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65)
2023(15914)
2022(13849)
2021(13370)
2020(11114)
2019(25614)
2018(25560)
2017(49425)
2016(27056)
2015(30770)
2014(30706)
2013(30589)
2012(28494)
2011(25942)
2010(26311)
2009(24439)
2008(24027)
2007(21404)
2006(19544)
2005(17706)
作者
(77477)
(64503)
(63708)
(61306)
(41145)
(30819)
(28984)
(25146)
(24521)
(23259)
(21917)
(21885)
(20688)
(20432)
(20199)
(19698)
(19090)
(18835)
(18564)
(18286)
(16356)
(15942)
(15540)
(14834)
(14466)
(14388)
(14374)
(14326)
(13112)
(12783)
学科
(112143)
经济(112001)
(80225)
管理(75069)
(57945)
企业(57945)
(50019)
方法(45498)
数学(39459)
数学方法(38928)
中国(33486)
农业(33110)
(27354)
业经(27161)
(24381)
地方(23692)
(22393)
贸易(22376)
(22351)
(21839)
(19454)
(19014)
银行(18980)
(18207)
理论(16748)
(16743)
金融(16742)
技术(16681)
环境(16613)
(16582)
机构
大学(385503)
学院(385169)
(163080)
经济(159591)
管理(152652)
研究(136043)
理学(130638)
理学院(129227)
管理学(127242)
管理学院(126529)
中国(106622)
(83354)
科学(80332)
(74269)
(72536)
(68599)
中心(62460)
研究所(61729)
(59107)
财经(58024)
业大(57850)
农业(55455)
北京(53473)
(52853)
(52002)
师范(51655)
(48343)
经济学(47686)
(47124)
经济学院(42835)
基金
项目(252027)
科学(198793)
研究(190309)
基金(183130)
(158114)
国家(156726)
科学基金(134209)
社会(120379)
社会科(113756)
社会科学(113727)
基金项目(96240)
(96190)
教育(86450)
自然(84775)
自然科(82761)
自然科学(82743)
自然科学基金(81266)
(81086)
编号(79200)
资助(75735)
成果(66237)
(57368)
重点(56019)
(54807)
课题(54262)
(51555)
国家社会(49272)
教育部(49248)
创新(48034)
人文(47980)
期刊
(189462)
经济(189462)
研究(122311)
中国(79793)
(72283)
学报(57222)
管理(55448)
科学(54936)
(54589)
农业(48970)
教育(45077)
大学(44392)
(41787)
金融(41787)
学学(41314)
业经(33023)
技术(32746)
财经(28194)
经济研究(28157)
问题(25694)
(24209)
(24141)
图书(21582)
(20027)
世界(19842)
技术经济(19232)
理论(19083)
(18462)
现代(17897)
科技(17371)
共检索到596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克崮  张桂文  
中国农民占总人口的大多数 ,农村占国土面积的绝大部分。这决定了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首要问题 ,也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加强 ,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农村经济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农村市场需求不足;加入WTO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农村出现了诸如干群关系紧张 ,社会矛盾增加等不稳定因素。这不仅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发展 ,而且可能引发种种矛盾 ,危及社会稳定 ,已经成为中央新领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朋虎  黄颖  赵雅静  仇秀丽  王义祥  罗旭辉  翁伯琦  
发展中国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之一。文章概述了高效生态农业主要概念与理论内涵,并提出了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战略与实现路径:一是制定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要求;二是优化布局高效生态农业集成示范点;三是完善高效生态农业转型升级的法规;四是建立支持高效生态农业的政策体系。如何促进高效农业生态发展,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一要深入开展高效农业生态转型升级的教育与培训;二要研究并有效吸收发达国家的生态农业转型经验;三要加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先进实用技术研究;四要建设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优质产品的市场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朋虎  黄颖  赵雅静  仇秀丽  王义祥  罗旭辉  翁伯琦  
发展中国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之一。文章概述了高效生态农业主要概念与理论内涵,并提出了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战略与实现路径:一是制定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要求;二是优化布局高效生态农业集成示范点;三是完善高效生态农业转型升级的法规;四是建立支持高效生态农业的政策体系。如何促进高效农业生态发展,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一要深入开展高效农业生态转型升级的教育与培训;二要研究并有效吸收发达国家的生态农业转型经验;三要加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先进实用技术研究;四要建设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优质产品的市场体系;五要建立并创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统筹协调机制,以期为农业转型发展与增效提质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贾新民  
“知识经济”对策与战略研究必须深入思考的几个问题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贾新民“知识经济”已经与“全球一体化”、“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一起成为有关21世纪预测中共识程度最高的趋势与特征。因此,深入研究知识经济的产生根源、内涵、特征、实质及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高汝熹  张国安  陈志洪  
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障碍性因素。本文通过对我国“三农”问题的分析 ,认为在发展战略的高度必须真正地把农业提高到与工业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在认识农业产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关键的同时 ,本文强调农民问题的本质是持久性地提高农民收入 ,立足于农村发展 ,着眼于农业的现代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曙东  徐文进  
2002年以来,日商一系列举动显示其对华直接投资战略出现新的重大转变,这些转变有利于我国更好的吸引和利用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但是,现实中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两国在更高的水平上进行合作,我们应当合理引导,做到趋利避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青  王仙君  高改英  
本文认为:我国的农业仍然是小农经济,目前41.76%的城市化率只是一个名义数据;由于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农村人,他们的思想、文化等形成的基础不同,具有明显的离农、离乡、进城的趋势,农民队伍将萎缩;今后20-30年是我国“三农”问题激烈变化的时期。提出了加快城市化建设和二、三产业的发展,提升非农产业的就业能力,加快农民队伍的分化,通过合作化的道路,改造传统的小农经济,以农业企业化为主体和良好的产业化经营,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的思路与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燕  宋周  杨海芬  
本文分析了成都平原农产品品牌战略实施的现状及原因,提出了成都平原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的目标选择及对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跃峰  舒文伟  
"三农"问题是我国转型时期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问题的汇聚点,是关系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解决"三农"问题不能满足于一时的效果,而是要考察其更深层次的原因,达到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为此,本文提出发展城市经济以吸纳农村劳动力;加大农村教育投入,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以及进行农村制度创新,彻底改善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外部条件等财政经济对策以求得"三农"问题的最彻底解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培秀  
本文结合“七五”以来的扶贫开发实践,分析了当前有关中国扶贫战略讨论的代表 性观点,指出将“开发式扶贫”战略曲解为“区域发展战略”是不合适的。“八五”后期的 扶贫效果下降,是由于贴息贷款政策本身缺陷再加上内外在环境恶化造成扶贫贴息贷款漏出 所致。“开发式扶贫”战略对缓解西部地区贫困仍有决定作用,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 、稳定发展对缓解贫困有重要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嵘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统称为"三农"问题。所谓的"农村真苦"问题实质上是"农民真穷"的问题,而"农业"在正常发展,最大的发展阻碍就是"农民"问题,具体地说,是农民太多了的问题。农民太多也是农民在农业生产的劳动效率太低继而经济贫穷的根源。所以,我们应该把解决农民太多的问题作为重点问题来抓。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光龙  
一、安徽省开展农业税“三定”征收 方式改革的措施与成效 实行农业税的“三定”(定地点、定时间、定额度)征收,就是让农民在规定的时间,到指定的地点,集中缴纳接提前下发的农业税纳税通知书上填写的税额,征管部门分户开具农业税完税凭证。安徽省在推行“三定”征收新方式上,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何景熙  
转型时期我国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对有限农业资源的巨大压力所导致的农村劳动力不充分就业乃是当前“三农”问题本质所在。对农村人口“开流断源”即“转移农民 ,减少农民 ,农民变市民”是应对“三农”问题的根本选择。建议立即启动普及基础教育为主体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程” :( 1 )由中央财政直接承担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 ;( 2 )重建农村合作医疗网点 ;( 3)继续强化农村计划生育 ,切断人口过量增长的“源头” ;( 4 )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面的制度创新保障人力资本投资的公平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宁  
"十二五"农村经济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三农"工作应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联动同步,紧紧抓住农民增收核心目标,加大投入力度、政策支持力度和工作推进力度,在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方面取得突出成效,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工作中应着重抓好三个方面: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破解"三农"难题的根本举措,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农业农村的主线,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构建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