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25)
2023(13079)
2022(11079)
2021(10295)
2020(8814)
2019(20551)
2018(20099)
2017(38004)
2016(20100)
2015(22833)
2014(22468)
2013(22642)
2012(21334)
2011(19432)
2010(19378)
2009(18160)
2008(18161)
2007(16152)
2006(13850)
2005(12316)
作者
(57684)
(48653)
(48603)
(46132)
(31007)
(23430)
(22052)
(18833)
(18290)
(17135)
(16515)
(16193)
(15545)
(15366)
(15202)
(15155)
(14478)
(14275)
(14086)
(13937)
(11970)
(11878)
(11636)
(11026)
(10987)
(10917)
(10727)
(10540)
(9754)
(9696)
学科
(92639)
经济(92564)
(60676)
管理(60084)
(48673)
企业(48673)
方法(45340)
数学(40242)
数学方法(40004)
(26057)
贸易(26042)
中国(25988)
(25282)
(23652)
(22450)
技术(18897)
业经(18284)
地方(17737)
(16171)
(16121)
农业(15998)
(14149)
银行(14120)
(14058)
金融(14054)
(13526)
环境(13260)
技术管理(13212)
(13111)
财务(13094)
机构
大学(299339)
学院(297112)
(137565)
经济(135304)
管理(116227)
研究(102747)
理学(101141)
理学院(100069)
管理学(98733)
管理学院(98161)
中国(78217)
(61561)
(59676)
科学(59113)
(50874)
财经(48643)
中心(46571)
(46422)
研究所(46342)
经济学(44508)
(44425)
(42378)
业大(41110)
经济学院(40593)
北京(38955)
(36893)
农业(36564)
(36487)
财经大学(36334)
师范(36163)
基金
项目(199690)
科学(159532)
基金(148990)
研究(145808)
(129849)
国家(128870)
科学基金(110819)
社会(96949)
社会科(92329)
社会科学(92309)
基金项目(78550)
(75461)
自然(69942)
自然科(68397)
自然科学(68378)
自然科学基金(67249)
教育(66725)
(64189)
资助(60767)
编号(56016)
(46359)
(46352)
重点(45101)
成果(44925)
(43467)
创新(42715)
国家社会(41779)
教育部(40397)
课题(38912)
人文(38859)
期刊
(141623)
经济(141623)
研究(88945)
中国(55257)
(44896)
学报(43373)
管理(42551)
科学(42117)
(40829)
大学(33202)
学学(31354)
农业(27783)
(26929)
金融(26929)
教育(26745)
经济研究(25289)
技术(24741)
财经(24603)
(22583)
业经(21627)
(21296)
问题(20189)
国际(19277)
(17099)
技术经济(16625)
世界(15822)
统计(14724)
科技(14640)
商业(14428)
(14171)
共检索到435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群飞  孙跃兰  
2007年7月1日,《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协定》正式实施,推动了中巴双方的经贸合作。文章运用巴拉萨模型检验了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根据实证的结果得出中巴自由贸易协定的实施,无论是对区内两国的贸易创造还是对区外国家的贸易转移效应都不明显,应利用中巴双方产品结构的互补性,促进双边贸易进一步增长。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闫海龙  
中巴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额快速增长,贸易领域不断拓宽,经济互补性持续增强,有效推动了双方经贸合作发展。目前仍面临商品贸易不平衡、贸易地位与政治关系失衡、商品贸易结构单一、新疆在中巴贸易的重要作用尚未发挥等问题。应采取共建包容式增长模式、提高通关效率和能力、培育新疆面向巴基斯坦的产业集群、发展服务贸易,进一步促进中巴贸易可持续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婕  许振燕  
本文从实证角度出发,运用区域内贸易比重法、巴拉萨模型,RCA指数等工具,分析了CEPA自签署以来祖国内地和香港的静态经济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喜莎  李金叶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全面推进,我国与巴基斯坦的贸易合作面临新的历史机遇。该文采用联合国贸易数据,分别对中、巴两国双边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相应的指数测算。结果显示:中、巴两国的双边贸易以互补性为主,未来中、巴两国贸易合作的空间和潜力依然较大。所以,中、巴两国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改善自身发展的制约因素,加快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步伐,优化双边贸易结构,加强两国安全领域合作,才能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聂飞  
结合1992—2014年间中国与104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集,运用合成控制法对CAFTA战略的贸易创造效应进行量化评估。结果发现,在2005年CAFTA战略初步实施的影响下,中国对东盟国家净贸易效应均为正;分国别看,中国对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新加坡等国存在出口贸易创造效应,对印度尼西亚、老挝等国存在进口贸易创造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CAFTA战略初步实施显著延长了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创造效应持续期。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聂飞  
结合1992—2014年间中国与104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集,运用合成控制法对CAFTA战略的贸易创造效应进行量化评估。结果发现,在2005年CAFTA战略初步实施的影响下,中国对东盟国家净贸易效应均为正;分国别看,中国对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新加坡等国存在出口贸易创造效应,对印度尼西亚、老挝等国存在进口贸易创造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CAFTA战略初步实施显著延长了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创造效应持续期。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金龙  张蕊  陈健  
文章基于1996~2015年间十四个国家的宏观与微观出口贸易数据,运用拓展的引力模型对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CNFTA)的贸易创造与转移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第一,CNFTA的建立使得中国和新西兰之间的年平均贸易额增加了15.7%;第二,无论是从出口还是进口角度,中新FTA均存在正向的贸易创造效应,且进口创造效应高于出口创造效应;第三,中新FTA不仅促进了两国双边贸易额的增长,而且促进了两国对区域外非成员国的出口和进口;第四,CNFTA对两国农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创造与转移效应存在一定的差异。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燕娟  邓岩  
种子贸易对中巴农业及种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与现实意义。本文采用UN Comtrade数据库数据,运用贸易互补性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和贸易强度指数等指标,对中国与巴基斯坦种子贸易的互补性、竞争性和发展潜力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巴基斯坦种子贸易结构差异明显,种子贸易呈现出产业间贸易的特征,且贸易的互补性显著大于竞争性,仍然存在较大发展潜力。中国与巴基斯坦应充分挖掘和发挥比较优势,继续扩大种子贸易并拓展产业合作领域。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宋军  
"中巴经济走廊"位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处,是"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的核心工程。虽然"走廊"的建设为中巴经贸合作提供了契机,但也给中巴贸易带来了很多挑战。加上中巴贸易本身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以"走廊"目前进展情况和中巴贸易现状为起点,分析了"中巴经济走廊"给中巴贸易带来的机遇,继而分析"走廊"建设进程中中巴贸易现存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最后给出了扩大中巴贸易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亮  蒋洪斌  陈小鸿  
贸易引力模型是分析双边贸易流量常用的模型工具。本文采用CEPII数据库中1995—2010年中国HS-6位数进口贸易数据,将CAFTA看成一种政策项目,使用倍差法与贸易引力模型相结合的方法,从微观产品层面上估算了CAFTA成立对中国进口流量的影响,并利用Heckman两阶段估计法处理零贸易流的样本问题。结果表明,CAFTA的建立对中国进口流量存在扩大的贸易创造效应,但并没有发生贸易转移效应。如果忽略零贸易流导致的样本问题,混合OLS回归将使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偏差。从Heckman两阶段估计结果看,CAFTA的建立使得2004年后中国从东盟进口的贸易额年平均增长20.44%,同时使中国从非东盟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胡晓雨  祁春节  向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胡晓雨  祁春节  向云  
中国和巴基斯坦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在双边国际经贸合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中SITC,Rev.3编码,以2001—2015年为样本期,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对中国与巴基斯坦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双边农产品贸易增长较快,但贸易总额增幅不大,中国处于贸易顺差状态,且顺差额呈扩大趋势。(2)中国对巴基斯坦农产品具有出口比较优势,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较弱,中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更强。(3)双边农产品贸易存在互补性,中国出口与巴基斯坦进口农产品的贸易互补性不强,但巴基斯坦出口与中国进口农产品存在较强的贸易互补性,双边农产品贸易存在较大发展潜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芬  刘宏曼  
本文基于进口需求模型,采用SYSGMM方法,并结合反事实估计,测算我国多个自贸区对中国农产品进口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国新西兰自贸区、中国秘鲁自贸区对中国农产品进口存在贸易创造效应,不存在贸易转移效应;中国新加坡自贸区、中国瑞士自贸区对中国农产品进口既不存在贸易创造效应,也不存在贸易转移效应。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创造效应较大,并且存在较长的持续性;中国新西兰自贸区、中国秘鲁自贸区贸易创造占贸易增长比例较大,其中中国新西兰自贸区效应逐年较稳定的递减,中国秘鲁自贸区变化幅度较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芬  刘宏曼  
本文基于进口需求模型,采用SYSGMM方法,并结合反事实估计,测算我国多个自贸区对中国农产品进口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国新西兰自贸区、中国秘鲁自贸区对中国农产品进口存在贸易创造效应,不存在贸易转移效应;中国新加坡自贸区、中国瑞士自贸区对中国农产品进口既不存在贸易创造效应,也不存在贸易转移效应。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创造效应较大,并且存在较长的持续性;中国新西兰自贸区、中国秘鲁自贸区贸易创造占贸易增长比例较大,其中中国新西兰自贸区效应逐年较稳定的递减,中国秘鲁自贸区变化幅度较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振举  
巴基斯坦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及重要示范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巴贸易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合作框架。随着2019年4月《中巴自由贸易协定》的战略升级,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巴贸易合作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两国贸易合作迈上新台阶。通过阐述《中巴自由贸易协定》升级的主要内容,深入分析协定升级后中巴贸易合作面临的发展机遇及挑战,进而提出推动中巴贸易合作持续稳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两国贸易向更高质量发展,并形成积极有效的带动、示范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