利用市场机会。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万能  原新  
本文对1978年以来中国农民阶层分化的机制和阶层分化结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和评析。中国农民尽管在职业、收入和消费等方面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阶层差异,但总体来看,现阶段中国农民的阶层分化还处于过渡阶段,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从长期来看,中国农民的阶层分化将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在改变中国既有社会结构的同时,也给中国的公共政策制定和制度变革带来新的挑战。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宗忠  
文章主要就新中国图书馆学研究60年的基础、发展历程、主要分支学科研究的发展与成就、未来展望进行探讨。
[期刊] 改革  [作者] 韩俊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城乡关系经历了深刻变迁,城乡关系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当前,中国农业基础地位尚不稳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任务艰巨,缩小城乡社会公共事业差距任重道远,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尚未破除。加快建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需解决好农民土地权益如何有效保护、农业基础地位如何强化、信贷资金如何配置、农村富余劳动力如何转移、县域经济和小城镇如何发展壮大、新型农民如何培育等问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德海  
中俄边境贸易60年历程是一个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不断拓展完善的发展史,是中俄60年经济转轨调整的真实写照。目前,在中俄边境贸易递进与优化的进程中出现了贸易主体多层次、贸易产品结构合理化、贸易方式多样化、合作内容多领域等良好势头,但也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在俄罗斯即将加入WTO,双方辟建自由贸易区,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大开发将互动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采取措施、加强合作、壮大中俄边境贸易是研究的立意所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采铭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与北京市卫生经济学会部分理事畅谈10年卫生改革和卫生经济研究 1989年9月6日,中国卫生经济学与北京市卫生经济学会在京联合召开部分常务理事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在郭子恒会长主持下,对10年卫生改革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跃华  顾海英  史清华  
本文回顾了自1935年以来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研究过程与成果,详细分析了农业保险范围的界定、中国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以及农业保险制度模式等,总结了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障碍因素与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爱喜  
新中国60年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经历了一个反复曲折和波浪式前进过程,其原因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导致不同利益集团反复博弈,最终形成路径依赖所致。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日趋市场化、理性化和规范化。对我国农村信用社60年来改革与发展的历程、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梳理与总结,探求其一般特征与特殊性规律,可以为下一步深化改革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文龙  鲁英  
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但“三农”问题依然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最大障碍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对有关“三农”问题理论的历史回顾 ,指出了理论与实际相脱离是“三农”问题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所在 ,强调了只有从中国“三农”的现实情况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才能在加速工业化中逐渐解决“三农”问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小茹  
建国以来,中国人在现代化发展的路上已经历两个阶段:毛泽东时代的"政治人";邓小平时代的"经济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提出并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未来的中国人将向着理性"文化人"的方向发展。回顾与展望中国人的时代特征,对于未来中国人的现代性走向有着重要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