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83)
2023(7297)
2022(6297)
2021(6172)
2020(5103)
2019(12104)
2018(11567)
2017(21910)
2016(11625)
2015(13302)
2014(12965)
2013(13167)
2012(12427)
2011(11535)
2010(11644)
2009(10818)
2008(11014)
2007(9708)
2006(9067)
2005(8679)
作者
(32751)
(27264)
(27220)
(26265)
(17749)
(13161)
(12286)
(10494)
(10388)
(9944)
(9593)
(9073)
(8982)
(8944)
(8937)
(8563)
(8163)
(7908)
(7862)
(7414)
(7073)
(6691)
(6493)
(6296)
(6150)
(6126)
(5986)
(5760)
(5601)
(5410)
学科
(54259)
经济(54193)
管理(31924)
(30994)
(24888)
企业(24888)
方法(19864)
中国(19144)
数学(17298)
数学方法(17030)
(14669)
(13565)
贸易(13553)
(13264)
(11812)
(11758)
地方(11154)
业经(10812)
(9629)
银行(9619)
(9325)
农业(9315)
(9299)
(8815)
关系(8560)
(8464)
金融(8464)
(7822)
(7758)
(7587)
机构
大学(170525)
学院(167376)
(79867)
经济(78500)
研究(67094)
管理(61332)
中国(53932)
理学(51253)
理学院(50600)
管理学(49861)
管理学院(49506)
(38001)
(36351)
科学(36167)
(33981)
研究所(30383)
中心(28953)
财经(28174)
(25721)
(25683)
经济学(25579)
北京(25281)
(24542)
(23928)
(23255)
师范(23114)
经济学院(22805)
财经大学(20810)
(20207)
科学院(19994)
基金
项目(102943)
科学(82207)
研究(78031)
基金(77109)
(67215)
国家(66735)
科学基金(56299)
社会(51884)
社会科(49321)
社会科学(49310)
基金项目(38824)
(35831)
教育(35792)
自然(33754)
自然科(33027)
自然科学(33020)
资助(32709)
自然科学基金(32456)
(31876)
编号(29970)
成果(26356)
(24785)
重点(23971)
(23275)
中国(23152)
国家社会(22680)
课题(22143)
教育部(21760)
(21003)
(20448)
期刊
(93391)
经济(93391)
研究(59579)
中国(39066)
(27318)
管理(26705)
(23492)
科学(23484)
学报(22651)
教育(20297)
(19566)
金融(19566)
大学(17843)
学学(16279)
经济研究(15953)
农业(15772)
财经(14965)
技术(14304)
(14019)
(13174)
业经(13045)
问题(12798)
国际(12607)
世界(11682)
(9757)
技术经济(8558)
图书(7957)
(7837)
论坛(7837)
统计(7734)
共检索到279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储殷  高远  
"一带一路"战略在大方向基本清晰的情况下,在战略定位上仍然存在着三个有待进一步厘清的问题,包括:"一带一路"是全球战略还是区域战略?"一带一路"应以多重双边伙伴关系为基础还是应以跨区域整合为基础?"一带一路"战略应以西北方向为优先还是应以东南方向为优先?对这三个问题的诠释对于"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一战略虽然表现出了一定的全球战略的特征,但在本质上还是区域性的;其的推进必须以多重双边伙伴关系为基础。就目前的具体政治形势与经济形势来看,"一带一路"战略开拓西北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杰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建设全方位开放经济新格局的重要内容。它的核心内容是基础设施建设,最终目标是打造亚欧非三大洲的互联互通。这一战略的实施为中国商业银行走出去开创了较大的经济和地理空间。本文运用主流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了商业银行借力"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问题,提出了一个分析的框架,即三个必须回答的问题:为何走出去?到哪里去?怎么走出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久文  潘鸿桂  
"一带一路"在解决产能过剩、外汇储备过多、人民币国际化、中西部平衡发展及建立中国体系等方面有重大意义,却面临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等挑战与阻力。澳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节点上的国际自由港城市,在金融、现代服务和跨国专才等多领域与"一带一路"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等契合,具备服务它的比较优势和能力,可发挥更大的窗口平台作用,配合国内企业"走出去"及国外企业"请进来"。发挥博彩业比较优势,将其输向世界。借该发展机遇倒逼自身改革,实现经济适度多元化转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这一战略构想最早由习近平主席2013年9月、10月分别提出,之后写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一带一路"被列为2015年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首。"一带一路"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中国-蒙古-俄罗斯草原之路等项目的建设,都属于"一带一路"范畴。目前,该战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田海  
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经济合作与互惠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与规则导向,不仅有助于引导我国全面调整经济结构,而且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秩序重建。过境自由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贸易贯通的基础与制度保障,对提升物流效率和贸易效率、实现交通运输自由畅通具有异常关键的作用。然而,目前尽管相关国际公约给予了过境自由一定的规则保障,但受利益冲突、法律规则认同差异、产业保护盛行、各国间政治角逐等因素影响,在过境自由方面仍然存在制度差异、海关通关效率低、基础设施不统一、政治风险高等一系列问题。为推动和保障过境自由制度的顺利实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淑敏  
格老秀斯的海洋自由理论已演变为GATT等诸多国际条约中的过境自由,是助推"一带一路"下"贸易畅通"和"道路联通"的国际法依据。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发起的《反假冒贸易协定》不容小觑,其试图突破TRIPS的过境管辖底限,成为"一带一路"的隐患。WTO成员与非成员订立"一带一路"区域性过境协定时,面临着是否符合GATT最惠国待遇之例外原则的质疑。此外欧盟成员及欧盟法院的判例均引用过"制造假定"理论,授予过境国海关扣押过境货物的权力。为抵消上述影响,在WTO框架下签订开放度极高的区域性过境自由协定,提升中国在TRIPS理事会的地位,全面履行《贸易便利化协议》议定书,签订更多的双、多边过境条约,才是未雨绸...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卫东  
"一带一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其核心目标是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一带一路"框架包含了与以往经济全球化完全不同的理念,即"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这正是丝绸之路文化内涵的体现。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与经济全球化及世界格局变化的关系;剖析了其空间内涵,认为"一带一路"具有多重空间内涵和跨尺度特征,是统筹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最后,提出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地理学提出的几个重要议题,包括地缘政治、国别地理、对外直接外资理论、交通运输优化组织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可云  
"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重大战略安排,是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为贵"精髓的战略设计。阐明"一带一路"的本质与国内外背景,分析同其他战略的关系,"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SWOT)以及未来的操作重点和政策方向,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提高后的必然选择,是在国际国内背景发生变化后提出的有目的的行动方案。其很好地将中国其他重要战略串联在一起,集中展现了中国新的全球视野与建设经济强国的雄心,是中国通过两个"打造"促进国际均衡发展进而影响全球化方向的战略安排,标志着中国由过去侧重内部转向内外兼顾,寻求完成内部的工业化、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战略任务的新办法。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会逐步创新国家调控与区域管理制度,并进一步完善创新、产业发展、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全方位开放、文化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具体政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钢  刘倩  孔冬艳  林依硕  黄兵兵  
"一带一路"战略自提出以来,其双起点至今尚未明确,现有认识只是尊重和沿袭丝路历史的结果,未必是我国外向型经济空间布局的理想选择。在世界新地缘政治前景下和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要求下,本着"欲外开,先内联"的思路,提出"一带一路"历史起点向东向北延伸与我国全域开放"π"字型骨架经济空间布局构想,介绍了该构想下的四种可能的起点组合方案,并做了战略辨析与前景展望。认为"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的中国全域开放"π"字型骨架以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为主线,更具统领性、开放性、开拓性、包容性和弹性,是我国最高层级的全域开放型经济空间战略,其终极目标是促进中国与全球互联,推动中国全域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卫峰  
从投资主体、投资规模、投资方向及投资空间分布来看,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极。当前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应与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新常态有机结合;应继续加大对周边国家和东亚经济圈、欧洲经济圈国家的直接投资,协调处理好大国间的利益均衡关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互联互通,发挥中国比较优势。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黄益平  
2015年,美国的经济增长在发达国家中将应该最亮丽,中国经济的表现在新兴市场国家中仍将相对稳健。这一经济格局有可能使没有正式框架的中美两国集团(G2)成为客观存在,在未来几十年这也许就是中国经济外交政策所必须面对的现实。过去几年,中国积极参与了国际经济治理的改革,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总体看来结果不是十分理想。中国需要通过"一带一路"落实经济外交新战略:新的经济外交战略必须明确"一元多极"的基本原则,在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框架下接受美国领导者的地位,坚持经济全球化的方向,鼓励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并推动国际经济体制改革。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薛力  
"一带一路"战略面临三大挑战。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质不是遏制,而是体现两面下注战略中防范的一面;周边国家的疑虑,中国应尽可能予以消减;中国应注意到:"一带一路"战略对于转移过剩产能的效果很有限,外汇储备用于投资的安全性与收益很.难保障。有必要把沿线国分为四类进行处理,重点放在潜在的周边支点国家;对于一般中小国家只能进行选择性合作;对于主权争端国,需要以建设性的态度处理争端;对于周边大国应该制定专门的外交政策,首先从经济与文化领域着手,建立"亚洲五国经济论坛",成立"亚洲文明对话"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许长新  孙洋洋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和地区形势的变化,中国周边跨界水资源问题日益显现,已成为影响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通过水外交途径解决与周边国家在跨界水资源上的分歧,是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议题,这也是对我国外交能力的重要考验。文章通过对我国周边水外交现状及原因的阐释,认为中国应当尽快构建我国周边水外交体系,明确我国开展水外交的目的和实施主体的责任分工,转变传统的水外交方式,积极探索水外交实施的新路径,从而有效化解与周边国家的跨界水资源争端,为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奠定坚实的周边基础。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方平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分别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近两年来,中国政府宣布成立400亿美元丝路基金和1000亿美元法定资本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服务于"一带一路",使这一战略从构想走向现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总体外交战略一部分的中国援外,如何回应"一带一路"战略?如何利用援外的柔性作用构建起有利于"一带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慧  叶尔肯·吾扎提  王成龙  
"一带一路"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总体方略。建设"一带一路"已成为中国长期的国家战略,必将对中国国土开发空间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在分析中国国土开发空间格局现状特点的基础上,从全方位对外开放、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条件改善、能源供应系统的变化、贸易畅通和人文交流与合作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一带一路"战略对国土开发空间格局的影响途径和方式。重点论述了陆上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建设、海上国际大通道建设等"一带一路"具体行动对区域国土开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一带一路"战略对国土空间格局将产生重要影响,不同国际经济走廊影响的重点区域不同,有助于促进均衡国土空间的形成;2"一带一路"战略将促进内陆地区形成若干个大都市经济区和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同时,强化与"一带一路"国际大通道相对接的国内开发轴线的地位和作用,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国土空间格局;3"一带一路"战略将进一步增强沿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形成"高效"的国土空间;4"一带一路"战略将加快内陆沿边地区主要口岸和沿边城市的发展,使沿边地区成为重要的国土开发新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