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07)
2023(11235)
2022(9341)
2021(8655)
2020(7122)
2019(16156)
2018(15305)
2017(28593)
2016(14614)
2015(15980)
2014(14662)
2013(14569)
2012(13532)
2011(12475)
2010(12161)
2009(11243)
2008(10871)
2007(9374)
2006(8302)
2005(7524)
作者
(38719)
(32845)
(32298)
(30917)
(20590)
(15595)
(14386)
(12480)
(12330)
(11283)
(11263)
(10810)
(10415)
(10346)
(10237)
(10124)
(9658)
(9373)
(9366)
(8827)
(8029)
(7722)
(7600)
(7484)
(7227)
(7197)
(6971)
(6664)
(6387)
(6365)
学科
(69638)
经济(69587)
管理(42884)
(40862)
(33530)
企业(33530)
方法(27328)
数学(24390)
数学方法(24204)
中国(22219)
技术(16676)
地方(16325)
(15748)
(14076)
贸易(14064)
(14056)
业经(13903)
(13646)
技术管理(12418)
(11642)
(11091)
(10874)
金融(10872)
环境(10833)
(10811)
银行(10799)
农业(10625)
(10533)
地方经济(9953)
(9460)
机构
大学(205241)
学院(202438)
(98062)
经济(96629)
管理(78718)
研究(75604)
理学(68618)
理学院(67761)
管理学(66854)
管理学院(66443)
中国(58181)
(43348)
科学(42067)
(41702)
(35925)
财经(33830)
中心(33158)
研究所(32836)
经济学(32613)
(31233)
经济学院(29448)
(28184)
(27967)
北京(27604)
(26996)
师范(26821)
(26542)
财经大学(25547)
业大(24610)
商学(22784)
基金
项目(142261)
科学(117071)
基金(108730)
研究(105562)
(95108)
国家(94464)
科学基金(82514)
社会(73767)
社会科(70424)
社会科学(70410)
基金项目(57452)
(52592)
自然(50546)
自然科(49556)
自然科学(49545)
自然科学基金(48712)
教育(47432)
(45105)
资助(42258)
编号(38344)
(35608)
(33071)
国家社会(32969)
重点(32697)
创新(32450)
(32033)
成果(30055)
教育部(29080)
中国(28899)
人文(28073)
期刊
(102273)
经济(102273)
研究(66549)
中国(42707)
管理(31995)
(29734)
科学(28977)
学报(26762)
(23160)
大学(21314)
教育(21061)
学学(19797)
经济研究(19326)
(18835)
金融(18835)
财经(17326)
技术(17019)
农业(16412)
(15195)
业经(14433)
(13641)
问题(13368)
世界(11826)
国际(11790)
技术经济(11406)
科技(11261)
(11019)
资源(9951)
(9923)
统计(9671)
共检索到304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韩兆洲  马佳羽  
以2005-2013年"一带一路"18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第一阶段利用随机前沿方法测算了各省、市、自治区每年的创新效率,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的创新效率加入生产函数模型考察创新效率及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表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省市的创新效率较高;空间滞后模型的固定效应模型较优且空间回归系数皆大于零,表明经济增长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大;其中空间固定效应模型的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说明某一区域创新效率的变化会随时间潜在地影响其他区域的经济增长。"一带一路"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田泽  程飞  梁伟  
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区工业生态效率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绿色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及Tobit模型对2011-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市区的工业生态效率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区工业生态效率总体水平较低,呈现"东南区域>东北区域>西南区域>西北区域"的分布特点;区域整体工业生态效率呈良好改善态势,技术进步是工业生态效率提升的主要动力;西南区域在工业生态效率改善方面呈现明显的"追赶效应",东北区域的效率提升呈现后劲不足态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韩颖  梅开  张彦博  
发展经济学认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是技术进步的作用。而区域创新对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分两阶段利用DEA方法对我国24省市的区域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旨在为提高我国各地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的效率提供基础性资料。本文在指标体系设立时考虑大学和中介机构两因素在区域创新中的关键作用,所以将两指标纳入到指标体系中,以使问题考察的更加全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娜  吴福象  
文章运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构建了四种类型的空间权重矩阵,运用莫兰指数考察了"一带一路"国内段节点城市创新空间差异的演变特征,建立空间回归模型,研究了创新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一带一路"国内段节点城市的创新水平呈现出空间差异逐渐减小和空间相关性逐渐增强的趋势;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和交通通达性是影响创新的主要因素,并且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正向溢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沈路  钞小静  南士敬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利用共享投入关联两阶段DEA模型测度分析2011—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份绿色科技研发与绿色成果转化效率,并在梳理研发要素流动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采用空间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省份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均存在大幅提升空间,且区域差距明显;研发人员流出、研发资本流入和流出、信息流出对绿色研发效率均存在显著为正的直接、间接和总效应,而研发人员和研发资本流出、信息流入阻滞了绿色成果转化效率提升;分区域来看,研发资本流出对“一带”地区绿色研发效率和“一路”地区绿色成果转化效率提升存在显著正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勤昌  许唯聪  
在世界经济恢复乏力,主要发达国家单边主义、逆全球化倾向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中国产能过剩和货物出口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合理布局对外直接投资(OFDI)意义重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是未来布局OFDI的战略性地区,但由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市场潜力以及开放程度等差异,致使中国对其直接投资的区位布局长期失衡,不利于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检验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5个国家的OFDI现实,发现存在空间集聚效应,但存在全域空间布局失衡;存在空间溢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勤昌  许唯聪  
在世界经济恢复乏力,主要发达国家单边主义、逆全球化倾向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中国产能过剩和货物出口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合理布局对外直接投资(OFDI)意义重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是未来布局OFDI的战略性地区,但由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市场潜力以及开放程度等差异,致使中国对其直接投资的区位布局长期失衡,不利于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检验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5个国家的OFDI现实,发现存在空间集聚效应,但存在全域空间布局失衡;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但其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存在第三国对东道国OFDI的挤出效应。据此,本文提出通过加快东道国产业园区建设、发挥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作用改善目标国投资环境、着手多边贸易投资协定谈判等手段,发挥空间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规避第三国的挤出效应,按照"多点带面、全域协同"的思路引导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全域OFDI的均衡布局,实现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明德  李红  
本文选取物流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物流科技创新产出能力、物流科技创新宏观发展环境三个维度的影响因子,采用"一带一路"省域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法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各省域物流科技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呈现阶梯型;同时,各省域物流科技创新能力存在正向空间相关性;从物流科技创新综合能力来看,广东、浙江、上海都位于物流科技创新能力前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子扬  曹荣光  
"一带一路"为我国对外开放提供了新的发展动能,也对国际物流运输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通过构建评估区域国际物流通道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定量评估了我国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情况及其空间联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国际物流通道发展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国际物流通道仍然有较强发展潜力,贸易便利性水平的改善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缩小区域国际物流通道发展差距。此外,"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西部地区国际物流运输能力有所提高,以陕西和广西为代表的区域国际物流高地作用正不断凸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健  
旨在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提高创新效率的效果进行政策评估,在此基础上探索提高创新效率的路径和机制。基于1991—2020年中国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空间面板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可以显著提高节点城市的创新效率;(2)“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城市创新效率的提升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且存在距离衰减效应;(3)“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是部分地通过对外贸易水平的提高来实现的;(4)“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创新的影响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各不相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宝民  陈亮  李子彪  王小慈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指某一个地区运用区域内特有的资源以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它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保持区域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对促进区域内产业升级、优化区域内资源配置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spss中的因子分析,从区域技术创新投入水平、区域技术创新产出水平和区域技术可持续发展水平三个方面建立指标,对环渤海4省、2市和1个自治区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并对因子分析的结果进行分析,对环渤海各省、市、自治区技术创新能力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解释,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许勤华   冯奎  
癸巳金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分别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先后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携手共建、十年奋楫笃行,终赢得春华秋实,硕果可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由谋划布局的“大写意”发展为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已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和最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行而不辍、久久为功、十年共建、成果丰硕。值此“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周年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隆重举行之际,本刊特邀两位编委展开对话,从区域国际合作的视角总结“一带一路”十年实践成果和经验,分析共建“一带一路”重大意义与前景。
关键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盼  韩天阳  郝立丽  
以“一带一路”17个沿线省份为研究对象,运用SBM模型对2010—2019年沿线省份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在测得效率值的基础上,建立Tobit回归模型进行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显示,2010—2019年沿线省份创新效率整体均值为0.43,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但从时间上看,创新效率表现出良好的上升趋势;从内部投入影响因素来看,人员投入与创新效率显著正相关,资本投入与创新效率显著负相关;从外部环境影响因素来看,对外开放显著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企业规模对创新效率具有阻碍作用。最后从内部投入和外部环境的角度提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创新效率提高的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孙蕊  王雅涵  
为发挥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特殊支持计划学员的引领作用,自2017年起,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开始举办"领军西部行"公益活动。2018年5月14日,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委托,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主办,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和瑞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注协"送教西部"活动,主题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合作",本次培训班上,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创新组织了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沁筑  董有德  
文章在物理学耦合理论框架下,构建了评价地区经济开放与其企业创新的耦合协调度的指标体系与模型。结合"一带一路"倡议规划中圈定的中国大陆16个省份2004—2015年的相关数据,分别计算出各省份经济开放与企业创新耦合协调系统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以及经济开放子系统与企业创新子系统的发展水平。研究发现:从国家层面看,整体耦合度不高,波动较小,且经济开放子系统发展水平高于企业创新子系统发展水平;从省份层面看,存在明显地区差异且各省份耦合协调阶段不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