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33)
- 2023(13294)
- 2022(11496)
- 2021(11055)
- 2020(9170)
- 2019(21460)
- 2018(21320)
- 2017(41380)
- 2016(22006)
- 2015(25101)
- 2014(24938)
- 2013(25048)
- 2012(22986)
- 2011(21073)
- 2010(20918)
- 2009(19242)
- 2008(18700)
- 2007(16172)
- 2006(14327)
- 2005(12577)
- 学科
- 济(95278)
- 经济(95182)
- 业(64267)
- 管理(56779)
- 农(48041)
- 方法(42095)
- 企(42016)
- 企业(42016)
- 数学(36829)
- 数学方法(36516)
- 农业(31778)
- 贸(26476)
- 贸易(26462)
- 中国(26266)
- 易(25785)
- 业经(23038)
- 财(19208)
- 地方(18471)
- 学(17949)
- 制(17447)
- 环境(14083)
- 发(13862)
- 技术(13755)
- 银(13693)
- 银行(13660)
- 和(13147)
- 行(13140)
- 策(13065)
- 理论(13022)
- 体(12679)
- 机构
- 学院(317569)
- 大学(317432)
- 济(138977)
- 经济(136483)
- 管理(127742)
- 理学(111545)
- 理学院(110414)
- 研究(110375)
- 管理学(108807)
- 管理学院(108268)
- 中国(83874)
- 京(67314)
- 科学(65992)
- 农(65811)
- 财(56378)
- 所(54914)
- 业大(51618)
- 农业(50548)
- 研究所(50309)
- 中心(49528)
- 财经(46147)
- 江(43788)
- 北京(42569)
- 经(42391)
- 经济学(41347)
- 范(40808)
- 师范(40516)
- 院(39104)
- 经济学院(37451)
- 经济管理(36105)
- 基金
- 项目(218861)
- 科学(172441)
- 研究(163178)
- 基金(160629)
- 家(139495)
- 国家(138327)
- 科学基金(118321)
- 社会(104347)
- 社会科(98630)
- 社会科学(98605)
- 基金项目(85508)
- 省(82952)
- 自然(75184)
- 自然科(73412)
- 自然科学(73397)
- 教育(72395)
- 自然科学基金(72097)
- 划(69469)
- 编号(67025)
- 资助(65840)
- 成果(53800)
- 部(49945)
- 重点(48221)
- 发(47641)
- 创(45174)
- 课题(44523)
- 国家社会(43409)
- 教育部(42683)
- 创新(42163)
- 人文(41844)
- 期刊
- 济(151856)
- 经济(151856)
- 研究(94534)
- 农(67176)
- 中国(57854)
- 学报(49179)
- 科学(46814)
- 农业(46187)
- 管理(42341)
- 大学(38188)
- 财(38123)
- 学学(36163)
- 教育(30037)
- 业经(28975)
- 融(28473)
- 金融(28473)
- 技术(25404)
- 经济研究(23665)
- 业(22195)
- 问题(22168)
- 财经(21496)
- 贸(19949)
- 经(18334)
- 世界(17933)
- 国际(17040)
- 技术经济(15702)
- 版(15558)
- 理论(15209)
- 图书(15126)
- 科技(15010)
共检索到4631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宣亚南 陈涛
本文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了中新两国在农业中的园艺产品和乳制品及蛋类这两大类产品中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并对双方的互补性产品进行了贸易强度分析,结果表明两国互补性产品的贸易关系不够紧密,尚存贸易进一步开拓的空间;基于此,本文对中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邵昱晔 赵蕾
本文对中国—新西兰农产品贸易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建立后,新西兰农产品贸易出口优势显著;两国农产品贸易关系紧密,结构具有较大差异,双边有44种农产品具备明显的互补性,中国对新西兰的农产品出口不论在种类上还是在总量上都具备较大的扩展空间;最后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提出新形势下推动中国—新西兰农产品贸易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中国 新西兰 农产品贸易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贝贝 肖海峰
利用UN Comtrade数据,基于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修正出口相似度指数和贸易强度指数从结构性、互补性、竞争性和潜力四个方面对1995—2012年中国和新西兰农产品总贸易和分类贸易的发展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建立后,产业间贸易趋势越来越凸显;中国和新西兰各类别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农产品出口与新西兰农产品进口、新西兰农产品出口与中国农产品进口的贸易互补性都不强,但自贸区建立后,前者互补性略有加强,后者互补性进一步减弱;中国和新西兰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有一定竞争,但自贸区建立后竞争激烈程度有所下降;中国和新西兰在很多农产品类别上具...
关键词:
中国 新西兰 自由贸易协定 农产品贸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会敏 张越杰
中国和新西兰建立自由贸易区以来,两国农产品贸易额和比重不断提高,中国对新西兰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本文通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TCI)研究发现,中国同新西兰农产品的RCA指数差距较大,但多数农产品出口额高于新西兰;中新两国有8类农产品的TCI大于1。中国和新西兰贸易空间很大,贸易潜力未充分开发,中国农产品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和利用。中国应调整农产品贸易结构,促进优势农产品的出口,完善农产品质量,提高弱势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RCA指数 TCI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岩 高鹤
自2008年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FTA)建立以来,两国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发展却很不平衡,贸易结构也在逐渐变化。依据产业内贸易理论,利用G-L指数和MIIT指数对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两国农产品贸易既有产业内贸易也有产业间贸易,贸易的增长主要来源于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贡献较小,且两国的产业内贸易结构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因此,中国应重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加强两国农业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优化农产品的贸易结构,推动与新西兰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李峰 程国强
本文首先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贸易集中率指数、赫芬达尔指数、相对贸易优势指数等方法,对中国与澳大利亚、中国与新西兰农产品贸易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增长潜力巨大、贸易的产品集中度高、产业内贸易程度低、明显互补是中国与澳大利亚、中国与新西兰农产品贸易的共同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贸易的产品相似度指数对中国与澳大利亚、中国与新西兰农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特征进行比较,发现中国农产品对澳大利亚、新西兰出口的产品相似度指数较高,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而中国从澳大利亚、新西兰进口农产品的产品相似度指数则较低,并且在不断下降,本文也探讨了其中的原因。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晰
荷兰是世界上人均耕地最少的国家之一,然而荷兰却是世界三大农产品出口国之一。本文分析了荷兰农产品贸易转型的过程和途径,并介绍了其转变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提出了改善中国农产品贸易内外部环境,促进中国农产品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宁宁 吕新业 白描
文章以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为研究对象,利用G-L指数,从分类和行业两个角度,对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程度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虽然现阶段,中国农产品贸易仍然以由资源禀赋所主导的产业间贸易方式为主,但在某些农产品的贸易中,产业内贸易方式已经上升到了主要地位,并且未来有继续增长的趋势。进一步地,考虑产业内贸易的特殊性,建立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联立方程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客观存在,并且其有助于促进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增长。因此,发展纵向一体化合作,力求在产品差异化竞争中取胜,是刺激产业内贸易增长,进而扩大农产品贸易规模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农产品 联立方程组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介跃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何勇
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贸易历史悠久,农产品贸易是双方洽谈合作的重点。进入21世纪以来,双方不断深化合作,对双方的经济发展影响日趋明显。笔者在农产品贸易结构、竞争力和贸易壁垒等方面进行研究,并预测了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未来发展趋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金晓宸
根据1996-2012年的相关数据,并利用收益性指数和劳伦斯指数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结构的变化情况作出具体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趋势与世界农产品进口结构的动态趋势是一致的,表明农产品贸易结构在优化。同时研究结果还表明中国农产品贸易结构的优化的幅度在下降,贸易结构趋于稳定的态势。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结构 收益性指数 劳伦斯指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雪 李谷成
HOV模型指出产品间的贸易本质上也是要素间的贸易,一国进行自由贸易时,将成为其丰裕要素的净出口国,稀缺要素的净进口国。本文应用贸易要素含量研究方法,对1992-2013年中国主要农产品贸易的要素含量进行核算,将土地、劳动力、资本要素整合进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并基于Leamer改进,对相对要素禀赋进行考察。核算结果表明:我国劳动力要素的净出口程度趋于下降;土地要素的贸易含量呈现净进口态势;资本要素的净进口不断扩大。此外,劳动力要素相对具有比较优势,土地、资本要素则不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贸易对不同生产要素的影响不同。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勇 牛惠亭 李谷成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最早建立、进展最快、效果最实的自贸区,其建立与发展对推动中国农业对外开放格局、拓展农产品多元化进口渠道及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采用反事实的合成控制法评估CAFTA战略对东盟整体和各成员国的农产品贸易效应,并通过生存分析进一步评估CAFTA战略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效应的持续性。研究发现,合成控制法较好地复制了CAFTA战略实施之前中国与东盟双边农产品贸易情况;CAFTA的建立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产生了贸易促进效应;但CAFTA战略对不同成员国双边农产品贸易效应不仅大小不同,甚至方向相反。进一步的生存分析发现,CAFTA战略实施延长了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效应的持续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孟东梅 游美 田東明
本文使用1996-2011年进出口贸易数据,计算并分析了我国农产品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以及要素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对影响贸易条件的汇率、FDI、关税、出口数量、经济增长等七大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注重农产品质量、调整关税结构、加大农业扶持等提高我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 贸易条件 多元线性 回归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月娥 张吉国
文章选取2002—2019年中国与15个主要贸易对象国的农产品贸易数据,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中国与主要贸易国的农产品贸易效率、潜力,并从制度视角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效率和出口贸易效率均较低,且出口效率远低于进出口贸易效率。自由贸易协定、贸易及运输的基础设施绩效、贸易国的清关效率对农产品进出口和出口非效率均起显著抑制作用,物流绩效、关税水平的影响不显著;不同维度的制度距离和贸易国制度水平对进出口和出口贸易非效率的影响不尽相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